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烈火噬心 (BL NPH)、慢熱、咒術師不需要輔助、病嬌向乙女合集、[綜漫] 變成一個呱蛙子
除了包裹之外,還有幾封掛號信,最厚的那封,來自女飛賊宋慧蓮。 那小妮子自從和葉青取得聯絡后,這段時間經常給葉青寫信,一般一個星期就會有一封寄過來,而且每次都絮絮叨叨寫上好幾頁,說的都是她在少管所進行特訓的那些事兒,錯別字一大堆就算了,有時候碰上不會寫的字,她就用拼音還有畫畫代替,每次葉青都需要連蒙帶猜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看完總是啼笑皆非。 還有一封來自顧衛東,這家伙自從跟葉青互相爆完馬甲后,就對葉青極為信賴,雖然去了軍區總部進修,但還是會時不時寫信來找葉青咨詢探討。 他腦子里有后面十多年的先進前衛的知識理念和科技信息,但因為他不是科班出身,大部分都不成體系,處在了解一點皮毛但一知半解的狀態,所以有時候想到了什么他就記錄什么,但在推演復刻的過程中卻頻頻受阻,這種時候他就會寫信來找葉青,看看能不能從葉青這兒獲得那些信息的相關補充。 葉青當初所處的時代雖然比顧衛東遲了幾十年,可并不代表她對軍事就有所涉獵啊,顧衛東問的那些東西,她也大部分都回答不上來。 這種時候,葉青就特別理解一句話。 戀人會離開你,朋友會背叛你,但數學不會,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她覺得她收到顧衛東的信的時候就是這種狀態,每次看到顧衛東信里面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的時候,她都感覺腦子被掏空了,真的連一滴都榨不出來。 除了這倆的信之外,還剩下兩封,竟然都來自西省,信上面沒有明確寫寄件人信息,但在看到這幾封信上面的郵戳后,葉青卻不由得心下一動,隱約有了幾分猜測。 果然,把封信拆開,正是來自原主那極品一家。 兩封信應該是分開寫的,第一封估計是在兩三個月之前寄出來的,應該是那一家子剛到西北的時候,所以信里面充斥著的,都是各種惡毒詛咒和謾罵,執筆人是原主的哥哥,但看內容應該是她那個極品媽口述的,那些罵人的話太過耳熟,口吻用詞絕對是葉母沒得跑。 葉青也沒想到,葉母都已經二次中風半邊臉偏癱了,還這么有活力,都被她送去大西北了,竟然還要寫信來罵她。 不過罵就罵唄,葉青還真沒往心里去,反正她現在人已經在北大荒了,和原主那個極品原身家庭也徹底切割,那些人就算想要對她指手畫腳,也是鞭長莫及。 第二封信就比較可笑了,應該是原主那個爹葉立軍寫的,口吻比起葉母就要溫和多了。 這人先是在對葉青道歉,承認當初他有私心做了錯事,太過偏心葉紅和葉志高葉志遠,導致忽略了她這個二女兒,讓她吃了很多苦。 再然后就開始打感情牌了,說什么手心手背都是rou,打斷骨頭連著筋,一筆寫不出兩個葉字,不管葉青對他們曾經做了多少報復,父女之間應該沒有隔夜仇,曾經種種過往都算是翻篇了,以后他們還是相親相愛一家人巴拉巴拉。 這封信讓葉青看得直犯惡心。 她可不蠢,能看不出來這些話有多假? 當初她報復了原主那一大家子,還把那幫極品統統給送去大西北支援邊邊疆建設,葉家那幫人怕是恨不得將她剝皮抽筋,生啖她的血rou,這一點從前面葉母寄的第一封信就能看得出來。 可現在葉立軍卻昧著良心又寄來了這封討好求和信,葉青在略一思索就明白是咋回事了。 雖然這兩封信是同時送到她手里來的,但從郵戳上看,這兩封信的寄出時間中間足足間隔了倆月,很可能是西北那邊的郵局不靠譜,在寄件過程中,第一封信在投遞過程中出了岔子給耽擱了,最后這兩封信在同一時間抵達了青山鎮。 