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頓了頓說:“我對衛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很簡單,員工的桌面要保持干凈,資料存放要整潔,最好分類清晰、標記詳細。這個要求對辦公室的伙伴們是有點高,但是跟我們的企業發展計劃是匹配的,我們要做全國連鎖,要做第一的企業,就要有高于市面的標準,如果這樣的小事都不能做好,接下來門店管理更艱難?!?/br> 胡希薇有些遲疑:“制度,你不需要過一下嗎?” 陳知夏越開問題:“制度什么時候能出來?” 胡希薇:“我這邊需要修改完善,估計要明天吧?!?/br> 陳知夏不給拖延的機會:“你看今天下午點前可不可以,這畢竟是個小制度,你感覺可以直接給老板簽字,爭取在下班前下發通知,明天開始執行?!?/br> 聽到和看到都是虛幻的,只有制度執行過程,才能真正摸清下屬的心思。陳知夏選擇不看制度,就是想讓胡希薇全權處理,才能旁觀明白。 胡希薇有些猶豫,最終還是點頭答應:“可以,我這就去做制度?!?/br> 解決完了胡希薇的事,陳知夏在網上找了兩篇學習文章,一篇講的是如何優化工作的內容,她轉發給小秋:“把這篇文章發到公司群里給大家學習,優化工作有利于提高效率?!?/br> 與其天天忙來忙去、加班加點毫無成果,她更傾向于有技巧的工作,事半功倍,頻繁的加班會消磨人的靈性,工作成果也缺乏靈動。 把另外一篇富人做慈善的新聞轉發到了朋友圈,順便加上評論:企業家有社會責任心,值得敬佩。善待他人的人,一定會擁有更多福報。 在公司最需要培訓的人除了員工,還有老板,高管要時常給老板灌輸新的理念,當然,不能當著老板的面去說,那樣老板會認為你小子沒吃幾粒鹽巴,就敢跟我談哲學。 老板最喜歡看朋友圈,了解員工的負面情緒,同時,個別的老板還喜歡分享朋友圈,說什么“天道酬勤”、“知易行難”,看似是在發圈,實則是天天給員工洗腦。 陳知夏決定充分朋友圈,每天給老板分享慈善的文章,讓他充分意識到肩負社會的責任,要有大佬的擔當,要多造福員工。 到了下午三點多,胡希薇把《辦公室管理制度》打印出來,突然來找陳知夏。 陳知夏有些不解:“我已經交代過了,這個制度直接余總簽批就可以了,不用找我?!?/br> 胡希薇解釋:“老板說,公司的事,你做主就行?!?/br> 看起來是老板的信任,實則是老板也在想撇開改革的爛攤子事。陳知夏干不好,走了,他直接把鍋推給陳知夏,一了百了?,F在讓他簽字,意味著他是改革的牽頭人,出了事情他得要擔著。 但是,一個公司的改革沒有老板在主持,怎么能行呢? 涉及公司執行文件,不管老板怎么推拒,都必須要法人或老板簽字。作為一個高管,職級高,不意味著有承擔風險的權利和能力。 胡希薇當那么多年人力資源經理怎么會不知道。無非就是老板壓下來的,和陳知夏玩踢皮球,胡希薇又不想得罪老板。 兩方比較,只能找陳知夏。 陳知夏也不是吃素的,直接臉一甩:“你直接簽名也行?!?/br> 聽完,胡希薇黑著臉:“我這就找老板去簽字?!?/br> 到了下班點,胡希薇準時下發通知。陳知夏第一個回復收到,全公司立馬跟著回復收到,看起來特別的有氣勢。 也讓她感到欣慰。 第二天到了公司,早早的就看到胡希薇帶著手底下的員工小芋、圓圓開始忙于奔波各個辦公室之間,指導各部門清掃衛生和整理文件,大家都在積極的配合著,一片積極奮戰的景象。 小芋、圓圓也是剛畢業沒多久的女生,人實在做事積極。 胡希薇從拖延到積極這個轉變讓陳知夏很開心,她欣慰的看了兩眼,安心的進辦公室開始設計薪酬制度和績效管理體系。 陳知夏一邊聽歌,一邊在鍵盤上噼里啪啦的敲字。中途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吵雜,辦公室吵翻了天。 陳知夏警惕的打開辦公室門,湊近一看,工程部的員工和圓圓在吵嘴,一點也不顧及同為同事的情面。 “人力資源部就了不起嗎?指手畫腳的,你會你來干?!?/br> “什么意思,給兩個臭錢就了不起了嗎?你還不如給廁所標上尿的尺碼,讓工程部也按標準撒尿?!?/br> 眾人哄堂大笑。 場面吵得不可開交,一度讓人尷尬,陳知夏沒有選擇出去調解。作為高管,還不了解其中的原因,上去護誰都會丟了人心。 正在聽得煩躁之際。 就收到余總消息的轟炸:知夏,公司辦公室管理制度是個什么情況,你了解清楚一下。 看似在問,實則是在質疑陳知夏的管理能力。 陳知夏剛剛的好心情瞬間煩透了,想不到一個小小的制度都能鬧出這么大的丑事,剛開個好頭,讓大家對她建立信任,不過短短的幾個小時,就變成了爛攤子。 況且,一個衛生管理制度不過是管幾張廢紙的事,怎么會出問題?看似是制度的問題,實則是胡希薇不作為,把陳知夏也坑下水。但是,職場意外也多,很難確定她是有意還是工作失誤。 只能先旁觀。 陳知夏不耐煩的聽完了一個小時,最后是胡希薇和工程部經理緩和了部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