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節
尤為關鍵之處在于,百姓如今特別信任大明朝廷。 兩次干旱了,第一次準備倉促,好在挺過來了,上次朝廷那里不收田賦。 此番又旱,百姓非常熟練,上回有疏漏的地方全補上。 等到發現確實旱了,百姓反而喜氣洋洋的,旱啦!旱嘍!哈哈…… 證明朝廷有本事提前預知災害,非常準,滿滿的安全感。 從應天府傳的消息不是說當初劉基沒有算出來當時的干旱,陛下生氣,踩完七星步還是旱,欽天監也不行。 結果人家下丘村準備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挖出足夠用的井。 不然方才吳王殿下要找下丘村的里長發電報,朱里長只說七個字。 官員們想著、羨慕著,他們也想有個高人在背后指點,然后高人躲起來不露面,那么站在前面的自己……嘿嘿嘿嘿…… “夠了,分,吃,嗯!嘿嘿嘿嘿……” 朱聞天把新烤好的雞架讓人拿去,與方才一樣,每人半個。 “憨憨哥,幫咱熱一下串兒和雞架,雞頭哪去了?” 朱棡把托盤往桌子角落處推推,他只撕了一點雞架,又涼了,天熱也涼。 “鹵,烤,rou少,皮掉,切半,腦子,缺,啊,嗯嗯!” 朱聞天非常不愿意回答,他得先把正常的話翻譯成現在說的。 “對對對,之前烤過,生烤雞頭不切開烤不熟,雞頭表皮一烤就壞,雞腦子也都黑了,還是鹵著好?!?/br> 朱棡表示明白,翻譯一下給官員們聽。 “下丘村的守村人都比別村的聰明,了不得!”之前跪下的同知找到機會使勁夸。 “我憨憨哥當然最聰明了,還能……雕刻東西呢!”鈴兒驕傲地回應。 其他官員跟著夸守村人,朱聞天不停地嘿嘿嘿嘿…… “別盯著咱憨憨哥說,咱在此呆一些日子,有事情趕緊提。 來之前在太原府,三哥便讓當地的府官、縣官、里長把問題想好。 只要有需求,必然會給解決,咱可不是過來玩的?!?/br> 朱棣見官員不務正業,大聲說,夸守村人有何用?憨憨哥能幫你們處理麻煩? 官員們又紛紛應是,聽歌看舞。 朱聞天rourou快嘿僵的臉,趕緊喝一大口啤酒,真舒服,太熱了。 連圍繞著燈轉的飛蟲都只有零星幾只,缺水難以繁殖。 要不是在島子上,周圍是太液池,零星的幾只也見不到。 “蝦籠里蝦多了,大家吃蝦不?” 眾人正欣賞著歌舞吃東西喝酒,一個聲音響起。 獵戶姜伍站在不遠處,手里拎個桶,問別人吃不吃蝦。 太液池沒有大蝦,都是小蝦,故此放了一些蝦籠,吃完的雞骨頭扔里。 自從發明了弓箭錨魚技術,姜伍這個上山打獵的獵戶又多了新的生存技能,研究水里的獵物如何獲取?!敖蟾缒氵^來座,嫂嫂和孩子那里怎么樣了?” 下丘村的一個少年過去接東西,順便打招呼,遞一大扎啤杯的啤酒。 “不了,我送完蝦回去,那邊都好著呢!有府里的人一直幫著照料,婆娘能睡安穩覺?!?/br> 姜伍放下桶,高興地接過杯子,拒絕在這邊吃,小心地穩著杯子往回走,突然停下喝一口,這才加快速度。 本地官員已經知曉情況,姜伍一家住在主營旁邊,有宮女幫著照料寶寶。 現在也在島子上,不遠,姜伍不喜歡這樣的場合,剛剛去收了一圈蝦籠。 多半桶的蝦還不少呢!倒進大鍋里換水洗一洗,再放調料腌制上。 旁邊的鍋放油,慢慢熱著,一會兒做椒鹽蝦。 二十來分鐘,一大堆小河蝦處理完,又給姜伍那里送去一小盆,再加一大扎啤。 “香,又酥脆可口,一干旱,河里的東西變少,想是要幾年來恢復?!?/br> 朱棣吃口炸好的小蝦,心疼起水產,有小河已經干涸。 小河里有河螺、河蚌、泥鰍、鱔魚、小魚、小蝦、水蛭…… 其他的能吃,螞蟥……也能吃,是藥,夏天正是捕撈的好時候,用水焯熟曬干。 現在下丘村專門養,說養幾代后,就可以拿活體來進行一些疾病的醫治了。 把活的螞蟥放在人的身體某個地方,讓其吸血,首先要確定螞蟥沒有病菌。 “殿下只要不趁機清淤,加深河道,便不缺魚蝦,借干涸正好修橋。 北方冬季的時候,本就是小河溪流枯竭、結冰,它們進淤泥里去了。 若清淤,想快速恢復,等正常有水后,從其他河流……呃……專門養一下吧!放到上游?!?/br> 里長給出個選擇,清淤還是不清淤,清淤水里的東西恢復速度慢,不清淤快,想單獨加快,人工飼養再放。 下丘村養魚、蝦、蟹,一個用途是科研,一個是銷售。 尤其是觀賞魚,從唐朝就開始,到兩宋發展更盛,都是憨憨說的。 