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舉路 第264節
等到考卷的字跡已經隱隱變得模糊起來,徐韶華停下了筆,若是繼續寫下去,萬一有了誤筆,那便得不償失了。 徐韶華筆下一停,整個人徹底的松懈下去,若非少年意志力堅定,這會兒只怕身子骨都要軟沓沓的靠在一旁了。 “我尚且如此,也不知望飛兄他們又如何?” 徐韶華忍不住心中喃喃,他這調息之法乃是去歲才徹底琢磨出來的,結合了武功心法與道法的吐納之法,在吐納時可以讓人的精神徹底放松,對于異味也會拋之腦后。 不過,這吐納之法的副作用便是不能用太久,且依據每個人的體質,副作用的嚴重程度也不同。 主打一個,用時精神百倍,用后力竭躺平。 不同于徐韶華頭一日便用上了,這會兒安望飛將香囊的掛繩直接掛在自己的耳朵上,讓其垂在自己鼻下半寸之處。 第一日便堅持堅持,華弟的吐納之法那是應當留在最后沖刺用的! 而胡文錦也沒有敢輕易使用,這會兒將帕子用水打濕了,掩住口鼻,倒也是一個法子。 最絕的還是胡文繡,他距離臭號不遠,剛過了晌午便被里頭的味道熏的頭昏腦脹。 但為了不力竭,胡文繡一個時辰吐納,一個時辰休息,休息的時候就看考題,就這樣生生磨了下來。 而胡文繡的左鄰右舍,這會兒功夫已經有人吐了一遭了。 “感謝徐同窗,嘔……” 胡文繡喃喃著,但因為他此刻處于休息時刻,故而還是有些克制不住那異味的侵蝕。 月光清幽,眾考生在各種異味中,漸漸陷入了夢鄉,鄉試首日就這么在鼻子折磨中過去了。 等到第二日,沒有人貪睡片刻,早早便起了身,不早起也不行,有些學子憋了一晚上,早就已經有些憋不住了。 是以哪怕這會兒天氣并未有多么炎熱,可號舍之中卻已是異味飄香,任誰也睡不下了。 徐韶華也覺得有些難受,不過是他習慣了晨起練劍,這會兒醒來也不能動,一時覺得有些手癢。 既然精力充沛,那便要先把精力發泄出去! 昨日的點心經過一日的高溫,到今天已經不能吃了,是以徐韶華又打開了考箱的第三層,里面是一沓被風干的餅子和rou干,徐韶華將其咬了一塊,用口水浸濕,這才艱難咽下。 為了節省時間,徐韶華一邊吃,一邊答卷,鑒于徐韶華有真氣可以調動,哪怕不進入吐納狀態,也能短時間的隔絕異味,倒也還能吃的下去。 等到中午前,徐韶華已經將二十四題答完,其余六題等到午歇起來至黃昏前應當可以全部答完。 這會兒,徐韶華活動著自己的手腕,抿了幾口小吏送來的清水,補充了一下身體所需的水分,這才繼續啃干餅。 不得不說,徐易平在備考之事上簡直可以稱神了,他準備等所有東西都在科舉考試中可以用上。 就拿這兩層不一的食物來說,在夏日,食物的防腐和保鮮極為重要,一個不甚怕是三年努力都要滿盤皆輸了。 而徐易平就可以讓徐韶華盡量少受煎熬的度過去,可見其下了一番苦心。 徐韶華這廂慶幸大哥準備的干糧很是及時,而底號坐著的胡文繡卻是有些欲哭無淚。 就在剛才,有一個考生行色匆匆奔茅廁而去,縱使相隔數個號房,可胡文繡依舊可以清晰的聽到那茅廁中傳來的不雅之聲,并且伴隨著陣陣味道,持續了整整一刻鐘! 這才第二天,就有人吃壞肚子了! 第139章 不知過了多久, 那考生這才帶著一身熏人的味道自胡文繡面前走了過去,幸好胡文繡這會兒已經進入了吐納狀態,并未再被影響。 