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 第36節
趙蘅把草連根挖出,又仔細辨認,確實是虎掌沒錯。本以為山窮水盡,想不到柳暗花明,自然高興。她一高興便分神,不等傅玉行出聲提醒,已經腳底下滑,呲溜一聲便掉了下去。 “阿蘅!” …… 一輛獨輪木板車吱吱呀呀被推著走在大路中。 趙蘅坐在車上搖晃,一只腳翹著,以免因顛簸再次磕傷。傅玉行在后面推著車,就這么一路往家走。 雖然折了腳,趙蘅看起來心情不錯;倒是身后的傅玉行臉上寫滿郁悶無語,“都和你說不要自己去摘了……要不是已經到了山腳,能和附近村民借到板車,現在都不知怎么運你回去?!边@種要強的脾性真是一以貫之。 “不管怎么樣,反正藥到手了?!笔虑樽龀闪怂蜐M意,一點意外無傷大雅。 “如果這樣辛苦,最后結果不善呢?”他擔心自己拖累了她。 趙蘅根本不是樂觀的人,她的奮力并不是因為她對結果的樂觀預估,“我只是覺得,我們自己把每一步該做的都做好了,盡人事聽天命,這樣至少問心無愧?!?/br> 兩個人走在回家路上,秋光融融,天空藍得醉人,大路兩邊長著大片大片銀白的蘆花,和一簇一簇燃燒般的紅荻。秋天的葉片又脆又輕,輕得被風一帶就走。 傅玉行看到趙蘅坐在陽光里,頭發被風吹得微亂,秋日陽光在她發絲上跳躍。她望著漫天飄過的白絮中,一片鮮明可愛的紅葉忽然從她眼前撲飛過去,嘴角露出一絲不自覺的淡淡笑意。 他出神地看著,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已經看了很久。 這畫面一旦看進眼里,這輩子就再也沒能忘記。他記憶里最常見的其實是那雙眼睛忽然橫過來怒瞪他的樣子,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她連安靜時周圍都籠罩著一層似有若無的愁緒。 趙蘅余光里注意到他的視線,回過頭:“怎么了?” 傅玉行無法掩飾,也無法說真話,最終也只能說:“沒怎么?!?/br> 進山采一趟藥,回來時兩個人都七勞八損。趙蘅的腿摔折了,傅玉行在接她時又砸了手。 吃飯時紅菱端著一盤特意送來的醬豆子推門而入,一開門,就看到屋里兩人一個翹著腿,一個包著手,一同身殘志堅地回頭看她。 “噫,你們兩個怎么搞成這副德性?” 第四十一章 獨辟蹊徑 天氣難得出晴,趙蘅坐在街口一輛小木車上曬著太陽,傅玉行特意給她挑了個陽光好的位置。她一面等,一面不時往遠處的劉家藥鋪大門探頭看看,眼里略有絲緊張。 約莫一頓飯功夫,傅玉行從門里出來了。 她看到傅玉行站在柳樹邊石階上,一手提著一線藥包,正同面前的劉掌柜說著什么。老掌柜這回對他的態度已變得頗為恭敬。 等傅玉行走近,她問道:“怎么樣?”其實看到他的表情就已經知道結果了。 傅玉行嘴角從容帶笑,“妥了?!?/br> 他們和劉掌柜定好,以后劉家藥鋪的小活絡丹都由他來炮制,然后寄到劉家柜上。買賣得來的錢按利分成。 那小活絡丹確實成色藥效皆美,擺上柜后,連著幾日都有人問藥。劉掌柜自然歡喜。趙蘅和傅玉行便連著幾日忙到深夜。趙蘅切藥研藥,傅玉行拿來一一配伍。 又過幾日,傅玉行告訴她,劉掌柜已經把藥工陳給趕走了。 這老藥工因為自己有配方在手,多年來脾氣跋扈,劉掌柜本就對他心有不滿,現在有了更好的藥,一怒之下就把這二十年的老人辭退了。當然,傅玉行也承認,他的確在其中有意無意識煽了風點了火。 他和藥工陳倒是無冤無仇,這么做不過是為了讓劉掌柜手下無人。趙蘅也是個活心眼,一聽就明白他的目的——日子一長,劉家藥鋪就離不了他們的藥了。 “你該不是——從一開始就抱著這個目的?”