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烈火噬心 (BL NPH)、慢熱、咒術師不需要輔助、病嬌向乙女合集、[綜漫] 變成一個呱蛙子
別說是一萬三,就是在后面再加個零,再往上翻幾倍,杭廷芳都有信心能推銷出去! 杭廷芳野心勃勃,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她就想要做到極致,不止是讓《婦女報》能上桌吃飯,擁有足夠的存在感和話語權,甚至在將來,她希望自己的報社,能成為跟她的老東家《薊城日報》并肩的行業標桿。 杭廷芳知道她要走的這條路有多艱難,但她已經做好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往前邁的打算,她了解自家老頭的脾氣,所以也從沒打算用自家老爺子的人脈關系,也不屑于用自己的出身背景來壓人。 可現在她家老爺子居然要親自下場,而且要帶著她的報紙直達天聽,杭廷芳是傻了才會拒絕她爹的好意。 畢竟中北海那地方,可不是誰都能進得去的,真要是她的這份報紙得到了那位大領導的青睞,《婦女報》的加印那就是板上釘釘,絕對不會有任何人敢提出質疑。 杭廷芳生怕自家老頭回過神來了會反悔,趕緊把報紙給送回去了,老頭拿著那摞報紙一句廢話都沒說,起身叫上勤務兵就走了。 等車子開走了,她家老太太才神神秘秘地告訴她,她那個報紙,她爹早就買回來了,這幾天前前后后翻了不知道多少遍,好好的報紙都給摸出毛邊了。 “你爸就是死鴨子嘴硬,明明心里驕傲得意得不得了,還非要一直端著假正經?!?/br> 老太太吐槽完自家老頭子,就對著自家閨女伸出了手, “你手里那報紙還有多的沒?趕緊給我也拿幾份,我回頭拿去給大院里那幫老太婆們都瞧瞧,之前她們偷偷背著我嚼舌根,還胡亂造謠,說你是在報社犯了錯被報社開除了,簡直氣死我了,這回我非要拿著報紙去狠狠打她們的臉,看她們還亂說不!” 杭廷芳:……您這幼稚勁兒,也沒比老爹好到哪里去! 想要知道老爹把報紙帶去中北海是個什么情況,所以杭廷芳一直在家里等到晚上快九點,等老頭回來后,她更是鞍前馬后各種獻殷勤。 “爸,怎么樣???大領導看了嗎?有點評嗎,怎么說的?” 杭老爺子瞥了自家這跟猴兒似的閨女一眼,一臉嚴肅訓斥: “你也是快奔四的人了,如今還當上了報社總編,你看看你這像什么樣子?就這點耐心,這么沉不住氣,像是干大事兒的嗎?” 杭廷芳趕緊收斂了臉上的笑,挺直腰部正襟危坐,一副隨時聽從領導指示的姿態。 老頭這才滿意了,喝了一口茶幽幽開口: “男女平等,婦女能頂半邊天不是口號,要落到實處,就得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報社如果能不忘初衷,一直做到為婦女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權益意識覺醒為核心,這就是一條正確的路子,需要給與正面肯定和支持!” 杭廷芳聽得意猶未盡,抬起頭來看著自家老頭,見他不說了,不由得有些納悶: “沒了?” 杭老頭忍不住抬起頭來瞪了自家這傻閨女一眼: “你還想要聽多少?這是老領導的原話!你老子我能記住這么長一大段,已經很不容易了!中北海日理萬機,能在百忙之中看看你這個報紙,還給了這么中肯的評語,已經是祖上積德,不知道燒了多少高香,這還不滿意,你還想要咋地?” 杭廷芳不由得摸了摸鼻子,心道評價固然重要,可這么寥寥幾句,也不能讓那些印刷廠因此就給她提高印刷數量啊。 “不要急躁,沉下來好好打磨,穩住現在的刊印質量,只要不掉鏈子,我估摸著最多三兩個月,文宣部那邊肯定就會有消息了!” 