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節
而在胡粼的指揮下,城樓上的兩架投石機也已完成了裝備,瞄準了范陽軍的戰車。 城樓上作戰,位置空間有限,裝設兩架投石機已是極限。 雙方激烈地對戰間,汴州守軍不停地有人中箭倒下,或是慘叫著摔下城樓。但仍活著的人半寸不退,在同伴噴灑的血雨和尸首中,他們借投石機先后損毀了范陽軍戰車五輛,床弩兩架,投石機三座。 看著那些汴州守軍幾乎是不要命的打法,且士氣始終未見受挫,段士昂微皺起了眉。 見段士昂看向了汴州城墻上的那些凹坑,鞏國璧解釋道:“……先前汴州遭了水災,城墻底部受損,胡粼便令人重新修筑加固了城墻,且彼時是從那常歲寧處得了一張圖紙,這城墻便似乎比之尋常所見更加堅固……” 段士昂道了聲“難怪”。 難怪哪怕向同一個凹坑繼續投石,竟也不見城墻有被摧毀的跡象。 而此處是平原,缺少石山,因此他此行備下的石塊并不多,加之投石機被毀壞不少,眼下看來,今日想借投石破城,是不可能了。 段士昂很快下令調整戰術。 后方又有戰車疾馳而來,這次不同的是,這些戰車上裝設的是攀爬所用的梯架。 那些舉著盾牌的范陽軍開始迅速涌上前去。 在上方箭雨的攻勢之下,他們有半數人倒在途中,但余下之人依舊前赴后繼,跟隨著戰車,吼叫著沖上前去。 如此攻城之法,注定是要用人命來鋪路的,這些范陽軍不是沒有恐懼,而是不敢后退,唯有咬牙沖殺。 他們開始有人攀上了梯架,也有人借用攀爬繩索,迅速地往城樓上方攀去,汴州守軍不停地揮刀砍殺,亦或是拿長槍去刺,不停地重復著殺戮的動作。 有些范陽軍在負傷墜落之前,甚至會用盡最后的力氣將上面的汴州守軍一同拖拽下去,帶著同歸于盡的狠戾。 戰況血腥而慘烈,但任何一方都不敢停下。 有一名范陽軍成功地攀上了城樓,胡粼揮刀將其砍殺間,抬眼看向城下,只見涌來的范陽軍不減反增,如同龐大密集的蟻群。 而城墻下方幾乎已無空地,疊滿了雙方士兵的尸體。 因守城優勢使然,此刻那些尸體中多半是范陽軍的。 此等攀爬攻城的戰術,多被稱之為“蟻附”。 顧名思義,便是如螞蟻一般附上城墻,源源不斷地攀爬啃噬。 這種戰術到了最后,攻城方踏著爬上城樓的甚至不再是梯架,而是同伴們堆壘起的尸身。 汴州城墻上的缺口眼看就要被打開之際,胡粼指揮士兵將運送而來的兩車火油,連同油罐一同拋下城樓去。 一只只油罐碎裂開來,火油流淌之際,城樓上的武將下令射出飛火。 火油遇火,“轟”地一聲燒了起來,火勢很快連接,幾乎是以下方士兵的尸身為燃料,迅速燃成了火海。 許多身上著了火的范陽軍大叫著在地上滾爬,或是奔跑著向同伴求救,被燒死,遠遠比被一刀砍死來得要可怕太多。 早已殺紅了眼睛的胡粼看著這猶如煉獄般的情形,聽著身側負傷士兵的呻吟,聽參軍來報,道是已經折損千人余,胡粼的眼睛顫了顫。 火光灼熱,但他渾身冰涼。 他雖善武,卻到底不是習慣了廝殺的武將,眼前的情形對他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此一瞬間,胡粼心中甚至有了一絲不確定的動搖,心中有聲音在問他——這果真值得嗎? 到底不是異族來犯,同是大盛子民,廝殺至此,真的值得嗎? 眼見火勢越來越大,滾起陣陣濃煙,范陽軍一時間幾乎無法再繼續進攻。 