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節
不過短短兩日,京師沉重的城門便在李隱面前徐徐而開。 從城中出來的是卞瓚,他手提卞氏三皇子的首級,在披甲坐于馬上的李隱面前跪下,卸下自己的刀,叩首行禮,以示將功折罪歸順之心。 李隱接受了他的歸順,緩緩驅馬入城。 駱觀臨跟隨在其身側,與浩浩蕩蕩的鐵騎一同踏過朱雀大街,往宮城方向而去。 沿途多聞百姓喜極而泣之音,宮城外亦有官員含淚相候,他們大多是受卞春梁脅迫而為大梁新朝效力,自覺屈辱隱忍,此刻見得榮王大軍隊伍與李字大旗,皆涕淚俱下,跪身行大禮,以表對李氏王朝的忠心依舊。 李隱下馬,將為首的官員扶起,未見分毫苛怪輕視。 隨著李隱攜群臣踏入含元殿,各處繡有“梁”字的旗旌被撤去焚燒,僅存續了不足一載的大梁朝就此宣告滅亡。 接下來數日,卞瓚奉李隱之命,清剿京師的卞軍余孽。 為安世人之心,李隱也親自巡視京畿內外,著眼于百姓之間,而非急于將目光流連于龍椅之上。 九月百花殺盡,唯余菊香滿城。 李隱緩行馬巡看京師,見得四下景象,對身側馬背上的駱觀臨道:“此番本王能以如此之小的代價取回京師,使百姓免于再陷入大的動蕩,先生當居首功?!?/br> 卞瓚毒殺卞春梁并非是偶然之下的決定。 卞瓚也曾參與過抵擋榮王大軍的戰事,早在那時,李隱就已經動了在卞春梁身側行離間之計的心思,駱觀臨思慮之下,便提議不妨從此人身上下手。 之后,駱觀臨自薦,同卞瓚此人私下見了一面,并以攻心之策成功地說服了對方。 卞瓚遠比卞春梁的幾個兒子要出色,但他注定與儲君之位無關,他能借卞姓所觸碰到的高位,只能到這兒了。 但他要承擔的危險卻遠大過利益,榮王大軍一旦攻入京師,他必遭株連清算。 戰局如何,他心中自有分辨。 卞春梁自然會死戰到底,那是因為他是皇帝,戰或不戰都是個死字。但他不一樣,他尚有生機在,只看他是否愿意把握了。 并且,駱觀臨與他道,榮王仁慈愛重人才,只要他盡心,非但性命可保,亦有機會得到重用。 那已是兩月前的事。 此刻,駱觀臨壓低聲音,道:“卞瓚此人過于心狠手辣,之后務必設法除去,還請王爺切莫心軟?!?/br> 李隱嘆息一聲,輕頷首:“是,先生思慮周全?!?/br> 不多時,人馬經過大云寺,李隱下馬,欲入寺中敬香。 駱觀臨隨之下馬,施禮道:“某在此候之?!?/br> “今日風大天涼,又怎好讓先生在此久候?請先生與本王一同入寺吧?!崩铍[邀請勸說。 駱觀臨幾不可查地猶豫了一瞬,到底施禮應是,跟隨李隱入內。 大云寺乃是圣冊帝登基時所建,耗費極大,駱觀臨雖未明言,卻也不難察覺他惡其余胥的情緒。 李隱在前后大殿各自敬了香火后,看向遠處半隱于寺中草木中的寶塔,遂令人引路。 據聞明后建成此塔后,便輕易不許人靠近,因為其中供奉著投生救世的天女,而坊間傳聞明后便是那天女的轉世化身。 這是身為君王極常見的手段,用于歸攏民心而已,李隱不覺有異,此前對這座寶塔也并沒有太多好奇,此時他之所以要入塔,是因為固安公主明洛的那封回信—— 此前明洛送來吐谷渾的國書向他示好,于密信中提及了合作之心,并自稱手中握有一則關于先太子效的秘事…… 李隱回信試探,而并未就此答應與之合作。 