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節
說完這句話,朱高煦便起身向外走去,朱允熥等人紛紛跪下送禮。 在路過朱允熥面前的時候,朱高煦駐足看向朱允熥,這讓朱允熥心里萬分緊張。 過了片刻,朱高煦才緩緩開口道:“有什么缺少的東西,亦或者受什么欺負,現在便與我說罷?!?/br> “這次過后,日后你我怕是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br> 朱高煦這話一經說出,若是換做朱允炆的性格,他一定會以退為進來索要東西,可朱允熥注定沒有那份心氣與能力。 他沉默不語,不知道該說什么,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朱高煦對他們野心的試探。 見狀,朱高煦長嘆一口氣:“你被那人養廢了,若是你承襲大位,我父子或許能過得逍遙些?!?/br> 朱高煦這席話像是針扎在朱允熥心頭,而朱高煦則是對身旁的亦失哈吩咐道: “從內帑調撥綢緞制成成衣,甌寧王府宗室每人調撥三套,另外你看看還有沒有什么缺少的東西,也一并調撥吧?!?/br> “奴婢領命”亦失哈應下,朱高煦便拔腿向外走去。 “多謝陛下!” 朱允熥的聲音從后方傳來,沒能阻礙朱高煦前進的腳步。 他忍不住看向朱高煦的背影,那背影雖不如年輕時,卻依舊雄壯,宛若自家爺爺在世時。 在他的注視下,朱高煦的身影漸漸消失在了他的目光中,而他的目光也一瞬間暗淡下來。 相比較他,其余人則是紛紛露出了笑臉。 盡管朱高煦禁止甌寧王府的宗室走出王府,但永樂年間的《邸報》,以及當今天下的《大明報》,甚至是各地報紙都會備份送來王府內。 除此之外,王府內也有渤海調來的教習,教導的也是官學的小學、中學課本知識。 朱高煦極為自信,他從不擔心朱標的后代會擁有威脅自己的實力。 為了不讓他們如歷史上的朱文圭、吳庶人那般連牛羊都不認識,朱高煦保持著他們對外界的單方面了解,所以他們心中積攢了許許多多的好奇的東西。 大海、沙漠、戈壁、火車、黃包車、馬車…… 那些他們從報紙上了解到的東西,一直是他們所好奇和向往的東西。 除此之外,他們也能從報紙上了解到朱高煦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在他們看來,這位當今的洪熙皇帝既然開口答應會在幾年后放他們自由,那便一定會做到。 他們在王府內雖有勾心斗角,卻不如廟堂陰暗,所以并沒有多想。 相比較他們,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三人就心情沉重許多了。 他們并不覺得朱高煦會釋放他們,畢竟當初朱允炆可是奔著要他命去的。 能留他們性命,便已經是朱高煦寬宏大量了。 至于自由,那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 他們怎么想朱高煦不知道,但朱高煦確實沒想關他們太久。 燕府的人除了張輔、朱能、孟瑛等人外,其余人早已退出一線,渤海這邊也大差不多。 幾年后將他們釋放,這并不會影響什么。 思緒落下,朱高煦也帶著亦失哈向著紫金山下走去。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山腳下的涼亭坐下休息,四周則是被吉林、燕山等衛兵馬檢查許多遍,十分安全。 當然,安全只是一時的,隨著熱武器不斷地開發,終有一天他的子孫會被困宮城之中。 只是在民智開啟后,百姓會如何對待他的后代,這點朱高煦卻并不會去想。 如果大明按照他規定的路線去走,那再怎么走也不至于把他的后代趕盡殺絕,除非所有海外藩王都被推翻。 “陛下,太上他們下來了?!?/br> 朱高煦還在想著未來的事情,卻聽到亦失哈一聲提醒,他便起身看向了孝陵的臺階。 見朱棣他們下來,朱高煦走出涼亭來到馬車旁邊。 雖然他也五十一歲,在這個時代也算得上老邁,但他的身體和相貌卻像四十出頭的人,他也沒把自己當五十多歲的人對待。 護著朱棣他們上了馬車后,他這才跟著走上馬車。 這次南下的太監只有亦失哈和鄭和,王彥則是在大明宮待著。 寬大的馬車內僅有爺孫三人,朱棣看著朱高煦詢問道:“看過了?” “看過了,日子都不錯,人丁女眷起碼二百人?!敝旄哽阈χ鴵u了搖頭。 