第二日的飲食問題, 讓一部分未曾有所準備的學子先一步倒在了屎戳子上, 若非在考場之中喧嘩是要被枷的,只怕此刻貢院已是哀嚎一片。 徐韶華是在黃昏前將最后一題寫完的,隨著一口濁氣吐出, 徐韶華慎重的將考卷放入卷紙袋中保存起來, 這才終于整個人都放松下來。 這首場對于過目不忘的徐韶華來說, 不算什么, 可是對于尋常學子來說, 四書五經便不提了,若是將其經義加進來, 只怕要稱一句等身書山了。 而眾考生便要在這書山之中, 被主考官挑出三十道題目,既要知前情后意,又要對其釋義解釋的雅、正、達。 一字不錯,一字不漏。 如此,方才能稱一句完美。 可又能有幾人做到完美? 徐韶華早早結束了煎熬時刻, 接下來需要對抗的便是身體的本能了, 不過早在開考前,四人便已經清淡飲食, 不再食用油膩的食物,再加上徐韶華本身消耗大, 這會兒倒是可以安坐在原位。 但同一時刻, 絕大多數考生都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有些首次參考的考生忍不住去了茅廁。 但更多的, 卻是一些兩次、甚至更多場的考生坐在原地不動如鐘,靈澤巾、足衣等都用來解決那些五谷輪回之物,以至于等到第三日時,整個考場已經徹底不能聞了。 唯有巡考的兵將忍受著這樣難聞的異味,兢兢業業的巡視著。 安望飛等人也在最后一天開始沖刺起來,隨著吐納之間,少年們的神色漸漸變得平和,仿佛人筆合一。 這一刻,莫說只是一些異味,哪怕是打雷下雨,也無法打擾到他們。 筆落,鈴響。 所有人同時起身,撤出考棚,紛紛朝貢院外急奔而去,徐韶華剛一出門,就看到衛知徵帶著徐宥齊在門外候著: “華弟你可算出來了,徐大哥在家里煮雞湯,要看著火,我二人過來接你。 方才望飛兄弟他們已經先跑一步了,跑的快的跟后頭有狼攆似的!” 徐韶華見衛知徵要迎上來,連忙擺擺手: “你們站在那里就行了?!?/br> 衛知徵一愣,直接走過來: “嗐,我們早有準備!” 徐韶華定睛一瞧,才發現這一大一小的鼻子里都塞著棉絮,不由默了默: “明樂兄還真是準備充分?!?/br> 徐宥齊這會兒也跑到徐韶華身邊,直接牽起徐韶華的手: “叔叔,咱們也快回去吧?!?/br> 徐宥齊早就聽爹說過,這貢院里頭一進去三天都不敢如廁,這會兒半點兒不敢耽擱,連忙拉著徐韶華往小院而去。 等四人洗漱好,又喝了兩碗溫熱的雞湯后,幾乎連說話的功夫都沒有,便直接上榻入睡。 明日,便是第二場的入場時間! 翌日一早,天微微放亮,眾人便已經準備齊全朝貢院而去,徐易平將檢查了不下數次的考箱遞給徐韶華,殷切叮囑: “二弟,這里頭第二層里我放了一小壺清絡飲,這兩日天陰沉沉的,讓人都透不過氣,這種天氣最難受,要是實在遭不住,就喝一口,今天內就要喝完,記下了嗎?” 徐韶華連連點頭: “我記下了,讓大哥費心了?!?/br> “自家兄弟,說這個做什么?對了,這是一包參片,二弟你也帶著吧?!?/br> 徐易平看著徐韶華歇了一晚上,還有些蒼白的面色,忙將炮制好的參片也一并給了徐韶華。 人參大補,可過猶不及,徐易平早就打探過,這會兒只道: “我聽大夫說,含在舌下即可,二弟你可莫要圖省事,直接嚼了……” 徐易平絮絮叨叨,卻基本都是想到什么說什么,徐韶華沒有不耐煩之處,兄弟二人緩步行在青磚路上,倒是難得的和諧美好。 