怕自己閨女想不明白,杭老爺子還是多嘴提點了一句。 老頭表情很嚴肅,但眼神里多是鼓勵,顯然對自家閨女這次做出來的成績,他還是挺滿意的。 杭廷芳趕緊點頭,見時間不早了,也就不繼續在老頭這兒逗留了。 結果她才要拉開門出去,就聽到自家老頭忽然又開口了: “哦對了,出來的時候,老領導還多問了一句,你那篇報道里面提到的那個叫葉青的小同志,是不是就是早前在北大荒發現罌粟粉問題的那個小丫頭?!?/br> 杭廷芳頓時心下一凜,猛地就回過頭驚訝地朝著自家老頭看了過去。 杭老爺子目光灼灼,沖著自家閨女微微頷首,鄭重叮囑道: “你倒是走了狗屎運,下鄉隨便弄個采訪就碰上個能耐人,這回你這個報紙之所以能入了那位青眼,跟那個小知青可脫不了關系!” “好好跟人家來往,可別怠慢了那孩子,那小丫頭可是你事業上的大貴人,別看人家現在在那鄉下旮旯里屈才,這都是暫時的,這姑娘將來鐵定有大造化!” 第105章 杭廷芳父女倆的對話, 葉青肯定是不清楚的,也就不知道,她還被中北海那位老爺子提及了。 她是真沒覺得自己是《婦女報》的功臣, 反而, 她要感謝杭廷芳對她的賞識,才讓杭廷芳幾次來為她做采訪, 將她的事兒刊登在了《婦女報》第一期的a版頭條,還讓她第一次寫小說就見報連載了。 即便眼下這個時期, 寫文章根本就沒有稿費,葉青也依然覺得十分榮幸。 她很希望,她寫的小說,能夠給國內那些正處在迷茫中的女性帶去啟示, 尤其是那些被迫下鄉插隊,如今正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對命運和將來深感絕望的那批女知青們。 希望李秋那百折不撓永遠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 能讓那些知青們重新找回他們人生的夢想和追求, 對生活重燃希望和曙光。 收到了申城那邊的包裹, 葉青肯定是要給回禮的, 而且馬上就要過年了, 這個時間點寄出去,如果郵局投遞及時的話, 她的這個包裹正好能趕上年前抵達申城,作為年禮再合適不過了。 正好這回屯子里狩獵,葉青分到了一百斤野味兒, 她就拿了二三十斤rou出來, 做成rou粒蘑菇醬,先將rou用鹵水燉煮過, 再切成rou粒,搭配上蘑菇碎熬成醬,那香濃的味道能從村尾飄到村頭。 除了蘑菇醬,她還用山里的野果子,自己曬了不少果脯,釀了一批果酒。 這些東西雖然說是自己做的,但葉青的手藝還成,弄出來絕對像模像樣,口感絕對不比申城百貨大樓里面賣的那些高檔品差。 另外,后院那藥圃里面種的靈芝,在經過葉青的精心培育后,已經長出了一大片小靈芝。 小靈芝長得太密,葉青為了間苗,給拔掉了不少,曬干的小靈芝用來送人肯定是能拿得出來的。 這要是在八月底九月上旬,葉青還能從她那靈芝藥圃里收集到不少孢子粉,那玩意兒才是靈芝最精華的部分,真正純天然的高級營養補品。 但眼下時間不湊巧,葉青也就只能拿得出來這么多東西了。 將這些禮物仔仔細細打包好后,本來葉青準備抽時間自己去一趟鎮上的,沒想到也是湊巧,就在這個時候,杭廷芳委托來取小說手稿的那人來到了靠山屯。 這個人叫何海,是省城火車站的指揮調度員,來靠山屯取了手稿后,連夜就能讓列車員幫忙送去薊城。 可能是杭廷芳提前叮囑了什么,這個何海一來靠山屯后對葉青就極為熱情客氣,完全沒有因為葉青是一個鄉下知青,而他在火車站工作就高高在上瞧不起人,而且在得知葉青要給申城那邊送年禮后,這人立馬就表示甭郵寄包裹了,他在站里找申城車次的同事幫忙捎帶過去就行。 葉青原本還有些不好意思麻煩人,實在是她跟這個何同志也才第一次見面,兩人可完全不熟。 