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穿越水滸成為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嬌妻、喜歡炮灰攻二是什么癖好[快穿]、下鄉meimei高考回城[七零]、傻白甜美人重生后殺瘋了、我想上的男人都把我上了、權欲教父之春鎖闈亂宮墻柳、網紅在大雜院
馮少平用“你怎么如此不懂事”的眼神看她,語氣竟然真有幾分認真: “我們傾心,也不妨礙東宮進人??!” 且不論她前世可都活到四十歲了,見著太子,那真跟看兒子是一樣的,還怎么傾心的起來。就算她真的傾心,太子還能守著她一個人過日子不成? 身為太子得子嗣豐茂,難道她得一年又一年,啥都不干,專門給他生孩子?不要命了嗎?滿朝想送女兒進東宮的人家不得急眼?到時候所有怒氣不得全沖著她去? 她想要的是權勢,是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享受,太子之位坐的越穩,她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她得確保每一個進東宮的女子,都是她的助力。 不過跟這種啥都不懂的黃毛丫頭,她犯不上解釋那么多。 她只用公事公辦的語氣道: “敢問伯爺意下如何?” 秋東語氣懶散,聽不出絲毫歉意: “好叫二位知道,半個時辰前妙法禪師親口所言,我家念念命中有劫,需得二十之后再行婚配,否則克人克己哪?!?/br> 第43章 出門辦差 馮少平宛若被人當頭一棒, 呆立當場不可置信,發現顧家三口各個表情輕松,一副早有準備的樣子, 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心口憋悶的難受,原本一切都很順利, 怎的到了顧家這兒就屢屢碰壁。再也沒有比這一刻更清晰的認知到,顧家, 生來就是克她的。 倒是小國舅李勤, 聞言只愣了一瞬, 面色便恢復正常, 朝馬車上的秋東拱拱手,很平和的說了一句: “伯明兄一如既往?!?/br> 當年能被先生主動開口收為親傳弟子的人,怎么可能任人算計還一聲不吭。事實證明, 這位也是個肚子里長牙的。 人很清楚太子的算計,且萬事想到太子前頭, 輕飄飄一招, 算是隔空往太子臉上扇了一巴掌, 且太子還得咬牙忍著,強裝大度。 “告辭!” 李勤來的突然, 走的干脆, 呼啦啦帶走了他的人, 留下馮少平和一個面生的丫鬟。 秋東輕輕瞥了一眼, 面色沉凝,放下車簾。 顧長念原本還想說什么的, 見狀也老實的爬上去, 還拽了兄長一把,兩人悄悄用眼神傳遞消息: “爹爹怎么的了?突然就不開心了?!?/br> 顧長安搖搖頭, 他近來覺得老父親越來越難懂了,像一座大山矗立在那兒,給他安全感的同時,也讓他產生永遠也無法翻越的錯覺。 指指小國舅離開的方向: “或許是見著昔日舊友,想起了什么不開心的吧?” 畢竟同為祭酒的學生,卻從未見爹爹與那人來往,依照爹爹從不主動與人交惡的性子,想必與那人的關系早年便不融洽。 顧長安的心思直接寫在臉上,秋東輕而易舉讀個分明,卻沒有過多解釋。 事實上并非他主動與李勤疏遠,而是李勤自覺與他們這些舊時同窗斷了聯系。 至于原因嘛,也能想見。 此時李勤正在皇后宮中回話,他這人不屑背后做小動作,一就是一,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的說了。 皇后聽的直皺眉,末了冷冷的吐出一句: “不識抬舉!” 見皇后生氣,心腹宮女將殿內伺候的宮人全部打發出去,親自守在門外,將空間留給娘娘和小國舅。 李勤見皇后有幾分動怒,再開口時可謂苦口婆心,推心置腹: “今兒我喚您一聲阿姐,咱們之間沒有君臣,只有姐弟,弟弟當著您的面兒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咱們李家到了今日,父親身為承恩侯,還一手把持著兵部,我這個忠勇將軍說一句前途無量不過分吧? 三弟在御前行走,誰見了不客氣三分?大姐嫁給定北侯,育有兩子一女,皆已成才。小妹嫁入宗室,丈夫上進,得陛下看重,她家女兒是公主伴讀,陛下給早早封了縣主。 到子侄那輩兒,他們有和太子殿下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在,前途都差不了。阿姐呀,咱們家到了這個份兒上,最該做的就是低調再低調,一個不慎便會惹陛下猜忌。 這些年我在邊境不回來,不與人交際,是我不想嗎?不,是我不能,也不敢! 說句大不敬的話,陛下他不年輕了。這時候陛下給什么咱們接著就行,安安生生等太子上位不好嗎? 您還折騰著給太子拉攏這個,扒拉那個,慫恿母親在家絕食相逼,叫我不得不摻和其中,是嫌眼下的日子太順遂了嗎?” 之前太子不是做的很好?踏踏實實做事,很得陛下認可,陛下為了給太子鋪路,默認了他們李家人在朝堂上把持兵權。 在太子外家手握兵權的前提下,太子想娶什么樣的女人真沒那么重要,一切聽陛下安排,喜歡就私下多偏寵幾分,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真不用為此鬧的滿城皆知。 為此算計一個弱女子,還不夠寒磣的。 哪個正經男人成日把“我心悅你”掛在嘴上,又有哪個正經女人的眼神成日擱在男人身上撕扯不開? 太丟份兒了。 尤其保山伯顧秋東那種見了皇家人恨不能躲八丈遠的,要他去對方跟前說那種事,天知道他心里有多膈應。 這要不是太子,他都懶得多瞅一眼。 李勤有他的道理,可皇后也有她的道理,用小剪子剪掉一朵開的正好的花苞,拿在手里漫不經心的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