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怎么感覺有點奇怪?!敝旄哽阈睦锔杏X一陣古怪,雖然他是漢人,但南下入關這詞總覺得有些違和。 拋棄這些心思,朱高煦忙起了正事,他看向亦失哈道: “弗提斤城貨物的事情,還是得你親自跑一趟,最好能和當地的頭人談成固定的貿易?!?/br> “殿下放心,明日我就啟程?!币嗍Ч]有耽擱,并對朱高煦詢問道:“需要從弗提斤諸部要些兵馬嗎?” “不必,現在我用不了那么多兵,”朱高煦否決了亦失哈的提議,但同時也對林粟和張純道: “我沒有太多時間,所有的事情最好在秋收前解決,秋收后我要找西陽哈那老酋替死去的北邊兄弟報仇!” “是!”張純激動作揖,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報仇,原本他聽到朱高煦要在弗提斤城做生意時,還以為朱高煦只是表面圣賢,暗地里行一些雞鳴狗盜的事情。 現在看來,做生意只是為了湊錢練兵,而練兵則是為了殺西陽哈。 “張純,吉林的地圖有嗎?” 朱高煦說完了財政和待遇的事情,自然要開始著手備邊的事情了。 他招呼張純,張純也早有準備,從懷里掏出了一張地圖和一本文冊。 文冊記載的是吉林城的情況,地圖則是描繪了吉林城四周的局勢。 林五六與亦失哈接過地圖并將其鋪在桌上,李純走到朱高煦面前為他介紹吉林城四周局勢。 在李純的描述中,吉林船廠身處雞林灣內,水寨中有二百料福船三艘,百料十艘,衛所兵卒皆通水性、cao船與cao控火器。 在吉林城的東邊,約后世蛟河市的位置便有一個東海女真的石堡。 這個石堡被張純他們稱呼為善出堡,堡內女真人時常會來吉林城換些東西,也負責提供情報來換取東西。 此前西陽哈襲擊吉林便是他們提前一天告知的情報,因此吉林城才能以如此少的傷亡擊退西陽哈。 這個石堡居住的東海女真有三千多人,也算是東海女真諸部中的一個大部落了。 不過他們基本都使用獸牙箭矢,并且鐵甲極少,所以先前吉林城諸多千戶都沒有將他們放在眼里。 對于這個地方的東海女真,朱高煦差不多記下了,它的首領叫做額真,懂得一些漢話,溝通起來比較方便。 朱高煦準備讓亦失哈出訪弗提斤城歸來后去拜訪他們,最好能建立長期的貿易合作關系。 介紹完善出堡,張純又說了東北二百里方向有一個那木喇堡,有兩千多海西女真,和善出堡性質差不多。 如果一路往北走陸路,還會經過五六個海西女真石堡,規?;驹谝磺У饺瞬坏?,如此過了七個石堡,就能抵達后世的哈爾濱,即當下的西陽哈老巢肇州。 這距離看似很近,但實際上也有四百多里,因此西陽哈襲擊一次吉林城也不容易。 上次他沒搶到東西,張純估計他會老實幾個月,直到快秋收才出兵。 一般來說,西陽哈都會走陸路,而明軍基本走水路,一路往松花江逆流而上。 之所以不挑陸路走,主要還是擔心遭遇襲擊,畢竟吉林城的明軍數量少,每次出巡都是乘船巡視一下松花江流域,抵達肇州后就會返回。 只有到遼東都司準備出征的時候,吉林船廠的兵卒才會隨大部隊走陸路,不過大多時候也只是承擔押運糧草的活計。 走水路的話,一路北上前往肇州是七百多里,沿途有多個海西女真石堡可以補給船隊。 只是聽完張純的話,朱高煦就放棄了日后走水路進攻西陽哈。 水路容易補給,卻也容易暴露目標,畢竟能在松花江上cao持二百料船只的勢力只有明軍,但凡西陽哈在沿途安排兩個斥候,他們還沒出發一百里估計就被西陽哈知道了。 要解決西陽哈,只有輕裝突襲,畢竟他手中的甲兵也有限,短兵相接明軍不一定會吃虧。 