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誰人不知圣人隨著年紀漸大,待一雙早去的兒女愈發思念入骨…… 這常歲寧如此費心臨摹崇月長公主字跡書畫,并將此事宣之于眾,當真不是為了圣人的另眼相待嗎? 區區一介孤女,仗著幼時為先太子所救這些許瓜葛,便已經得到了這么多人的偏愛,竟還不肯滿足嗎? 看著那少女從始至終都過于從容的神態,明洛袖中手指悄然攏緊。 若細看,便可知對方刻意在仿照的恐怕不只是長公主的字跡…… “女使可要上前看畫嗎?”一旁侍女輕聲問。 明洛的視線定在那少女臉上:“不必了,已看得不能再清楚了?!?/br> 片刻后,她將視線收回,平復了心緒,繼而朝一旁的崔璟走了過去。 “崔大都督?!?/br> 崔璟聞聲轉頭,微一頷首:“明女史?!?/br> 見他并無半點意外,明洛便知自己所想沒錯——縱她著常服以冪籬遮面,他也早就認出她來了。 至少……他對她的確是稱得上熟悉的不是嗎? 這些年來,他不是領兵在外,便是于京中忙于玄策府事務,每日出入于玄策軍與宮城之間,身邊唯一能與之說上兩句話的女子便是她了。 她很早前便知道,姑母也曾說過,那些養在閨閣里的尋常女郎,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唯有她是不一樣的,她自幼在宮中得姑母親自教導,她有學識有眼界甚至有參政之權,是唯一可以與他并肩之人。 所以她從不心急,也從未有過其它擔憂。 可自他此番回京后,那個并非突然出現的人,卻突然出現在了他面前,也突然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線中…… 那人所作所為皆超出了她的預料,看似橫沖直撞,卻的確憑著這份橫沖直撞有效打破了原本的平靜——無論是今晚解氏之事,還是他原本從無偏離的視線……那視線,現下似乎真的開始偏離了。 尤其是……他方才從常歲寧口中聽到了崇月長公主殿下的名諱,這已經足夠他的視線繼續偏離了。 大云寺中的秘密,他與她皆是知情者。 故而在一次次的祭祀中,她能感受得到,他待崇月長公主亦是存有敬佩之心的。 那樣奪目卻早逝的人,來不及留下什么瑕疵,只留給世人一份惋惜,便總是容易叫人心生仰望的,連他也不曾例外。 但死了的人已經死了,再特別也已經不在這世上了。 可現下,卻有這樣一個人堂而皇之地仿照著崇月長公主的筆跡四處招搖,甚至不只是筆跡,妄圖借崇月長公主之名,來為自己博取諸多矚目與好感—— 此行徑當真如跳梁小丑般異想天開…… 明洛強壓下心頭那不被自己承認的不安,看著被眾人擁簇著的少女,似笑非笑道:“字畫固然容易臨摹仿照,但常娘子性情與行事,同長公主殿下卻是天差地別?!?/br> 崔璟看著常歲寧的方向:“長公主殿下生前是何性情,你我皆無從知曉詳細?!?/br> 明洛神情微滯,轉頭看向他,盡量讓語氣聽起來隨意如常:“崔大都督待常娘子,似很有些不同……是因常大將軍之故嗎?” 崔璟:“無甚不同?!?/br> 分明是否認之言,明洛卻愈覺無法放松。 他竟開始撒謊了。 他是從不屑撒謊的。 或者說,他根本不曾意識到自己在撒謊…… 如此反常反應,還不能證明待對方的不同嗎? 明洛似不以為意地笑了笑,未再多言多問,道:“時辰不早,是時候回宮了,我便先行一步了?!?/br> 崔璟頷首。 明洛福了福身,轉身帶著侍女離去。 其下樓之際,一名身形高瘦留著兩撇胡須的中年男子在酒樓伙計的陪同下快步正上二樓而去,那伙計邊眉飛色舞地說著:“……雖說小人不通文墨,但也看得出那幅畫非同尋常!凡是見了的人,無不夸贊的……東家您一看便知了!” 明洛身側的侍女忍不住感慨:“明日滿京城怕是無人不知這位常娘子才名了?!?/br> “豈止是才名,她這幅畫中所顯,可不單單只是才氣——”明洛跨出登泰樓,夏日里就連撲面而來的夜風也帶著燥熱,她抬手摘下冪籬,眸中有一絲極淡的嘲諷:“今日這解夫人,折了自身多年威望,倒是專給她添光來了?!?/br> 她不想再談論此事,上了馬車遂闔目歇息,侍女便也不再多言。 樓中,褚太傅望著那幅畫,欲言又止。 