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接下來是乏善可陳的頒獎儀式。cao場上的人逐漸散去,看臺上隨處可見丟棄的垃圾和空瓶,廣播里的贊美詩總算是停了。 于喬領了三塊獎牌:女子鐵餅冠軍、女子4x100米接力(高年組)冠軍,女子標槍冠軍。 二人往家走的路上,陳一天問她累不累、冷不冷,她搖了兩次頭。小姑娘今天受到意外的追捧,她頭頂都冒熱氣,哪里還顧得上冷。 陳一天問她,另外兩個獎牌是怎么回事,她說鐵餅比賽,裁判教她了,她按照裁判講的要領扔了個第一。標槍比賽,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她的槍有一根扎到地上了,把沙地扎出一個小坑,其他同學都沒有坑,標槍都是槍著躺下的。 陳一天心想:這運動會也夠扯! 第12章 血淚含悲啼-12 經此一役,于喬一戰成名。 她為五年二班拿了三塊金牌,抵全班男生拿到的金牌總數,此后的好幾個月,她在學校受到了更多關注。 但她的生活重心不在“經營人設”,她惦記著陳一天的提議。 陳一天說要帶于喬去他學校玩。 秋末冬初的一個周末,于喬邁進了東北工業大學的小西門。 這所學校幾十年前叫東北工學院,后來合并了本市幾所機械類、工業設計類學校,改名東北工業大學。 這名字毫無氣蘊,校園風景也無法媲美二流、三流的文科類院?;蚓C合類院校。 可這所學校的名氣卻是響當當。有多位響譽中外的院士出版這里,畢業生占領了國內的航空、航天兩大領域,與北京某所高校、上海某所高校分庭抗禮。 在國內的航空領域、航天領域,東北工業大學已形成一股無形的勢力,這種“校友”的關系網不可小覷。 下了公交車站,走到小西門,要步行穿過一個開放的老舊小區。 全是80年代的灰敗建筑,五層小樓,小區幾乎沒有物業,是東北工業大學的教職工家屬區。 于喬系了一條毛絨絨的白色圍巾,帶大雪花圖案的紅色毛衣,很喜慶。 外面罩了棉服,因為她瘦,棉服有點空蕩蕩。 這身行頭都是新買的。 于香寄來的包裹里有幾件厚衣服,都是于喬去年穿的,她今年長得快,衣服全小了。 陳奶奶給她買了這一身,從里到外換了新的。 于喬本不想讓陳奶奶破費,陳一天說錢是于香出的,她走之前留給他一千塊,讓他幫于喬存著,以備不時之需。 上午十點半,小西門——這是陳一天和于喬約定的時間、地點。 十點二十分,于喬提前到了,陳一天也提前到了。 于喬一路上再三確認路線,加上走得急,鼻尖滲出細密的汗。 小西門其實并不小,有一扇對開的大鐵門,只是常年關閉,只開放側面的小門。 小門只容一人通過,兩側立著方形水泥墩子。陳一天站在門外,靠著水泥墩子,棉服外套拉鏈也沒拉,露出里面一件薄薄的淺色t恤,牛仔褲。 陳一天很少穿淺色,這個淺色t更像是寢室里的隨意打扮。 “冷不冷?” 于喬搖頭。 “啊,找到了,還擔心你坐過站呢!” 晨光遍灑,小西門人流穿梭,現世安穩。 于喬問道:“哥,你帶我去哪?” “先去食堂?!?/br> “我吃過飯了?!?/br> “我還沒吃呢!” 于喬恍然大悟,他如果不跑步,是肯定不會早起的。他應該是起床就來接她了,這個時間去食堂,吃的算是早飯還是晚飯呢? 于喬跟陳一天委婉表達過,想去小天哥哥的大學看看。 對于喬的意愿,陳一天之前都置之不理,架不住陳奶奶幫襯,也總讓陳一天帶于喬去“見識見識”,加上運動會后,陳一天對于喬有了些微好感,野兔子奔向終點的畫面,也可謂熱血沸騰了。 于是,陳一天趕上個沒事的周末,就把于喬叫來了。 東北工業大學有好幾個食堂,工科院校,給食堂起名都簡單粗暴: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還有一個教職工食堂。 一食堂是全校最大的食堂,離小西門也最近,二人進了食堂,不到十一點,還沒開餐。 一路上,于喬兩只眼睛簡直不夠用。 雖然這所學校沒有文藝氣息,可百年老校,自帶滄桑。 從小西門到一食堂的路上,古樹參天,落英滿地。 有步行或騎行路過的學生,于喬都盯著人家的背影,追隨老遠。 他們都是大學生???他們在小學里排第幾???他們都好有朝氣??! 陳一天揪住于喬的脖領,把她提上人行道,身后兩個滑輪滑的同學呼嘯而過。 “看什么??!看路??!” 輪滑碾過的聲音讓于喬縮了縮脖子,終于老實了一點。 這個時間,早餐收了,午餐還太早。 陳一天走在前面,于喬挑開軍綠色棉門簾,呆呆地站定。 這就是大學食堂??!這食堂好大??! 在陳一天眼里,這無非是個吃飯的地方。雖然沒開餐,空氣里飄著食物殘留的味,談不上香。 食堂窗明幾凈,打掃得很干凈??蛇@菜味是滲入一桌一椅的,就像一位經常用香水的女人,就算哪一天沒灑香水,她還是會散發出同樣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