不過不管怎么說,西陽哈的老巢也有上萬人,如果吉林城的明軍沒有足夠強大的戰斗意志和絕對的組織力,那即便是朱高煦能步斬數十人,卻也敵不過后方的潰逃思想。 歸根結底,還是得練兵,而練兵必須先從掃盲開始…… 第129章 百廢待興 “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寇來,不要慌,有我軍爺會抵擋……”時光如梭,一晃眼便過了七天,時間也來到了三月初一。 三月初,便是吉林這種地方的積雪也開始大范圍的融化。 在吉林城里,數千男女正在兩處工地上干得熱火朝天。 女的掘土,男的挑土,一些娃娃雖然小,卻也能將土往籮筐里倒去。 在工地上,皆為山東遷移而來的吉林城軍民們唱著民謠,而民謠之中提及的倭寇,也讓在城墻上圍觀的朱高煦想起了南邊。 只是這種念頭很快被他驅散,因為他并不覺得那些沿海倭寇能從李景隆、楊文等人的手中逃脫。 若說兩廣的倭寇,那還或許能有活路,但山東與遼東的近海倭寇只有死路一條。 如此想著,朱高煦也坐在馬札上靜靜看著工地上接近尾聲的地基工程。 “殿下,這分發了田地,講解了清楚后,大伙都干得有勁了?!?/br> 丈許寬的城墻上,穿著鴛鴦戰襖的張純笑著跑來,朱高煦也笑道:“我說我要下去干活,你們偏不肯,若是我下去了,估計大伙能干得更起勁?!?/br> “可別……”張純輕笑道:“城里的大伙都將您視為圣賢,末將要是讓您下去干活,今晚定有人往我院里丟石頭?!?/br> 張純的話一經說出,站在朱高煦身后的兩名兵卒也咧著嘴笑了起來。 這倆人不是跟隨朱高煦從南邊而來的兵卒,而是吉林城的兵卒。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認為張純的話并沒有說錯。 興許在后世人看來,朱高煦只是做了平常事,但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別說朱高煦親自干活,哪怕他親臨工地,那都是要折了他們所有人壽數的舉動。 在這個軍屯田糧食普遍上交,而余田也要十賦三的時代,朱高煦不僅每個月給所里的每個人發六斗糧食,還將軍屯田分給了他們,哪怕只有兩畝地,卻也是了不得的恩情,更別提廢除丁稅、雜稅,僅收十賦二田賦的仁政了。 如今這工程,張純與林粟都與軍民們解釋了清楚,那是給他們,給他們子孫學習讀書寫字的地方。 若是放在以前,他們寧愿不吃飯把糧食省下來,也要修出那么一所書院來讓孩子成材,畢竟衛所軍戶只有兩條上升通道,一條是戰功,另一條就是科舉。 可放在當下,自家殿下不僅自掏腰包買了書籍和紙筆硯墨,請了教書的吏目,還不收他們一分錢糧。 面對這樣的恩情,他們只需要出一把子力氣即可,實在良心過意不去。 可以說,雖然朱高煦只來了吉林城七天,但他這七天做的事情,比過去吉林城歷任千戶七年做的事情還多。 眼下,即便朱高煦要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去死,他們也覺得死得其所。 朱高煦那從后世帶來的道德感,放在這個時代與圣賢無異。 “殿下!我回來了!” 馬蹄聲還未響起,城外就傳來了林粟的聲音,朱高煦和張純轉身看去,卻見林粟帶著十余騎兵策馬歸來。 不多時,他們入了城門,將馬匹交給城門的兵卒后,便往城上跑來。 瞧著這一幕,張純也作揖道:“殿下,雖說吉林城按照衛堡規制建造,但畢竟算不得大城,您看要不要等春耕之后擴建,還有您的王府……” “不必?!