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節
第597章 是不是很恨阿娘 西墜的春陽依舊熾烈,染紅了云霞,并灑下剔透的金粉,漂浮于天地間。 晚春的風中總是混雜著蓬勃花香,而此時這風聲與花香在空氣中流淌而過的聲息,在崔璟的感知中,仿佛被放大放緩了千萬倍。 這個擁抱,似乎毫無預兆。 而如此親密的碰觸,于崔璟而言歷來是十分陌生的,他并不具備應對的經驗,當他終于開始思索該如何做時,卻發現自己已然伸出了一只手去。 那回應幾乎發自本心,全然未曾經過大腦裁決。 青年伸出一只手臂,從一側攬住了身前的人,生著繭子的掌心先觸碰到柔軟的衣衫,再貼緊時,甚至能察覺到衣衫下的肌膚溫度。 除此外,她雙手環抱住他,將臉靠在他肩膀處,有發絲被風吹起,似帶著些許書墨及印泥的香氣拂過他的鼻間。 天地仿佛靜止,又仿佛在隨著他的心跳一同動蕩著,只有他的身形巋然不動。 崔璟已然不能做到理智思考任何事,但攬著李歲寧的那只手,卻依舊于無意識中用了十足穩妥的力氣,這力氣并未悉數禁錮到她身上,而是控制擋護于外,免于她有跌落的危險。 察覺到那只手臂的力氣,李歲寧便愈發放松了,就這樣心安理得地拿雙手抱著他,問他:“還記得去年在幽州山間答應過我的話嗎?” 不必崔璟回答,她自行道:“崔令安,我要你務必平安?!?/br> 聽得這一聲“崔令安”,青年注視著前方天際,聲音低緩:“我應當不曾說過,殿下每喚我名字時,便仿佛在與我下咒?!?/br> 這于他而言,好像是天底下最簡短,卻最強大的咒語。 足以將他的身軀和魂魄都束縛住,讓他終身為她所驅使。 神靈以言為咒,凡人無法抵擋,并將此視作榮幸,他這一生都注定徘徊在這符咒中了。 聽得這個說法,李歲寧也不反駁:“既是下咒,想來是可以靈驗的吧?!?/br> 崔璟認真應道:“是,必不叫殿下的符咒食言?!?/br> 李歲寧欲直起身來再說些什么,然而那只攬著她的手臂卻沒有要松開的跡象,青年的嗓音低淳清冽:“殿下,先別動?!?/br> 說話間,他抬起另一只手,替她輕輕摘去發頂的細碎花瓣。 這動作大抵只是一個托辭,淺顯拙劣的托辭。 但在夕陽下這樣抱著一個人,不必使任何力氣,只由他細致地打理發間瑣碎,這讓李歲寧感到很愉悅安逸,像是在太陽下露出毛絨絨的肚皮睡覺的大貓,又像老虎瞇著眼睛由人抓虱子,隨便像什么都好,總之很暖和很柔軟也很安全。 那只幫她摘去花瓣的大手骨節分明,就連指腹處也生有薄繭,那只手常握刀,也常執筆,刀下殺人無數,筆間也可寫出世間少有的漂亮書法,卻唯獨不曾做過替人摘花瓣這樣的細致小事。 但崔璟此時做得很認真,面對她時,他歷來很認真,他樂于為她做這等小事,也樂于為她擋去風雨,除去荊棘,破除浩劫。 誠然,他做得未必有她好,但他從無保留。 便是此時,他也在問:“離開之前,可有需要我去做的事嗎?” 他此去兇險至極,但他只在臨去前問她,他還能做些什么。 李歲寧抬起頭,就在他身前這樣仰臉看著他,想了想,道:“倒的確有那么一件事?!?/br> 她說著,轉臉看向夕陽,笑著說:“趁著夕陽尚在,崔璟,你舞劍給我看吧?!?/br> 夕陽未謝前,玄袍青年于高閣屋頂瓦上,手中劍光雪亮,身法卓越如電,劍影呼嘯如風,清冽劍氣破開深濃暮色,劍鋒描畫晚霞,蕩出萬丈俠氣。 