合作的前提是他需要,而李隱此時并不認為自己需要與一個瘋子合作,也做一個鋌而走險的瘋子,做瘋子是要付出代價的,善后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他雖未答應,卻也未曾完全回絕,留一條后路備用不是壞事,且他的確對明洛口中的“秘事”有幾分興趣。 見李隱態度如此,明洛在回信中也并未急著吐露,她在這場合作中不占優勢,那個秘密也是她拿來談合作的籌碼之一,自然要擅加利用—— 明洛在信上道——來日榮王殿下歸京,若能去往大云寺,入天女塔一觀,想必便會認真思慮合作事宜了。 李隱歷來對故弄玄虛之舉嗤之以鼻,而被故弄玄虛者牽著鼻子走,則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他輕視明洛的手段,并未將太多心思放在這件事情上,但今次既是路過,卻也不妨看一眼。 塔院內竹林已見枯黃之色,風一吹,幾分蕭瑟。 李隱循著聲音,抬頭看了一眼塔檐上懸著的銅鈴,便走進了塔內。 入目所見,卻叫他意外。 塔中玉石砌成的水池被損毀,池中玉臺之上供奉的天女像也已倒塌碎裂,唯余滿池殘水碎玉。 很快,有僧人疾步而來,匆匆行禮后,對此做出解釋。 塔中天女像是被卞春梁下令所毀,據聞是因卞春梁聽說這座寶塔中布有陣法,護佑著明后和李家的帝運風水,由此影響到了新朝國運—— 卞春梁本是不信這些的,但戰事一輸再輸之下,自然是寧可信其有。 李隱看著池中碎掉的玉像,幾分惋惜:“原來如此?!?/br> 駱觀臨卻是道:“卞賊固然罪大惡極,但其毀去此像卻不為不對,本就是誆騙世人之物,合該毀了去?!?/br> 聽得這尖銳之言,一旁的僧人只得念佛,不敢多言。 李隱環視被毀壞的塔中陳設,半順從著駱觀臨的話,道:“既如此,之后便將此塔平去,另建禪院吧?!?/br> 從塔中出來后,李隱并不著急與明洛回信。 對方的提議,于他而言不過是隨用隨取之物而已。 至于那所謂有關先太子效的秘聞,死者舊事不必著急探問,來日吐谷渾重新歸大盛掌控,他若想聽,對方自然要好好地說與他聽。 眼下,他有許多更要緊的事情要辦。 李隱拿倚重的語氣與駱觀臨道:“接下來之事,還需先生多費心?!?/br> 駱觀臨與他施禮,垂眸道:“駱某無所能,唯盡心爾?!?/br> 第616章 死人和瘋子 李隱踏過塔院之外青石地磚上被落葉半覆去的圖騰,道:“京師已被收復,該迎天子歸京了?!?/br> “先生,這是繞不開的一步?!崩铍[緩行間,與不曾接話的駱觀臨道:“況且她是阿效的生母,單憑此,本王也該給她一個體面?!?/br> 駱觀臨聞言,便也不再反對,只冷笑著道:“這妖后在太原雖然也只是個傀儡,但她既選擇扶持那常歲寧為太女,可見是要執意與王爺為敵。即便王爺使人體面相迎,她只怕也未必愿意返京?!?/br> “本王只需做自己該做之事,至于她要如何選擇,便是她的自身造化了?!崩铍[:“到底她也該清楚,太原城應當保不了她多久了?!?/br> 駱觀臨:“王爺此言是指……” “先生大約還不知道,常歲寧此時人已不在北境戰場了?!崩铍[道:“她去了北狄?!?/br> 駱觀臨眼底微震。 李隱:“據探子回稟,自其動身之后,便再無消息傳回……北漠即將迎來寒冬,到時即便只是率軍游蕩,也是生死難料的?!?/br> 他的語氣里并無半分幸災樂禍,反而帶一些憂慮。 