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節
朱高煦將手中的火繩槍遞給了旁邊站著的王元,王元也遞過來了另一支大到夸張的火繩槍。 “這就是重型火繩槍,長六尺二寸,裝藥一兩五錢?!?/br> 王元介紹著這火繩槍,朱高煦也接過看了一眼。 嗯,比自己高一點點,還好自己還沒長到兩米。 朱高煦拿著這重型火繩槍來目測了一下自己的身高,隨后才將它斜放在地上,從王元手中接過一大一小兩個油紙筒。 這油紙筒已經撕開,里面是一粒粒黑色火藥。 顆粒黑火藥和定裝藥,這是朱高煦和王元他們說過的事情,他們也一應弄了出來。 由于這支重型火繩槍未試射過,所以槍管內十分干凈。 朱高煦先將火藥裝入火繩槍的藥室內,隨后關上藥倉,將大筒的發射藥倒入槍管。 在他做完這些,王元遞來了一顆用紙片墊著的鉛彈。 朱高煦接過后塞入槍管內,并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槍管內的彈丸和發射藥。 做完這一切,他從腰間抽出火折子吹開,隨后點燃火繩。 火繩燃燒速度較慢,他有著充足的時間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 由于此時火藥池蓋是關上的,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 做完這一切,朱高煦舉槍等待,在火繩落下的同時扣動扳機。 “砰??!” 只是一瞬間,火藥池內的引藥‘爆炸’,發射藥被點燃,火繩被這爆炸從火繩夾上彈飛,火光與煙霧沖在朱高煦臉上。 片刻后,朱高煦放下槍,臉上有些灰塵,但并不礙事。 “中了!明甲被打穿了!” 四十步外的火光搖晃,一道聲音隨之而來。 聽到這聲音,站在朱高煦四周的人包括他自己都笑了起來,朱高煦也對遠處說道:“測試五十步!” “是!”火光搖晃,隨后開始變小。 “嗶??!” 幾個呼吸后,那邊傳來了木哨聲,這是測試可以開始的信號。 朱高煦如法炮制,再度裝彈射擊,他的速度不快,心中默數著數字,大約五十秒才能完成一發的裝填射擊。 “砰??!” 槍聲再次響起,朱高煦放下槍等待。 “沒有射中,可以繼續!” 聲音再次傳來,面對沒有射中的結果,朱高煦并不泄氣,畢竟他清楚滑膛槍的精度很差,而線膛槍在沒有進入一次工業革命前,很難標準化生產出槍管和子彈。 因此,滑膛槍是朱高煦為數不多能明確攀爬科技的機會。 再次裝藥射擊,伴隨著‘砰’的一聲,不久之后火光下傳來了好消息:“殿下,射中了,穿了正面!” “穿了?!”聽到遠處那人的話,負責記錄的孟章震驚了。 五十步的距離正面擊穿明甲,這重型火繩槍的威力也太恐怖了。 “繼續,六十步!” 朱高煦沒有被這結果沖昏頭腦,畢竟重型火繩槍在五十步的距離別說扎甲,就是稍微薄一些的板甲也扛不住。 很快,負責擺靶子的人將靶子放到了六十步外,此時火光已經很微弱,朱高煦一連射擊三次都未射中,直到第四次才擊中了靶子。 這次的測試下,明甲再度被擊穿,朱高煦也讓人將靶子擺到七十步。 這次朱高煦一連射擊五下未命中,直到第六次才命中,不過鉛彈卡在了甲片之中。 為了知道是不是偶然性,朱高煦后續換人射擊了三十多次,前后命中六次,不是射中后落地,就是被卡在甲片之中。 “看來,輕型火繩槍的破甲是三十步,重型火繩槍的破甲極限是六十步?!?/br> 朱高煦給出這次測試的結果,并對身邊的王元說道:“已經不錯了,接下來你們只需要再測試一下它的精確度就足夠?!?/br> “精確度?”王元一頭霧水,朱高煦便與他解釋起了怎么測試精確度。 “準確來說,就是火槍在不同的距離射擊一百次,然后記錄下子彈命中次數?!?/br> “如十步,二十步、三十步,四十步,五十步……以此類推?!?/br> 朱高煦解釋了一下,王元也連忙點頭:“草民清楚了?!?/br> “不是草民,現在你是吉林衛軍械所的百戶官了?!敝旄哽愦驍嗔送踉?,笑著告訴了他這個喜事。 在他還在愣神的時候,朱高煦也對四周的工匠說道:“雖然燧發槍還未研發出來,但你們已經可以領取每人十貫的賞錢了?!?/br> “殿下千歲??!”聽到朱高煦的話,四周工匠都歡呼了起來。 瞧見他們這模樣,朱高煦也拍了拍還在愣神的王元:“明日我便要出發去肇州城了,這火繩槍你可以修建工場,準備量產了?!?