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而旁邊的老者聽了,樂呵呵的笑出了聲。 這個世界,真的很奇妙。 明明是同樣的東西,就連炒制的鍋具都是相同的,環境也毫無變化,改變的,只是炒制的人而已。 如果說,美在炒出來的春茶,能喝出深秋的厚重,那么阿恬炒出來的春茶,則喝出了青春盎然,期待后續生命會發生什么的昂揚氣息。 年輕真好啊。早已喝光一杯茶的老者想。 第17章 淘洗干凈的紅豆在高壓鍋里壓著,阿恬開始處理那些艾草。 將艾草切成小段放置在一旁,等著被榨汁機攪碎榨成濃綠色的汁水。 被切碎的艾草散發出了清新的香氣,小館內的木質墻壁似乎都冒出了綠芽,甚至壓過了新茶一頭。 榨汁機內放入切碎的艾草,適量的水,蓋上蓋子按下開始按鈕。不算大的轟鳴聲嗡嗡作響,綠色的漿液漩渦覆蓋上了透明的杯壁,晴空中出現了森林風暴,席卷了所有人的嗅覺。 春日季節,生發的活力。所有的綠色,無論是形態還是味道,是令人通體舒暢的生生不息。 而將這樣的生生不息鑄造出生命中風景的事情,只有在青森小館才能夠感覺到。 無關時間流逝與四季更迭,只是待在這里,看阿恬,或者之前的美在忙活,沉寂的生命力被拖拽著升入蒼穹,俯瞰世間萬物。 是存于世的連結感。 所有的艾草都榨成了汁,阿恬沉思了一會兒,沒有進行過濾。 榨汁機并不能將艾草葉全部榨成汁水,還是會留有殘留物。青森小館不是外面那些商家,顏值可以排在第二,口味與感受往往占據在第一位。 用未經過濾的艾草汁,青團的口感以及味道應該會更加的濃郁醇厚,青這一字,就會更加鮮明。 開火燒鍋,加入青汁放入少量的鹽煮沸,去除艾草的澀味,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趁著熱乎勁,阿恬取出糯米粉倒入一個木盆中,再將青汁和豬油一點一點加入糯米粉里面攪拌。 白色的糯米粉染成了青綠色,豬油的光澤融合其間,還沒成型,就有了春季高定小點心的樣子了。 將綠色的面絮揉成面團,蓋上塑料薄膜放到一旁醒發。 紅豆餡兒還在壓著,阿恬拿出剩下的十幾個咸鴨蛋開始剝殼。 “這個我會,我來幫你吧!”小春從椅子上跳了下來,繞到cao作臺里面幫阿恬。 小杏絞了會兒手指,最終也下定決心:“我、我也來幫忙!” 老者樂呵呵的看著三個少女在那里忙碌,悠然的喝著茶,只覺得,能夠存于世真的真的太好了。 能夠遇到青森小館也真的太好太好了。 這樣想著,老者的眼睛已經瞇得快要閉上了,臉上的慈愛越來越多。 阿恬沒看到,正指揮著兩位新手少女剝蛋殼。 “對,剝完了蛋殼再掰開蛋清,將里面的蛋黃取出來?!卑⑻裰笓]小春,“不要太用力,爭取取完整的蛋黃?!?/br> 小春小心翼翼的。 她從未做過這樣的事情,新鮮與緊張感令她全神貫注,跳脫的少女變得認真而仔細,阿恬倒是對她有些刮目相看。 小杏那邊就簡單多了,她被分配到了剝松花蛋的工作。 不過令阿恬意外的是,看似細膩的小杏竟然還沒有小春仔細認真,松花蛋黑色透明的蛋清經常同蛋殼一起被扒下來。 淚汪汪的少女看了過來,阿恬笑著安慰:“沒事,松花蛋不用剝得很完整?!?/br> 小春好奇:“話說,青團這個東西,還用得著這個叫松花蛋的嗎?老實說,我對這個味道……” 松花蛋這個東西雖然比之香椿、臭豆腐之類的要容易接受一些,但也有人會不喜歡。 “一會兒你嘗嘗就知道了,不喜歡可以換別的?!卑⑻駴]多做解釋。 小春對于食物種類的認知可以算得上匱乏,一切沒有實物的解釋都是徒勞,等成品放到她的面前,可能不用解釋,自己就會主動動筷子了。 足夠的紅油省去了炒制咸蛋黃的麻煩,阿恬小心翼翼的將這些蛋黃放入碗中,甚至讓小春連紅油都沒有放過。 做完了這些,阿恬伸手戳了下泡在水里的rou餡兒。 豬rou餡兒是在決定做青團的時候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放在涼水里化著,希望在青團上鍋蒸的時候,解凍到可以調制的程度。 那邊紅豆餡兒壓好了,阿恬打開了蓋子,放入蜂蜜,調到收汁的那一檔,開始戳豆餡兒。 