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節
“掌嘴!” “啪——” 那被俘的千戶還在叫罵,崔均冷臉開口,左右兵卒當即上前用刀鞘狠狠給了他兩下,臉頰rou眼可見的紅腫起來。 見到千戶官都這樣下場,其余百戶官與兵卒紛紛收起兵器。 很快,崔均便接管了金州城,并下令讓鄭峻統帥五百弟兄去南邊的中左所接手城池,將那里的兵卒帶回金州城。 崔均派人去通知李猛南下,如此一來從復州通往九連城的驛站就憑空蒸發了三個。 這么做,固然會讓金州之事爆發,不過崔均手上有五千人,想要守住有六十幾萬石糧食,城高兩丈,周長不過三里的金州城綽綽有余。 崔均相信自家殿下,更不認為遼東都司兵馬會是自家殿下對手。 反正劉真已經要率兵來接管金州,金州之事曝光也就在這一兩天,既然如此,還不如提早些,起碼還能吸引遼南遼兵注意。 如崔均所預料的一般,第二日他們便看到了從北方疾馳而來的兩千騎兵。 那‘劉’字旌旗飄揚,可他們來到城下卻吃了閉門羹。 “我乃都督劉真,速開城門,這是調兵牌!” 劉真還不知道金州發生的事情,他這一路上緊趕慢趕,連經過驛站都未休息,為的就是提早入駐金州城。 只是可惜面對他的聲音,城頭卻傳來了一道年輕的聲音。 “劉都督,不好意思,您來晚了!” 一面旌旗伴隨著這道聲音出現在城頭,紅底黑邊的渤海朱雀旗一出現,劉真便連忙調轉馬頭,離開了城下。 隔著老遠,他眺望被渤海軍拿下的金州城,臉色十分難看。 “怎么回事?難不成江陰侯敗了?” “敗了也不會有這么快啊,八日前他們還在鐵嶺,怎么可能八日就連下十余城,抵達金州?” “現在我們怎么辦?” “只有撤回九連城了吧……” “不要慌亂!”聽著身后的吵鬧聲,劉真抖動韁繩,不甘道:“撤回石河馬驛,派舟船前往山東報信,賀奇你派人去復州看看情況!” “是!” 疾馳四日的劉真無奈調轉馬頭離去,因為從城頭的守軍數量,他就知道金州內的渤海軍兵卒絕對超過了他麾下兵馬數量。 渤海軍的戰力,劉真親眼在北巡之戰中見過,自然不想以少打多。 先撤回九連城,搞清楚遼東的情況才是他該做的事情。 很快,劉真撤回了被崔均搬空的石河馬驛,在這里扎營過后,往復州去打探情況。 翌日,復州傳來了消息,復州無恙。 “他們從山中翻越而來!” 劉真領教過渤海軍橫渡兀良哈地面的厲害,自然也不會懷疑他們是否能穿過長白山脈。 “都督,金州城內守軍昨日一看,不下數千人,加上城內還有數十萬石糧食,若是不能拿下金州,我軍危矣!” 麾下指揮使提醒劉真,劉真自然清楚,因此他連忙開口:“派塘騎去通知吳高都督,請他調兵南下,收復金州?!?/br> “是!” 指揮使連忙應下,轉身走出營帳,往沈陽派去了塘騎。 “定射裝填、目標沈陽城,試射十輪,自我調度!” “預備……放!”“轟轟轟——” 沉悶的炮聲在沈陽城外響起,而這已經是沈陽守軍遭受炮擊的第三日。 五月十九日朱高煦率兵南下,成功包圍了沈陽城。 他沒有急于攻城,就好像在等待什么事物一樣,只是下令炮擊沈陽城。 得益于馮勝駐守遼東時大舉修建城池之舉,遼沈一帶城池堅固,皆是用青磚壘砌而成。 面對這樣的城池,便是渤海軍的野戰炮,一時間也無法將其拿下。 不過眾人也都知道,沈陽城再堅固,卻也不是鋼鐵澆筑,遲早有一天會被攻破,因此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山東與北平、大寧的援兵。 “第三日了,城墻上已經有城磚掉落,再這么下去,估計十日就會被攻破?!?/br> 沈陽衛指揮使衙門內,剛剛從城墻巡視一圈的耿瓛回來便著急的與吳高交代城防事宜。 只是聽著他的話,吳高卻心不在焉,反而疑惑道:“他一味炮擊而不攻城,這不像是缺糧的模樣?!?/br> “難不成渤海軍不缺糧?”吳高呢喃著,卻又搖頭否決:“不可能,他們不可能不缺糧,三萬衛所有糧車出關都有記錄,他們的糧食應該只夠支持一個月左右?!?/br> 他在想朱高煦憑什么不緊不慢,然而這時指揮使王獻卻再次焦急的拿著一張紙條跑進了衙門內。 他一進來,吳高與耿瓛便心里緊張了起來。 “不好了!金州城被叛軍拿下了!” “你說什么?!”聽到王獻的話,吳高與耿瓛同時站起身來,不可置信。 “千真萬確!”王獻喘了兩口粗氣:“劉都督率兵抵達金州城下,便見金州城已經掛上了叛軍旌旗,城頭兵卒更是原本守軍的數倍,恐不下五六千人?!?/br> “劉都督舉棋不定,以為我們失守了,因此退回石河馬驛,在復州打探了消息后才確定,叛軍是翻山越嶺從吉林直插的金州?!?/br> “侯爺,如今金州有糧不下五十萬石,若是朱高煦得知消息,完全可以繞過沈陽南下,而我等反倒陷入缺糧困局了!” 