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58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他也頗排了些戲作,將詞意和排戲時的經歷對照一下便理解了個七七八八。他尋思著,鏡頭,就是用鏡映出戲文中的場景?這又是怎么做到的?映出來的畫面也不甚清晰??! 難道……他忽然冒出了一個“離譜”的想法,難道后世可以將百戲的畫面留在所謂的“鏡頭”中?這怎么可能??! 只能說,不愧是能寫出《牡丹亭》這樣奇幻浪漫之作的戲劇家,湯顯祖這一番連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天馬行空,竟是詭異地摸到了正確答案的邊。 未央宮。 劉徹猶帶神往的感嘆:“后世果然馴服雷電了?!?/br> 電影,不知道是什么好東西,好想看一下??!聽起來可比角抵戲有意思多了。 【正因為有酒無樂,所以詩人接著說,“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迸笥逊謩e本來就夠傷感了,又沒有音樂助興,更顯寂寥,只有茫茫江水浸冷月色,很顯然,這又是一個環境烘托。江水空茫,冷月無聲,將要分別的人強顏歡笑,一杯復一杯,寂寥而凄清。 忽然,一陣琵琶聲從江面上傳來。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br> 這個寫法也很妙,略顯寥落的江水上忽然聽到錚錚然的琵琶聲,在茫茫水月里,有一種空谷足音之感,讓詩人和朋友都不禁愣神,紛紛猜測著彈琵琶的人是誰。 讀這幾句,我們幾乎能想象出白居易和朋友怔愣不已四處張望、最后忍不住“移船相近邀相見”的樣子了。不得不說,白居易真的很懂鏡頭語言??!】 水鏡之下的白行簡點點頭,兄長這首詩寫得生動有色,宴飲前情、聞得琵琶聲的橫生波瀾,都表現得十分引人入勝,他情不自禁道: “兄長不考慮也作些傳奇么?” 以他兄長的敘事之筆,寫出來的傳奇一定比張鷟(zhuo)的《游仙窟》好多了! 白居易笑了笑:“我志并不在此,我打算多寫些諷喻之作,效法樂府與杜工部之作,記述百姓疾苦,以期警醒天子?!?/br> 這也是他這段時日來一直鉆研的事,不過白居易也知道自家弟弟對傳奇志異非常感興趣,此時便趁機問道: “你不是作了不少傳奇么,怎么也不見拿出來品讀?” 啊這…… 想起自己寫的那些本子,白行簡莫名升起一絲心虛:“沒,胡亂編寫,不曾作出佳篇,待我寫出好的篇什,再拿來與兄長品鑒?!?/br> 白居易沒看出他的不自然,只是笑道:“也好,那為兄便等著吾弟的佳作了?!?/br> “一定,一定?!?/br> 白行簡捏捏袖口,已經開始尋思自己下一篇要寫什么好了。 李白杜甫等人也俱是耳目一新,這類敘事之作,他們也讀過那南北朝的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但那兩首畢竟是民歌,質樸自然;白居易這篇卻是以文人之筆就行表現,寫得既淺近流暢,又頗具文采,放在前代敘事之作里也堪稱上乘。 連李杜二人都覺得這首詩寫得好,更不用說二曹、七子、陶淵明和謝靈運等人了。 魏晉六朝舊俗,大多以五言詩為正統,而認為七言俚俗,可是,看過了李白氣勢縱橫的雜言,又看過了杜甫沉郁頓挫卻仍有翻飛之勢的七律,領略過李賀的奇崛之筆,如今又看到白居易這樣淺易風流的《琵琶行》,他們忽然發現,七言詩比五言方便太多了吧!不僅表意更為豐富,韻律也更為悠長,很適合表現直瀉而下的情感。 一時之間,許多詩人紛紛倒戈,也開始嘗試起七言詩的創作來,五七言詩歌并興的局面,竟是生生提前了幾百年。 【隨著這一聲問詢,本詩的另一為主人公,也可以說是第一主角——琵琶女出場了。白居易給她設計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剪影——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大唐的民風雖然開放,但一個已為人婦的女子夜晚和一群男人待在一起,也有些不妥當,所以對詩人的邀請,琵琶女應該是非常猶疑的,白居易大概把自己的身份交代得很清楚,她才愿意出來相見。 可盡管出來了,她心里還是非常緊張,所以仍舊用琵琶遮住一半的面容。