敝旄哽阒缽埣兊囊馑?,但他搖頭道: “今年不用忙碌這些,等明年人多了再弄,今年最主要還是在春耕過后練兵,開墾荒地?!?/br> “王府就這樣別動,城墻倒是應該往外擴建,加厚?!?/br> 吉林城由于此前男丁少,畜力少而開墾荒地速度奇慢,現在朱高煦來了之后,他準備用那三百挽馬盡早多開墾荒地。 不僅如此,他還要搶在秋收前進攻西陽哈。 打西陽哈,不僅是為了消除潛在的威脅,也是為了擴充吉林城的實力。 女真雖然是漁獵,但實際上也會耕種,加上與兀良哈交好,一些部落手中的畜力并不少。 西陽哈所部萬余人,所擁有的馬匹耕牛足有數千,歷史上周興和宋晟都沒能追上西陽哈,結果還是沿途俘虜了六百多人,馬四百余匹。 但凡自己能擊垮一次西陽哈,那吉林城就能一次性吃個飽。 “殿下,換回來了!” 在朱高煦謀劃怎么打西陽哈的時候,林粟等人也上了城墻,背上還背著一捆捆皮毛。 “十石糧食,換來了這四十多張皮毛,東邊的善出堡還問我們下次交易什么時候?!?/br> 林粟說著自己的收獲,而他這次前往善出堡,也是朱高煦授意的。 朱高煦想要看看善出堡的實力,因此讓林粟等十八人駝拉十石糧食前往善出堡,與之交易皮毛。 如今看來,善出堡的實力不錯,居然換回了四十多張皮毛,其中還有熊、鹿、貂皮。 “這些東西若是販給楊彬,恐怕能收獲八十來貫?!?/br> 朱高煦蹲下看了看這一摞摞皮毛,雖然以鹿皮居多,但也有十幾張價值不菲的貂皮、熊皮。 “這錢,足夠買二百石糧食了?!?/br> 朱高煦感嘆著,同時也算是知道了為什么明朝中后期的走私商人會那么多,畢竟這實在是太暴利了。 “你去看了他們倉庫沒?”朱高煦抬頭詢問林粟,心里很是著急,畢竟楊彬會在五月前來吉林城收取毛皮。 “看了!”林粟咧嘴一笑:“他們那里囤了一年的貨,有幾百張鹿皮和百來張貂皮,十余張熊皮和三張虎皮,以及一箱子的人參?!?/br> “善出堡的意思是,這些東西作價五百石糧食?!?/br> 林粟報出了一個極低的價格,當然這是對于朱高煦來說。 五百石糧食在朱高煦這里做不了太多事情,但對于善出堡來說,卻是他們一個月的口糧。 對此,朱高煦也沒有壓價,而是點頭道:“明日你帶二百個兄弟去府庫里取五百石粟押送去善出堡,把毛皮和人參都給我換回來?!?/br> “另外告訴善出堡的額真,秋收后讓他們派人來報價,有多少毛皮人參我買多少?!?/br> 秋收之后,他手里有八千石的余糧,不怕吃不下善出堡的皮毛。 “好!”林粟笑著臉應下,朱高煦見狀也看了看城內的工地情況,對身邊的張純詢問:“你看還需要幾日完成?” 張純年紀雖小,卻極為老成,朱高煦對他很放心,暫時讓他督管城內書院的建造,畢竟亦失哈去了弗提斤城,一時半會還回不來。 對此張純也沒有讓朱高煦失望,繼續如數家珍:“大約十二日就能完成?!?/br> “好!”聽到張純的話,朱高煦也做了接下來的安排。 首先積雪已經開始融化,城里的明甲是不夠的,所以朱高煦要張純安排工匠在書院竣工后督造三百套農具。 由于明代吉林氣溫比后世低,所以諸如小麥等作物都得等到四月初才能耕種,八月中旬才能收獲。 這三百套農具,應該能在春耕前打造出來,屆時南邊帶來的三百匹挽馬就有用了。 盡管挽馬耕地不如耕牛,一個春耕只能耕三十畝地,并且需要豆料喂食,但朱高煦身后有遼東都司供給的一萬多豆料,他根本不用擔心豆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