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烈火噬心 (BL NPH)、慢熱、咒術師不需要輔助、病嬌向乙女合集、[綜漫] 變成一個呱蛙子
她也沒在這個事情上有任何夸大,就簡單地將她這幾個月下鄉插隊,在長白山里面和哪些動物互動,以及跟靠山屯的獵戶進山打獵,偶遇猛虎下山傷人的事兒說了。 信的末尾,她提及了獵戶們說的,以前長白山物種有多豐富,但這十年,虎患已經解除,但各類大中小型動物,尤其是老虎豹子這類野獸在山中出沒的次數卻越來越少,說明山里面這些動物的數量已經在急劇減少。 如果再這么下去,等到不久的將來,這長白山里面,也許東北虎將會徹底絕跡,可能三五十年后,咱們的子孫后輩,在問及東北虎長什么樣的時候,只能靠想象了。 這封信葉青寫得言辭懇切,將長遠的物種多樣性保護,和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的想法提了出來,并重點闡述了一個觀點,每個物種都是地球生態的一環,看似無關緊要,但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某一個動物的消亡,就是倒下的一塊多諾米骨牌,牽一發而動全身,直接導致整個地球生態的崩潰。 這封信,葉青在寫完后就裝進信封里,用蠟封口后,沒有半刻耽擱,當天就蹚著深到大腿的積雪去了鎮上,鄭重而急切地送到郵局投遞。 沒過兩天就到了臘八。 傳統的申城臘八節,往往是備年貨掃房屋,因為從這一天起,過年就進入倒計時了。 煮臘八粥一定要八種食材,且一定要在初八這天上午食用,寓意驅瘟辟邪,還要將自家熬煮的臘八粥分享給親戚鄰里,代表接下來的日子能鄰里和睦,家庭美滿。 在末世那些年,幸存者們連吃飽飯都是問題,更別說在臘八節熬上一碗香甜軟糯的臘八粥了。 如今來到了七十年代,盛世安穩歲月靜好,葉青也終于有心情好好過一過這個傳統節日了,所以頭天晚上葉青就精挑細選了一大桶食材泡上,第二天一大早還不到五點,她就迫不及待地爬起來,煮了一大鍋臘八粥。 等粥熬好之后,她很認真地給隔壁顧家,還有伍大隊長和老支書家都各送去了一盆。 除此之外,她還用鋁飯盒裝了幾盒,準備去農場送給趙玉良、宋老師還有喬教授都嘗一嘗。 正好馬上就要到年底了,隔壁農場這幾個月通過科學養殖快速長膘的那些生豬,再過半個月就到了出欄的日子了,葉青打算在供應站那邊來收豬之前最后再去查看一下,記錄一下這批生豬的生長數據。 如今葉青的徒弟數量也算是發展壯大,已經有四個了,葉青也沒厚此薄彼,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趕,不管基礎如何,反正都先帶上,哪怕是跟著去湊數混日子,那也要到現場守著。 于是,她這邊帶著伵徒弟去到了農場,到了養殖場后,別的啥也不管,先讓幾個人進豬圈轉幾圈再說。 好在這幾個徒弟雖然都是女孩子,卻沒一個嬌氣的,孟嘉和顧衛南就不用說了,王春花本就是農戶出身,什么臟活累活都肯干,唯一一個未知就是鄭欣。 但鄭欣之前喝農藥險些喪了命,好不容易被葉青救回來沒想到又遭到父母親人背刺,如今她也算是眾叛親離,連嗓子也毀了,只剩下跟著葉青這一條路,所以她現在也算是破釜沉舟了,葉青說讓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半點遲疑都沒有,甚至比孟嘉顧衛南更拼。 自從農閑下來了之后,葉青的衛生站倒是每天都開著門,屯子里一些大媽大娘也時不時會到她那邊去閑坐嘮嗑,有那好給人做媒牽線的,就打上葉青這幾個女徒弟的主意了。 主要是都知道葉青有本事,能被她帶著當學徒,將來這幾個女徒弟學成出師后,前途肯定光明無限,所以就有人想趁著這些姑娘還沒發達之前提前定下來,把人娶回家去。 顧衛南這邊有顧家擋著,沒人敢舞到她跟前去,但孟嘉王春花和鄭欣就不一樣了,這仨都不是本屯子的人,就有那些好事的大媽指手畫腳想要來做這仨姑娘的主。 尤其是鄭欣,因為她嗓子被毀了,加上之前被人造黃謠喝農藥壞了名聲,周圍幾個生產大隊都知道她的事兒,就有那四不著六的賴子混子黏了上來,想要趁著姑娘落魄難堪的時候把人強娶回去做媳婦兒。 這姑娘也是個狠人,幾次義正言辭地拒絕卻不見成效后,就知道這個辦法行不通。 