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三百匹挽馬,足夠在五天內耕完吉林城現有的熟地,剩下的日子,除了偶爾需要它們前往弗提斤城、善出堡拉運皮毛,其它時候都可以留著它們開墾荒地。 朱高煦觀察過,雖然當下的吉林灣不如后世那般寬大,但全部清理過后起碼能開墾出幾十萬畝熟地。 按照城中除軍、匠、孩童所剩四千口來看。 這四千人使用三百匹挽馬開荒三個月,起碼能開出五千畝熟地,而且是將石頭樹根盡數刨走的干凈熟地。 古代積荒之地,草根深結,土性堅固,耕治甚難,初年只能開墾,次年始可治田,三年方望收獲。 但如果第一年就能治出田性,那第二年就能如正常熟田一樣產出正常。 按照吉林城的開荒方法,今年開的土地,明年燒一遍荒草就能直接當做耕田耕種,與其它耕田產出一樣。 這五千石畝耕地,明年就能產出三千石糧食,能養活起碼五百人。 在吉林城人數、畜力不變的情況下,只需要十幾年,朱高煦就能讓吉林城自給自足。 如果他能從西陽哈等部搶來數千耕牛挽馬,那這個速度能縮短到一兩年的時間。 在這個時代,畜力就是生產力,耕地就是生產資料。 只要吉林城的耕地越多,朱高煦的負擔就越小,到最后就能解除眼下每月撥六斗米的政策,養更多的兵馬。 開荒最大的難題是畜力和糧食,這兩點一旦被解決,開荒就不是問題。 朱高煦的時間很緊迫,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里解決吉林城自給自足的問題,并且還要做到存儲軍糧,以備隨時南下。 按照歷史,他只有四年半的時間,所以他很著急?,F在的他才剛剛開始布置吉林城,對內他還需要制造水泥,研究火器,建造火藥廠。 對外,他需要在今年擊敗一次西陽哈,明年與朱權配合巡邊,與兀良哈交戰。 如果去了這兩年時間,那他剩下的時間也只有兩年半了…… “農具打造好后,先打造六百套明甲,至于鐵料會在四月初再運送三萬斤來,不用擔心料子不夠的問題?!?/br> “此外,諸如長槍、鐵錘、腰刀箭矢等物也得打造?!?/br> “另外找幾個石匠,我需要他們去山里給我找一些東西?!?/br> 朱高煦繼續對張純和林粟交代,二人也根據自己的職責相互記下朱高煦的話。 說完這一切,朱高煦對張純交代道:“這些事情一件件來,不要為了進度而催趕百姓們?!?/br> “另外隨時注意西陽哈的動態,船廠那邊也在書院完工后開始督造戰船,我從南邊帶來了幾位龍江船廠的工匠,他們有過督造兩千料大船的經驗?!?/br> “若是他們督造戰船時船料不足,便派兄弟們與他們一同去山中伐木?!?/br> 朱高煦倒是不擔心木頭的事情,相比較江南和中原齊魯一帶,這個時代的東北多的是百年樹木,吉林城四周的樹木都數不勝數。 他擔心的是張純和林粟為了效率竭澤而漁,要知道吉林城的任何一個人都是朱高煦的心頭rou。 “殿下放心,我們知道怎么做?!?/br> 瞧著自家殿下如此急迫都記得提醒他們善待百姓,張純與林粟也自認為沒有跟錯人。 與之相比,南邊某些藩王就顯得有些殘暴了…… “額?。。?!” 幾乎在同一日,當朱高煦帶著吉林城百姓干活的時候,西安秦王府內傳出了一道道凄厲的慘叫聲。 一排倒座房外,出征歸來的秦王朱樉正帶著長史與幾名宮人在窗外觀看屋內景象。 王府長史及宮人都因為屋內的畫面過于殘忍而轉過頭去,反倒是朱樉看的津津有味。 由于麻藥不充足,用白布裹住后強行去勢。 朱樉在倒座房前來回觀看,似乎對自己的“杰作”十分滿意。 