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那時沈月生在stanford就讀,本想繼續深造,但父親這些年專注教學不善于管理,突如其來的變革將人員架構、薪資體系搞的一團糟,母親終日郁郁寡歡,品勝風雨飄搖。沈月生放棄讀研,回國協助父親做管理。 沈月生剛接手品勝時,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工作,他要求自己快速高效地攻克所有問題,本就清冷的性格越來越極端,處理事情的方式越來越不近人情。沈月生很聰明,甚至有些聰明得太過,下級與他匯報工作經常提心吊膽,因為剛開頭,他就知道他們要說什么。還好品勝的教學一直由沈品負責,否則玻璃心的老師們早就被沈月生這不近人情的管理風格逼走了。 因政策原因,沈品需要調整教學課程。他本想做成人學歷板塊,學歷提升與k12有共性,機構轉型速度會快一些。沈月生建議父親聚焦職業教育板塊,雖與學歷提升一樣都是針對成人展開,但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空間絕對是成人學歷的十倍不止。沈品至今仍慶幸當時采納了兒子建議,實行教學改革。 為了配合父親,沈月生對品勝做了大刀闊斧地改革。人員架構方面,砍掉原有的策劃、市場,后方只留行政、財務部,實現輕資產、重效能、快速扭虧為盈;薪資體系方面,增加教師級別考核制,高級別高底薪高提成,低級別低底薪淘汰制,讓現有教師快速配合沈品的教學課程改革,實現創效;對外拓展方面,雖職業教育類目可以投放廣告,但沈月生只做精準高效渠道覆蓋,各大高校穩定持續向品勝輸送學員…… 沈月生是出色的管理者,在他的管理下,品勝這3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同樣產生了很多的問題。資本主義管理模式雖能在品勝發展初期取得卓越成效,但當個體迅速擴張發展成大規模的連鎖教學機構時,社會主義大環境下非融資類機構很難突破瓶頸,沈月生的硬性管理方式弊端凸顯,不得不針對市場變化調整。 沈月生近期有重新組建策劃、市場部的想法,但沒有方向。隨著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崛起,很多教學機構借助平臺塑造kol,成立m機構,打造ip。沈月生看到商機,但組建團隊的人工成本過高,而kol是否能出圈全憑運氣,這是場賭局,沒有必勝的把握他不上桌兒。 陳夕的外形與他出現的時機,都恰到好處地戳中沈月生。所以,他與他吃飯,陪他玩游戲。 在詳細了解瀾海人員架構、承接業務范圍、部分服務案例后,沈月生決定先用活動執行試試瀾海。他認為活動執行只是干活兒,沒什么難度,承接的乙方市場一抓一大把,瀾海要價比心理預期高,所以得要點兒別的。 “知道我為什么與你吃飯么?” 陳夕心想:上次見他,我開場就說是來談廣告的,但是他問政策我又定不了,本想多聊兩句拖著他來吃飯,結果變成他帶我玩游戲。以沈月生一刀切的做事風格,與我吃飯完全不符合行為邏輯。那他為什么要與我吃飯? “為什么?” 沈月生依舊是不咸不淡的聲音:“想睡你啊?!?/br> 第56章 投其所好 上大學時,陳夕與王鑫在超市做過兼職。 工作內容是:用牛奶為噱頭為某app拉新用戶。 通俗點兒說就是:掃碼下載某app,免費領取某品牌牛奶。 app平臺會給新用戶15元補貼券,用戶只需要注冊app購買牛奶,在支付方式選擇“使用新用戶券”即可減免15元。 陳夕的上級有平臺商家后臺,上架15元名為“牛奶”的產品,即可每單賺取平臺15元。而實際上該款牛奶12.8元/瓶,批量從超市購買單瓶不到12元,每瓶凈利潤3元。再加上平臺給陳夕上級的返傭每名新用戶2元,每單毛利5元。 陳夕一天在超市少說要拉200單,賺千元,而上級給他的工資是15元/小時,早九晚九沒午休一天到手150元。牛奶屬超市生鮮區,陳夕背靠冰柜冷得要死,王鑫皮糙rou厚比他抗凍。 偶爾看到艷麗的女性挽著其貌不揚的男性,王鑫感慨:“世態炎涼,好白菜都讓豬拱了。如果能找個富婆包我,就不用在這兒挨累受凍了?!?/br> 陳夕被凍得發暈,不敢奢望富婆,只希望畢業后能找個有編制的工作。 造化弄人,有編制的工作沒找到,富婆變成帥哥,包養談不上,對方只是單純地想上。 陳夕可以讓林奕然為所欲為,因為喜歡;他不能與沈月生做金錢交易,因為惡心。小臂剛剛抬起,又顫抖著放下,陳夕緊緊攥著拳頭,深深呼吸。 把我當商品定價呢?要不是看你是甲方,我呼你一耳刮子! 冷靜,我要冷靜。 他想捅我,我冷靜個6??! 咖啡廳有監控,如果我先出手,他是正當防衛,我很可能打不過他,搞不好還要蹲局子。 不是給他找補,也不是因為他是甲方,只是因為打不過…… 所以我要冷靜。 沈月生漂亮的眼淡淡看向陳夕,像打量辦公室里的擺件,眼底平靜無波。他毫不掩飾輕浮與傲慢,總是用很輕的語氣說出很重的話:“如果你想要這單,最好的方式就是降價?;蛘吣阋部梢栽u估一下自己值多少,1.5w夠我睡幾次?!?/br> 不行,我冷靜不下來,我tm慣你毛病,給你臉了? 我不打你,罵他兩句總行了吧? 陳夕克制憤怒思忖再三道:“一場活動的成功與否不僅僅是執行公司的標準,還有與活動創意、與策劃的配合、以及后期宣發。僅憑價格來衡量標準,‘你的標準’本就不合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