按照時間來推算,當初那一家子去了大西北之后日子不好過,葉家人恨葉青入骨,偏偏又拿葉青無可奈何,所以葉母只能讓兒子寫了那封謾罵的信來泄憤; 可沒過多久,杭廷芳到靠山屯采訪,葉青就上報了,一登上報紙,葉青就成為了全國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大西北那邊距離北大荒和薊城路途遙遠,可能報紙新聞的傳播速度要稍微慢一些,但再慢,有個把月的時間也差不多能抵達當地了。 所以葉家很可能看到了杭廷芳的那篇報道,也看到了報紙上葉青的那張大特寫,知道葉青到了靠山屯日子過得如魚得水,還成了遠近聞名的平民女英雄,葉父立馬就意識到葉青的這個身份有利可圖,所以也顧不上去計較以前的那些仇恨了,先哄一哄這個女兒,把人重新拿捏在手里之后再說。 只可惜,葉立軍這如意算盤倒是打得響,那也要葉青肯配合才行。 葉青如今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吃飽了撐著去上趕著給自己找麻煩?對于原主那一家子,她能當他們是陌生人不繼續報復就算不錯了,還指望她幫襯拉拔,那怕是在想屁吃! 葉青心下不由得冷笑,拿著那兩封信半點沒猶豫直接就丟進了灶膛里。 那幾個人的事兒,根本沒讓葉青的心中生起半分波瀾,她也不關心那幾個人的死活,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關人等的身上,還不如多給她那四個徒弟教授一條醫療護理知識。 《婦女報》第一期報紙,還是給了葉青不小的沖擊,她心下忐忑,總想去公社打電話找杭廷芳打聽情況,但外頭下大雪,加上葉青也不想在這個時候給杭廷芳添亂,所以就又把打電話的念頭給收了回去。 不過,她這邊的糾結沒持續太久。 因為就在她收到報紙的第三天,賴書記一大早就冒著大雪親自來叫她,說是杭廷芳打電話過來了,讓她去公社接電話。 葉青也很想知道《婦女報》首刊發行后外界反應到底如何,所以一得到賴書記的通知,立馬就跟著他回了公社。 到公社后又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杭廷芳才將電話撥過來。 葉青一接通電話,就聽到對面傳來了杭廷芳興奮又爽朗的大笑聲: “葉知青,咱們的第一期報紙樣刊你已經收到了吧?你看了之后覺得怎么樣?” 葉青笑: “杭主編,重點不是我覺得好不好,而是讀者們怎么評價,你可快告訴我吧,我昨天收到報紙之后,心里面就一直掛著這事兒,一晚上愣是沒睡好覺?!?/br> 杭廷芳本來還打算賣賣關子的,見葉青這么急切,也不再藏著掖著了: “因為咱們才剛剛創刊,審批的時候要求咱們報紙一周刊印一次,而且上面只肯給咱們一萬三千份的發行數量,但一萬三也不錯了,第一期報紙,薊城這邊印刷了五千份,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天時間,目前所有的報紙全部都訂出去了!” “而且發行當天咱們報社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很多工會和婦聯來電反饋,覺得咱們這個報紙立意相當好,都在爭著要續訂!” “就我這邊統計的數量,光是薊城這邊,這幾天打電話來想要預約訂閱報紙的單位組織就有四五百家,而且都是十份二十份起訂!” 說到這兒,杭廷芳頓了頓,又補充說明, “最受關注的,就是你那篇《立秋》了,看了前面那兩章,很多女同志都被李秋這個人物角色給吸引住了,都想知道后續會是個什么發展,很多人都在電話里面打聽,還給報社提意見,希望報社這邊能給《立秋》再增加一點篇幅,總之反響相當好,前所未有的好!” 