她狐疑道。 傅玉行顯然知道她想問什么,沒承認,也沒否認。 ……這事辦的,說正派也不正派,說陰損又不至于。趙蘅心頭一時有些復雜。 這種復雜不單因為她不確定自己該不該用生意理性克制她心底對藥工陳這種底層藥徒的習慣性偏袒,也因為她忽然感知到一點熟悉的危險感——來自傅玉行如今寧靜的表象之下,偶爾仍流露出的一絲潛藏的不安定,一閃念的灰色。 莫說老藥工,她知道往后連劉掌柜也要死在他手上。 正無話時,院子外面有人急匆匆跑來了,隔著遠便叫:“二少爺,二少爺!” 蔡旺生一頭是汗地沖進了屋,身后還跟了個六神無主的女人。女人一見傅玉行便搶上前抓著他的衣擺,“你是大夫嗎?求求你,求求你救我相公!” 二人還沒有反應過來,蔡旺生已經在旁邊喘著氣道:“他是王信虎的媳婦,就是賣棗的那個,犯頭疼病的那個!他半夜里忽然犯了頭疼,整個人要死要活。他們臨近幾個村都沒有大夫,又來不及進城,他媳婦聽說這邊有人看病就來找我,我就趕緊帶著她找你們來了!” 那媳婦也不知道他相公和傅玉行之間發生過什么,只一個勁求人。傅玉行一聽是王信虎,便猜到問題,先和他媳婦問了遍發病的癥狀,便和趙蘅帶上藥具,跟著兩人去了。他們自己沒有風燈,四人只能一起拿蔡旺生的那盞,黑黢黢路上深一腳淺一腳,走了不知多久,還往水田里滾了兩跤,終于趕到女人家的村子。 王信虎屋里燈火亮通通的,里外已圍了不少村民。幾個人正幫忙把疼得滿床翻滾的王信虎按著,有的燒鍋熱水備上毛巾,剩下的在旁指指點點出著主意,本就不大的屋子里一片混亂。 “大夫來了,大夫來了!”蔡旺生帶著他們進屋,其他人紛紛避讓。 燈火照到傅玉行臉上,便有人議論,“這么年輕???”“是大夫?”也沒人認得他。 王信虎還在掙扎,三個人險些按他不住,捶床蹬腳幾欲拿頭砸墻。 傅玉行趁人把他四肢壓著,往他行間xue、太沖xue上各下了針,又讓趙蘅把白芷、菊花等研碎了,用姜汁調糊給他敷上。眾人弄得一身是汗,那王信虎果然慢慢平復下來,只是嘴里還在不斷呻吟著疼。 傅玉行替他摸脈,問道:“他從前頭上是不是受過傷?” 他媳婦瞪著眼搖頭:“沒有啊?!?/br> 旁邊有人提醒,“是不是秋分那回?” 他媳婦恍然:“有,有!秋分修房頂他掉下來摔的頭,我讓他不要自己干,這人脾氣就是固執得很……那都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br> “當間都吃過什么藥?” “那時找過大夫,開了一味什么黃連鎮痛丸。后來只要頭疼,就買來吃些。這個月鎮痛丸一漲又漲,他嫌貴,就不吃了?!?/br> 傅玉行看過后,重新蘸筆寫了張方子,“他是多年氣血瘀滯,肝火上犯,先開些平肝降火、通絡止痛的方子。黃連鎮痛丸往后不要再吃了,過于苦寒,對他無益,若疼時就按剛才的藥包外敷緩解。這方子每日一副,吃完后再來續診。按他的身體,一二月左右就能有所改善了?!?/br> 說這話間,王信虎已經悠悠睜眼,可以認人了,一張口,先管著媳婦要飯吃。床邊眾人聽得想笑又不敢笑。他老婆灑著眼淚給傅玉行跪下,就要磕頭,玉行忙把人扶起來,和趙蘅現給他把藥配好,留了藥要去。 周圍人雖不通門道,但見他下手立竿見影,也紛紛說這年輕大夫厲害,又問傅玉行住在哪里,又說自家人也有什么常年的毛病,都要他到家里看看。 后來一連數日,果然有不認識的鄉民上門,也有來請玉行上門的,一問,都是那晚口口相傳。其中也有王信虎的媳婦。王新虎吃了幾天的藥,如今好轉許多,他媳婦也知道了他砸攤子的事,直催他上門道歉,王信虎嘴硬不肯,他媳婦慚愧不已,每次拿了藥,再三再四地謝過了才肯離去。 