她心里也清楚她如今在紅旗公社的名聲算是徹底爛了,干脆也就不端著了,直接反其道而行之,形象怎么粗俗就怎么來。 求著葉青教了她一套劁豬的刀法后,她就沒日沒夜的練習,等熟練度練夠,葉青也判斷她可以上手之后,她就開始放開拳腳滿公社轉悠,哪個生產大隊養了豬需要閹割,她都會自告奮勇免費去給人家義診。 如今公社底下那些生產大隊,也有一些社員家里是額外養了計劃豬的,這些生豬出欄的時候可以送到收購站去換錢換公分,但如果要劁豬的話,得自己花錢去請劁豬匠,現在有人不要錢幫忙閹割,那些社員當然是求之不得了,因此鄭欣這個義診還挺忙,基本上隔個一兩天就能外出忙活上一回。 她把自己那一頭長發都給絞斷了,剪著干凈利落的小寸短,背著個工具箱就滿公社亂竄,到了那些社員家里之后,把那把劁刀磨得格外鋒利,然后當著那些村民的面面無表情開始閹豬。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整個過程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那出手的狠辣勁兒,看得那些賴子混子下意識地就收緊了大腿,嚇得那些小心思都給收了回去。 這么粗魯的娘們兒,誰娶回去了不忌憚?這可是一言不合就敢喝農藥的瘋子!她連死都不怕,萬一哪天她心情不好,說不定手里那把劁刀就直接捅過來了,真要是把命根子交待在這男人婆手里了那還了得? 于是,經過鄭欣的不懈努力,繼之前喝農藥的女瘋子后,她如今又多了“男人婆”這個響亮的稱號,憑借一把劁刀,讓一眾媒婆們望而卻步,再沒人敢來打她的主意了。 第102章 說實在的, 早前葉青在剛認識鄭欣那會兒,對鄭欣還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就因為被人造黃謠,就直接喝農藥, 以死明志意圖證明自己的清白, 這樣的方式太蠢了。 給她造謠的人,能不知道她沒吃兩碗粉嗎?可那些人就是這么做了, 受害人卻期望以死明志,殊不知這只會讓那些背后造謠的壞人得逞, 甚至還會在她死后給她再潑臟水,壞人并不會惡有惡報,指望老天爺給他們報應那純屬天真。 而且鄭欣在被父母包辦婚姻的時候選擇了妥協,跟著她爸媽回城的時候, 葉青當時的心情真的是跌倒了谷底,對鄭欣簡直是怒其不爭,相當失望。 但好在這姑娘還沒笨到家, 沒被父母的親情所綁架, 在上火車離開的前一秒, 終于腦子清醒了一回, 選擇了斷尾求生, 在迷途中毅然跑回了葉青這兒來求救。 如今這姑娘更是舍得一身剮,不再致力于去證明澄清自己的名聲, 反而還舍得下臉面,更甚至于敢將更糟糕的標簽往自己身上貼,這就說明她終于是活得通透明白了。 這世上, 嘴長在別人身上, 任何人都沒辦法做到讓每個人都只說自己好話的,所以不管是夸贊還是詆毀, 那都不重要,只要自己活得自在痛快問心無愧,旁人的評價又哪有那么重要? 葉青這邊帶著幾個徒弟在養豬場統計數據,找了養殖場的值班員幫忙,隨機choucha了一批生豬出來進行過磅,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她給趙玉良制定的科學養殖辦法效果顯著。 眼下養殖場的這五千多頭生豬,基本上都已經超過了一百八十斤,再養上半個月膘,等到出欄的時候,達到兩百斤都不是問題。 這還是葉青接手這批生豬的時間有些晚了,科學養殖計劃才進展了三個半月,如果早在這批生豬剛送到農場的時候就交給葉青來養,十個多月的時間,葉青絕對有信心能將這批生豬養成三百斤的大肥豬。 但這種假設也沒什么意義,兩百斤的生豬,也已經完全達到了收購站那邊對計劃豬的體重要求,不過今年這批生豬最多也就這樣了,明年葉青準備在農場大展拳腳,讓部隊農場這邊真正見識一下她這個科學養殖辦法的真正威力。 趙玉良如今可是真把葉青當祖宗供著了,一聽到說葉青過來了,他把手里頭堆成山的公務都給丟到一邊,專門抽出時間來陪葉青,還特意叮囑食堂那邊弄幾個小炒,中午堅決要讓葉青帶著幾個徒弟在部隊食堂吃一頓再回去。 也不怪這老狐貍這么殷勤,實在是葉青能力太過突出,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靠著一個科學養殖方案,就幫他挽救回來五千多頭生豬,讓他順利完成了上面交托下來的重要任務。 