駱觀臨慢慢皺起眉:“孤身率軍入北狄,十之八九要有去無回,此女竟然狂妄沖動到了這般地步……” 李隱卻是搖頭,幾不可察地嘆息一聲:“她能有這樣的膽魄與擔當,本王卻是很難不對其生出敬佩感懷之心了……” “她此一去,在本王心中,甚至已足以抵消她混淆我李氏血脈之過?!?/br> 李隱眼底的欣賞感慨并非作假。 他的確很欣賞這樣的人。 上天也該讓這樣的人遂愿,想做英雄的人,便該成全她,讓她如愿成為叫人銘記百年的英雄……到那時,他也會銘記于心的。 但英雄事跡不能只在英雄身死之后才遲遲昭告世人—— 李隱道:“如此英勇仁德之舉,當告天下人知之?!?/br> 秋風掃過足下落葉,駱觀臨的視線隨落葉飄起,轉瞬復又砸下,再開口時,聲音冰涼如常:“只是如此一來,倒叫她享了這美名?!?/br> 李隱語調如風般和煦:“先生,這是她應得的?!?/br> 美名只對活著的人有用。 論起美名,誰能越得過阿效去,可結果又如何。 此刻當讓天下人知道那位皇太女回不來了,回不來的人,又要如何去效忠? 他早就說過,為人主公者,安穩活著才是最要緊的本分。 可惜總有人不甘只做人主公,還想做救世的神。 不過,這世間的確需要有這樣的人來救,大約是萬物恒常,對錯善惡,生死去留自有秩序,眾生且就這樣各司其職,倒也很好。 她且去做這英勇救世的神明,他只做一個庸俗治世的凡人即可。 神明不屬于人間,凡世唯容得下凡人,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出了大云寺,李隱上馬,道:“先生隨我去一趟國子監吧?!?/br> “據聞卞春梁破城之日,喬祭酒選擇主動留在了京師,與眾監生共進退,護下了不知多少學子,師德大義實令人感佩……”李隱緩緩驅馬,眼神敬佩:“本王未入城前便在想,待入京后定要親自前去拜訪?!?/br> 他之后必然要選拔人才,而國子監內的監生經此一事后,此時無不對喬央這位祭酒敬慕聽從。 “喬祭酒的人品德行固然無可挑剔……”駱觀臨道:“但此人與常家往來甚密,又曾將那常歲寧收作學生,為此在登泰樓中大擺宴席,無人不知?!?/br> “那已是許久前的事了,彼時常歲寧不過尋常閨中女郎,喬祭酒又怎能料到之后的事?!崩铍[含笑道:“況且祭酒之所以與常家往來,歸根結底不過是因從前同在阿效手下共事的交情而已?!?/br> 他一襲寶藍廣袖長袍,坐在馬上,語氣豁達疏朗:“而本王也是阿效的王叔,并非外人?!?/br> “王爺豁達,卻也需要多加提防……”駱觀臨道:“不妨待見罷之后,加以試探其態度,再下定論不遲?!?/br> 李隱含笑好脾氣地點頭:“先生歷來思慮周全,本王都聽先生的?!?/br> 他自然不可能盡信喬央,無論喬央是何態度,對他而言這甚至沒什么好試探的。 只是他初至京師,免不了要先安撫收攏人心,至于之后……一朝天子一朝臣,時間還很長。 急于血洗鎮壓各處,那是明后名不正言不順的做法,不適合他這個李家人。 見李隱親自前來,喬央忙讓人擺茶招待。 三人相坐吃茶,駱觀臨少有言語,李隱感佩喬祭酒的苦心以及這些時日的不易,喬祭酒道了句不敢當,起身向李隱施禮:“倒是下官,要代國子監內眾監生多謝王爺收攏京畿大局!” 李隱隨之起身,扶起喬祭酒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