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9
書迷正在閱讀:基圍絲特的真實經歷、把同學變成了自己的meimei、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一部)全、流氓師表、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二部)全、宅男變身癡女御姐、穿越家有兒女之成為劉星(第三部)全、院長的十二釵、古劍yin譚-癡女yin姬今何在、母子成婚的角色游戲
打擊趕走那幫土匪。利益才更容易引發沖突,仗義出手不是那么簡單的過程。 姚和尚的住處就在神殿的后面,有個院子,張寧等人就被安頓在這里。院子里種滿了杏樹,房屋的屋頂蓋的青瓦,墻用石灰刷過,紙糊木格窗,收拾得很干凈。院子附近長期有帶劍的衛士,可是這里本來沒有一個婦人。如果姚和尚真是和尚,那他怎么有個兒子?于是張寧安頓好沐浴更衣后,只有徐文君幫他洗衣服了。 晚上姚家父子請張寧等人吃了一頓家宴算是接風洗塵,菜肴很少,不過其中有一道羊雜碎湯、一道竹筍炒腌豬rou,還有米酒。姚和尚顯然不是真的和尚,又吃rou又喝酒。 酒過三巡,相互之間說了些家常,姚和尚情緒不高有點心不在焉。張寧料想他心里掛念楓村遭燒殺后的善后等煩心事,也就暫時沒提自己要研制槍炮的準備嗎,只是隨意客氣地說些輕松的話題。他心道:前期的準備工作可以先找表弟姚二郎幫忙。 吃過飯奴仆上茶,不料這時姚和尚主動提起了那事:“前陣子我已收到你母親的書信,并收下了她帶過來的一箱金銀。姚夫人在信中說你要試造火器,讓我的人盡力協助……” 張寧忙道:“未料舅舅這里發生了這樣的事,給你添麻煩了?!?/br> 姚和尚擺擺手,一張嚴肅的臉、眉間三道豎紋,“既然教主寫了親筆信,我定會盡力,眼下這點風浪算不得什么,你不必掛懷?!?/br> 聽到這口話,張寧心里明白姚和尚之所以那么痛快,完全是看姚姬的面,否則這個舅舅怕不容許張寧在他的地盤上“瞎折騰”。這就是張寧為什么一心想說服姚姬支持自己的原因,自己年輕當然是好事,但是沒有人脈積累辦個事兒也難,姓朱也沒用,現在建文這邊姓朱的皇子有多少人買賬的? 姚和尚又道:“造火器要鐵、燒柴、火藥。當初我們遷來時選地方,選了此處有鐵礦鹽井,鐵可以就地熔造,燒柴滿山都是。只是火藥需要硝石和硫磺,附近沒尋著礦,我做了一些準備,托常德府一個經營炮竹生意的好友弄了幾百斤硝和硫,你先用著,缺什么告訴我,咱們再想辦法?!?/br> 張寧聽罷急忙道謝,喜悅之下脫口說道:“等造好了一批槍炮,先裝備舅舅的人馬,有了火力優勢,攻取匪寨為鄉親們報仇亦非難事?!?/br> 不料姚和尚不以為然,說道:“當初在南京時,我因萌封干過幾天錦衣衛,見過火器,京營的那些還能用用,別處的也就?;H说耐嬉??!?/br> 張寧愕然,張了張嘴不知怎么解釋,也就罷了。心下決定暫且不與舅舅爭執,遂緩下口氣說道:“據外侄所知,制造弓弩的牛筋是朝廷官府管制之物,大量置辦會有困難而且弓箭易損壞,如果火器能代替弓弩自有好處?!?/br> 姚和尚點點頭,卻不是贊成張寧的意思,他說道:“你當過兩年官,聽得出來對律法有些見識。莊上就是缺弓弩,上好的弓箭在土家寨子也很好換購糧食,蕁麻和樹枝做的弓弩沒有力道,可是咱們缺牛筋等材料?!?/br> 張寧想了想又問:“有沒有煤炭?石炭?!?/br> 姚和尚道:“有,山腳就有個炭窯,農閑鍛造兵器時木炭不夠會叫人進去挖炭,只是不留神會塌方死人,平常大伙還是用木炭?!?/br> 張寧點了點頭。 姚和尚沉吟片刻又道:“陶大在村上有威信能使喚得了人,可近段時間要他幫著料理鄰村的一攤子事。