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節
“那就只有打了,大明朝有六億貧困人口,三億小康和中產人口,但富裕人口和權貴只有不到千分之一?!?/br> “自上而下的改變永遠成功不了,能成功的行動都是自下而上的,而我們就是下!” 李楙說這話時,眼睛冒著精光。 胡粟見狀伸出手:“重新介紹一下,宋國公府嫡長子胡粟!” “你是那位大人的孫子?”當年乾清宮大火,錦衣衛指揮僉事胡庚硬生生把胡綸這一脈從伯爵抬到了公爵,是為宋國公。 李楙雖然猜到了胡粟可能是權貴家庭的孩子,可他沒想到胡粟的背景居然那么硬。 顯然,他所代表的就是鐵桿的?;逝?,到不同于其它?;逝?,胡粟更接受廢帝虛君的制度,即保證天家依舊存續,哪怕只有虛名,但這對國家和百姓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在二人握手的同時,大明朝在滾滾車輪中向著前方前進。 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里,世界的總體格局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歐洲的戰爭則是在弘光二十七年,于大明的干涉下結束。 如今世界太平了十三年,但這十三年間,世界的科技似乎停滯了一般。 似乎從弘光皇帝朱和坌不上朝開始,世界的科技便陷入了停滯。 科技的停滯,人口的增長,這些種種矛盾使得世界各國都在流行廢除帝制的思想,而世界各國在維護帝制這一事情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法國內部的幾次革命,基本都是被各國援助鎮壓下去。 返回巴黎的伏爾泰,因為幾次的反專制作品而被入獄,而將他從監獄中拯救出來的,則是遠在北京的弘光皇帝朱和坌。 盡管朱和坌無法推行新政,可利用權力做些小事情還是比較容易的,只要不涉及權貴們的利益,他依舊是大明朝的皇帝。 朱和坌在以這種方式向外界傳達一條訊息,那就是他并不在意百姓反專制。 這一階段的大明很詭異,皇帝不認為大明朝屬于自己,所以擺爛。 權貴不認為大明朝屬于自己,所以肆無忌憚的壓榨百姓。 百姓不認為大明朝屬于自己,所以想方設法的謀求改變現狀,各種反專制的言論層出不窮的出現。 弘光四十三年,李楙與胡粟在南京大學成立青年會。 弘光四十四年,李楙畢業后參加科舉,中二甲進士十八名,授四川嘉定州知府同知。 同年,胡粟參加軍考,獲得二甲武進士第三名,授安西都司天山衛指揮使。 這一年四月初五,弘光皇帝朱和坌駕崩,享年九十二歲,僅次于高宗朱瞻壑的九十三歲。 盡管民間不斷有反專制作品和言論,可當百姓們得知朱和坌駕崩的消息時,痛哭難受者卻并不少。 如李楙說的一樣,大明朝的百姓對于大明朝的天家,或者說朱和坌本人,都是恨其不爭,愛恨交織的情緒。 五月初二,在停靈二十七天后,朱和坌下葬定陵,廟號神宗,謚號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和坌下葬結束后,新君并沒能立馬登基,而是在七天后的五月初十才在奉天門登基。 五月初十,皇太子朱怡鎮即大位,改明年元為“隆武”,是為隆武帝。 盡管以七十二歲的年齡即位,但朱怡鎮似乎并不屈服于現實。 他放開了憲宗、武宗年間的宗室禁令,將宗室護衛恢復到西部四王以外,每親王府三千人,每郡王府一千人的規制。 此外,朱怡鎮將自己的七個兒子分封到了西部為王。 這份圣旨下達后,很快便被殿閣駁回,而朱怡鎮也并不屈服,干脆發中旨,明碼于世界。 朱怡鎮正在向世界表態,而他的聲音也被世界所聽到。 一些不甘寂寞的藩王開始擴招護衛,并意識到了大明的天家已經進入到了需要宗室拱衛的時候。 隆武元年四月初二,朱怡鎮派皇太子朱伯潛前往磧北、西海、大食、波斯等地區與西部四王會面,同時考察伊犁地區是否合適設為朝廷的西都。 初五,朱伯潛率天策、龍驤二衛出發西部。 八月二十日,朱伯潛在實地考察過后,在與朱怡鎮的通話中說道: “世武帝早有準備,只需要將西洲的行宮搬往伊犁,朝廷就能將伊犁設為臨時都城?!?/br> “伊犁地勢南北被天山山脈包夾,由東向西來說易守難攻,由西向東來說易攻難守?!?/br> “倘若在這里設都,加上西部四大親王和三十二郡王的兵力,足夠安心改革?!?/br> 朱怡鎮聞言回電道:“希望你能平安完成我交給你的事情?!?/br> 八月二十六日,朱伯潛出發前往涼王就藩之地的磧北城(莫斯科),并于十月初二會晤。 十月十五,朱伯潛前往西海府豐州城(基輔),并于冬月初五與雍王會晤。 隆武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朱伯潛南下大食石城(巴格達),并于二月初一會晤巴王。 