紅豆沒有去皮,豆皮扎實的香味會凸顯豆沙綿軟的程度,是唇齒沉溺綿軟的觸感時,觸發更加干醇的香氣。 汁收到能夠將豆沙搓成球的程度就差不多了,將鍋子端到一旁晾涼,阿恬拿出面粉和一個機器又開始和面。 這下,連老者都看不明白了。 “你又要做什么?”老者微微探著頭,皺眉等著阿恬的動作。 “青團算茶點,晚飯總還是要吃的吧?”阿恬頭也不回背對著老者講。 三人恍然大悟,對哦,茶要喝,飯也是要吃的。 被春茶占據了整個頭腦,此時此刻被提醒,隱隱的饑餓感傳達到了大腦。 “今天準備做什么?”老者感興趣的問。 “餛飩,皮蛋餛飩?!闭f著,阿恬將絮狀的面放入機器里開始壓。 毫不相關的面絮被機器壓在了一起,成了斷斷續續的面網。阿恬將面網取出來再度放回入口,繼續壓制。 “做青團用不到蛋清,浪費了多可惜,索性做餛飩?!卑⑻窭^續解釋。 老者將阿恬凌亂的思緒聯系在了一起,試著問:“所以,是豬rou、咸鴨蛋請和松花蛋餡兒的餛飩?” “還有玉米罐頭?!笨s小間距第三次壓面網的阿恬道。 這東西他們真的沒有吃過。 小春和小杏就算了,她們完全不知道阿恬再說什么,但老者在這里吃了這么多年,餛飩吃過,但如大雜燴一般的餡兒絕對是頭一遭。 美在熱情卻傳統,阿恬……比美在沉靜但膽子卻很大嘛! 零碎的面絮被機器壓成了長長的方正面片,隨后又被壓成了極薄的面皮。 餛飩皮不像餃子,要更薄更清透才好,目前阿恬的手藝無法達到,以后也不知會不會開竅進化,只好借助工具輔助。 用菜刀將面片切成正方形的餛飩皮擺在一邊,豆餡兒也晾至可以入手的溫度,青團的塑形便可以徹底開始了。 面板撒上糯米粉,將綠色面團揉搓成熟,上勁后搓成直徑約兩厘米的滾圓長條,再用菜刀切成大小均等的段,揉搓成球。 準備好青團皮,阿恬開始團豆沙球。 有了第一個成品之后,小春和小杏按照模型也加入了進來。 紅豆沙攙著蜂蜜的甜甜香氣時不時的竄入鼻間,小杏忍不住吞了口口水,隨后驚呆。 小春哈哈笑了:“小杏,這就是饞了的意思?!?/br> 阿恬捏了一小點湊過去:“可以嘗一點哦?!?/br> 雙頰發燙的小杏不好意思的抿了下唇,隨后張嘴將阿恬捏的一小撮豆沙餡兒吃進了嘴里。 好甜啊。 比熟透的杏子還要甜上許多許多。 但是,卻不會讓人覺得膩煩。 香甜的氣息應該是來自花香,可是哪種花香,小杏完全嘗不出來。 像一陣狂風席卷了四季的森林,紛亂的花朵全部被卷入其中,無法分辨出彼此。 淺粉色的荊棘紋路悄悄出現在了小杏的眼角,阿恬偷偷看了眼,愉快的笑著問:“好吃吧?!” “嗯!”絲毫不知情的小杏使勁點著頭。 見狀,老者笑得更開心了。 卜家的祖孫倆,真令人安心。 “那個……請問營業嗎?”旁若無人的氛圍被突兀的聲音打斷。 四人兩寵看向門外,發現站著一襲棕色布衣的中年男子。 “歡迎光臨!”青森小館的主人率先反應過來,“是來喝新茶的嗎?” 棕色布衣的男子一愣,木訥的表情出現了笑意:“有新茶了,喝?!?/br> 他話不多,說話也是一板一眼,給人一種呆板的中年男性的感覺。 老者招呼他:“來吧,這里正好泡著一壺?!?/br> 于是加上小春和小杏,吧臺上頭一遭做了四個人,還差兩個就坐滿了。 吧臺內的三個人還在搓青團。 用紅豆餡兒包裹住咸蛋黃和它的油成了技術活,阿恬不舍得浪費一絲,心里琢磨著是不是能做出灌湯的青團來。 這個想法身邊的少女不知道,她們措完了豆餡兒,被指派了新的工作,搓不帶咸蛋黃的豆沙青團。 兩位助手做什么都好奇,沒有絲毫的不愿意,樂此不疲的繼續搓團子玩兒。 等阿恬將咸蛋黃的青團都做完了之后,純豆沙餡兒的也到了尾聲了。 起鍋,燒水,將屜布浸濕鋪到蒸鍋上,一個個青團擺放到了篦子上。 蓋上蓋子,開鍋大火蒸二十分鐘,被所有人期待的美味就要與大家見面了。 第18章 青團上鍋后,小春和小杏就沒事干了。 她們本還想幫忙,被阿恬打發回了座位。接下來的工作,她們是做不了的。 rou餡兒是半化開的狀態,阿恬將餡兒倒入一個頗具規模的不銹鋼盆,用筷子開始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