聽到這個好消息,葉青也是格外激動。 “真的啊,那可真是太好了,杭主編,您可太厲害了!” 杭廷芳馬上就接話道: “不是我厲害,《婦女報》能創立,你才應該當居首功,要是沒有你的提點,還有你提供的文章內容輔助,這個報刊絕對沒這么順利辦下來,是我應該感謝你才對!” 這話葉青可不敢當,她又不傻,這個時代能寫文章的人不少,但報刊雜志的創辦卻絕不像后世那么簡單,畢竟這時候的媒體就等于宣傳部的喉舌,不是誰想辦就能辦的。 杭廷芳能走通其中的關系,并且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順利把這些繁瑣的手續辦下來,這個能力都快手眼通天了,足以說明這位記者同志本身就不是普通人。 不過首發就有這么喜人的結果,葉青懸著的那顆心總算是能落地了。 “后續咱們的目標,就是將周刊變成日刊,爭取更多的印刷份額,只要咱們的報紙質量過硬,積攢了足夠的口碑和影響力,我相信這個目標就絕不會只是一句口號!” 杭廷芳野心勃勃干勁十足,對自家的報紙充滿了信心。 葉青也覺得杭廷芳完全有這個能力,想到《立秋》連載的事兒,她趕緊將她這邊《立秋》下半部分已經完稿的消息告訴給了杭廷芳。 這篇小說的上半部分,早在之前杭廷芳來靠山屯宣布她從薊城日報辭職準備創刊的時候,葉青就已經交給杭廷芳了。 后面半部手稿,葉青讓孟嘉幾個幫忙謄抄出來后,本來是打算直接去郵局郵寄給杭廷芳。 但杭廷芳沒同意,表示她這邊直接安排人親自上靠山屯來取。 實在是這時候的郵局寄件不怎么靠譜,經常會出現信件丟失的情況。 葉青的小說可是跟《婦女報》后續能不能銷量穩定直接掛鉤,這么重要的稿件寄過來,萬一路上要是中間出了什么岔子,那杭廷芳連哭都沒地兒哭。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杭廷芳覺得還是請人幫忙從靠山屯捎帶到薊城來更保險一點。 在這一點上,葉青肯定是不會有半分異議的。 說實在話,她也不是很信任現在郵局的郵遞業務,畢竟這時候的寄件可不像后世能夠全程進行追蹤,東西要是丟了,在哪個環節丟的都沒法查,這一點,從葉家寄給她的那兩封間隔數月的信卻在同一時間到達,就可窺見一斑。 第104章 有一點杭廷芳沒跟葉青提的是, 不止是底下讀者的反饋相當熱烈,上面從文宣部到婦聯總部,也都在關注《婦女報》的消息。 因為《婦女報》是掛在婦聯底下, 當初杭廷芳為了促成這事兒, 積極在薊城的婦聯以及文宣部走動,因著《婦女報》立意特殊, 婦聯和文宣部在經過幾次碰頭會議之后,才破格同意了杭廷芳的創刊申請。 所以在杭廷芳這邊首刊印刷出來的第一時間, 這兩家單位就率先訂閱了這份報刊。 在看過報紙里面的內容后,當初促成這家報刊的幾個相關領導就都陸續打電話來表揚,對第一期報紙的質量予以了肯定,并且還表示會持續關注《婦女報》的后續發展, 5讓杭廷芳一定要對報紙的內容進行嚴格把控,刊登的文章一定要仔細做好甄選,絕對不能有濫竽充數夾帶私貨的嫌疑。 收到這么多正面反饋后, 杭廷芳對自己的報紙也是信心十足, 所以在跟葉青打完電話后, 她就給自家老爺子去了電話。 杭廷芳是杭家獨女, 她前面倆哥哥早些年都在戰場上犧牲了, 如今就只剩下了杭廷芳這一根獨苗苗。 但因為杭廷芳從小就聰明能干又有主意,進入報社工作后也十分努力, 三十來歲就坐上了主編的位置,她一直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也是鄰里親朋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杭老爺子也一直以自己的女兒為榮, 在外面最喜歡做的事兒就是拿自己這個女兒來炫耀。 