一時間,攻守易形,朱高煦反倒是成為了糧食富裕的那一方,而吳高他們卻遭遇了糧食問題。 “我們的糧食還夠吃多久?”吳高下意識看向耿瓛,耿瓛臉色十分難看。 “除去了金州的糧食,我們的糧食最多只有五十二萬石,但我們最多撐到八月末,如果算上弟兄們的家眷,恐怕連七月都撐不到……” 遼東都司家大業大不錯,可大明并未對當地深入開發,以至于全遼屯田不過二萬頃,也就是二百萬畝。 眼下丟失了三萬衛、鐵嶺衛和蒲河三所后,這屯田數量驟降至一百五十余萬畝,所能上交的軍屯籽糧不過七十余萬石。 憑著七十余萬石,養除去遼北和金州以外的三十多萬軍民,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如果沒有山東運糧,那遼東三十幾萬百姓最多只能撐到六月末。 吳高心心念念的一個月,眼下不是限制朱高煦的時間,反而成了限制他們的時間。 “拔營……” 吳高很快做出了決斷,如果不能及時收復擁有最佳港口的金州,那遼東別說抵抗叛軍,不投降叛軍都算老天開眼了。 “我們還有九連城和寧遠兩處淺港,不至于棄守沈陽?!?/br> 耿瓛拉住了吳高,可吳高卻凝重著臉搖頭:“山東前往九連城(丹東),必須要經過金州,而叛軍火炮犀利,若是他們在金州也鑄炮,屆時便沒有船只能經過金州?!?/br> “至于廣寧,燕庶人已然叛亂,那里需要供給大寧都司糧食?!?/br> “沈陽城守不住了,遼陽城也是一樣,我們得往南邊去了?!?/br> “不如求山東都司調兵去拿下金州?”耿瓛還是不想放棄遼沈,因為失去了遼沈,他們面對的局勢會更為嚴峻。 遼沈平原完全就是渤海軍的馬步兵后花園,一旦沒了遼陽和沈陽兩座城池牽制,天知道他們會鬧成什么樣。 “山東都司應該還有兩萬備倭兵,調他們歸劉真節制,說不定能拿下金州城?!?/br> “實在不行,也可以提前準備,讓北平都司將糧食先運去廣寧?!?/br> “都督!都督……” 耿瓛的話還沒說完,便有人大聲跑進了衙門內,他來到中堂遞出軍情。 吳高連忙搶過,打開了軍情后便是臉色唰白。 “怎么了?”耿瓛與王獻二人著急詢問,吳高卻合上軍情,還未回過神來:“燕庶人擊敗房昭麾下三萬兵馬,拔居庸關,奪下懷來?!?/br> “居庸關指揮使俞填戰死,開平衛指揮使宋忠被活捉,懷來衛指揮使劉真投降,開平五衛城投降,唯有房昭及時逃往大同而去……” “這怎么會……”聽到這則消息,耿瓛與王獻二人也瞪大了眼睛。 如果居庸關被破,懷來也被朱棣拿下,那北平周邊便只有北邊的大寧可以與之抗衡了。 不出意外,朝廷肯定會調陜西都司兵馬進入山西,河南與山東兵馬北上平叛。 如果是這樣,那耿瓛先前所說的援軍就成虛妄了。 現在大寧與遼東,徹底成為了孤島…… “你留兵一萬,我來守沈陽!” 耿瓛下定了決心,吳高見狀攥緊了拳頭,卻在片刻后無奈點頭:“我給你留一萬五千人,我帶另外一萬七千人南下,加上遼陽和遼南、劉真的兵馬,足夠湊出三萬人?!?/br> 吳高雖然這么說,但眾人都知道,全遼七成以上的戰兵都在這里了,而山海關與廣寧又不能動,因此吳高口中的三萬人,實際上只有他和劉真那不足兩萬人能算作戰兵。 兩萬人去強攻五六千人駐守的金州,能拿下嗎? 耿瓛來不及多想,便拿到了吳高遞給他的調兵牌。 不多時,沈陽城南門打開,長槍兵結陣往南邊去。 這則消息也被渤海軍塘騎所匯報給了朱高煦,而坐在營帳內,帶著諸將吃著糙米的朱高煦也在得知消息后笑了出來。 “看樣子,崔均已經拿下了金州,眼下缺糧的不是我們,而是吳高了!” 朱高煦爽朗笑著,同時將他布置崔均南下襲取金州的事情交代出來。 眾將聽后,這才反應過來,因此紛紛苦著臉:“殿下,您可瞞的我們好久啊……” “哈哈……我這也是為了保險起見?!敝旄哽愀吲d的起身,來回渡步間王義也作揖道:“殿下,那我們要不要去圍剿出城的那支兵馬?!?/br> “不用!金州城早年遭過倭患,太祖高皇帝特意讓人加固了金州與金州中左所,憑著手中五千人,崔均足矣守到我們到來?!?/br> “眼下這沈陽城內的兵卒數額已經不足以與我們一戰,傳我教令……” 朱高煦眼看時間到了,他便當即下令道:“擢升王義為遼東都指揮使,陳昶、孟章為都指揮同知,徐晟、崔均、孫鋮、趙牧為都指揮僉事?!?/br> “臣等領命!”王義等人紛紛作揖應下,心頭狂喜。 “王義率女真八衛一路南下,將海州、蓋州、復州三州拿下,孟章率神機三營前往遼陽城,將遼陽拿下?!?/br> “陳昶你率本部安東衛去拿下撫順,徐晟你留下與我繼續包圍沈陽?!?/br> “臣等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