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朱高煦很快沉浸在答題的世界中,同時為了不給朱元璋留下曾經朱高煦粗鄙的念頭,他在每次下筆前都深思熟慮,盡量不在卷面留下一點污墨。 另外,由于他前世就寫的一手好字,來到這個世界四個多月也撿起了毛筆字練習,雖然不敢說能和舞文弄墨的舉子相比,但字體也算周正。 朱元璋所出考題,被他一一解答,等他徹底解答完三十二題后,他松了一口氣,同時扭了扭發酸的右手腕。 “呼……” 吹了吹最后一題回答的墨跡,朱高煦等了片刻便整理了它們,起身走出了書房。 他看了一眼屋外,相比較他進書房前,眼下的太陽已經接近直射,看樣子已經午時了。 “曹國公,小子已經答完,請閱卷?!?/br> 朱高煦的走出沒有讓眾人驚訝,不過他的這份從容倒是讓李景隆對他有些刮目相看。 “呵呵……陛下說了,他要親自閱卷?!崩罹奥∑鹕斫舆^了所有卷章,沒有多看一眼。 他將卷章交給了宮中的太監,隨后才作揖道: “殿下,陛下還留有最后的一題,這題不用書寫,只要殿下說出,讓宮中公公代筆便可?!?/br> 李景隆說著,那名接過卷章的太監也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而他的面前已經被楊展和王瑄擺放了一張桌子,上面備上了紙筆硯墨。 朱高煦瞥了一眼,隨后不緊不慢的抬手作揖:“敢問曹國公,皇祖父出的策題是……” 見朱高煦從容不迫的模樣,李景隆對其更為欣賞,同時也告訴了朱高煦策題的題目: “陛下給出的策題是……削藩?!?/br> 第21章 權力游戲 “皇爺爺,孫兒不明白,您為何會問高煦削藩這種問題?!蔽溆⒌顑?,當飯桌上的朱允炆忐忑詢問,坐在他對面的朱元璋則是端著一碗綠豆棋子面大口大口的吃著,看樣子胃口極好。 瞧著他的模樣,朱允炆一頭霧水。 他不明白,自家爺爺為什么會這么明目張膽的詢問朱高煦關于削藩的問題。 在他看來,這樣的問題哪怕在眼下已經人盡皆知,卻也不能在明面上直接說出來。 “我說,是因為我不害怕?!?/br> 朱元璋放下被他吃了一空的碗,順帶用泡茶漱了漱口后才不緊不慢的回應起了朱允炆。 “自古以來,凡以兵馬取天下者,必為兵馬所害?!?/br> “但是允炆啊,自古以來,從未有天子被藩王造反成功的?!?/br>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朱允炆,搖頭道:“這藩王,是爺爺留給你爹制衡藍玉那幫驕兵悍將的?!?/br> “眼下藍玉他們都死了,可這藩卻還不能削,因為大明朝還要他們來幫你抵御北邊的韃子,西南的蠻夷、甘肅的番人?!?/br> “若是日后沒了北虜南蠻,你自然是要削藩的?!?/br> “削藩可以削,但是要注意方法和方式?!?/br> “我且問你,你若是要削藩,應當如何削?” “應當……”朱允炆沉吟片刻,隨后小心看了一眼朱元璋,緊接著才開口道: “應當先禮后兵,并以德懷之,以禮制之,若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甚不可,則舉兵伐之?!?/br> “嗯……”聽著朱允炆的話,朱元璋雖然并不是特別滿意這個答案,但還是微微頜首,算是對朱允炆的一種肯定。 見他露出肯定的表情,朱允炆松一口氣的同時卻又疑惑:“可是為何要將此事明著詢問高煦?若是他告訴告訴四叔他們,那……” 朱允炆沒把話說滿,但朱元璋卻忍不住笑了起來:“呵呵……” 他看著一臉擔心的朱允炆,好笑道:“你覺得朝野上下,誰還看不出朝廷日后要削藩?” “這……”朱允炆遲疑,他自然知道眼下朝野上下早就知道了朝廷日后要削藩,甚至那些藩王也大多都知道,畢竟朱元璋曾親口對他們說過,讓他們盡可能在邊塞樹立威信,將勛貴的威信降到最低。 如今驕兵悍將死了大半,剩下的勛貴無不是夾起尾巴做人。 朱元璋雖然不會對自家兒子走狗烹,但削權是一定的。 況且,自從兩年前那件事情發生后,廟堂之上對于削藩的聲音便再也掩蓋不住,自己的那群叔叔又何嘗不知…… “知道是一回事,抵抗是一回事?!?/br> 在朱允炆思索的時候,朱元璋卻侃侃而談,絲毫不把藩王放在眼里。 他的話,實際上也說出來了藩王對朝廷削藩的態度,畢竟明初藩王權力極小,手下直屬他們的兵馬也就那幾護衛,少則三千,多則一萬五六。 就這點兵力,如果沒有鎮守一方的大將幫忙,朝廷想要平滅他們不過是彈指之間。 正因如此,眼下朝野內外的藩王們即便得知朝廷之中已經有了削藩的聲音,但他們大部分人依舊不敢有所反應,除了少數幾位藩王…… “你那些叔叔的權力都只限護衛和王府中,地方上那些三司和衛所的權力都是朝廷給他們的?!?/br> “朝廷能給他們,你就能將它們收回來?!敝煸岸似痫埻胗掷^續吃了起來。 “叔叔們確實只有兵權,但他們在地方上的威信不小”朱允炆擔心道: “況且以之前穎國公、宋國公與兩位叔叔的事情來看……” 朱允炆小心看了一眼朱元璋,似乎這話很難說出口,而他這話也成功讓朱元璋臉色一黑,不由對朱允炆略微皺了皺眉。 