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節
朱聞天拿著筆在那寫配方,釉的配方,景泰藍有很多配方,現在還沒有全弄出來,后面的是清朝弄的,包括冶煉工藝提高弄的純銅,這個現在村子就做出來了。 景泰藍的分類多,先寫幾個,有時間再補充,現在的給朱棣交差用。 寫了大概二十分鐘,朱聞天讓出位置:“有五十分之一左右,之后再寫,今天大家都累?!?/br> “好,我抄?!崩镩L先拿冷水洗洗臉,讓自己清醒一下,耐心地抄起來,原稿要留著回去放在祀堂里。 抄完他回自己的帳篷,倒頭便睡,決定睡到明天中午起來吃飯。 結果大家早上從十點開始陸續醒來,睡不著了,干脆洗澡,處理一番個人衛生,等著吃午飯,順便把太原府的官員們喊來,但現在不接見,等吃飯的時候慢慢聊,一直聊到晚上。 昨天喝羊湯剩的東西重新加工一下,煮骨頭的羊湯里面放了很多菜,當湯用。羊雜炒了,羊rou燉胡蘿卜,羊排……沒剩,骨頭倒是留下了,顯然不能再扔湯鍋里煮。 單獨用大鐵鍋煮,等著煮好了可以做成骨粉,喂大牲口,要么給百姓家的家禽吃,那個煮的湯,放里面麩子什么的,再燒開了,喂豬,豬愛吃這個,雜食動物。 又做了一堆鴨子的菜,挨著汾水必須養鴨子和鵝,所以弄了一個東北菜,鐵鍋燉大鵝。 其實雞也有,這是朱棡下的令,必須養,只要適合養的地方,就把能養的全養了,不適合的別養,否則人得把自己的飯喂家禽。 今天不吃雞,明天再說。 “里長早??!”朱棣先起來收拾完,等里長出來后上前打招呼,別看他是皇帝的兒子,老四燕王,對下丘村始終保持著尊重,尤其是里長。 “燕王殿下早,昨天咱想了想,想到個繼續在北平行省推動大食窯器工藝,殿下請看?!?/br> 里長知道對方為何刻意等著,就為了這個。 “倒是不急,辛苦里長了?!敝扉σ贿呎f著一邊接過那摞紙,迫不及待地看幾眼,確定是大食窯器,不過紙上寫的是:銅胎掐絲琺瑯。 他理解,搪瓷嘛! 村子里做出來了,在鐵的外面弄一層燒玻璃用的東西,燒完后,就可以當正常器皿,不過沒往外賣呢!只在村子與宮中用。 這個要拿出來先賣給夷人,等賺一大筆錢,再通過百貨商店賣百姓,售價控制在正常陶器二倍。 百姓能買得起,關鍵摔一下子最多掉一點釉,不會碎,里面是鐵的。 另外清洗特別容易,尤其是當痰盂和夜壺,別的東西洗的時候會非常麻煩,洗不干凈話…… 搪瓷上面可以畫畫、寫字,挺漂亮的,賣夷人的要更漂亮,用絲綢和好木頭的盒子裝。 小孩子愛動,吃飯摔一個陶碗保證挨打,換成搪瓷的摔了還能使喚,掉釉了有方法補。 正常情況使用,十年八年的無須擔心,摔一摔掉點釉而已。 等十年八年,不,五年后,估計下丘村就能帶著大明百姓隨便買搪瓷了,下丘村的技術提升太快了,似乎有了一些基礎后,他們就放開來研究。 其他人出來,借朱棣手上的紙看看,恭喜一下,準備吃飯。 官員們到齊,知府郭景闌,同知柴殊,通判田江、推官馬皛羽、知事曹礱照、照磨呂煜六人過來陪同,到近處,大家分餐制。 其他的官員見過禮就安排到遠一點的位置,下丘村得把周圍給占了,他們負責照顧四個親王,包括安保。 隊伍別的人坐大桌子,分不了餐,麻煩,有盒飯店的餐盤,拿它裝,也屬于分餐,至少不是伸筷子在一個盤子中夾。 