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204節
“王相一直深得陛下器重,只是切不可持寵而驕,不然當真是自毀前程,雜家亦是言盡于此了!”劉瑾將金子收好,又是一本正經地告誡。 王源和王清連連稱是,卻是知曉他們是真的小瞧王相的前程了。按著這個意思,沒準在數十年后,王相能夠成為錦衣衛指揮使。 王橋感受到父親和二叔態度的變化,心里不由得更是陰沉起來。 他的外公是安遠侯,岳母是宜光公主,結果竟然比不上這個側室所生的弟弟。 “大哥,你幫著送一送劉公公吧?”王相注意到王橋的表情,卻是突然發出邀請道。 王源想到由自己大兒子相送最為合適,便忙不迭地點頭:“對,橋兒,你替為父送一送劉公公!” 劉瑾終究是朱祐樘身邊的當紅太監,保不準以后出任東廠廠督還是司禮監太監,自然是要打好關系。 王橋心里極度不情愿,在國子監讀書自然知道這幫太監都是禍國殃民之輩,但還是忍著惡心將人送到了門口。 只是剛剛將劉瑾送到門口,像是劉瑾欠他錢般道:“不送了,當心路滑!” 劉瑾的眉頭不由得微微一蹙,卻是上下打量起眼前這個不禮貌的年輕人。 “大哥,還請留步!”王相注意到劉瑾的反應,便對王橋淡淡地道。 王橋顯得十分不耐煩地轉身:“何事?” “你最好跟三嫂和二堂姐離得遠點,不然說不準弟弟會管不住嘴了!”王相的身上多了一種上位者的壓迫感,望著王橋的眼睛認真地告誡道。 王源的背脊頓時一陣發涼,突然脫口而出道:“你……你怎么知道?” “錦衣衛真不是吃干飯的!”王相留下一句,便是轉身離開,整個人頓時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雖然他出身于伯爵府,但在這個家里其實并沒有什么地位。 所幸,他得到了當今圣上的青睞,從一個一文不值的庶子搖身一變成為了錦衣衛僉事,而今更是受陛下所器重。 王相知道剛剛劉瑾是有演戲的成分,當即便拱手道:“多謝公公!” “好好替陛下辦差,便是對雜家最大的道謝!”劉瑾輕輕地擺手。 王相知道自己的榮華富貴的根源在哪里,當即鄭重點頭道:“是!” 紫禁城,東暖閣。 王相在經過一番調查后,便來這里向朱祐樘復命。 “萬閣老的事情都是真的嗎?”朱祐樘手里重新拿起工部員外郎阮耀的奏疏,便淡淡地進行詢問道。 王相在返回北鎮撫司便著手調查此事,便是認真地回應道:“卑職已經調查清楚,萬閣老從信義錢肆提取八萬兩來于京城購宅子,此事確實是千真萬確,這里有所購宅子的資料?!?/br> “你退去吧!”朱祐樘雖然心里早已經有了答案,但亦不由得失望地抬手。 王相知道事情關乎重大,便規規矩矩地拱手:“遵命!” 朱祐樘看到事情得到證實,不由得暗自一嘆。 萬安從信義錢肆調出了整整八萬兩白銀,在京城寸土寸金之地,竟然連著出手購置了好幾套宅子。 這種行為對商人自然是一種很正常的商業行為,偏偏做這個事情的是萬安,是堂堂的大明內閣首輔。 八萬兩對于一個首輔而言,自然是一筆能夠輕松積攢下來的財富。 朱祐樘自然知道萬安不可能是清廉如水的官員,自己一直知曉萬安不干凈,但終究不屬于大jian大惡之列。 這種坐擁巨額財富的事情可以是公開的秘密,但卻不能被搬到臺面上,更不能讓這種事情被捅到自己這里。 既然錦衣衛已經證實萬安斥資花費八萬兩白銀抄宅子的事情,那么自己還真不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是要問責于萬安。 只是自己真要除掉萬安的話,很可能落入一個新的圈套中。 他一直覺得京城有著一股神秘的力量,從最早的懷恩被毒殺,到前不久劉大夏的安南檔案被轉移。 