這晚閉門后,傅玉行似乎下了什么決心,對趙蘅道:“大嫂,我考慮過,我打算不在城里坐攤了,我們把生意放到周圍這些鄉里?!?/br> 趙蘅一聽之下有些訝異。這幾日確實有鄉里人找來,但也不過一時新鮮,真要看病,多數人還是習慣到城里去。宣州城藥業完善,想要做開藥鋪生意,怎么想也是人口繁榮的城中更加合適。 傅玉行知道她有疑慮,也解釋道:“我日日坐攤,日日也在沿河觀察。宣州城內大小藥鋪已經將近三十家,還有許多兼賣零散藥劑的雜貨鋪子,和我們這樣的散商。而城周大大小小的村鎮正相反,雖然分散,人數卻也不少,卻始終沒有一家像樣的藥鋪醫館。我想,這塊空檔很值得做?!?/br> “劉鳳褚如今做了宣州的藥行龍頭,一方面四處挖角,打壓所有同行對手。一方面受他影響,城內成藥價格眼看越漲越高。宣州藥市很快就會是一灘渾水。我們趁著這個機會,在無人入局的地方爭個頭籌,站穩腳跟,比和那么多人在同一個鍋里搶一杯羹要好?!彼@樣條分縷析地講下來,趙蘅也明白了。 “那——劉家藥鋪呢?”好不容易談下來的生意,便不做了? “村野立足不是目的,從城外反抄到城里去才是。到那時,我們總要有個落腳的地方?!?/br> 他連退路都想好了。 趙蘅沒有馬上說話,看起來還在盤算。這是個大主意,不是一時就能定得下來的。 “你要知道,村野地方沒有人做,就是因為地方太大,人群太散。要做,從此就得過東奔西走風餐露宿的日子了?!彼卜治鼋o他聽,“還有一點,游醫看病,最要緊的是藥賤價低,手段得便,這和傅家從前做堂行醫等人上門是很不一樣的?!彼碌氖歉涤裥行奶?,最后發現事事沒有如他所想,兩頭摸不著。 不知傅玉行是否將這些考慮過,他在昏暗的燈光后沉默了片刻,道:“我知道。我之所以要從低處做起,也有這一點緣故。我們生意遲遲沒有起色,就是因為我的名聲……替窮人看病,也是個從頭積累聲譽的法子?!?/br> 又道:“以后宣州城內藥價越漲,連城內百姓也看不起病,被丟掉的這部分人才是大數,那時還可以借著我今日在劉家藥鋪布的局,把這些人也吃下來?!?/br> 話說到此,趙蘅還是沒有表態。 傅玉行自己雖已盤算計較盡了,他唯一要考慮的還是趙蘅的想法。 趙蘅沉思許久,開口道:“我幼時生病,光是進城就要走上兩天。鄉下人生病多數時候就是苦熬過去,更多人是不敢病。若能給這些鄉民一個可靠穩定的醫處,也是件惠及他人的好事?!?/br> 她起身到屋里,從一只收攏得仔仔細細的木箱中取出一懷東西,叮咚作響地擱到桌上。 燭光里,傅玉行看見那是一把銹跡斑斑、搖動有聲的串鈴,一只經年磨損破洞的藥囊,一只分層來裝藥瓶、針石、筆墨的百寶箱,幾本留著煙熏焦痕的醫書。 這些東西,傅玉行太熟悉又太陌生了。熟悉,因為這是從他記事起就保存在傅家祠堂案上的、年年祭拜的、傅家先祖行醫發家的藥具。陌生,因為他從來沒有真正看清它們的模樣。 祖宅被燒時,趙蘅特意從廢墟里找回來,后來逼得把整個家都當了,卻始終把這些留著?!爱斈旮导易孑吘褪强恐鼈?,在村市街巷替人看病起家的。這故事你該比我更熟悉?!彼驹跔T火前對他道。 “先祖也是這樣走過來的,現在不過重走一遍,沒什么不可以?!?/br> 那之后,一把重新磨出光亮的串鈴握在手上,一晃,發出清脆悠遠的鈴聲。這鈴聲在每天清晨走過田埂、涉過溪水、爬過山丘,在每一個日落黃昏,飄進每一個等待病察的村落。 遠時趙蘅和他同去,跋山涉水,彼此照應;近時她就在家中負責料理瑣事、采藥記賬。 那曾經臥倒在酒樓畫舫、錦衣玉帶的膏粱子弟,如今成了素衣布鞋,一路在山水風露中行走的人;成了燈下久讀、鉆研醫方的人。 第一年,他們還要四處奔波;第二年時,已經每日有人慕名而來,傅玉行幾乎不得分身,連城里也總有人撐著船前來求藥。 