可這一回,因為杭廷芳先斬后奏辭掉了薊城日報的工作, 又大刀闊斧地要搞創刊,弄得人盡皆知的。 親朋好友不知道多少人在議論,覺得杭廷芳好好的報社工作不做,竟然自己另起爐灶,這不是腦子進水了是啥? 所有人都在等著看杭廷芳的笑話。 所以杭老爺子心里面其實一直憋著一股氣,甚至直接發話,創刊這個事兒如果杭廷芳不搞出點名堂出來,就暫時不要回家了。 杭廷芳也是個能沉得住氣的犟種,自家老爺子不松口,她還真就幾個月沒回家,愣是等到報紙刊印后,把底下所有的數據反饋收集到位后,才給家里打電話。 這回不用杭廷芳主動,那邊她家那老頭就已經率先開了口: “你回來的時候把你那個報紙給帶上,我下午正好要去一趟中北海?!?/br> 杭老爺子是一個真正剛正不阿的人,前頭倆兒子在戰場上犧牲,他沒有以此來對國家對政府提出過任何要求,后來女兒杭廷芳畢業后參加工作,他也沒有借用自己的權利給與孩子任何幫助。 但這次杭廷芳做出來的《婦女報》,杭老爺子在刊印出來的第一時間,就讓勤務兵提前去買來了,自己躲在書房里戴著老花鏡仔仔細細地將四個版面都認真仔細地給看了好幾遍。 看完之后,杭老爺子心下又是驕傲又是感慨,在書房好一陣沉默后,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準備去大領導面前賣一賣他這張老臉。 不是為了他的女兒,而是他覺得,這份報紙,值得他這么做。 不過,小老頭還是有點傲嬌的,等到孩子電話打到家里來,他的嘴角壓都壓不住,卻還在故意端著,也不說他已經偷偷買了一份報紙看過了,只說讓自家閨女把報紙給帶上。 但杭廷芳也不是笨蛋,她家老爺子這話一出,她立馬聞弦而知雅意,明白這小老頭是啥意思了。 這是要帶著她的這份首刊去見大領導! 這可真是天要下紅雨,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她家這固執到近乎迂腐的老頭,竟然要親自給她走后門了?!這簡直讓杭廷芳難以置信,都快要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她忍不住又確認了一遍:“您剛剛說啥?把剛剛那話再說一遍?” 這話反而惹惱了小老頭,杭老爺子直接就在電話里頭怒罵道:“滾犢子,你愛來不來!” 說著就把電話給撂了。 但這一通罵,倒是讓杭廷芳心下如同泡過三溫暖一般分外舒坦,立馬帶上了好幾份報紙就屁顛顛往大院趕。 真不能怪杭廷芳這么激動啊。 七十年代物資匱乏,指的可不只是吃穿方面,所有日常用品都缺,造紙廠由于技術設備受限,原材料供應不足,所以全國每年的出版用紙生產都有巨大缺口。 用紙緊缺,還要劃分出一大部分用來出版文選語錄,所以分到報刊雜志類的數量就更少了。 印刷廠的報紙印刷總量固定,卻還有二十幾家報社在爭搶份額,本身就狼多rou少,杭廷芳創辦的《婦女報》又是新單位,根基尚淺沒什么存在感,想要從那些老牌報社當中廝殺突圍出來何其艱難? 要不是這些年杭廷芳在《薊城日報》工作積攢了足夠多的人脈,又和印刷廠那邊關系混得不錯,怕是就連周刊印刷的那一萬三千份的邊角料她都搶不到。 光是這個數量,她就不知道跑了多少路子,把以前的老關系跟人情都耗干凈了,求爺爺告奶奶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求來。 可每周的一萬三千份報紙,絕對堵不住杭廷芳那磅礴洶涌的野心,她也絕不會對這個不溫不火的數據感到滿足。 畢竟,這幾天報社如此火爆的電話接聽數,已經很清楚明白地告訴她,《婦女報》的市場絕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