/br> “火炮的泥模需要三個月才陰干對吧,我三個月后再來看,今年過冬我就在黑水城過了?!?/br> “這火炮若是你能弄出來,你就是軍械所的千戶官了,所有工匠每人再發十貫賞錢……” 朱高煦說罷,示意孟章跟著自己離開,只留下了歡呼的工匠,以及久久沒有回過神來的王元。 “我成百戶官了……” 王元呢喃著,晃神下緩緩抬起頭,看向了朱高煦與孟章背影。 這一瞬間,王元整個人清醒了過來,他朝著朱高煦作揖大喊: “請殿下放心,草民一定會盡早研究出來的??!” 喊完,王元也將左右咧著嘴大笑的工匠摟住脖子:“娘嘞!咱們這一百多號人要發達了!” 他在高興,而朱高煦也在與身旁的孟章交代。 翻身上馬,在二人與兵卒往黑水城前進時,朱高煦看向孟章:“你在黑水城,我許你便宜行事?!?/br> “只要黑水城不丟,不管你是去圍剿其它野人部落,還是受降他們,總之能招撫多少人就招撫多少人?!?/br> “吉林城那邊,我會讓亦失哈撥糧給你,每招撫一戶,我要你練兵一人?!?/br> “這……”聽到朱高煦的話,孟章遲疑道:“沒有定額嗎?” 見孟章這么問,朱高煦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道路,隨后開口。 “多多益善……” 《明世宗實錄》:太祖令上北巡,上練兵于黑水城,制火器,謂神機營。 第185章 東征西討 “嘩嘩??!”七月、在工匠們喜慶的氣氛下,朱高煦帶著一艘戰船與十艘馬船,一千二百余名漢兵和五百船工踏上了前往肇州城的前路。 迎著倒退的江水,船上的兵卒船工搖櫓劃槳,調整船帆,cao控著舟船逆流而上。 “唉,跑這么大老遠,連個胡虜都沒見到……” “誰說不是,我還以為這一戰之后,起碼能領些賞錢?!?/br> “你們這小家子氣的模樣,我都是想著擢升?!?/br> “看北巡吧,北巡總不能還什么都遇不到了吧?!?/br> “別烏鴉嘴……” 舟船甲板上,朱高煦聽著不遠處兵卒們的抱怨,輕笑著搖了搖頭。 阿臺外蘭這種存在,已經吸引不了他的注意了。 他之所以這次跟著來,主要還是為了尋一個練私兵和鍛炮造槍的地方。 現在目標已經達成,那就沒有必要節外生枝。 相比較阿臺外蘭,對兀良哈打草谷才是朱高煦想要的。 阿臺外蘭的體量,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例如這次拿下的忽喇溫城,如果不是它的位置足夠重要,朱高煦根本不會想來打它。 就那幾千畝耕地,不過是吉林城八九天就能開墾出的數量,實在沒有吸引力。 相比較之下,兀良哈那動輒數千上萬的牛羊,才是朱高煦眼饞的東西。 在他這般想著的時候,舟船也在搖櫓劃槳中不斷北上。 雖然是逆水行舟,但由于沒有了來時還需要修建水驛的麻煩,因此他們返程的速度比來時的速度要快得多。 一連十日,他們便行舟船一千二百余里,成功抵達了安東城水驛。 連續十日的搖櫓劃槳讓舟船之上的弟兄們疲憊不堪,朱高煦見狀也下令下船休整一日。 聽聞他這么說,所有兵卒立馬生龍活虎的跳下了船,來到了安東城的碼頭上。 安東城的碼頭是去年林粟讓人修建的,按照朱高煦給出的新式建筑方法,在此地打下地基,澆筑水泥,最后形成了一座占地二畝余的軍用碼頭。 在碼頭上,有一個百戶所和占地一畝的臨時貨倉。 見到朱高煦,百戶所兵卒們紛紛作揖唱禮,而得知消息的陳昶也策馬而來。 他到來時,朱高煦正在觀摩那個臨時貨倉,待他走出來,剛好看到準備翻身下馬的陳昶。 “不用下馬了!”朱高煦笑著打斷陳昶的動作,并走到了赤驩身旁翻身上馬,對陳昶笑道:“走,看看這安東城被你們經營如何?!?/br> “是!”陳昶不茍言笑,只是木訥的作揖應下,并落后朱高煦半個身位,為他介紹著眼下的安東城。 林粟在半個月前趕去肇州城,因為他與傅讓他們需要在年末去南京城述職,所以他們將會參加這次北巡,在北巡結束后才會趁入冬前南下。 如今的肇州城那邊是傅讓在統籌大局,林粟與張純等人協從。 說起安東城,作為西陽哈的老巢,西陽哈將它經營的確實不錯,選址更不用多說。 在傅讓、林粟先后接管安東城后,二人在原本的基礎上修建了碼頭和臨時貨倉,又用石碾子開辟了從碼頭到安東城的二丈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