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那種感覺,好似忽然就被全世界拋棄了。 他們也只能無限唏噓的感慨一句: “真的老了?!?/br> 沒有老過的人,無法明白這句話里聽天由命,行將就木,躺著等死的不甘心態。 越是前半生跌宕起伏,轟轟烈烈之人,越是無法坦然面對衰老帶去的無法抵抗的巨大反差。 皇帝這種手握生殺大權的生物尤甚。 他們反抗死亡,反抗衰老的力度越大,給天下造成的危害便越大。 照樣透過云層打在人身上暖洋洋的,秋東忽然感慨: “做帝王可真是個良心活兒?!?/br> 這點太子也承認,他道: “所以歷來朝堂上都是皇帝和大臣們之間互相博弈,互相制衡。不論是帝王的權利高度集中還是朝臣的權利高度集中,都不是好現象?!?/br> 可惜了,秋東心道。 他兄長是生不逢時,允文允武,知人善任,能虛心納諫的好太子,但凡遇上個不這么昏聵的皇帝,不這般糟糕的世道,都能是個好儲君,好君王。 耳邊的編鐘聲轉了個悠揚的調兒,秋東看著他父皇轉過身,高高在上俯視人群。 禮官拖長調子一身“跪”。 秋東隨太子一起下跪,他們身后人群呼啦啦跟著下跪。 “您覺得如今是陛下手中的權利高度集中時期嗎?” “不,早在更早的十年前就已經是了?!碧诱f。 秋東了然。 他們父皇也不是生來昏聵的,登基之初,雄心萬丈,改革稅制,親臨戰場,勵精圖治二十載,收服一眾文武官員,手中權利達到前所未有的集中后,就想琢磨點放松的法子。 一開始只是于朝政上有些憊懶,將原本的三天一大朝,改成五天一大朝,將原本的早上五點開始上朝,挪到九點。后宮填充了些美人兒,不愛聽人違逆他的命令,召伶人給他表演新鮮花樣兒。 朝臣們雖微有說辭,然而朝廷一切運轉順利,未曾耽擱過什么大事,他們也不好太過,免得壞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大好局面。 也不知從何時起,皇帝琢磨起了道家文化,頻頻召道士進宮,搞的民間道教跟著蓬勃發展,百姓有事沒事就愛往道觀里去燒香,更因為皇帝給道士的優待,男子為逃避服役,征稅,直接去道觀出家的現象屢禁不絕。 發展到后來,皇帝不僅服用道士煉制的仙丹,還親自動手煉制,一心長生,不理政務。 及至三年前妖道卜鶴進宮,說動皇帝建造明堂,瘋狂從民間百姓身上攫取稅收,加上各處天災不斷,周邊各國蠢蠢欲動,姜國如今可謂是內憂外患。 可朝中的有識之士,幾乎在這十年間因為勸諫皇帝,被貶的貶,殺的殺,如今剩下的要么沉默不語,要么純屬溜須拍馬之輩。 放眼朝中,竟是已無幾個可用之才。 秋東在禮官的唱禮聲中,三跪三起。 看著緩緩從臺階上走下來,明顯蒼老許多的皇帝,忍不住道: “早知今日,寧可他當初平庸些,糊涂些,懦弱些?!?/br> 哪怕是個毫無長處的帝王,也造不成如今的殺傷力。 太子嘴唇緊抿,用眼神制止弟弟繼續說下去。 或許是四周空曠無人,只他們兄弟兩的原因,或許是今時今日此情此景,讓他一直壓在心里的那股郁氣急于想找個宣泄的口子。 總歸,他今日不自覺中,失言了。 從今早起,他心底就暴躁的想殺人,甚至起過提刀沖進父皇寢宮,與他同歸于盡的念頭。 太子閉上眼睛,深吸口氣,再睜眼時,看向緩緩向這邊行來的父皇,眼中重歸沉靜。 秋東打量起慢慢走近的皇帝,今日對方難得沒穿他的青灰道士袍,而是身著黑底金邊十分隆重的袞服,發福的身材將袞服滿滿當當撐起,絲毫看不出昔日征戰沙場的影子。 如今瞧著,也就是一個垂垂老矣卻不愿服老,拿全天下折騰的老家伙罷了。 可就是這個老家伙,掌握著全天下至高無上的權利,他一句話,就能讓人墜入地獄,也能讓人飛上云端。 老皇帝行至太子跟前,略帶微喘。 秋東跟在太子身后對他行禮,口稱“父皇”。 就聽他父皇用聽不出什么情緒的語氣對太子道: “今日不對朕勸諫了?” 太子叉手告罪: “兒臣不孝?!?/br> 然后皇帝把視線挪到秋東身上,不陰不陽的來了一句: “你兄長是嘴上不孝,你是心里不孝,你們就慶幸朕只有你們兩個兒子吧?!?/br> 秋東叉手告罪: “兒臣不孝?!?/br> 不孝又怎樣,他連辯解都懶得辯解一句。 至少有句話皇帝是說對了,他這一輩子,也不知是造了什么孽,存活于世的孩子總共就三個。 王后所出的太子姜松,郭貴妃所出的公主姜霜,以及宮人所出的秋東。 姜國王后是個心胸開闊的女人,早年宮里有孕的姬妾都被她悉心照料起來,奈何上蒼不眷,總共也沒幾個婦人有孕,最后存活的孩子也就秋東三人。 及至近十幾年,皇帝服用仙丹,經常渾身燥熱,夜里沒少召姬妾侍寢,然而有孕的姬妾極少,都因各種不明緣由流產了,即便是在王后的小心防護下,也沒再為姜國留下一兒半女。 有太醫曾大膽推測是皇帝身體出了問題,導致婦人無法受孕,即便受孕也無法堅持到生產,不過那太醫沒幾天就永遠消失在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