段士昂下令暫緩攻勢,讓大軍暫時后撤,并派人上前傳話,說自己想要和胡粼談一談。 很快,段士昂便在一隊精兵的護衛下,緩緩驅馬來到了城樓下方。 “胡刺史?!倍问堪何⒀鲱^,隔著火光看著上方的胡粼,抬手一禮,道:“汴州軍之能,段某今日有幸見識到了——” “然而胡刺史必然也很清楚寡不敵眾的道理,我今日倒可暫時退去,但明日再來攻時,汴州又是否還有余力抵擋?” 守城雖占據優勢,但這優勢總有消耗殆盡之時,無論是城墻,兵器,火油,還是士兵都會被消耗掉。 “段某相信胡刺史有戰至最后一人的氣魄,但胡刺史可曾想過,汴州如此抵擋,我身后的范陽軍必會被激出怒恨之氣,到時他們進了汴州城內……”段士昂話至此處,微頓一瞬,隔著火光與胡粼對視,道:“這筆賬,到時只怕會落在汴州百姓身上?!?/br> 一直沉默不語的胡粼面色終于有了變化,他攥緊了手中刀,一字一頓道:“段將軍這是在拿汴州百姓脅迫我等嗎?” 這份脅迫,又如何能說不是終于露出了獠牙? 對上段士昂似笑非笑的眼睛,胡粼心中爆發出一股悲怒之氣,將方才那份動搖頓時沖散了個干干凈凈。 方才他捫心自問,值得嗎? 而此時他有了答案,值得。 有些看似并無意義的堅守,之所以仍要不惜代價地去守住它,便是因為有些底線一旦被打破,這世道和人心便會墜入更大的深淵之中。 “胡刺史放心,我并非是要借此脅迫大人打開城門,只是提醒一句而已?!倍问堪旱溃骸霸谙码m是一介粗人,行事卻也并非不講道理……” 段士昂說話間,回頭向身后看去,道:“段某只是想和胡刺史做一筆交易?!?/br> 胡粼隨著他的視線看去,只見足足有數百人被押著上前,他們無不形容狼狽凌亂,但胡粼等人仍一眼認出那是他們汴州的守軍! 這些人正是之前落入范陽王手中的汴州俘兵。 城樓上有武將質問:“段士昂,你什么意思!” “胡刺史如此人物,段某很想親自討教一二?!倍问堪旱溃骸斑@些俘兵,便是段某邀胡刺史出手賜教的誠意?!?/br> “除此外,我可當眾向胡刺史允諾,今日你我二人交手,倘若胡刺史勝,我便立即下令退兵,且保證十日內絕不會再犯汴州——” “你保證有個屁用!”胡粼身側武將道:“你們范陽王說話和放屁有什么兩樣!” “不?!倍问堪翰灰妱优?,只道:“我段某人說話,一向作數?!?/br> 段士昂說話間,視線一直只與胡粼對視。 哪怕胡粼身側之人皆出言反對,但段士昂卻篤定了胡粼會答應。 這半日對戰下來,他已看準了胡粼的為人,此等人,心中有義,可為義赴死。 胡粼若不答應,這些戰俘的下場不言而喻。 單憑這些戰俘,本不足夠叫胡粼動搖,但對戰至今,能否守得住汴州城,胡粼心中必然已有計較,故而段士昂選擇在此時將戰俘推出來,為得便是推胡粼一把。 段士昂的考量,則是以更小的代價,盡快拿下汴州城。 照汴州如此守城,他至少要攻三次才能攻下,每一次的傷亡都是代價。 況且,江都軍與那常歲寧已經動兵,他粗略估算之下,預計江都軍十日后便可抵達……在那之前,他務必要打通汴州,才能入主河南道,盡可能地擴大戰略威懾范圍,而避免與常歲寧交戰時,會出現被圍困于洛陽的可能。 所以,段士昂不欲在此處多作耽擱,盡快拿下汴州才是上策。 “大人……您豈是這段士昂的對手?”城樓上,有武將低聲勸說:“這必是段士昂的圈套陷阱!” 