寥寥十幾個字,既勾勒出琵琶女的形象,又暗示了她的心理活動,內容含蓄而豐富?!?/br> “不僅是如此的,”曹植接著道,“千呼萬喚,已然拉長對其人的期待,其后又予以琵琶半遮玉容,則更顯綽約姿態,比直接描寫琵琶女之面容更引人遐想?!?/br> 曹cao亦是點頭:“不錯,似有李白‘美人如花隔云端’之意?!?/br> 曹cao的記性很好,瞬間便想起了之前聽到的詩。他望著水鏡里的文字,目露神往: “這琵琶女實是色藝雙絕,可惜不能與之一見?!?/br> 美人奏曲,想必是賞心悅目。 一旁的曹植別開眼:父親,您的想法似乎有些不對勁。 北宋。 宋人閑淡,蘇軾平日里也很喜歡白居易的詩,對如《長恨歌》、《琵琶行》這樣的名篇更是反復誦讀體味,聽到這里忍不住也表達起了自己的看法: “‘千呼萬喚’之句,可以見得白樂天對琵琶聲之渴盼,而參照后文琵琶女對身世的自述,亦不難想見她心情之寥落,徒有滿腹愁緒無法示人,也不愿示人,故而反復躊躇,不肯出來相見?!?/br> 蘇轍順著他的話接道:“如兄長所言,‘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僅是對客的拘謹,更有郁郁寂寥之意了?!?/br> 蘇軾頷首,嘆服道:“一語而含義頗豐,白香山不愧是中唐大家??!” 跟在唐朝之后,是宋人的悲哀,尤其是宋代文人的悲哀,蓋因唐人已將詩寫景,恰如高山橫亙于前,仰止之間難以逾越,即使才高如蘇軾,一時也不禁感慨。 “不知我朝可有如李杜元白那樣的名家?!?/br> “定是有的?!碧K轍斷然道,“楚姑娘多次提到兄長的《赤壁賦》,兄長定然是載于典冊的名家!” 蘇轍對自家兄長可是頗有信心的。 【自琵琶女的出現,詩歌的主體段落之一——音樂描寫終于登場。這一段是試卷上的???,也是我們講解的重點,大家一定要高亮注意??!】 楚棠特意畫了個著重號,惹得眾人也不禁緊張起來,自古及今,被拿來考試的篇目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段音樂描寫竟然能成為試卷上的???,他們倒要看看到底有什么新奇之處。 【樂以傳情,請大家自由誦讀詩中音樂描寫的部分,思考,你從詩人對琵琶聲的描寫中感受到了琵琶女怎樣的情緒變化呢?可以嘗試用折線圖來表示?!?/br> 唐朝。 由于受到郁達夫事跡的感召,李賀的精神振奮了許多,此時也能在庭院里聽水鏡里解詩了。 他跟著思索:“折線圖,便是以線條的波動來表現心緒之流動?” 這倒是個頗見新奇的形式,李賀來了興趣,一邊讀詩一邊跟著描畫。 讀到“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他仿佛看到琵琶女素手輕彈,玲瓏心事從弦上傾瀉而出;讀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他仿佛聽到歡快急切的琴聲如珠玉墜落,圓潤清脆,就像琵琶女跳動的情緒; 讀到“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他仿佛可以聽到琴音的阻歇,感受到琵琶女忽然壓抑難言的心事,一時連自己的的心也仿佛受到阻滯似的,愀然色變; 讀到“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時,耳邊又仿佛真的聽到了銀瓶迸碎、千軍萬馬的兵戈聲于弦上錚錚然; 最后的“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如音調戛然,在最高潮處突然收歇,繁盛熱烈至極而突然冷寂,唯余一片茫茫余韻。 李賀不自覺站了起來,怔愣良久,四周的聲音仿佛突然一下子遠去,只有那琵琶余韻似好像在腦中回蕩,他的背上不知何時已經出了一層薄汗,那是聽完一支佳曲才會有的酣暢淋漓! “不愧是白居易,真神人也!” 回過神來的李賀撫掌大贊,他也曾往過長安,聽了些琵琶絲竹聲,音樂與文字,本是兩種不同的形式,前者以聲傳情,后者以字載情,白居易卻能用這樣一支詩筆將琵琶聲描摹得出神入化,并在琵琶聲的描寫中暗示其弦上蘊含的情感,僅僅只通過文字,就讓人仿佛跟著他聽了一首琵琶曲,這是何等驚人的筆力! 