下丘村屬于專業性的,有大的玻璃魚缸,能夠隨時觀測,還能打氧。 加上一部分小河流、池塘、玄武湖、秦淮河,取樣、分析、飼養、圍出個區域養。 經濟魚類飼養不可以破壞原來的生態環境,黑魚就不能在秦淮河用網箱來養,會有大量小黑魚進到秦淮河里,其他的魚甭活了。 黑魚只能單獨挖個池子,與外面隔離開,專門喂,像河鲀似的,想吃的時候撈。 朱棣沉默了,他在猶豫,是清淤還是不清。 “四弟你要自己想出來?”朱樉在旁提示。 “里長教我!”朱棣反應過來,這是自己該cao心的事情嗎? 里長:“……” 他同樣難以決策,利弊如何平衡? “清,干凈,泥,??!種,嗯!嘿嘿嘿嘿……”朱聞天出聲。 “殿下,清吧!”里長懂了,晚上休息的時候再問,根本就不是淤泥種地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知識憨憨至于單獨強調? “聽憨憨哥的?!敝扉ν?,事情不大,即便錯了也是對的,下丘村高人會給補償。 本地官員腦袋又開始疼了,要清淤?準備安排服役人員的時間了,包括提供的伙食,晚上顯然不適合清淤,就白天? 第1061章 淤泥無關兩極斷 “風再冷,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任我飄搖……歌在唱,舞在跳,長夜漫漫不覺曉,將快樂尋找……風在冷……” 月正中,宮女們一曲笑紅塵后,筵席結束。 官員們很想按照歌詞里唱的那樣長夜漫漫不覺曉,將快樂尋找,不,是再多喝幾個小時,不能跟王府的宮女一起尋找快樂。 席散了,里長來到憨憨的地方,一邊看憨憨烤東西,一邊抿啤酒,耐心等待。 北平府比太原府富裕,故此總能弄到羊腰子,加上羊蹄筋、牛板筋、牛rou筋。 朱聞天愛吃這些,純rou的吃著沒嚼頭兒,不夠筋道兒。 “里長還吃雞架不?有剩的,你吃我讓他們給送來,我單獨為你烤?!?/br> 朱聞天先擺上來一碟煮的茴香豆,串兒那邊已經好了,但挪到烤架熄火的炭的位置上,慢慢烘,屬于保溫。 “你咋不吃呢?還單獨為我烤,你不愛吃我就愛吃?方才我根本沒吃幾口東西?!?/br> 里長拒絕,堅決拒絕,有好東西誰吃雞架? 雞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估計曹cao那時是燒烤技術不行。 要是懂得鐵板雞架,是不是裹個面壓一壓,至少能喝兩大碗青梅煮的黃酒,打雷都不哆嗦掉筷子的那種。 朱聞天把里長的酒滿上:“魚的溯游、洄游能力特別強,蝦亦如是,河螺、河蚌,它們洄游性差。 干旱區域的小河流清淤,會減少自主移動速度慢的水生生物繁衍與恢復速度。 最簡單的辦法是從別的河里撈出來一部分河螺、河蚌,扔到上游,它們自己一邊生存,一邊繁衍,溯游向下。 但這不是目的,主干流沒出問題,就不影響整個區域生物體系維持。 人才是最重要的,干旱的時候,百姓的日常生活行為受到一定限制。 先去考慮百姓在正常氣候時這個季節做什么,再進行對比,會有所發現,比如……” 朱聞天慢慢說著,吃一口東西、喝一口酒、說兩句。 非干旱的是時候,城外山腳下的百姓會在小山坡上種地,一般都是種菜,要么種點紫蘇、大豆。 干旱百姓提前知道,權衡一番,不劃算,總得挑水上去澆灌,累死個人呢! 說好了的,整個夏天全旱,最多給自己家種的果樹澆澆水,蠶都養不了。 種棗樹的能夠保持原樣,大棗產量低,澆水能夠緩和一下,然后棗子比尋常的時候甜。 這樣的棗子百貨商店會收,接著送到惠民藥局和生藥庫,當藥用。 他那時同樣大的棗子,新疆那邊的就貴,看大小感覺不出來,問問藥房就懂了,含糖量的問題,它這個糖不是白糖。 那么百姓不在山坡種地,總得做事情,一個是幫著別人灌溉平原的田,一個是修橋補路。 還有什么呢?看居住的位置,挖礦不受影響,為冬天準備的柴火多了,樵夫的收入基本不變。 樵夫要賣干柴,柴火好獲取后,價格降低,達到平衡。 真正焦慮的是平時四處幫工,自己沒有田地的群體,他們的工作機會減少了。 而四處清淤,在他們付出一個月的勞役期后,就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他們再干活屬于有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