朱棣聞言松了一口氣,頷首道:“這樣就好?!?/br> 他話音落下,便不再說什么,只是安靜坐著發呆。 朱高煦看著朱棣,心里十分惋惜。 其實朱棣也沒想過讓自家好大哥絕嗣,不過朱標這一脈被朱祁鎮放出后,還是在萬歷年間漸漸銷聲匿跡。 銷聲匿跡的原因很簡單,主要便是地方官員不敢參與這一脈的事情,導致這一脈生活的十分困苦,最后甚至被傳出了絕嗣的消息。 歷史上朱標這一脈是否是在萬歷年間絕嗣了,這點朱高煦并不知道,他只知道這一世朱標這一脈不可能絕嗣。 不僅是為了自家父親不被黑,也是為了自己。 “在紫禁城住幾日嗎?” 朱高煦特意詢問朱棣,朱棣聞言恍惚幾下后才后知后覺反應過來:“???” “要在南京住些日子嗎?”朱高煦并沒有不耐煩,而是繼續詢問。 “住幾日吧,也別住太久?!敝扉c了點頭。 現在的他因為年紀上來,記性已經不如曾經,身體機能更是如此。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只準許他前往有火車通車的地方,因為乘坐火車相較于馬車來說,對身體的損害最小。 顛簸的馬車,足夠把朱棣這身老骨頭顛散架了。 “去紫禁城吧?!?/br> 朱高煦對車外的亦失哈等人吩咐,亦失哈聞言頷首。 不多時,兩衛騎兵便拱衛著馬車向著紫禁城駛去。 馬車還沒抵達紫禁城,忽然在南京鬧市區停了下來。 敲門聲傳出,隨后鄭和打開了門并作揖道: “陛下,北京有急報……” 朱高煦聞言果斷接過打開,隨后眉頭緊皺。 “怎么了?”朱棣詢問一聲,朱高煦則是嘆氣道: “夏原吉年紀大了,前幾日患了風寒,御醫讓他安心養病,他也上奏請求致仕?!?/br> “你準備怎么做?”朱棣詢問。 “讓他在北京安心養病,養好病后再風光送他還鄉吧?!?/br> 朱高煦嘆了一聲氣,隨后對鄭和吩咐道: “按照我的意思回文,另外派人去長沙府湘陰縣,擇一地重新為夏原吉修建一座安養的宅邸?!?/br> “是!”鄭和作揖應下,見朱高煦沒有多余的吩咐便退出了馬車。 在他離去后,朱棣這才唏噓道:“夏原吉也要致仕了,唉……致仕也好,他走了也就沒人攔我出巡了?!?/br> 朱棣話里雖然在慶幸,但語氣卻止不住的有些落寞。 “漠北雖然安全,但避免有東遷的胡虜侵擾,我還是派張輔和孟瑛率燕山衛騎兵護衛您吧?!?/br> 朱高煦交代著,朱棣這次也沒反對,只是點了點頭不說話,似乎還沉浸在夏原吉致仕的事情上。 不多時,隊伍繼續向著南京的紫禁城前進,四周百姓則是并不知道這是天子的隊伍,只當是哪個皇親國戚前來南京。 在隊伍離去后,街上又繼續熱鬧了起來…… 第537章 蘇州游行 “嗚嗚——”二月,刺耳汽笛聲中,一輛火車冒著滾滾蒸汽熱浪行駛在戈壁灘上。 那蒸汽剛剛飄出鍋爐不久,便結成了冰霜依附在火車頂部。 當然,更多的冰霜則是落在了鐵軌兩旁的戈壁灘上,滋潤著這片大地。 火車拉拽著一節節貨物向前前進,不多時前方出現了數以千計人影,他們有的在種植樹木,有的在布置草方格,但更多的是在前方鋪設鐵軌。 火車漸漸慢了下來,最后停在了距離鐵軌盡頭三十幾步左右的地方。 “各班取貨,別耽擱時間!” 一名主事隆聲叫嚷,霎時間四周兩千余人便紛紛熟練的根據火車貨箱上的數字開始排隊等待。 鐵軌、鉚釘、工具、糧食、牲畜、淡水、樹苗、秸稈等等物資通過火車運送而來。 工人們歡聲笑語的將這些物資抬下車廂,隨后看著火車在汽笛聲中通過尾部的火車頭向東方駛去。 當下他們正在鋪設的鐵路是瓜州通往哈密的鐵路,如今僅有不足一百五十里路程,頂多八月就能通車,比預計要快了四個多月。 相比較土壤含水比較重,開春難以開墾的東北,干燥的西北并沒有那么多顧慮。 在這里做工的,大部分都是瓜州、肅州等城的城區百姓,而農民在半個多月前就已經組團坐車回家,準備忙碌春耕的事情了。 “你說王趿拉他們也真是,在這里干活每天五十文不干,回家種那幾畝地,忙兩個月下來也就收成三四石糧食,頂多賣個二貫錢?!?/br> “有那力氣,在這干兩個月都能拿三貫錢了,更別提還包吃包住有rou有酒?!?/br> “確實挺傻的……” 工地上,城區來務工的百姓談笑著那些返鄉的農民,認為他們不夠精明。 唯有一些沒有返鄉的農家子弟聞言立馬反駁起來:“沒王趿拉他們回去種地,你們哪來的糧食吃?” “嘿,你這話有意思,現在大家吃的糧食都是江南的大米,還有幾個人吃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