王府長史不忍的看向最后一間屋子,那里還有幾十個被關著,此刻臉上無比驚恐,因為他們都聽到了隔壁的聲音。 “看看,就得讓這群番人聽聽自己同族的慘叫聲,如此被去了勢后才會乖乖的聽話,再也不敢心生反抗?!?/br> 望著那群番人孩子臉上的恐懼,朱樉心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時不時對四周的宮人炫耀著自己的手筆。 其中一名宮女因為也是番人出身,因此眼窩子淺的流出了眼淚,卻不想朱樉看見后大怒:“把他按??!” “殿下!殿下!奴婢知錯了!奴婢……” 那宮女不斷的求饒,但朱樉卻蹲下惡狠狠道;“你們這些番子不知王化,孤讓你來服王化,你卻還同情這些叛軍之子?!?/br> 話音間,朱樉示意左右:“拿鉗子和剪刀來!” “是……”雖然同為番人,但面對同族的慘狀,其它入了王府的番人并不敢反抗,只能順應朱樉的話拿來了鉗子與剪刀。 期間那宮女不斷嚎叫,直到朱樉拿到鉗子,狠狠朝她腦袋砸了幾下后,這宮女才昏闕過去。 只是朱樉要做的不止是打暈她, 只是她才前撲幾步,朱樉便用鉗子猛擊其后腦,不過數下,她便抽搐著沒了氣息。 朱樉身上染了幾滴血,當下將鉗子丟到一旁,把身上外披的袍子丟給了身后的一名宮女。 然而似乎是被眼前殘暴的一幕嚇住了,那宮女并沒有及時接到這袍子,使袍子落到了地上。 “殿下!” 宮女后知后覺的跪在地上將袍子抱到懷里,朱樉見狀也目露怒色。 王府長史見狀連忙上前作揖:“殿下,這是后府李嬤嬤之孫,請殿下免其罪?!?/br> “混賬話!”朱樉原本還能壓下脾氣,但在聽到長史的話后立馬罵道:“一個幫廚娘的孫女也敢折辱我的衣袍?!” 朱樉看向四周宮人:“拖下去,杖三十!” “殿下饒命!殿下饒命!”聽到杖三十的話,李嬤嬤之孫女忙得以頭叩地,不過三五下便見了血色。 只是她的求饒并沒有換來朱樉的寬恕,在宮人們的拖拽下,這宮女依舊被拖到了承運殿前,被兩名力士三十杖活生生打死在了殿前…… 對于她的死,朱樉并不在意,只是繼續圍觀自己俘虜的那數百番人子女,瞧著他們被去勢,被調教禮儀等待入宮。 他的這般殘暴行徑早已不是一兩次,秦王府中幾乎是人人自危,西安城內也常有百姓試圖逃亡河南、湖廣去檢舉他,但無一例外都被攔截押送回西安城,最后被朱樉依《大明律》著重用刑而死。 相較于他因為得到陜西兵權而志得意滿、肆意妄為,身處山西的朱棡卻迎來了一輪又一輪的打擊。 先是姻親傅友德薨逝,再是定遠侯王弼被賜死,自己所轄的河套牧場被自家父親瓜分給了其它弟弟,親信被調東勝衛…… 這一件件事都讓朱棡暴跳如雷,多次氣郁攻心而昏闕。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月初二朱棡的岳父永平侯謝成被賜死,而這一消息傳到山西時,朱棡便知道大勢已去。 除去朱棡本脈的子孫外媳,其余姻親盡數被剪除,山西都司的武官全數更換,受朱棡恩惠最多的兵馬也被先后調離山西。 如今的山西,除了晉府的三護衛,朱棡再也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便是王府之中的屬官也不是被賜死就是被流放、調離。 坐在承運殿里,朱棡看著眼前空蕩蕩的承運殿,臉上似哭非笑,極為滲人。 他的慘狀被諸藩看在眼里,除了秦王朱樉,其余諸王皆人人自危。 這其中,周王朱橚不免慶幸自己聽取了自家兒子的話,不然他周府恐怕就是第二個晉府了。 朱橚的慶幸是許多藩王的真實寫照,但也有不少藩王與朱樉一樣不為所動,依舊保持著往日的作風,不斷在封國上為非作歹。 