不然這批生豬要是拖延了出欄時間,他很可能被上面問責,說不定轉頭就要將部隊農場責任人的這把頭號交椅給交出去。 趙玉良在部隊農場兢兢業業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將這個農場擴展到了如今這個規模,可不希望自己到頭來是為他人做嫁衣,最后讓別人摘了桃子。 所以他如今就指望葉青能幫他多出點金點子,盡可能在農場里面做出更多的成績來,到時候在上頭掛上了號,沒準他這個團長職務,還能再往上升一升。 葉青跟趙玉良交好,也是有她自己的小心思的,一方面是為了給她還有靠山屯那邊謀取福利,另一方面,她也是在尋摸機會,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路子,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師公從山河農場那邊給撈出來。 如果能讓韓亞博下放到部隊農場這邊,哪怕是住臟亂差的牛棚干最辛苦的農活呢,起碼也是放在她眼皮子底下,有她這邊日日關照著,不至于病入膏肓了都顧不上。 但眼下,葉青跟趙玉良的關系,還達不到聊這么私密的問題上,雖然兩人在農場發展這個立場上是站在一邊的,但這種合作關系隨時都可以終止,所以葉青暫時還信不過趙玉良。 什么時候,趙玉良跟她捆綁在了同一條船上,兩人利益相同且彼此信任的時候,葉青才會跟對方開口。 不過葉青挺有信心,就這幾個月她在農場所作出的貢獻應該是有目共睹,用不了多久,她和趙玉良遲早會達成聯盟,成為利益共同體。 過完臘八就真的開始貓冬了,學校早就放假,但宋春華在學校宿舍住著,一直不愿意去靠山屯那邊麻煩葉青。 但學校的單身宿舍沒有炕,光生一個煤爐子根本就不暖和,晚上睡覺能凍得直哆嗦,之前宋春華一直找借口,說是學校布置的工作沒做完,所以遲遲不肯松口上葉青那邊住。 如今過了臘八,她那些借口根本就說不過去了,葉青這回可不管她怎么找理由了,就強硬地把老師的鋪蓋卷都給打包,抱起來就跑,這么一弄,宋春華不跟著葉青回靠山屯都不成了。 如今葉青那屋子已經加蓋了一間,三個房間都盤了大土炕,再加上衛生站那邊還有一個休息室。 因為衛生站那邊存放了不少藥材和藥品,加上有時候晚上可能有人發病會到站里面來找醫生出診,所以葉青和四個徒弟就專門排了輪班表,每天晚上都會有兩個人在站里面值夜班,所以家里面別說只多一個宋春華了,就是再來倆都完全住得開。 宋春華總擔心她到葉青這邊來住讓葉青太破費了,甚至在這次過來的時候,還試圖把她的口糧一塊兒搬過來,把葉青都給弄得險些快要當場翻臉了。 “您這么整,是寒磣我呢,還是打我臉呢?我要是連讓您吃飽飯的本事兒都沒有,會這么眼巴巴地把您給接到家里去?您要真這么干,下回我可就不來了,被自己的老師瞧不起,這可真讓人傷心?!?/br> 葉青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著,順手就把宋春華手里那袋糧食奪過來,重新塞進了宿舍的柜子里。 上了車,還是由小朱用軍車護送,不過她們一行人才回到屯子里,就碰上了鎮上幫忙來送信的郵遞員同志。 “葉知青,你回來得正好,有你的信跟包裹,哦對了,還有一份報紙,叫什么《婦女報》,是薊城那邊的報社點名要送到你手里的?!?/br> 現在都已經快臘月中旬,到處都被大雪覆蓋了,尋常郵遞員這個時間點可不會下鄉來送信了,都是把信件往鎮上郵局一扔,底下社員要取信件包裹的,都得自己去鎮上的郵局領。 不過因為葉青跟郵局的徐獻珍徐大姐打過幾次交道,還給她那個表妹看過病,一來二去就混熟稔了,所以郵局那邊在發現有葉青的信件跟包裹寄過來后,徐獻珍就拜托郵遞員幫忙給送來了。 葉青接過郵遞員送來的信跟包裹后,壓根沒心思查看,一雙眼睛率先盯著的,是手里那份新鮮出爐的報紙。 《婦女報》,竟然趕在年尾正式出刊了! 葉青一進屋連身上的軍大衣都顧不上托,就迫不及待地爬上炕,將報紙迅速展開。 報紙正版最上方是三個鮮明的黑體行楷大字:婦女報 底下跟著印刷了一行楷體字:1972年1月22號刊印第一期,總印第一期 總編那一欄,果然寫著杭廷芳的名字。 