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26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隨后,他又滿意地看了司馬相如一眼,笑得滿面溫和:“看來朕需要給你多派點事務了?!?/br> 猛然被兩個大禮包砸中的司馬相如一愣,隨后立即拜下:“臣謝過陛下信任,必將竭盡所能,不負陛下重托!” 太極宮。 李世民看著殿中的臣子也是心情頗好,明君賢臣,方是興盛之兆。 【這里其實就有一個矛盾,像蒙曼老師說的,李白以國士自許,唐玄宗卻以文士待之,這二者之間是不可調和的。長此以往,李白自然落寞萬分。 入京第二年,李白在院落里自酌自飲,或許是酒意使然,又或許是心中郁結,他乘興寫下了又一首名篇——《月下獨酌》?!?/br> 曹cao眼睛微瞪:“他怎么還有?!” 這李白怎么有那么多傳世名篇??! 謝靈運望著水鏡,見識過《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惝恍,又見識過《蜀道難》的奇崛,這首詩,又會有怎樣的驚人之想呢? 水鏡上出現一排排文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br> 劉宋。 謝靈運發現自己錯了,他以為李白的詩總是奇崛闊大,可沒想到,那人也有這樣的清麗至情之筆。透過文字,他仿佛看到了幾百年后的長安城中,白衣的詩人舉杯邀明月與自己的影子共飲,且歌且舞,如謫仙瀟灑,又似失意的人落寞。 劉宋代晉,他在新朝多有難行,無法實現自我價值的,豈止是百代之下的李白?謝靈運舉杯,與那個遙遠時空里的詩人對飲,就像看見另一個自己。 齊地。 杜甫低頭輕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迫?,卻實為一人,李太白在長安,孤獨??!” 他隔著煙樹眺望長安城,心中慢慢做下一個決定——他要去長安,訪李白! 【李白孤獨嗎?他是孤獨的,盡管此時他正處在人生最風光的時刻,他卻仍舊感受到一種莫大的孤獨。 白天,他可以出入宮禁,結交王侯,可在夜色下,他只有一個人,與他相伴的除了天上的明月,就剩自己的影子。 他又想要乘風歸去了?!?/br> 北宋。 蘇軾深以為然:“玄宗即不肯重用他,他的性子必然為jian饞小人所嫉,看似鮮花著錦門庭鼎沸,實則并無一個知交,李太白此時,想必已經生出辭官之心了?!?/br> 蘇轍道:“太白性情卻是有些不合時宜,然則如果他當真有現實的考慮,他的逸興便無法遄飛?!?/br> “子由說得是,太白若和光同塵,我等便沒有好詩了?!?/br> 【李白的生命中始終都在追求進退之間的自由,進可立足朝堂,一展抱負;退可以寄情山水,酒月為伴?;蛟S,我們可以用蘇軾的一句詞來概括這種狀態: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br> 長安院落。 李白輕聲咀嚼蘇軾的那句詞,忽而暢快地大笑起來:“好!說得好!用舍行藏何必拘束?蘇軾是我道中人!” 孔子有言,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既然圣上不肯用他,他何必再留在廟堂?李白心中一片暢快,不知什么時代生出了這般和他脾性相投的人物,若是可以,真想與他對酒談詩,不醉不歸。 尋陽。 年老的陶淵明面露欣然,他這一生與塵網浮沉,進退反復,最后終究是選擇棲居田園。用舍由時,行藏在我,入世出世,終究只在自己的權衡之間??! 南山之上,有秋菊悠然綻放。袖手何妨,閑暇處,自有好江山。 北宋。 蘇轍雙眼放光:“兄長此句甚妙,超然灑脫,有莊周之概!” 蘇軾一邊覺得微妙一邊忍不住露出笑臉:“不知全詞如何,水鏡如今所提俱是斷章?!?/br> 而且還全是后來的他寫的。 “全詞自然也是甚好!”蘇轍對自家哥哥非常有信心,水鏡已經提到兄長幾次了,他有預感,后面一定會有兄長的作品! 【天寶三年,朝堂之上暗流涌動,賀知章告老還鄉。賀知章是李白在長安唯一的知心朋友,他一走,李白也萌生了退意。 皇帝不曾重用他,因為天性傲然,權貴也開始排擠他。李白看到了自己前路的幽暗,他終于決定上書請辭?!?/br>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都覺得不掉馬比較好,我也這么覺得,因為我推演了好幾種形式都覺得不妥,還是讓女主當背景板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1.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豆茏印つ撩瘛?/br> 2.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K軾《沁園春》 這首我太喜歡了必須要全部貼出來——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云山摛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游卒歲,且斗尊前。 