但這個何海是真主動,葉青這邊還扭捏呢,他抱起那倆包裹就往車上塞,還一個勁兒強調,杭廷芳的朋友,就是他的朋友,讓葉青千萬別跟他見外,這樣的姿態,是根本不容葉青拒絕。 葉青這下也沒轍了,只能把陳友德和趙永飛的地址和聯系電話寫下來,讓何海的朋友把東西捎去申城后就跟那邊聯系。 葉青不久前寄出去的那封關于膏藥量產的信件,應該還在路上,所以顧衛東這次寄來的信,并未聊到這個相關話題,而是跟以往的風格差不多,大有一副要將葉青記憶里面的所有后世軍事科技相關知識點都搜刮干凈的架勢。 葉青也頗有些哭笑不得,這家伙可真夠執著的,她都不知道說過多少遍了,她就是個軍事小白,那家伙愣是不信,每個月幾封信雷打不動。 主要是上次顧衛東給上面提供的那張沙漠z鷹的圖紙,確實給軍部武械研究所提供了一個非常有益的新思路。 據說在經過周密的研究復刻,大膽改進和反復調整后,已經調試出來了好幾款高配和低配的武器,當然具體什么樣,肯定不是葉青這么個平頭小老百姓能接觸到的。 這個經歷,讓顧衛東得到了啟發,他開始不斷在自己的腦子里搜刮他那些殘存的記憶,連帶著葉青也沒放過。 哪怕明知道葉青就是個外行小白,他也仍然沒有放棄,總希望能從葉青這個臭皮匠的嘴里打撈到有用情報,哪怕是零星半點的都成。 對于顧衛東的這個行為,葉青雖然有些無奈,但到底也沒感到有多厭煩。 因為她也很清楚,這個時期國內各方面的實力都跟對岸有著巨大差距,各行各業都需要奮力追趕,軍部對提高軍事實力更是尤其迫切,葉青作為一名根正苗紅的華夏兒女,在協助巨龍騰飛這件事上,不管有沒有用,能不能行,她都絕對義不容辭。 葉青給顧衛東的回信沒打折扣,哪怕經常感覺她已經被榨干了,但隔天只要腦子里出現某些靈光一閃,她都會立馬掏出紙筆記下來,然后在寫信的時候逐一整理出來,盡數塞進顧衛東的信里。 不過讓葉青沒想到的是,這回她的信還沒來得及寄出去,顧衛東竟然回來了。 一大早,葉青才帶著伵徒弟去養豬場那邊例行檢查,回來她就去伍大隊長家里匯報關于屯子里的這批生豬的喂養情況。 靠山屯的科學養殖比隔壁青山農場執行要更早,再加上整個喂養過程都是葉青在親力親為,所以這批生豬的生長速度,甚至比隔壁部隊農場的更快。 原本伍永兵以為到年底的時候,能有三分之二的生豬勉強達到出欄標準就算不錯了,誰知道葉青這邊一來就力挽狂瀾,把所有生豬都養得膘肥體壯。 這段時間屯子里開始貓冬了,生產隊的社員們也終于有閑情逸致來關心養豬場這邊的情況,所以時不時地就會有村民來養豬場這邊轉一轉。 看到豬圈里的那些生豬的模樣后,就沒有哪個是不歡喜的。 就連伍永兵和老支書都是樂得合不攏嘴。 畢竟,生豬的出欄質量,可是直接關系到社員們的工分收益,任務豬的完成等級越高,就意味著大家在年末結算的時候,能拿到更多的糧食分到更多的錢,這可是一家老小來年能否吃飽喝足的關鍵環節,誰都不敢輕視大意。 而對靠山屯的干部們,尤其是伍永兵和老支書而言,任務豬出欄時的好與壞,則還意味著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能否讓靠山屯在公社那邊長臉。 看著豬圈里面在吭哧吭哧不斷進食的肥豬們,伍永兵相當有信心,今年他們靠山屯在任務豬這一項上面,絕對能在紅旗公社拔得頭籌。 也是基于這批生豬的質量,哪怕這些豬還沒上交到供應站,葉青在靠山屯生產大隊也已經有了相當高的話語權,她到了伍永兵家里之后,也沒藏著掖著,直接就說明了她的來意,提出了來年要擴建屯子里的豬圈,明年開春后,將生豬養殖數量擴大數倍的想法。 有了下半年在靠山屯還有隔壁農場這數千頭生豬的養殖經驗,足以證明葉青的科學養殖辦法是絕對精準有效的,所以哪怕眼下葉青一進屋就夸下???,伍永兵也沒覺得葉青的要求是在異想天開,反而還跟著熱血沸騰野心勃勃。 