葉青不由得一陣心潮澎湃,她沒想到,杭廷芳的行動力這么強悍,說辭職就辭職,說創報就創報,并且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真的將報紙都刊印出來了。 自己竟然真的見證了一份報紙的誕生,而且這份報紙的成立,還有她從中出力,葉青只覺得激動又自豪,眼眶都不由得有些發熱。 這時候,她才顧得上翻開報紙的各大版面,開始認真去看里面的內容。 這一看,葉青就更是驚著了。 婦女報的第一版,竟然將當初杭廷芳采訪她在火車上抓人販子的那篇巾幗不讓須眉的報道再次刊印了出來作為頭版頭條。 不過,略有些不同的是,在這篇報道底下,杭廷芳又續了一篇關于葉青在靠山屯插隊的后續回訪,將葉青在靠山屯用飛針給村民治病,還幫助屯子里開了衛生站的事兒報道了出來。 當初葉青在農田里割稻穗的那張大特寫照片,這回也被杭廷芳給換成了葉青穿著白大褂的全身照。 曾經那個笑容燦爛的插隊女知青,如今搖身一變,已經成了嚴謹認真的衛生站站長,這個身份上的轉變,單從照片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不同來。 第一版,就這么給了葉青如此巨大的排面,這著實是讓葉青完全預想不到。 這也就罷了,在a版副頁,刊印的是杭廷芳的一篇序言,寫的是杭廷芳創建《婦女報》的心路歷程。 其中杭廷芳提到婦女報這個靈感的來源契機,是因為葉青無意中的一句話,“國內的基礎醫療建設還十分落后,對婦女身心健康這一塊兒就更是極為忽視”,因此婦女報的創辦,就是致力于改善華國婦女的艱苦處境,帶領廣大婦女思想解放意識覺醒,去追求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男女平等。 在杭廷芳的自述里面,她覺得葉青就是當下最前衛最具代表性的女權主義代表,并且言語中對葉青是極盡欣賞和推崇,大有要將葉青樹立成女性群體中的榜樣標桿的意思。 葉青的臉色瞬間漲得通紅,實在是覺得杭廷芳的這篇文章簡直太夸張了,她如何擔當得起杭廷芳的這份厚愛啊。 關鍵是,這份報紙的a版給了葉青這么巨大的排面也就罷了,b版還專門開辟出了一個婦女健康專欄以及小說連載專欄,上面刊登的文章,是葉青的徒弟孟嘉寫的婦女健康課題,而連載的小說,則是葉青寫的那篇《立秋》。 這都快給葉青一個錯覺,這份《婦女報》的第一期,儼然成了她的個人秀場,隨便哪個版面都有她。 看完整張報紙后,葉青心下是真的忐忑難安,她有些擔心起這份報紙的銷量問題,也不知道首印推出后,外界會是個什么反應。 畢竟她的名字在這一期報紙上出現的頻率實在是抬高了,會不會出現各種批判謾罵的聲音,又會不會影響到報紙的后續發行問題,葉青心里面著實沒有底。 第103章 看完了報紙, 葉青才有心思去檢查另外那幾封信還有包裹。 葉青一共收到了兩個包裹,都是從申城寄過來的,分別來自陳友德和他那位機械廠采購員外甥趙永飛。 之前葉青在長白山里采到不少山貨, 還自己熏制了不少臘rou, 就給陳友德還有趙永飛各寄了一份過去,沒想到過了一個多月, 那邊竟然也給她寄來了回禮。 陳友德還是趙永飛都不是小氣人,給葉青寄來的東西, 都是申城出品,在北大荒這邊的鄉下絕對買不到的好東西,像是香皂、雪花膏、高級香煙、毛線之類,看起來就不便宜。 這倒是讓葉青有些不大好意思了, 她寄過去的那些山貨臘rou啥的可沒讓她花費一毛錢,這么一對比,她這是占了人家大便宜了。 尤其陳友德擔心葉青在鄉下日子不好過, 還在包裹里塞了一疊全國通用的票券, 葉青沒仔細數, 目測起碼得有三四十張, 也不知道那老頭攢這些票攢了多久。 葉青是真沒想到, 她和陳友德不過萍水相逢,哪怕葉青曾經救過陳友德jiejie, 這份恩情也沒道理會讓陳友德來還,更別說那位陳老太太的家屬,還給葉青支付了兩百塊的酬金作為謝禮, 這事兒早已經算是兩清翻篇了才對, 誰能想到陳友德竟然會給她寄來這么多票,儼然把葉青當成了自家親戚小輩一樣在偷偷補貼她。 看著包裹里的那堆東西和票證, 葉青心下又溫暖又酸澀,打定了主意要跟那邊保持聯系,將來如果有遇到什么麻煩事兒用得上她的地方,她也絕對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