李賀對這一段描寫贊嘆不已,不止是他,幾乎每一個依言品讀了這一段的人,都嘆服于白居易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眾人的驚嘆聲中,水鏡中的畫面變換了,楚棠將繪好的折線圖放出來,繼續講解: 【琵琶聲的流動暗示了琵琶女情緒的波動,根據文段內容,我們可以簡單作出以下標識:從“轉軸撥弦二兩聲”到“初為《霓裳》后《六幺》”,寫琵琶女演奏的前端,琴聲低婉,似在傾訴悲情,情緒是傷感悲涼的; 而“大弦嘈嘈如急雨”等句,急切歡快,我們很容易感受到彈奏者的愉悅;“冰泉冷澀弦凝絕”、“別有幽愁暗恨生”,情緒急轉直下,幽愁暗恨如樂音傾瀉,琵琶女的情緒好像也低沉下來,似有無盡愁緒藏在其中; 銀瓶乍破、鐵騎刀槍,琴音陡然變得激越雄壯,情緒也轉為高亢激昂;最后曲終收撥,弦如裂帛,琴音戛然而止,只剩一片冷寂。琴音與心緒共振,經過了降→升→降→升→降的變化。 那么問題來了,音樂是一種聽覺意象,詩歌是一種視覺意象,二者訴諸形式完全不同,以詩寫樂,連李白有時都要巧妙回避,白居易到底是怎么把琵琶聲寫得這樣精妙傳神的?】 李白的粉絲團:?為什么要帶上我們太白? “李白可是詩仙誒!難道還有他寫不出來的?”有人單純地想著。 終南山上,杜甫聽到這話也忍不住打趣:“太白兄,你這是被后來居上了?!?/br> 李白坐在石凳上笑得豁達:“以詩摹聲本便困難,后來者能青出于藍,于困境中開新路,不是正說明詩歌在不斷精進嗎?” “太白兄心胸廣闊,看得通透?!倍鸥πΣ[瞇的地夸自己的偶像,“人無完人,各有所長,或許他之優長正是我等短處,也恰是因此,各人詩篇才自成一家?!?/br> “不錯,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況且楚姑娘說的是實話??!” 李白搖晃著酒杯,終南山色青翠,夜風卷舒清氣入廊亭,恍惚如昔年在洛陽城的悠然,只是缺一管笛聲,趁夜輕傳。 他笑著補充,似有懷念:“以詩寫樂,我固不如?!?/br> 【一首詩的特點到底有什么不同,我們比較一下就清楚了。下面請出我們的頂流白哥~】 “啪啪啪——” 話音剛落,一陣音效閃過,水鏡上兩個手掌模樣的東西不斷開闔著,短促而又熱烈,在夜色下顯得有些突兀。 “這是何意?”李白有些愣了。 未央宮。 劉徹靈光一閃,想起先前視頻里袁老授勛時,堂下坐著的人好像也是這個動作,連聲音都一模一樣。 這是在……拍掌表示……歡迎?他猜測著,給袁老授勛的好像是他們的皇帝吧,不行禮改成拍掌了?劉徹摸了摸下巴,忽然對著侍立兩側的宮人招了招手。 機靈的宮人連忙上前行禮:“陛下有何吩咐?” “你們拍一下手?!?/br> 拍……拍手?這是什么奇怪的要求? 豬豬不耐煩了:“讓你們拍就拍,兩只手合在一起,拍?!?/br> 內侍們偷著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遲疑著抬起手:啪——啪—啪啪—— 嘖,稀稀拉拉的,聽著不夠有氣勢,還是人少了,排場比不上李白。劉徹覺得不夠,又沖司馬相如等人和階下的侍衛們抬了抬下巴: “你們一起拍?!?/br> 皇命難違,眾人只好半是無語半是莫名其妙地跟著拍起手來,人多力量大,未央宮里竟也傳來了熱烈的掌聲。劉徹坐在主位上,眼里露出一絲滿意,后世的禮儀像聽曲打節拍似的,用起來倒也……不賴? 幸免于難的衛青低著頭,嘴唇抿成一條直線。他看到司馬相如生無可戀的表情了。別問,問就是憋笑憋得很辛苦。 【白哥有一首詩,大家也學過,叫《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笛聲像春風悠然潤物,散落在洛陽城中,不禁令人生出了思鄉之情。這是寫曲調在聽者內心引起的美好效果與情緒,屬于審美感應,也寫得非常好,白哥的七言絕句是文學史認證的封神!】 李白沒繃住笑了,他聽出來了,楚棠對自己似乎是非常的……偏愛,明明這里是要用他的詩給白居易作襯,反襯《琵琶行》寫聲的高妙之處,卻還是忍不住見縫插針要夸一句他。 他搖搖頭:“封神之句,白愧不敢當?!?/br> “太白兄過謙了?!?/br> 杜甫不是很贊同,他家學淵源甚厚,對詩歌的鑒賞能力自然非同一般。李白的七絕自然明快,清新俊逸,其中的風神,也只有王昌齡能一較高下了。 杜甫表示這波他站楚棠,太白兄的絕句就是可以封神??! 第52章 琵琶行2 【同樣寫法的還有另一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