不過這事兒,光靠他們這邊心急火燎也沒啥用,主要還得供應站那邊配合,如果供應站那邊來年提供不了足夠的豬仔,靠山屯這邊就算是有再好的養殖辦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望洋興嘆的份兒。 葉青已經和趙玉良那邊打好了商量,達成了合作協議,所以伍永兵這邊她就能給吃顆定心丸了。 “豬仔的問題事在人為,您這邊積極斡旋,看看能不能提前跟供應站那邊打好招呼,把明年要養的豬仔定下來,如果供應站那邊不行,我這邊再去想辦法?!?/br> 葉青說著,就指了指隔壁青山農場的方向, “那邊我也跟趙團長提了這事兒,他計劃明年養一萬到一萬五千頭生豬,這么多豬仔,供應站那邊能提供一半就算不錯了,剩下的肯定得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到時候我和農場那邊協商,給勻上幾十頭給咱們屯里,應該不是什么大問題?!?/br> “另外,咱們自己屯子里還有兩頭母豬呢,半個月前我不是讓公社那邊趕來了一頭公豬嗎,估摸著母豬這會兒已經揣上崽了,開春前后肯定就能生產?!?/br> 伍永兵聽得眼睛都亮了。 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葉青說的前半部分。 如果能搭上部隊農場這趟便車,那肯定是再穩妥沒有了,供應站那邊缺哪邊的豬仔,都不敢漏掉青山農場的份,絕對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滿足部隊方面的需求,所以葉青說的勻給靠山屯的那幾十頭生豬肯定是沒得跑了。 至于葉青提到的自家生產大隊的那兩頭母豬揣崽的事兒,伍永兵卻是壓根沒往心里去。 也不是他故意不上心,實在是屯子里這兩頭母豬的情況,他比誰都清楚。 那兩頭母豬,本來就是七八年前老支書從供應站那邊撿漏得來的,當時母豬瘦津津根本沒幾個生產隊想要,于是老支書就找人走了點后門,花低價給弄回來了。 許是之前虧空得厲害,這兩頭母豬身體就一直不怎么健康,到屯子里之后,愣是精心喂養了兩三年才開懷。 但就算是能生產了,也跟尋常的健康母豬不一樣,這兩頭母豬一年能順利揣一回崽就算不錯了,而且一次生產也頂多就是產個四五頭,生下來的幼崽成活率連一半都不到。 所以這兩頭母豬產仔這事兒,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伍永兵完全沒把葉青那話當回事。 伍永兵為什么對自家屯子里這兩頭母豬這么不上心,葉青心里面肯定有數,但她也不多解釋,反正到明年母豬生產的時候就能知道了,這會兒她說得再信誓旦旦,也是口說無憑,伍永兵未必會信。 她只提她這邊的要求,擴建豬圈,起碼要能容納下三五百頭生豬的大小。 她這個要求一提,差點沒讓伍永兵給嗆著了。 “奪大?”伍永兵眼睛瞪得溜圓,看葉青的眼神儼然如同看熊孩子差不多。 現在可是計劃經濟時代,哪里是屯子里想養多少豬就能養的?那不是都得聽從上級部門的指揮調度?三五百頭生豬的規模,那可是等同于一個小型養殖場了,能是靠山屯想建就能建的嗎? 葉青可不是在信口開河,她目光灼灼盯著伍永兵,非??隙ǖ卣f道: “叔,我可沒跟您開玩笑?!?/br> “我已經看過了,河灘那邊荒地寬闊得很,豬圈擴大點完全不會有什么影響,明年除了養生豬,咱們屯子里完全可以再買回來幾頭母豬,這樣一來,咱們屯子里以后生豬的數量,就不用再以來供應站那邊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