六個人主要看自己的‘主子’晉王朱棡,這個今年虛歲十七,周歲不到十六的親王。 之前接到過來字晉王府的命令,讓自己等人如何如何做,要快一點做,別耽誤了。 出的主意都是直接落實到位的,什么地方適合養哪種家禽,百姓家中條件如何。 冬天清淤如何處理淤泥更好,在低洼的地方雨天種荷花,成為池塘,這樣水不容易干,夏天有荷葉遮擋陽光。 給了自己等人三本書,要求對照著學,并說這書里的東西先湊合著用,回頭他找人來幫忙具體安排。 那些主意和話,是出自這個臉上還帶著稚氣的少年? 第906章 民生多為廉價取 朱棡很隨意,他穿著便服,不然還得在吃飯的時候換衣服,何況他還未就藩,想殺人需要發電報給父皇。 “諸位吃飯,這個鴨子是紫蘇鴨,咱太原府想是平時不吃,更愿意吃豬rou和羊rou,山羊好養活,豬就吃得臟一些了。 紫蘇不錯,去采摘的人說河邊及田間地頭、院落旁邊、山腳下都種了,你們把咱的話聽進去了。 回頭派人采一部分紫蘇,做藥用,其他的待結了籽取籽。 惠民藥局開到咱太原府,咱不能全指望別處往咱的地方送藥材,咱自己有的藥材要采、要栽?!?/br> 朱棡先打話題,說鴨子,山西的地方河流不是那么平均,有的地方水多,汾水邊的,有的地方常年下不了多少雨,蒸發速度還塊。 如此種什么合適?沙棘、蓖麻、山杏、花椒、山桃、百桿等作物。 說白了就看本地哪一種樹和草活著,如果對經濟發展有用,照著種即可,沒見到活的,看其他地方有沒有同樣環境下活的,依過來試著種。 沒有河的地方顯然無法養鴨子和大鵝,哪怕種上白羊草喂鴨鵝,它們照樣不適應。 白羊草應該成片種,然后拿來放羊,順便還能固土固沙。 荊條也不錯,同樣固沙,收獲后編筐做籃子,燒火……有煤,引個火就行,把爐子里面放箅子,燒煤比燒植物強,本來就旱,再燒植物…… 朱棡吃兩口,讓官員吃兩口,聊幾句,都是他在指點,官員們聽著。 “香酥鴨來了,先蒸后炸的,咱這里種花椒,正好蘸著花椒粉與鹽吃。 咱再強調一遍,不能養鴨子和鵝的地方絕對不要叫百姓養。 嘗嘗爆炒鴨丁,呦!熘鴨血也上來了,放點小蔥,確實提味兒。 取鴨rou的時候鴨架上多留了rou,一會兒給大家看下鐵板鴨架。 鴨翅膀的中間位置做了啤酒鴨翅中,翅尖、鴨頭、鴨腸、鴨腳鹵了,翅根裹面炸。 鴨屁股取了……你們不懂,就是不能吃的地方,切碎炒刀削面的醬了,就是臊子。臊子你們會做不?” 朱棡盡量讓自己親官一些,還指望著人家辦事呢!現在抓起來,只能派自己府上的人臨時頂替。 下丘村的人不可能留在這里,哥哥和弟弟的人同樣人家要帶著。 太原府的六個府官聽入迷了,心中稍微確認,晉王府送來的信應該是晉王殿下所出。 而且感覺殿下是個吃貨,這鴨子從頭吃到腳,除了鴨子毛,其他的地方分著吃,鴨子血都不放過。 突然間被問刀削面的臊子,六個人互相看看,有人露出為難的神色,因為其他五個人最后看他。 “殿下,臣家中確實有人開面鋪,只是這個臊子……” 知府郭景闌露出為難的神色,他是太原郭氏后裔,曾經也是大家族,結果戰爭一頓打,都打得差不多了,太原王氏厲害不?一樣廢了。 唐朝王氏再厲害,還能比得上后來的郭子儀? 郭景闌自己家中有親戚開面館的,他自然知道臊子怎么做,獨家秘方。 “咱問你會不會,不是叫你獻方子,你家的方子……哼!