先讓二郎幫你,他召集個一二十號后生干活是不成問題的,你缺人手時我再安排?!?/br> 這時張寧見姚和尚臉上露出疲憊之色,端起茶杯來,他便知趣地告退。 姚二郎送出門來,二人在屋檐下默默走了一段路,張寧便隨口問道:“表弟排行第二,有個jiejie還是哥哥?” 二郎答道:“有個jiejie,但已經去世了。南京失陷時,父親帶著我倉促逃出城來,未及帶走母親jiejie和幾個姨娘,后來聽說……” “不說了,我不該問的?!睆垖幖泵Υ蜃∷脑?,因為聽過方泠的身世,他很容易就能聯想到姚家的下場。轉頭看姚二郎的臉色,卻見他的臉上十分平靜。 大約事情過去了太久,人們已經接受了那樣的事實……也可能是在世人看來,失敗者被yin辱、被屠殺本就是自然規律?這個世上確實有許多荒誕得可笑的規矩和秩序,然后奇怪地被人接受。只是張寧的眼界跳出了這個法則,才能意識到其間的荒誕。 “賢弟留步,早些歇息?!睆垖幰姷阶约悍块T口徐文君在張望,便轉身作禮。 姚二郎也見到了穿上裙子的女眷,臉上竟是一紅,忙道:“告辭?!?/br> 張寧走到房門口,看了一眼徐文君身上的素裙,因為這娘們平常都是利索的打扮、一時間總覺得哪里不對勁似的,他隨口問道:“吃飯了嗎,你在這里作甚?” “吃了,我……我在隔壁和秋葉住?!毙煳木皖^要走。 “站住?!睆垖幍?,“找紙墨過來,幫我磨墨?!?/br> 徐文君看起來有點慌慌張張的,應了一聲又返身進屋。房間里擺放有文房之物,還放著幾本線裝書,書案上方掛著一把鐵劍。文君拿起煙臺走到洗臉架旁邊,在銅盆里掬了一點水進硯臺里,不一會兒就響起了“沙沙”磨墨的聲音。 張寧在椅子上坐了下來,攤開一張白紙,身上一放松倦意就襲上心頭。門外夏蟲的叫聲和磨墨的好聽而簡陋的聲音,在一種微微刺鼻的驅蚊香中讓人愈發不想動彈。 他的思緒也紛亂起來,在朝廷的處境、在建文余黨這邊的處境、辟邪教……諸多頭緒擠作一團。他不自覺地輕輕嘆了一口氣,心道:不管怎樣,先把眼下的事辦成功再說。不然想得太多,做成得太少也是枉然。 于是他調整心緒,思考起火器來。明朝火器種類繁多,用途不一,但在張寧看來,黑火藥階段的火器只要分兩大類就夠了:炮、槍。五花八門或許有因地制宜的好處,但短板也很明顯:不利于標準化,對于訓練和維護都極為不便。 火槍研制最好還是從火繩槍開始,以便逐漸總結經驗改進,張寧也沒自己搗鼓過這玩意,一切還處于摸索階段。而火炮他打算從子母炮開始試造,也就是后來山寨西洋艦炮的弗朗機,一則子母炮射速快更加先進,二則重量輕便于湖廣西部這一帶山地作戰,而加農炮太重太廢鐵,現在可用資源有限。 張寧思索了一陣,抬起頭時見硯臺里的墨水已經磨好,便提起筆蘸了蘸,在紙上先畫了一個炮管。隨手一畫線條粗糙很不均勻,這軟筆畫圖真叫一個蛋疼,也沒了解到此時的人畫圖紙是用什么來畫的。唐朝修建大明宮時的總設計師是一個姓顏的文官,也是一個書法家,不信他設計建筑圖紙時沒有畫圖紙。 他畫了一個炮管就擱下筆,盯著瞧了一會兒,抬起頭時,見徐文君還站在旁邊。文君見他看向自己,就開口說道:“今天那個村子死了好多人?!?/br> 張寧一面想著殺人的“工具”一面隨口應付道:“人命有時候確實很脆弱?!?/br> 百五十五章自然之力 一覺醒來天已大明,張寧一轱轆從床上爬起來。昨天剛到,路上折騰了幾天實在有點勞累,今早便睡完了。只聽得窗外鳥雀嘰嘰喳喳,不知時辰幾何。 張寧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對著鏡子熟練地束好發髻,在明朝活了幾年已經習慣這一頭長發了,男子的頭發通常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