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書迷正在閱讀:替嫁沖喜小夫郎、直播不易,貓貓嘆氣、論如何制服易感期的Alpha、快穿:祖宗輕點作、刑警本色[九零刑偵]/jiejie破案好兇[九零刑偵]、皮膚饑渴癥大佬矜持一點、毛茸茸的他、窈娘、我的對象非人類[星際]、撿的小可愛是超危級
楚棠放出幾首詩。 【比如說大家學過的《過華清宮》: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愛吃荔枝,唐玄宗為了滿足愛妃,讓驛馬千里傳送,以保其鮮。用送荔枝這樣一個典型事件,來鞭撻玄宗與楊妃的驕奢生活?!?/br> 唐朝。 猝不及防又接受到李隆基暴擊的李世民把眼睛一瞪,又惱怒又不可置信:“千里頻傳的驛馬就被他拿來運荔枝?!李隆基還有沒有腦子?!” 堂下的房玄齡等人臉色也不好,尤其魏征臉上都掛不住了:“天子牧民,安養百姓,豈可被萬姓供養而只顧自己享樂,難道天下萬姓還比不得一個妃子笑嗎?簡直荒唐!” 他語氣含怒義正辭嚴,絲毫不顧被他罵的人正是李唐后來的天子、當朝皇帝的后代。其他同僚聽罷倒也沒說話,這位魏大夫,急眼了都敢和陛下本人嗆聲,何況是罵一個后代皇帝? 而且……他們在心里不滿,這么個荒唐昏聵的皇帝,該罵! 三國。 曹cao一看倒是樂了,唐玄宗的荒唐事他先前也是從頭聽到尾的,此時見得杜牧的詩更忍不住譏諷:“裂帛求一笑、烽火戲諸侯,看不出來這李隆基也是個情種?!?/br> 夏桀為博美人妹喜一笑,使宮人裂絹帛相戲;周幽王欲見褒姒歡顏,燃烽火以戲諸侯。李隆基的行為,比起前代昏君竟是不遑多讓。 曹植蹙著眉,杜牧的詩寫得美,一氣呵成又筆筆犀利,他忍不住讀了又讀,才道:“句簡意豐,識見卓異,唐人懷古竟是到了如此高度!” 水鏡所見以詩論史的幾首,幾乎篇篇都是高峰!唐詩之輝何其耀也,連里巷視為俚俗的七言都渾然天成! 曹植再一次嘆服了:“其賦流麗而諷意深沉,其詩風流而立意精警。杜牧,大才也!” 【再比如,還是《過華清宮》系列絕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一曲霓裳舞尚未唱罷,安祿山鐵騎已臨、中原殘破。仍然是暗諷唐玄宗耽于享樂以致誤國。 至于大家熟悉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就更顯霍了,這都是杜牧論史的妙筆?!?/br> 中唐。 劉禹錫嘖嘖稱贊:“不言史事而盡摹歌舞歡笑,然安史之禍源、君王之昏聵盡數明矣,堪稱妙絕!” 柳宗元同樣贊許:“杜牧既有如此眼光,若是為官,料想必有一番作為?!?/br> 劉禹錫點點頭,確實忍不住一嘆:“杜牧之赤心與才能你我共見,然似他詩中所寫,君王無德、時局幽寐,縱有驚世才,怕是也難有可出頭之日??!” 這番話說到了柳宗元的心里,一筆寫不出兩個大唐,杜牧后來所寫,足以證明唐世飄搖、復興無望。 晚唐。 杜牧心中五味雜陳:“吾詩所寫俱為當世,可喜是吾之心志,百代可傳;可悲卻是……唉!” 他重重一嘆,雙手緊緊按在欄桿之上,目光越過層云,仍是落在長安宮闈。 可悲卻是,廟堂之上,該引以為戒的人,偏偏視而不見、無動于衷! 北宋。 歐陽修想到修唐史時所見的種種也有些悵然:“唐世之頹自玄宗始,故而其后唐人每論,未嘗不以玄宗為戒,想是幽怨深沉?!?/br> 六一居士畢竟明哲,正如那篇《阿房宮賦》借秦說唐,這幾首絕句同樣是以玄宗、隋煬之事警醒其時之君。責愈切,則痛愈深。詩諫如此,深得國風之致。 “可惜啊……” 他搖頭,又想到宋朝后來的結局,分明是以唐為鑒,卻走上另一個敗局。 太極宮。 李世民緊抿著唇沉著臉不說話,他還能說什么呢?一個唐敬宗大興土木就讓他怒不可遏,接著又連數李隆基的荒唐事。安史之亂不僅是后來大唐人心中的刀疤,現在也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一挑就痛得厲害。 “朕總算知道楚棠為什么說大唐再沒有清明之象?!?/br> 他一字一句像是從牙縫里擠出來:“合著都是李隆基帶的好頭!” 毫不意外的,李隆基又被之前之后的人或在口頭或在心上罵了個遍。 【說回《阿房宮賦》。杜牧的擔憂是有預見性的,由于唐敬宗少年登基,又不理朝政,生性喜愛玩樂,朝政多由權宦把持,而這些宦官又只知弄權,勾結宰相排斥異己,朝堂混亂。 一年后,唐敬宗于宮中被宦官劉克明弒殺,年僅十七歲?!?/br> 又一個驚人的消息拋下,太極宮里,李世民拍案而起:“大膽!” 他又是憤怒又是不敢置信:“小小閹豎竟敢弒君,誰給他的膽子?!” 長孫無忌等人同樣面帶怒容,他們惱恨君王荒唐是一回事,但好好的皇帝在宮中被弒殺,還是被一個太監殺死,這皇宮是亂成了何種模樣?!宣揚出去,大唐皇室顏面何存?! 貞觀君臣臉上心里俱是有氣,太極宮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侍候在一旁的太監早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了。 天老爺哦,他們可不敢干弒君的事,陛下和諸位大人可千萬別遷怒于我等! 漢朝。 連劉徹聽罷都忍不住咋舌:“太監弒君?這唐朝昌明時昌明,亂時倒也亂得徹底?!?/br> 他將目光移向兩側侍候的內侍,直把那些太監們看得兩股戰戰、差點跪下請罪才冷哼一聲,收回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