等晚上喝酒喝差不多了,給你吃一碗鴨rou臊子刀削面?!敝鞐炂蚕伦欤骸霸厶锰脮x王,要你家的臊子配方?你真瞧得起你自己,你吃過下丘村的各種配方的臊子沒? 莫說說豬rou的,豇豆的臊子你聽說過?雜蔬臊子知道啥樣不?全蘑菇的臊子明白什么味道? 回頭咱讓百貨商店賣臊子,正好適合咱這里的人吃,二哥你那呢?” “西安府也賣,羊rou羊雜的同樣不錯,村子專門給咱們換著做了嘗?!?/br> 朱樉回應,太原吃面放臊子,西安沒區別,就是看面如何處理。 “郭知府可曉得做臊子最關鍵的是什么?”朱棡轉過頭又問郭景闌。 “呃……”郭景闌略作思忖:“是味道要好……吧?” “味道好是基礎,味道不好誰吃?最重要的是廉價,臊子不花錢的,就跟炸醬面添醬一樣,有人能吃咸的,就得多放臊子。 故此臊子要做得很咸,避免吃面的人把臊子當菜吃,再咸還是有人要加,大不了多喝面湯。 如果是自己家做的哨子,更咸,殺豬后舍不得吃rou,就做成哨子,每次吃面的時候吃一點,跟咸菜一樣。 開店臊子在好吃的前提下,把臊子本錢降下來,否則面館活不下去的,百姓都窮?!?/br> 朱棡指點對方,好吃還不容易么,使勁放好東西,下丘村往好了做,好吃得都要吞掉舌頭了。 六個府官同時點頭,認同晉王殿下的說法,確實是便宜才可以,不然給不起。 他們同樣得吃飯,在這里不吃面吃什么?專門吃晉祠大米? 官員吃臊子刀削面,臊子必然要加的,照磨才是個從九品官,他俸祿少,知事正九品,推官正七品。 知府正四品,有家要養,去親屬家吃臊子面,看著別人使勁加臊子,跟著心疼,再加幾次得賠錢。 “殿下,如何降低本錢呢?”知府郭景闌腦海中都是親戚家吃面人多放臊子的情景。 “郭知府??!本王確實知道如何做,只是……” 朱棡搖頭,不告訴你,你剛才都不告訴我呢! “唉!”郭知府嘆氣,只是又蹙眉頭說:“殿下,哪一個做臊子面的必然要想辦法做出廉價的臊子,難道還有更厲害的手段?” “在應天府咱下丘村五文錢一天能給做出來三頓飯,還有rou呢!想不到吧?嘿嘿嘿嘿……”朱棡笑起來。 “嘿嘿嘿嘿……”朱聞天逮到機會一起嘿,臊子確實可以更廉價。 六個府官再一次有了默契,用不可思議的目光看晉王殿下,應天府,五文錢三頓飯,有rou? 哪什么做的?沒把人給吃死?偏遠的太原府吃三頓刀削臊子面五文錢也不夠哇! 好在百姓一般只吃兩頓,路邊的小攤子,兩文錢吃一頓,跟人家商量,少吃一點,五文三頓似乎可行。 似乎看出來他們的心思,朱棡繼續說:“不是一個菜,每頓至少兩個菜,還有米飯和咸菜、湯。 南京好位置的丹青盒飯店,四菜一湯加米飯,菜三文錢,有賺的,不是白送。 咱下丘村就這本事,當然,你想吃一千貫的飯菜,他們也能做出來,保證物有所值?!?/br> 第907章 諸事皆通如此做 由于距離太遠,太原府的官員對下丘村不了解,許多事情是聽上面的公文帶一句下丘村什么的東西。 比如種子、藥材種植、百貨商店負責處理總賬的,這些里面就提一下。 其他更多的情況由跑這邊的商人傳遞,商人說得亂七八糟的,好像下丘村無所不能一樣,能上天,可入地,騰云駕霧…… 有商人說下丘村很有錢,一天一萬貫,根本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