真的會暢享李白和蘇軾的相遇啊,入世的仙人和出世的凡人。 3.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鸥Α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 我們子美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第29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8 太極宮。 李世民敏銳地察覺到不對勁:暗流涌動,這絕不是一個好詞,難道朝堂上出現了派系斗爭? 興慶宮。 李隆基也覺出幾分異樣:“朕垂拱朝堂,朝中又有李林甫主事,會生出什么亂子,以至于連賀監都要引退?” 高力士不敢接話,只是道:“想是有什么小人蒙蔽圣聽,奴才相信陛下定然是能處理妥當?!?/br> 李隆基一想也不錯,他先后經歷唐隆政變、先天政變,又創開元之盛,朝堂之上還有什么是處置不了的? 想到這里,他又放下心來,攬著楊玉環道:“這李白,怎么就要走了,朕還真是舍不得他的詩啊?!?/br> 水鏡里的那《清平調》三首簡直是深得他心。 楊玉環嬌聲道:“如今李供奉還未進宮呢!” “說得是,朕此前給他下過詔書,今日又差人提醒,明日他便要入宮面圣了?!?/br> 長安院落。 賀知章與李白輕輕碰了個杯:“本欲讓你接替老夫,你卻與老夫先后請辭,這長安城,留不住你這個詩仙咯!” 李白沒有說話,他像在看另一個人的人生,卻又時時能感受到心靈的契合。他想起初入長安的所見,終究是不得不肯定,若真如水鏡所述,自己的確會請辭。 【唐玄宗也沒有挽留,還給他發了一大筆退休金,兩人分開得很體面。 大家會發現,李白始終保持著清醒而獨立的人格,他沒有被長安的繁華牽住眼,文章之臣是對他獨立人格的侮辱,他不堪忍受,所以也能及時止損,揮揮手,把皇帝給炒了。 不是你厭棄我要放逐我,而是,我不干了?!?/br> 仿佛是為了配合這句話,水鏡上放出了一張圖片,一個穿著黑色長衫的男人一手扶著一塊木牌,木排上寫著三個大字——不干了。 “這請辭方式倒挺……別致?” 眾人被這張圖炫了一眼,卻還是露出了歡快地笑容。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畫上的男人雖然剃著不倫不類的短發,但一手扶木板一手叉腰,下頜微抬神情桀驁,端的是一幅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樣子。尤其是圖上似還有些細雪飄著,襯得他愈發清絕,仿佛蕭瑟天地只此一人,傲視宵小。 “真是風骨卓絕,令人側目??!”王安石再三贊嘆。 其他人跟著點頭。 一言以蔽之,有被帥到。 未央宮。 劉徹輕嘖了一聲,心里有些不舒服。同為皇帝讓他覺得自己被挑釁了,但他又覺得這種態度才符合李白,畢竟…… 李白是謫仙人??! 仙人總是超然又獨立的,劉徹接受了,他轉而關注末尾那句話:“請辭,就是把皇帝炒了?” 后世的語言,怎么總是這般奇怪。 唐朝。 王維點評道:“李太白,還是不適合官場?!?/br> 他搖搖頭,又想起之前聽到的詞,袖手何妨閑處看。 或許,自己也該袖手了。 齊地。 杜甫再一次為李白的風度傾倒:“獨立而又清醒,李太白端的是國士風度!” 【乍然離去的李白不可能心無波瀾,而這些波瀾一半付與山嵐,一半付與筆端。清代評論家魏源在《詩比興箋》中提示,《夢游》一詩要與李白同期的《梁甫吟》參看,我們不妨簡單看幾句?!?/br>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br> 明主,顯然是指唐玄宗。李白說,我本想攀上龍鱗見得明主,天門邊的雷公卻轟隆隆地敲起了震天鼓,以示恐嚇。 后面一句是用典,《神異經·東荒經》記載,東王公經常和一個玉女玩投壺的游戲,每次投一千二百支,投不中上天就會發笑,天笑時有流火閃耀,也就是閃電,這笑聲引發的雷電使得天邊陰云密布,一片昏暗景象。 聽到這兒大家可以聯想到什么?】 李世民眉頭微蹙,心中不好的預感愈發強烈。 白居易篤定道:“明寫東王公與玉女,實則暗諷帝與楊妃?!?/br> 【沒錯,就是在諷刺唐玄宗。此時的唐玄宗,早已不是開元時期的那個明主,他寵幸楊貴妃,整日在宮中尋歡作樂,使得朝中jian佞弄權,朝廷政令無常。 閶闔,是神話中的天門,在詩里經常用來指代宮門帝闕;閽者,指看守天門的人。即使形勢如此昏暗,李白仍要不顧一切地以額扣關,冒死求見,卻不料觸怒了守門之人。 這一句同樣是在諷刺唐玄宗昏庸無道,寵幸jian佞,以致才學之士報國無門?!?/br> 太極宮。 李世民的預感被證實了,他重重地將杯子擱在案上:“耽于逸樂,寵信群小,他是忘了隋煬帝和陳后主的教訓了嗎!” 興慶宮。 李隆基怒道:“誰是jian佞?李太白何等不識好歹!朕對他如此榮寵,他卻在詩里把朕罵了個狗血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