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266節
今日的晚膳十分豐盛,乃是徐易平特意為慶賀四人鄉試圓滿結束而準備的,徐韶華在嗅到那股nongnong的飯菜香味時,這才終于讓自己從那被陷入憤怒情緒中醒過神來。 旋即,徐韶華面上帶上了一絲淺笑: “今日鄉試結束,愿他日吾等皆可桂榜題名!” 徐韶華笑吟吟的看著眾人,衛知徵縮了縮脖子,但隨后也提起了酒杯,安望飛和胡氏兄弟雖然隱隱覺得不對,可這會兒美食當前,對于這九天啃干糧過活的他們來說,已經無瑕思索旁的了。 “桂榜題名!” “蟾宮折桂!” “當浮一大白!” 徐宥齊坐在一旁,這會兒也端起了自己的羊奶,脆生生道: “愿叔叔和三位叔叔都能心想事成!” 一時眾人倒是難得笑了出來,酒足飯飽后,已經累了九日的四人倒頭就睡,衛知徵和徐易平料理了殘局。 徐易平一邊收拾,一邊忍不住道: “不知道為什么,今天總覺得二弟怪怪的?!?/br> 衛知徵看了一眼徐易平,沒想到徐大哥看著五大三粗的一個人,倒是心思細膩。 但衛知徵深知徐韶華對家人看重,這會兒也不愿讓徐易平擔心,隨后笑瞇瞇道: “許是華弟太累了,畢竟這九日著實煎熬??!” 徐易平想到這里,也是心有余悸,那位小胡兄弟首場出來的時候,差點兒當場暈了。 幸好隨身帶了藥,這才得以緩過來。 徐宥齊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了一眼衛知徵,隨后便又低下頭,小叔叔今日心情確實不好,不過讓爹知道了,也不過是多一個人擔心罷了。 這樣的煩惱還是讓他和衛叔叔承擔就好了。 月落日升,天還未曾亮起,只聽一聲霹靂驚雷,隨即傾盆大雨陡然落下,亂珠飛跳,風卷殘云,等到徐韶華起身時,外頭入目已是一片雨幕。 徐韶華提劍而出,他仰頭看著天空,陰云映水目忽明,孑然一身身若萍。 徐韶華的手臂緩緩抬起,整個人就那么輕輕走入雨幕之中,風大作,幾乎將庭院內的樹葉都要薅走一般的狠勁兒,徐韶華的身體也在這一刻被衣衫緊緊包裹,它裹挾著他的步伐,可少年依舊不為所動。 在那陰霾密布的雨幕中,少年手中的劍將雨絲紛紛切去,碎雨紛揚落下,漣漪遍布,炫目驚心! 不夠! 不夠! 還不夠! 曹青之死,讓徐韶華認識到權之重量。 可那道減兵策問,卻無疑是一句直擊心靈的叩問! 當權者不仁,以萬民為棋以圖私欲,在那層層重壓之下,何人可擋?! 無人可擋?。?! 這一刻,徐韶華終于明白張載當初的橫渠四句為何名貫古今。 他于異世孑然一身,可卻早已融于這個時代,他自認自己不過一介凡人,此生,唯為生民立命爾! 劍停,少年丹田中拼命運轉真氣突然像是沖破一層桎梏。 九霄心法,第四層成。 徐韶華負劍回到屋內,雨絲紛飛,獨不見少年不染纖塵。 與此同時,本次鄉試的答卷已經謄寫完畢。 第141章 貢院之內, 燭火燃了一夜,縱使此刻已經到了白日,可天氣實在陰沉, 是以此刻簾內簾外, 皆是燈火通明。 而等考卷謄寫完畢后,便會被外簾官呈交十位同考官批閱,這一步驟外簾官身前身后有共八位兵將跟隨, 以防外簾官做手腳。 此刻, 滿室寂靜, 唯有內簾官們翻動考卷的沙沙聲響起, 不過相較于晏南文氣之盛, 清北便略遜一籌。 尤其是此番總裁出的題目較之此前鄉試難度高了不止一點,這會兒十位同考官心里都不由有些發苦。 若是此番鄉試選不出來規定數目的學子, 那他們這一批涉事之人都要吃掛落! 要知道, 當初先帝登基后,初次恩科之時,便有山陰省鄉試的主考官以要為大周選出最優秀的人才為借口,出的題是又冷又偏,以至于達到了有史以來最低錄取人數。 科舉一千三百二十六人, 中舉二十三人。 而當年, 朝廷給山陰省的入仕名額乃是前朝的兩倍,共計一百名。 是以當初桂榜剛一公布, 便被山陰巡撫一狀告到了先帝處,連并鄉試考題一道送入京中。 先帝觀之大怒, 直接派人斬了主副考, 連并一眾內外簾官都直接貶的貶,殺的殺, 最后又直接按順序補錄了足夠的舉人這才作罷。 是以對于這些同考官來說,他們最怕的就是主考想玩一個大的,主考不想要小命他們還想要呢! 想歸想,可是眾人還是沒有半點怠慢,一字一句的看著考卷,謄卷為朱,這會兒室內的光線本就有些昏暗,讓眾同考官只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眼睛酸澀難當。 