他皺眉的舉動讓朱允炆心里一咯噔,只覺得自己的心思都被自家皇爺爺看穿了。只是他沒想到,朱元璋并未順著這個話題說下去,而是切換話題反問他: “你以為,削藩之論,高煦會如何回答?” 面對問題,朱允炆搖了搖頭:“孫兒與高煦不甚相熟,不知其心中所想,難以回答?!?/br> “……”見朱允炆這樣,朱元璋面上雖然沒有說什么,但心里卻嘆了一口氣。 “我這孫子,在識人上還是欠缺了一些……” 朱元璋在心底默默搖頭,但同時他也不由好奇起了朱高煦的回答。 他要從朱高煦的這個答案,看出朱高煦這小子是不是真的轉變了心性,而燕府那邊,自家老四又是如何看待削藩的。 說實在話,自從朱元璋得知自家老三和老五與勛貴私下見面,來往書信后,他便看老二和老四都處處留著懷疑。 老二朱樉還好說,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殘暴,沒個想爭儲的樣子。 對于老二,朱元璋還是比較放心的,但對于老四朱棣……朱元璋便有些吃不準了。 老四朱棣雖然面上孝順自己,也沒有做什么不法的事情,對百姓也甚好,可朱元璋還是擔心他那模樣是偽裝出來的。 畢竟他節制了北平兵馬,還可以隨意調遣大寧、遼東等處十余萬兵馬。 這樣的懷疑,在朱元璋這里,漸漸的從朱棣身上,轉移到了朱高煦身上。 即便他多次覺得少年回頭也有可能,但他還是會在不知不覺中推翻這個念頭。 一個幾個月前還在京城縱馬,動輒傷人的小子,僅是進了趟軍營,連戰場都沒上,便突然性情大變,從狡詐狠腹,變成了性情溫和,謙謙有禮? 朱元璋擔心現在朱高煦的這些變化,都是他裝出來的,而他之所以能偽裝,也是有人在他幕后指使。 至于這個指使他的人,饒是他不想往自家老四身上想也不可能。 除了他,旁人沒有能制住高煦那小子的本事。 正因如此,朱元璋才想要用朱高煦來試一試朱棣,順帶敲打一下自己另外那不聽話的兩個孩子,同時對其它孩子說明一下朝廷的態度。 那小子若是答的差,那便讓人把自己的態度放出去。 若是他答的不錯,剛好可以用他的這篇文章來做文章,以此讓老三和老四繼續制衡下去。 “唉……”想到這里,便是朱元璋自己都不由嘆了一口氣。 作為一個父親,這樣挑撥自己兒子的關系,對于他來說確實很折磨,可是他卻沒有辦法…… 帶著這種想法,朱元璋抬頭看了一眼眼前的朱允炆。 盡管他從朱允炆身上看不出一點朱標的影子,但他還是為了這個孫子,做出了對不起其它兒子的事情。 “標兒,爹答應你的事情,不會食言……” 《皇明史竊》 太祖因語太孫曰:“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br> 太孫曰:“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 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 太孫曰:“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br> 太祖曰:“是也,無以易此矣?!?/br> 第22章 《削藩論》 “陛下給的策題是削藩,內容是‘朕以御虜付諸王,可令邊塵不動,貽汝以安。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br> 大教場小院內,當李景隆將朱元璋的原話說給了朱高煦聽,他僅僅是從李景隆口中聽到了‘削藩’二字,便覺得血先涼了三分。 不過,他也很快鎮定了下來,因為削藩這個話題在這兩年的朝堂上聲音并不小,并不是什么不能提及的話題。 廟堂上能有這樣的聲音,沒有老朱的默許,朱高煦是不相信的。 說到底,自從晉王高調爭儲,周王私下與馮勝見面之后,削藩這個話題就已經逃不脫了。 只是對于大部分藩王們來說,削藩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因為直屬他們的權力小的可憐。 如果沒有朱元璋授權,他們手頭也就那幾千上萬的兵馬,連治理一縣的權力都沒有,只能蝸居那周長三里三的王府之中。 站在普通藩王的角度來看,就這點兵馬權力別說反抗朝廷,就是想要走出封地都十分困難。 當然,擁有這種看法的人,并不包括一些強藩,尤其是眼下掌握了山西沿邊二十余萬兵馬的晉藩。 晉王朱棡不僅自己拳頭大,所牽扯的勢力也是極大的。 穎國公傅友德是他的姻親,永平侯謝成是他的岳父,定遠侯王弼是他的舊友。 這三個人能夠影響的,是山陜兩淮地區的數十萬兵馬。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背景,晉王才會在先太子朱標死后高調爭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