三月二十四日,朱伯潛前往波斯地區會晤永王,飛機在行駛進入波斯城(德黑蘭)上空時發生故障,偏離航線后墜入里海中,朱伯潛驟崩,享年四十六歲。 消息傳回北京,朱怡鎮徹夜慟哭,令波斯三司遣人尋覓朱伯潛遺體。 四月十八,朱伯潛遺體被找到,并送回北京,舉國震驚。 五月十八日,朱伯潛被葬于天壽山,朱怡鎮立其嫡長子朱仲檢為皇太孫。 八月十七日,朱怡鎮身體不豫,召胡驤、李懷玉,孟津明三人輔政。 入夜,朱怡鎮駕崩于燕山行宮中,享年七十四歲,其孫朱仲檢即位。 由于朱怡鎮駕崩太快,其吉壤僅僅修建不足五分之一,所以殿閣只能在停靈七日后,扶持十二歲的皇太孫朱仲檢登基。 八月二十四日,十二歲的朱仲檢即大位,殿閣上表朱怡鎮為光宗,謚號恭天道仁明誠敬昭武至孝莊閔孝簡皇帝。 宋國公胡驤又上疏建議追封謚朱仲檢的父親朱伯潛為睿宗,謚號匡皇帝。 同日,經群臣建議,改明元年號為永歷,是為永歷皇帝。 九月初五,殿閣大學士鄭令堯上疏稱睿宗之死與西軍都督、安東伯李懷玉,戶部尚書孟津明有關,建議徹查。 朱仲檢以:“皇祖大行不足月余,不可興大案?!眮硖氯^去。 海軍都督、平虜伯李政及南軍都督蔣晉率百官上疏,朱仲檢怯責而不回應,李政以皇帝默許為由,將李懷玉、孟津明拿下。 宋國公胡驤“獻媚”李鄭二人,遂得以保全。 九月初九,李政以李懷玉、孟津明指揮西軍襲擊睿宗為由,將二人處死。 消息傳出,舉國嘩然…… 饒是再不懂政事的人,卻也知道睿宗與二人相交莫逆,二人得以執掌西軍都督府及戶部,也是因為睿宗舉薦的緣故。 二人害死睿宗,實乃無稽之談。 十月初五,宋國公胡驤上疏請辭北軍都督職,乞請歸養。 殿閣大學士鄭令堯批準,并將奏疏呈遞朱仲檢。 朱仲檢將所有奏疏留中不發,并令燕山衛、吉林衛護送自己返回燕山行宮……未果。 十月十七,李楙累功拔擢為成都府知府,胡粟因其父投誠,而被李政拔擢為安西都指揮僉事。 十月二十日,涼王、雍王、寧王、項王、淮王、許王等三十二名親王,一百二十二位郡王向北京致電,希望李政卸任海軍都督之職。 同日下午,宋國公胡驤上疏恢復世宗、憲宗時對宗室的舊制,李政大喜,隨即批準并與鄭令堯起草旨意,送往乾清宮請朱仲檢同意。 朱仲檢拒絕,并令燕山衛、吉林衛封閉內廷。 吉林衛指揮使、越國公楊舫建議率軍突圍,并退往渤海吉林城,遭燕山衛指揮使、英國公張淮橞拒絕,朱仲檢不知所措。 二十一日夜子時,祝枝山六世孫,燕山衛百戶官祝敬開內廷北玄武門城門,李政之子李樾率軍走玄武門進入內廷。 “砰!” 第598章 后記永歷(1) “砰砰砰!” “叛賊楊舫、張淮橞就在里面,都不準退!” “殺叛賊楊舫、張淮橞,救出陛下!” 隆武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夜,越國公楊舫、英國公張淮橞率燕山衛及吉林衛與李政之子李樾所率上直其余兵馬于紫禁城內廷交戰。 由于玄武門失守,楊舫、張淮橞率軍掩護朱仲檢拒守內廷三大殿宮墻。 李樾令人用炸藥將宮墻炸出缺口,并命令麾下士兵進攻。 盡管李樾等一眾武官都指責楊舫、張淮橞為叛賊,但他們手下的底層士兵卻都十分清楚,真正的叛賊到底是誰。 興許正是因為心虛,所以他們沒能爆發應該表現出的戰斗力。 “砰!” 一聲槍響,李樾差點被子彈擊中,他下意識往坤寧宮看去。 “李樾,你他娘的胡說八道是有一手的,有本事別叫手下的兄弟送命,老子和你單挑!” 宮墻背后響起了張淮橞的聲音,李樾氣得惱怒,干脆擺手:“把宮墻都給我炸塌!” 在他的命令下,許多士兵開始用手榴彈進行爆破。 由于內廷三大殿的宮墻不過尺許厚,在叛賊的進攻下,很快便有多段宮墻倒塌。 楊舫、張淮橞率軍反擊,吉林衛和燕山衛手中擁有反坦克火箭筒及自動步槍等多種單兵武器,加上防彈衣及護具足夠多,一時間李樾所部死傷慘重。 “外面的弟兄臨陣倒戈興許還有一線生機,大明朝是天家和百姓的天下,而非權臣的天下,兄弟們……” “砰!” 楊舫、張淮橞使用喇叭向外反向勸降,盡管被李樾舉槍打斷電線,可軍心動搖已成事實。 普通士兵士氣低下,外面坦克進不來,裝甲車扛不住反坦克火箭筒,加上楊舫、張淮橞他們布置了詭雷和地雷,一時間李樾竟然攻不進去。 雙方僵持整整一夜,而楊舫也一直在明碼電報世界,將李樾強攻紫禁城的消息公布世界。 他的幾份電報,讓潛伏在北京的各國探子收到了消息,不斷把消息往外送。 等李政反應過來,帶著鄭令堯等人趕來時,第一件事就是沉穩下令:“用電報和他們談判!” 由于不能在紫禁城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李政也沒有辦法攻入三大殿,只能與楊舫、張淮橞和談。 李政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朱仲檢必須留在北京紫禁城內,不得離開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