而這里有千余份考卷,只一人便需要閱盡百余份,不過因首場有近乎五分之一的考生被蓋了屎戳子,這會兒直接被棄之一旁,堆成一座小山。 時光推移,黃昏降臨,趙同考揉了揉發脹的太陽xue,輕輕吁了一口氣,面上卻不由得露出一抹苦澀。 他如今閱卷五十余份,里面首卷合格者也不過十指之數,更不必提末卷的數理題了。 最重要的是,這五十余份考卷的內容都屬于無功無過的答案,趙同考都難以想象這樣的考卷若是在告示欄處張貼,怕是要貽笑大方了。 趙同考這時只能祈禱是自己的運氣不佳,分到的考生不好。 不過看看考題,趙同考又覺得自己可以理解那些考生了,首場的四書義暫且不提,只第二場的垂拱而治論便讓趙同考都膽顫不已。 圣上什么年歲,未來的大周又是何光景還未可知,這垂拱而治四個字一出,便是趙同考都思慮許久,這才敢提筆批閱。 可縱觀他批閱的這些考卷之中,大多數考生皆用盡滿腹錦繡來歌頌弘揚此事,字字句句真切熱烈,可卻看的趙同考心驚rou跳。 以至于到現在,趙同考整個人已經麻木了。 這會兒,趙同考發了一會兒呆,心里嘆了一口氣,這才拿起下一份考卷。 這一看,趙同考表情不由得一頓,無他,這位考生的四書義比他想象的還要雅正精妙,有些答案便是連他都要眼前一亮。 隨后,趙同考喝下一大口的濃茶,手中的藍筆在每道答案后都忍不住畫了一個圈。 以至于等到趙同考回過神來后,這才驚愕的發現自己已經畫了整整三十個圈! 趙同考忍不住抿了抿唇,首卷便如此令人稱奇,也不知這次卷可能配得上? 趙同考懷著好奇又忐忑的心情向下看去,只看了一眼,他便不由得坐直了身子,逐字逐句的看了下去。 全文共計八百余字,開篇平實,以文帝切題,趙同考本以為又是一個要歌頌垂拱而治的學子,可寥寥數句之后,便突然急轉直下,以論題而思吏治。 如此巧妙的思路,既未曾違背出題者的意圖,卻又不動聲色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科舉文章,最忌諱鋒芒畢露,若不能遇到伯樂,便要蹉跎三載。 而如這位考生這樣,能隱晦曲折的將自己的想法融合進去的文章,才是上佳之選。 趙同考忍不住輕輕的拍了一下桌,叫了一聲好。 屋內實在安靜,趙同考來了這么一出后,一下子引來眾人的注目,趙同考連忙拱手告罪,眾人這才繼續忙碌起來。 …… 貢院之中的小插曲,徐韶華等人并不知道。 而此時的徐韶華經過那場雨中劍舞后,胸中的郁氣散去,面上浮起慣有的溫和淺笑,可這樣的氣質又讓前來的衛知徵覺得徐韶華還是有些不一樣了。 “華弟,這鄉試都考完了,你便且歇歇神吧,這書什么時候不能看?” 衛知徵人未至,聲先到,徐韶華本在軒窗旁的小榻上倚著看書,這會兒微微一笑,將書倒扣在小幾上: “外頭雨大,看書解解悶罷了?!?/br> 衛知徵:“……” “那平日華弟讀書又是為什么?” “科舉啊?!?/br> 徐韶華起身引著衛知徵朝偏廳而去,衛知徵聞言憤憤道: “華弟又逗我玩兒,方才華弟看的也是藏書閣帶出來的書!” “明樂兄說那個?那是兵書?!?/br> 徐韶華輕飄飄的一句話,讓衛知徵直接卡殼: “兵,兵書?華弟,你可不要想不開啊,那戰場上刀劍無眼的,你要是有個萬一,我,我爹就不活了!” 衛知徵這話一出,徐韶華不由得莞爾一笑: “明樂兄說話就說話,帶上侯爺做什么?我看兵書,只是一時有感而發罷了?!?/br> 衛知徵撓了撓臉: “我問過胡同窗他們最后一考的考題了,華弟可是因減兵之事生氣?” 徐韶華聞言,抿了抿唇,看向衛知徵: “不知此事明樂兄如何看?” 衛知徵久處京城,又是一個愛八卦的性子,只怕京中之事他也能知道個七八分。 衛知徵頓時坐直了身子,斟酌片刻,方才低聲道: “減兵之事,前兩年京中便有些苗頭,不過華弟你知道的,平南侯不是吃素的,是以縱使朝野之中有人惦記這事兒,也只是偶爾嘀咕兩句?!?/br> 徐韶華點點頭,桌子上放著不久前徐易平送來的蓮心茶,是昨日徐韶華聲音微啞,徐易平估摸著科舉這兩日熱著上了火所制,故而送了這么一壺茶過來。 涓涓清茶落入杯中,衛知徵仿佛受到了鼓勵一般,繼續說道: “至于此番鄉試為何以此為題,我估摸著怕是平南侯又有什么建樹,這才讓右相有些坐不住了?!?/br> 衛知徵的話與徐韶華猜想不謀而合,衛知徵說完自己的想法后,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