齊王朱榑因為這一次的風波而得了朱元璋的旨意,朱元璋讓他隨時準備備倭,遇到倭寇要列陣殺敵,戰事結束后也不要與諸將爭功,不要欺凌百姓。 然而朱元璋的這舉動卻讓朱榑以為府中有人告密,因此錘殺王府護衛十七人,為了不讓消息走漏,還威脅王府屬官…… 這些驕縱的藩王讓朱元璋十分頭疼,他雖然多次下旨叱罵這群家伙,但這群家伙卻從不更改,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家老爹不可能殺自己,最大的處罰也不過就是移駐一些貧困地方罷了。 對于諸藩來說,它們駐扎的地方沒有幾個地方是不貧苦了,即便秦、齊、魯等藩王,所駐城池也沒有一座超過二十萬人的繁華之城,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不過伴隨著朱高煦被冊封渤??ね?,并且已經走馬上任吉林城的消息傳開,齊魯等藩還是略微收斂了一點。 吉林城,那已經不是能用貧苦二字來說明的地方了。 皇帝對先前喜愛的嫡孫都能如此,何況自己這些庶子…… 不得不說,冊封朱高煦去吉林城的這件事情,確實讓許多庶王收斂了幾分,這或許是這幾個月來為數不多能讓朱元璋高興的事情。 “他去了吉林后做了什么,可準備上疏訴苦了?” 三月初六乾清宮內,朱元璋在換裝準備上早朝的時候詢問了錦衣衛武官,對此武官也搖頭道: “風雪太大,信鴿還沒有培養好,消息一直送不出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殿下應該不會輕易上疏訴苦……” 說著,武官將朱高煦在出發前往吉林城前所答應麾下護衛的各種條件給說了出來,而朱元璋也因此皺了皺眉。 饒是他也沒有想到朱高煦會對兵卒們這般大方,居然承諾十八貫的軍餉,也不知道是愚蠢還是另有所圖。 想到這里,朱元璋也穿好了常服,轉身向乾清宮外走去,武官隨從。 待朱元璋坐上步輿,他才對武官繼續道:“都司撥發的錢糧與他的歲俸,恐怕養不了多少兵卒?!?/br> “所里的人算過,傾盡府庫,殿下也只能養兵三千?!蔽涔兕h首回稟,朱元璋聽后也并無表情。 對于朱高煦的做法,他只當是朱高煦收斂野心,對外表達自己于吉林城與世無爭。 畢竟三千兵卒,別說扯旗自立,擁兵自重,就是防守個女真諸部都捉襟見肘。 “他這么做,恐怕是想以示敵弱,不想讓人注意到他吧……” 朱元璋目光黯淡幾分,似乎想到了自己對朱高煦做的那些事情。 與此同時,身處西安的朱樉也迎來了他的報應…… 第130章 秦王樉薨 【乙未,后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劉寧卒,其為亳縣人,初隸劉福通麾下,丙午來降授管軍百戶累功至都督僉事十八年以老疾致任卒年七十五】【丙申,罷應天府龍江及大勝港抽分場官】 【丙申,給大同三護衛并蔚朔東勝左右四衛軍校六萬二百余人綿布二十一萬六千一百匹絹五千一百匹綿花九萬四百斤】 【戊戌……】 武英殿里,朱元璋看著這一本本奏疏,不由的揉了揉自己的眉頭。 他這動作持續了好久,被殿內的朱允炆看到后,連忙起身上前為他倒了一杯茶: “爺爺可是哪里不舒服?” 他的詢問讓殿內的朱濟熺、朱高熾和朱尚炳三人聞聲看來,其中朱濟熺已經沒有了幾個月前的意氣風發,朱高熾也眉頭不展,唯有朱尚炳還算精神。 “沒有,就是不知道為什么今日有些心神不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