此次一個小小的工部員外郎將事情捅過來,沒準這個阮耀是那股力量的棋子,亦或者正是被那股力量所利用。 誰都沒有想到,在今年僅剩的兩天時間里,大明朝廷很可能要換取內閣首輔。 朱祐樘對這個事情并沒有糾結太久,畢竟該感到慌張的是闖了禍的萬安,而不是他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隨著當晚一枚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開來,弘治二年來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 春節的第一天,萬象更新。 天還沒有亮,乾清宮內燈火通明,一大幫宮女和太監小心翼翼地走進寢室,服侍皇帝和皇后起居。 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自然是要由皇后侍寢。 帝王家亦是漢室之家,在很多儀式上,帝王跟普通百姓的家里其實差不了太多。 朱祐樘既然貴為帝王,亦需要早早起床穿上嶄新的龍袍前往奉先殿,對著列祖列宗的靈牌規規矩矩地叩頭,然后燒上紙錢和燃起鞭炮。 “興王,快給你皇帝哥哥叩頭!”邵太妃看到朱祐樘從奉先殿出來,當即便催促大兒子道。 朱祐阮現在正式十三歲,只是整個人顯得十分膽怯的模樣,卻是在邵太妃嚴厲的目光下,急忙跪下來結結巴巴問好。 朱祐樘淡淡地掃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弟弟,跟著在場的弟弟們簡單地客套幾句,便乘坐龍輦前往奉天殿。 其實朱祐杬是成化二十三年七月一日才封的興王,卻是知曉憲宗即便有廢太子的念頭,恐怕亦不會青睞于朱祐杬。 憑借他對文官集團的理解,想要真正振興大明江山的皇帝必定不能是乖孩子,否則只會被那些精明的文臣慢慢架空權力。 不過現在的朱祐杬倒是有點用處,由這些弟弟每日前去文華殿上課,特別朱祐阮似乎被詞臣成功洗腦,無疑給那幫詞臣提供一個演講治國大道的舞臺。 奉天殿,山呼萬歲之聲。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往龍椅上一坐,整個大殿中的正四品以上官員無不紛紛臣服,卻是已經知曉唯有抱住眼前帝王的粗大腿才有未來。 跟去年一般,大朝會的前半部分是百官向皇帝祝頌、呈獻禮物,稱之為朝賀儀。后半部分是皇帝賜宴,稱之為大宴儀。 朱祐樘注意到萬安頭上的烏紗帽和官服有燒焦的痕跡,便關切地詢問:“萬閣老,你這是怎么回事?” 此言一出,殿中的官員都沒有絲毫意外,畢竟萬安這個形象簡直是鶴立雞群。 “回稟陛下,今日凌晨老臣的宅子失火,如今衣冠不整,還請陛下治老臣失儀之罪!”萬安出列施禮,顯得痛心地回應。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不由得面面相覷,顯得是神色各異。 在這里的官員分為知道和不知道兩類,知道的官員自然已經樂過了,不知道的官員臉上則是憋著笑意。 禮部左侍郎劉健由于知曉萬安被彈劾的事情,此時顯得幸災樂禍地望向萬安,這位紙糊首輔可以說是禍不單行了。 失火? 朱祐樘深深地打量一眼萬安,便繼續關切地詢問:“家人可都安好?” “多謝陛下關心,所幸及時發現火勢,家中無人傷亡,只是……”萬安顯得感激地回應,卻是突然欲言而止道。 朱祐樘從萬安的表情看到一絲端倪,顯得不動聲色地詢問:“萬閣老,但說無妨!” “老臣家里此次火災疑似天火所致,臣思慮再三,知道此災必是上天懲罰于臣,還請陛下治老臣以公謀私之罪!”