漸漸的,大家對傅玉行的稱呼從“二少爺”變成了“傅大夫”。茅屋變成了瓦房,屋前也種上了榆樹。 第二個過年前,趙蘅終于把那本債冊上的最后一個名字劃去了。 除夕晚上,燒過紙,祭拜過玉止和公婆靈位,趙蘅便坐在屋前。傅玉行給她煮了一碗糖圓子,熱騰騰捧在手上。遠處夜空里放起焰火,都是些極繁麗的花樣,一看就是城內豪富闊人的手筆,漫天火樹銀花,在黑色天幕下綻放出如青蓮、如星河、如花落、如紫燈……流光溢彩熱鬧璀璨。 這盛大的光華的邊角,也籠罩在鄉間屋檐下的二人身上。 趙蘅心里有種久違的安寧。 唯一讓她不安寧的,是屋里那盤來自紅菱親手烙制、讓他們吃了三天都吃不完、且正主明天要親自上門叮問的一盤春餅。 這幾月紅菱不知從哪里聽說做廚娘月銀不菲,一拍腦袋非要精進廚藝,偏她的手藝常年只停留在勉強可以下咽的水準,這件事便成了周圍人的一劫。趙蘅和傅玉行因住得較遠,得以三五天被臨幸一次。而百步之隔的蔡旺生,則成為了一切不可承受的承受者,做金桔蜜餞的那個月,把好好一個人吃得渾身發黃,端坐在二人屋里,幾乎祥光四射??吹泌w蘅和傅玉行都不忍心,但也都不敢勸,生怕引火燒身。 這幾日二人忙著收拾衣服行李。開春過后,隔壁江寧鎮上有五年一會的藥集,到時南北藥商都在此集聚,每年收購藥材盈千累萬。趙蘅和傅玉行早看準這個機會,想趁開年拿個好利市。藥市前后一共七天,算上來回路程,一去就要二十天。 這期間家中各項瑣事自然就拜托給了紅菱和蔡旺生。趙蘅一邊搬被褥一邊交代:“院子后的藥圃和菜田就拜托你們照料了。再過幾天,灶旁的臘rou也該晾好了,來時記得看看,差不多了就取一段家去,本來也是要給你們送去的?!?/br> 紅菱道:“我不要臘rou。我自家做的才剛熏完煙,正打算讓你們替我嘗嘗呢?!?/br> “……那也不必了?!?/br> 臨走前,趙蘅坐在驢車后想起什么,轉身問傅玉行,這月該給劉家的藥送去沒有。傅玉行說送過了,又說,這回生意做成,過不久他們就可以收下這家劉家藥鋪了。 劉掌柜自己的藥如今無人問津,只能靠傅玉行給他的各類丹丸來維持生意。 而最開始的一切,都蟄伏在那一只小小的藥瓶里面,擺上劉家的柜子,等待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此時,在無人看到的角落里,藥瓶被從柜子上取下,從一只蒼老的手里輾轉經過兩只恭敬的手,遞到了另一只手上。 劉鳳褚坐在劉掌柜的主座上,把瓶中的小活絡丹倒在手心里,左右看了看?!霸趺?,我還以為那傅家二少爺應該已經醉死在某處街巷里,或者掉進水里淹死了?!毕氩坏?,卻在某個角落里讓他又活過了一口氣,還像一只無聲的蠶,在他眼皮底下一點點吞食,一點點進犯他的地盤。 “被他大嫂又扶回來了。如今住在城外柳溪村里,專替一些鄉野百姓看病,也把一些常用藥放在我這里寄賣,現在許多人都只認他做的藥了?!眲⒄乒駴]想到他店里的藥竟引起了這位劉大財主的注意,只得在一旁小心翼翼交代。雖然他和傅玉行之間賓主異位的局面讓他有些頭疼,不過他心底更不愿招惹眼前這位上門。 劉鳳褚把他店里所有傅玉行的藥都看過,竟有六七樣都是其他地方沒有的。旁邊跟班見他面色不善,有心奉承道:“老爺有什么好在意,不過鄉下地方小打小鬧,他們到現在連家鋪面都沒有,拿什么和咱們斗?” 劉鳳褚冷笑:“才兩年時間就把傅家藥鋪的名聲重新做起來,一個人寫出六七張新方子,還眼看就要空手盤到一家鋪面。你說他不足為懼?” “那,依老爺的意思是……” 劉鳳褚一手搭在扶手外面,將那一只小小的涼瓷瓶掂在手上,倒過來,倒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