察覺到老人方才略有些傷懷的情緒,常歲寧刻意轉開話題問:“那依太傅看,晚輩這幅畫能與長公主殿下有幾成相似?” 褚太傅理著胡須輕“哼”一聲:“小女娃不要自滿,兩成最多了?!?/br> 雖然這女娃很好,但他的學生才是最好的! “兩成也很多了嘛?!背i煹溃骸皩帉庍@可是無師自通自學來的!” 常歲寧笑了一下。 老師說兩成,那大約是三四成。 余下那六成不同,有三成是她刻意掩飾,另外三成大約便是真的不同了——人的心性會隨著環境而轉移,筆下書畫亦是心性的寫照。 離開大盛獨自在北狄的那三年間,她大約是變了一些的。 而老師和老常他們,都未曾有機會可以再見到之后那個她。 不見也好。 那樣的她也無甚可見的。 常歲寧含笑望著面前說笑著的舊人們。 現在如此相見就很好。 “這不是孟東家么!”常闊笑哈哈地朝來人招手,“我正要找你呢!” 他與登泰樓的東家是認識的,或者說這位孟東家守著登泰樓這么一座生意紅火的京師第一酒樓,與京師的權貴官員們或深或淺都是認識的。 故而在外人眼中,常闊與其熟識,再正常不過。 那位孟東家上前笑著與眾人一一揖禮。 常歲寧看向他。 上回和孟列相見,還是十五年前,也是這樣悶熱的夏夜。 但那時的氣氛是截然不同的,燈火昏暗,對方的臉色好似哭墳,說什么都不肯答應她就此散去的提議。 她便不再勉強,并又畫了個餅,叫他們給酒樓改名,好好茍著性命,等自己從北狄回來。 孟列彼時含淚叩首,她走時回頭瞧了最后一眼,只見對方跪在那里抬頭目送著她,鼻涕一把淚一把,實在狼藉好笑。 眼下這般模樣,倒是光鮮亮麗。 隨著年紀漸長,更添了沉穩圓滑之氣,與人揖手逢迎間,周身好似隱隱透出一股絕世jian商的光芒——嗯,她當年果然好眼光。 似察覺到了她的目光,孟列轉頭看來,露出笑意:“想來這位便是常小娘子了吧?” 常歲寧也朝他笑了笑,頷首:“正是?!?/br> “這想來便是常小娘子所繪之山林虎行圖了?”孟列說話間便去看畫,面上漸顯驚嘆之色。 片刻后即道:“孟某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當講與否——” 按常理來說,常歲寧當回一句“那就別講”,然她已預料到對方要說的話大約是她想聽的,故很客氣地點頭:“孟東家但說無妨?!?/br> “常娘子此畫,不知可否留在孟某這登泰樓中?” 常歲寧剛想點頭,卻聽常闊先拒絕了:“雖稱你一句老孟,但你也不好老說這夢話!” 孟列攤手:“在下又非伸手白要——” 常闊吹胡子:“這可不是銀子的事兒!誰缺你那仨瓜倆棗?” 他還想把畫帶回去掛正廳里呢! 喬祭酒也附和著點頭。 他還想把畫帶回去掛書房呢! 褚太傅也點頭。 他正愁著怎么開口討要才不會顯得自己太愛占便宜呢! 孟列笑著道:“常大將軍先別著急啊,這畫說到底是常小娘子所畫,是否還須問一問常小娘子之意?” 若他沒看錯的話,這小娘子是樂意的。 果然,便聽常歲寧道:“阿爹,我覺得孟東家此提議甚好——此畫若能留于登泰樓內使人共賞,于它而言也是個好歸宿了?!?/br> 常闊隱約聽明白了。 喬祭酒看向那畫,也懂了常歲寧話中所指。 這幅今晚被她拿來自證清白的畫,就此留下,或更有意義。 “可為師也實在喜歡得緊……”喬祭酒做出忍痛割愛之狀。 常歲寧:“回頭再給老師畫一幅便是了?!?/br> 喬祭酒這才露出滿意笑意。 常歲安忙道:“寧寧,咱們家里也缺一幅畫!” 常歲寧:“回頭便畫一幅更大的?!?/br> 褚太傅望著畫嘆氣又“嘖嘖”兩聲,不說話。 常歲寧頗有眼色:“太傅若喜歡,晚輩哪日也畫一幅使人送去?” “這……”褚太傅想要客氣一句卻到底沒敢冒險,理著胡須道:“虎嘛……瞧著太兇了些,夜里瞧見了要發噩夢的,我更喜歡竹啊石啊這些清幽養性的?!?/br> 常歲寧會意點頭。 “阿兄……你要不要也過去嘆兩口氣?”魏妙青難忍誘惑。 魏叔易笑了一聲:“瞎想什么呢,沒瞧見都是給長輩的么——” 給長輩的??? 一旁的元祥嘴比腦子快,忙壓低聲音問自家都督:“大都督,那您要不要也討一副回去掛咱玄策府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