胡粼縱然身手不差,但比起憑戰功走到今日的段士昂,雙方差距卻是不言而喻的。 胡粼又如何能不清楚這一點。 段士昂是想借此要他的命,這甚至并不是什么隱晦的陷阱。 這所謂交易,不外乎是要他來交換城下的俘虜,并以他身后無數汴州百姓、及他胡家家眷之后將要面臨的境遇作為“提醒”,讓他務必認真衡量思慮。 見胡粼不說話,一名武將紅著眼眶單膝跪了下去,重重抱拳:“大人!末將愿隨大人死守汴州至最后一刻!” 很快又有幾人跪下:“末將等人也愿隨大人守至最后一刻!” 胡粼卻自緊閉的唇齒間溢出了一聲類似嘆息的聲音。 他想,他注定是等不到常節使了。 第536章 絕處逢生 胡粼選擇堅守汴州,最大的原因便是為了保護汴州城中的百姓,讓他們免于落入叛軍之手,任這亂世中的各方兇徒宰割欺凌。 正因他心系百姓,此刻又剛經歷了一場殘酷的對戰,所以他明知段士昂方才之言的目的,卻也不得不陷入這樣的思慮中——若他繼續以如此方式頑守,一次,兩次,至多三次……一旦范陽軍攻入城中,必會將這份仇怨加倍地報復到汴州百姓身上。 他不懼死,卻懼怕他身后的百姓,因他的錯誤決策而遭到非人的對待。 若是守得住,自當拼死守到最后一刻,可若明知守不住呢? 原本在胡粼的謀算中,就算范陽王給出的半月之期剛過,范陽軍便會逼至城下,但他只需領兵拼力抵擋五日,便有等到江都援軍的可能。 然而半月之期未至,范陽軍提前攻城了。 如此一場血戰后,此時段士昂態度明確,而其可以調用的范陽大軍乃是汴州守軍的數十倍之眾,若段士昂日夜交替攻城,汴州守軍就算拼盡最后一滴血,也根本守不過三日。 此時這一切,幾乎讓胡粼斷絕了盡力拖延、以等待援軍到來的念想,時間上,無論怎么算也來不及了…… 明知生機已徹底斷絕,他便必須要為城中百姓的后路著慮了……否則,他所謂的堅守與保護,便會淪為只為滿足個人英雄主義的禍眾之舉。 胡粼回頭,最后看向城中的景象。 他是汴州的刺史,是此地名副其實的父母官,多年來,他投身于地方政務與民生,這一切造就了他在意百姓的程度,更勝過在意戰事本身。 段士昂的話,折傷的不是胡粼握刀的意志,而是他為官的心腸。 如今這世道上懸著的利刃,對心懷悲憫者,總是更具殺傷力,這份殺傷力中,甚至常常夾帶著來自冷血拔刀者的奚落與惡意。 段士昂隔著火光看著胡粼,眼底帶著一絲似有如無的笑意。 面對這些頑固之人,他偶爾敬佩,但這敬佩之下總也不禁帶有嘲諷。 至此,胡粼的堅守似乎就要變成一個半途而廢的笑話。 但是,胡粼不悔。 他鎮定地解下披風,交到了身側一名滿身是血的小兵手中。 那名小兵捧著披風,紅著眼睛跪了下去。 “大人!”那幾名跪在胡粼身側的武將紛紛出聲。 “待我死后,爾等不必再以命抵抗?!焙詫λ麄兊吐曊f道:“盡量保住性命與城中百姓,等待常節使與江都軍到來?!?/br> “大人……”有武將眼中滾出淚水,大人已為他們,為汴州百姓盡力謀算好了后路,但大人卻要因此選擇赴死! “之后,若你們誰能見到常節使,記得替我轉達一句話……”胡粼的面孔與話語似乎皆被火光烤灼出幾分模糊朦朧。 “胡粼無能,未能守住汴州……之后,汴州與河南道,便勞煩常節使了?!?/br> 那些部將們聞言既懼且悲,試圖再次勸阻時,卻被胡粼以下令的口吻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