李歲寧坐在墻上看著。 墻下四處也陸續有人從屋子里出來,探頸而望。 阿點叫好間,有官員驚嘆那青年身法劍術之神妙。 也有人低聲竊語,道是素有反骨之名的崔大都督竟在此公然獻媚取悅皇太女…… “崔大都督莫非是想做太女夫?”有年輕的官吏忍不住小聲說。 一只手搭在年輕官吏的肩上,同時響起一道聲音:“想做太女夫又怎么了?要知道,這位子也不是人人都敢肖想的?!?/br> 官吏側首看去,只見竟是崔瑯,他望著閣樓上方舞劍的青年,眼底一派欣慰笑意。 “太傅,太傅……”也有官員奔到褚太傅面前告狀:“那玄策府崔璟為皇太女舞劍,惹來好些議論……” 褚太傅只“嘖”了一聲:“這若是叫崔氏那幫老東西知曉了,還不得氣出好歹來?!?/br> “可是……” 褚太傅渾不在意地翻看公文:“他舞他的,你急什么,你想舞,也自舞去?!?/br> 那官員不由面露難色,別說舞了,他連爬上去的本事都沒有啊。 “人能年輕幾年啊?!瘪姨底哉Z般感嘆道:“由他們去罷?!?/br> 崔璟為皇太女于高閣舞劍之事,當晚便成了太原城中一則傳聞。 長吉聽到后,飯都少吃了一碗。 見自家郎君回來,連忙詢問:“……崔大都督公然示好皇太女之事,郎君怎么看?” “我自是登高靜看?!蔽菏逡奏皣@稱贊:“彼時崔令安那等風采,實乃世上無雙啊?!?/br> 崔璟舞劍之風采,也被盧夫人等人看在眼中——彼時盧夫人正陪著一群太原城的夫人女郎們說話,聞聽“大郎舞劍”,紛紛提裙而出,登高閣而望。 當晚,許多女郎回到家中,眼前仿佛還有著玄袍青年在夕光中舞劍之英姿,遂與母親道,日后也要尋個這樣的郎君來嫁。 各家做母親的聽了這話,都很犯愁。 崔璟對自己成了“禍水”之事并不知曉,次日清晨天光初明,他即動身離開了太原,策馬北上而去。 他走得很早,李歲寧未曾送他——這一次,她也無需送。 此一日,李歲寧依舊聽眾官員議事,安排各處事項。 午后申時末,官員們陸續散去,李歲寧與老師一同自堂中行出,還未來得及步下石階,只見一名宦官掐著時辰而來,上前行禮,笑著道:“圣上讓奴來向殿下傳話——殿下哪日若有空閑,可去陛下面前一敘?!?/br> 作為天子眼前的宦官,傳話之人盡量讓自己維持從容體面,但畏懼還是從骨子里絲絲縷縷地滲出來。 “嗯?!鄙戏脚拥穆曇艉茈S意,應聲下往階下行去,邊道:“前方帶路吧?!?/br> 宦官怔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她竟是要即刻過去,一時未敢多想,趕忙行禮引路。 褚太傅看著那道離開的背影,也緩步下了石階去,口中低聲哼道:“再敢犯蠢,且看敲不敲爛你這倒霉腦袋……” 來傳話的人并沒有想到李歲寧會這樣“聽從配合”,即刻就要去面見圣人——畢竟自圣人來太原后,這已是第二次相請,先前對方可是倨傲得厲害,半點面子都不給的。 李歲寧倒不曾想得這樣多,先前不見是因不必見,此時去見是因得了空閑,僅是如此而已。 因李歲寧來得“倉促”,那傳話者也沒機會趕去回稟,是以女帝處并無準備。 李歲寧臨近圣冊帝的住處時,迎面遇到了馬行舟帶著幾名官員剛從女帝那里離開。 馬行舟幾人駐足抬手向李歲寧行禮。 李歲寧與他們含笑點了頭,未有停下交談。 