萬安撲通跪地,顯得十分誠懇地認罪道。 咦?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看到萬安竟然因為天火燒宅子而主動認罪,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 呵呵…… 禮部左侍郎劉健看到萬安在這個時候竟然主動坦白罪行,又是想到那一封彈劾萬安的奏疏,心里不由得暗自發笑。 且不說萬安要招供什么樣的罪行,而今他一下子拿出足足八萬兩白銀炒宅子的事情是在劫難逃,萬安此次定然是要倒臺了。 雖然換上去的劉棉花仍是一個應聲蟲,但沒有萬安這個頭號媚臣,弘治二年的朝廷必定能變得更加清明。 朱祐樘看到萬安竟然主動坦白罪行,顯得十分意外地詢問道:“萬閣老,你是如何以公謀私了?” 以公謀私,這個罪名可大可小,而今萬安無疑是要自毀前程了。 “上月十五日陛下召開最高會議,由戶部右侍郎吳裕提議修建北京外城一事被大多數同僚聲援,老臣便知曉此事恐要實施。老臣一時鬼迷心竅,便向在京的四川商賈借得八萬兩白銀偷偷在城外置地謀利,還請陛下治老臣的罪!”萬安飽含熱淚,當即便認錯道。 ??? 戶部尚書李嗣等官員聽到萬安竟然招供城外囤地的事情,不由得徹底傻眼了。 那日得知朝廷有意修建外城的時候,誰都看得出這是一個發財的機會,故而他們都悄悄到城外置地。 由于消息泄露開來需要一些時間,所以他們都順利地以低價買到了地。 只要朝廷正式宣布修建北京外城,那么他們手中的地皮自然是變廢為寶,從中至少要賺上數十倍。 只是誰能想到,這個原本屬于大家一起發大財的機會,結果萬安竟然在新年的第一天主動抖了出來。 且不說修建北京外城的事情面臨變數,若說萬安囤地有罪的話,那么他們在場恐怕沒有幾個能跑得掉的。 正是如此,他們剛剛還十分愉快地吃瓜看戲,但此時此刻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甚至是大禍臨頭。 借的? 禮部左侍郎劉健雖然同樣感到心慌,但亦是梳理出關鍵詞,不由得目瞪口呆地望向那位編造謊言的老家伙。 “陛下,老臣亦有罪,還請陛下治罪!”次輔劉吉稍作猶豫,亦是突然出列跪下認罪道。 這…… 吏部尚書李裕等官員看到劉吉竟然跟著站出來認罪,頓時有種這個世界變得不真實的感覺。 堂堂首輔主動認罪則罷,而今次輔劉吉亦是站出來,今日的元旦大朝會很可能出現雙殺,剛剛開年便讓內閣無人。 朱祐樘略為意外地打量突然跳出來的劉吉,顯得玩味地詢問:“劉閣老,你何犯何罪?” “老臣跟著萬閣老一般,那日離開西苑后,亦偷偷向商賈借了三萬兩在北京城外圍購置地皮,還請陛下一并治臣以公謀私之罪!”劉吉卻是不敢看朱祐樘,當即主動認罪道。 完了! 戶部尚書李嗣等官員看到次輔劉吉同樣招認偷偷在北京城外面囤地的事情,頓時意識到事情變得麻煩了。 在臨近春節的時候,修建北京外城的消息已經傳了開來,致使城外的地皮水漲船高,而他們搶到的地皮或宅子自然價格暴漲。 這rou原本都已經吃到了嘴里,只是讓他們十分不明白,萬安和劉吉怎么主動招出來呢? 堂堂大明的首輔和次輔的心理素質怎么能如此脆弱,若說萬安是因為宅子被天火所焚而招供是情有可原,但劉吉作為堂堂次輔就這丁點心理承受能力? 一時間,整個大殿落針可聞,大明的首輔和次輔在新年的第一天先后主動坦白罪行,卻是由當今皇帝生殺予奪。 朱祐樘深深地打量了一眼萬安和劉吉,又是望向在場的官員道:“朕對此事其實有所耳聞,但在這座殿中,恐怕不僅僅只有你們兩人囤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