第二場入場后,眾考生的考棚略有變化,這也是一種防止作弊的方式。 蓋因此前有考生會在上一場考試時,偷偷在考棚中藏一些小抄之類,當年主考的考官是個極為嚴謹之人,在考試時不顧異味,多有巡視,那考生做賊心虛,直接被當場拿下! 而這位考生以一己之力,直接改變了整個大周鄉試三場科舉的座次排序。 不過,這也讓之后兩場的考棚成了開盲盒。 徐韶華這一次的考棚排序更加靠前,是三十六號,還未走到近前,便覺得一股惡臭撲面而來,徐韶華面不改色的走過去,這才發現其臨靠的那間考棚考桌之下被人留下了一堆不明物。 徐韶華不由得抿了抿唇,等進了考棚后,上上下下檢查了一番后,掛好油紙,又將香囊里的香料在四周撒了一圈后,這才輕輕吐了一口氣。 這會兒徐韶華也不知還說自己是幸運還是不幸了,幸運的是,自己的考棚還算干凈,不幸的是……隔壁便被埋了一個雷。 不多時,隔壁傳來一聲壓抑的“彼你娘之”,隨后便是那考生被氣的呼吸都重了幾分。 更換考棚的存在,讓一些首場無望的考生會在最后做一些過激的舉動,而隔壁那位考生便是最好的例子。 隨著一聲呼聲,鄉試第二場正式開始! 如果說第一場是基礎熱身,那么這第二場的難度一下子便被拔高了數倍! 首場可以死記硬背,可從第二場開始,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考生會被一下子刷下來! 第二場相較于首場的考題大大減少,首先便是三十道考題被縮減為三道,分別為:論、表、詔各一。 看著簡簡單單,輕輕松松,可實則內有乾坤。 首先便是這道論題,題為:垂拱而治。 此論題出自《尚書·武成》,意思是天子無為而治,便可使天下太平。 但在此之前,要明白一件事,景帝尚未完全親政,大周永齊年間的基本國策尚且未曾定下,而這垂拱而治卻已出現在鄉試的考題之中,這或許便是右相基于晏南之事,遲來的反擊。 徐韶華沒有急著提筆,他不由得垂眸細思起來,放在膝蓋上的手指輕叩兩下,他想起衛知徵告知的關于兩位主考的信息。 若魏主考是右相的人,右相此番讓其定下這一考題的目的除了反擊圣上對晏南事宜的cao作外,更多的,怕是要篩下這一批清北學子。 畢竟,此地的兩位巡撫都是右相的眼中釘、rou中刺,有了這道論題一出,能被選中的學子若都是贊同無為而治這一觀點,那么圣上也必不會再重用這些學子。 這么一來,圣上少了人才可用不說,韋大人、馬大人在朝中的勢力也會進一步縮水,此乃一舉兩得之法。 不,等等。 徐韶華眼中閃過一絲利芒,只怕右相也有再探自己心意之意,畢竟當初雖然自己裝糊涂,狠狠扎了右相的心,讓右相暫時放棄了對晏南的針對。 而這只怕也讓右相心中起了疑心,這一次他特意將自己手下之人派來清北省擔任主考,拷問的也是自己的心意。 這是陽謀。 徐韶華想到這里,薄唇緊抿,他緩緩抬起手,盛了兩勺清水入硯,腦中飛速的思索起破題之法。 與此同時,簾內,魏有任和蘇平真皆正坐在原地,閉目養神,此處距離考棚較遠的并不會嗅到什么不雅的味道。 不過簾內的主副考官都是從這一步過來的,對于考棚中的情況現在回想起來,也是歷歷在目。 隨著開考的鐘聲響起,蘇平真端起一盞茶水,放在掌心卻不去喝,只是看了一眼魏有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