見那道女子身影走遠了些,幾名官員才于暮色中交換起了眼神。 “參見皇太女殿下!” 隨著侍女們的行禮聲,通稟聲也送到了圣冊帝面前。 圣冊帝靠坐在臨窗的羅漢床上,支一肘撐在小幾上,拄著太陽xue正在閉目養神,聞聲張開眼睛,慢慢坐直起身:“宣——” 一名侍女上前相扶,另一侍女取過龍頭金杖,送到女帝手邊。 女帝拄拐靜立,看向那被打起的珠簾,以及緊跟著走進來的人影。 來人金笄束發,著月白袍服外罩淺丹橘色圓領紗衣,干凈明亮。 室內剛掌了燈,屋外尚未完全暗下,光影交織間,圣冊帝眼前幾分恍惚,看著那比京師“初見”時要深刻許多的眉眼,仿佛又回到了許多年前。 那時,阿尚每從外面回來,入宮見她,便是如此。 阿尚重孝道,若是久未歸京,每每總要行跪拜大禮,仰起臉喊一聲母妃或是母后。 喊母妃時的歲月里,阿尚仰起的臉是生動帶笑的。后來喊母后時,神態氣質便日漸沉穩下來,直到只剩下了恭敬。 此時走進來的人影未有跪拜,抬手行禮,平靜地喚她一聲:“見過圣上?!?/br> 圣冊帝回過神,看進那雙眼睛里,四目相視,李歲寧不曾回避。 隨著圣冊帝輕抬一手,室內的婢女內侍們皆躬身無聲退了出去。 女帝靜靜看著眼前的少年女子。 李歲寧也在靜靜回望著女帝。 事實上,她自重生以來,還未像現在這樣認真直視過這位女子君王。 此時她視線中的人,整潔的發髻幾乎全白,寬大的衣袍難掩身形消瘦之感。 李歲寧倏地意識到,她是真的老了,哪怕她應當還要等兩年才能滿六十歲。 她得到了皇位,也將自己獻祭給了皇位。 老弱者總會叫人心生憐憫,君王遲暮更易給人悲涼之感,更何況是一位丟了京畿,被放逐太原的君王,尤其是這位君王此時特意卸下了威儀,緩緩喚了一聲: “阿尚?!?/br> 久違地從對方口中聽到這兩個字,李歲寧倏忽間,就體會到了昨日崔璟的那個說法——言名即為咒。 且同樣的名字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會是不同的咒。 此時這“阿尚”二字,經面前之人喚出,便好似這世間最便于困縛她靈魂的咒語,帶著與生俱來的力量,以鮮紅的血脈畫就符文,一旦沾身,便叫人永生難以掙脫。 “陛下糊涂了?!彼J真糾正:“我名李歲寧,乳名喚作阿鯉?!?/br> 對上那過于平靜的眼眸,圣冊帝無聲片刻,慢慢點頭道:“也好,阿鯉……” “阿鯉?!彼謫疽宦?,道:“既來了,便坐下陪朕說說話吧?!?/br> 她握著金龍杖,慢慢地在羅漢床邊坐下。 李歲寧就近尋了張椅子落座,主動開口:“陛下是想與我談歸宗和儲君之事嗎?!?/br> 圣冊帝不置可否,只是神態溫和地注視著說話的女子。 “據聞許多官員私下都在說,陛下助我歸宗,主動提議立我為皇太女,是大度退讓之舉,我理應感激感恩——”李歲寧話至此處,微微一笑:“可兒臣相信,英明如圣上,卻必然不會也這樣認為?!?/br> “圣上主動助我,幫得不是我,而是圣上自己?!彼溃骸拔易鰞?,總比其他人待陛下要更心軟些。且我成了儲君,圣人便可安然居于我之身后,一切明刀暗箭只會先沖著我來?!?/br> 圣冊帝凝望著不帶情緒的女孩子:“阿鯉,在你眼里,朕心中便只有這些算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