第31章
蔡琛張了張口,猶猶豫豫地道,“沒什么?!?/br> 看來這是真有事了。 張禎握住她的手,“阿娘,有事你就說?!?/br> 張淙也道,“你就說罷,興許神悅有辦法呢?!?/br> 蔡琛便不再多想,問道,“神悅,你在大將軍面前,能說上話么?” 張禎很有信心地道:“能?!?/br> 蔡琛急切道,“那能否請大將軍救一救你外叔祖?” 外叔祖? 蔡邕?! 張禎:“......阿娘說的是昭姬姨母的父親?” 蔡?。骸罢?。他被王司徒下了廷尉!” 張禎頗感無語。 王允動作也太快了吧? 他都被自己氣成那樣了,還能抽空抓蔡邕? 真.時間管理大師。 “阿娘,什么時候發生的事?” 蔡琛垂淚道,“昨日?!?/br> 今日蔡文姬拖著病體過來求救,說是昨日董卓被呂布刺殺時,蔡邕正好與王允在一起,聽到董卓的死訊,情不自禁嘆息了一聲。 王允勃然大怒,說他是董卓同黨,當即命人將其押至廷尉處問罪。 張禎暗道原來如此。 事情發生在她與王允對線之前,而非之后。 蔡邕真倒霉,偏被王允當場抓住。 話說王允也是翻臉無情,上一息還是談笑風生的朋友,下一息就是勢不兩立的仇敵。 蔡琛又道,“神悅,你外叔祖絕非董卓同黨!” 張澤也道,“蔡中郎有大才,殺之可惜!神悅,你若能救,便救一救罷!” 張禎:“大家放心,我必救外叔祖!” 張澤贊道,“這才是我張家女郎君!” 蔡琛看了看他,沒說話。 回到自家松茂院,拉著小女兒交待道,“神悅,我雖然希望你能救你外叔祖,但你自己的安危更為重要,量力而行!” 張禎笑道,“阿娘,我心里有數?!?/br> 她必須救蔡邕。 不是因為大家是親戚,而是因為“殺蔡邕”是個極大的錯誤,后果極其嚴重。 王允已經用血的教訓證明了這一點。 —— 次日并非大朝會,幾名公卿應呂布之召,齊聚承明殿,商議如何處置董卓在京中的部屬以及涼州軍。 張禎堂而皇之的坐在他身側,無人敢置喙。 經過這一日一夜的發酵,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新任大將軍呂布有個極為寵信的心腹,道號浮云。 消息靈通些的,還知道了她的俗家來歷。 有人尊稱她浮云道長,有人罵她是禍國妖道。 但當著呂布的面,對她全是笑臉。 說是“商議”,其實呂布早有主張,只是走個過場而已。 但對于他的主張,王允不太贊同。 “大將軍,老夫以為不妥。此輩原本無罪,只是聽從董卓差遣而已。若是給他們加上惡逆的罪名,再特意赦免,反而使他們猜疑恐懼,難以安心。以罪治之,方是上策?!?/br> 張禎撲哧一聲笑了。 司徒大人,你要不要聽聽你自己在說什么? 以前聽爺爺講三國,講到這一段時,祖孫兩人都會笑個不停。 王允這邏輯能力,著實不太行。 短短幾句話里,充滿了令人難以理解的矛盾。 說此輩無罪的是他,最后要治罪的也是他。 你都不知道他這結論是怎么得出來的。 王允面露不悅,便有擁躉指責張禎無禮。 呂布和顏悅色道,“浮云道長,有何高見?” 張禎笑道,“不敢不敢?!?/br> 她可不敢指出王允思維邏輯的矛盾之處,要是再將其氣暈,她這“妖道”之名可就坐實了。 王允冷哼一聲,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 呂布貌似認真傾聽,實際上左耳進右耳出,最后還是堅持己見,赦免董卓在京中一干部屬。 并將董卓府中繳獲的財物賞賜給公卿、將校。 王允雖然反對,卻也無可奈何。 張禎不跟他爭論,也是預料到會是這個結果。 畢竟,大將軍才是朝中頭號實權人物。 第30章 大概是因為蠢 接著就說到涼州軍。 王允的思路同樣很矛盾,一會兒說要削奪涼州兵將領的兵權,取締其軍,并利用關東兵去控制他們,一會兒又說不能讓關東兵屯駐在西涼險惡之地,以免讓他們猜忌朝廷。 零零散散說了一大通。 呂布越聽臉色越怪,這老兒究竟要說什么? 張禎靠近他,悄聲道,“被繞暈了么?” 呂布也悄聲道:“沒暈,我看暈的是他自己?!?/br> 張禎:“司徒大人處理具體政務是把好手,大事別聽他的?!?/br> 歷史已經證明,王允根本拿不出對待涼州兵的有效辦法。 呂布微笑,“好!” 等王允說完,呂布也說了自己的決定。 一是布告天下,赦免李傕、郭汜、張濟等涼州軍將領,以及游蕩在外的董卓原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 二是任命皇甫嵩為征西將軍,調往涼州,從此統帥涼州軍。 但皇甫嵩不是一個人過去,他會帶一些副將。 而這些副將,全部來自呂布麾下。 皇甫嵩年事已高,總有一日會老去,到那時,借他之手整頓好的涼州軍就將歸于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