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節
停留的所在是一個村子邊,村子里拿出來的蛋和鴨子,順便跟著吃,隊伍給他們寶鈔,不要不行,必須是買。 村子的孩子就吃到了爆米花棒和爆米花,這兩樣東西是哄孩子的神器,設備帶著,到地方就給做。 吃一斤高粱米,孩子不會開心,正常吃飯而已,吃一斤用高粱米做的爆米花棒,孩子就高興了,甜??! 牲口都喜歡在種糖化反應的食物,何況人乎! 所以爆米花棒還有用麥麩做的,給馬和騾子吃,不然誰給得起糖? 馬愛吃糖的,給它吃糖塊它就歡喜,吃胡椒也是如此,哪一個都不便宜。 馬喝水的時候,在水槽里撒一把麥麩,馬就能多喝點水,至少會努力地把麥麩吃掉,跟人吃珍珠奶茶是一個道理? 屬于一種習慣,像小浣熊吃東西總要洗一洗,名字就這樣來的,愛干凈,不錯,所以給小浣熊一大團棉花糖…… 人和牲畜不同的是牲畜不懂得克制,人明白,孩子們吃一點爆米花棒便放在旁邊不碰了,抓緊時間吃饅頭。 孩子們懂得,爆米花棒再好吃,它不頂飽??!饅頭才是最實際的。 有小孩子不理解的,抓著爆米花棒不放,大孩子會教,一巴掌過去,小孩子張嘴要哭,一個大饅頭塞到手上,小孩子張著的嘴就調整下狀態,變成笑容,很甜的那種。 第904章 強行抵達問大米 馬匹和騾子恢復過來,留下一堆高粱米的爆米花和爆米花棒,在百姓的告別聲中,隊伍繼續快速行進。 傍晚的時刻,終于走完了今天要走的路程,前面由船只先到搭建好的營帳中升起炊煙。 “牲口不行了,一天走二百里,確實很累?!?/br> 朱樉下馬,揉著自己的腿,之前他還乘車,結果發現速度慢,車已經有減震了,馬跑起來還是顛簸,路不好。 此刻的位置是河津縣旁邊的河南,不去河津縣,需要過河。 那邊的路不好,有姑射山,一個很大的山脈,加上九原山、三蹬山、羅云山等山,走汾水北就爬山玩吧! 汾水南河多,需要渡一條又一條的河,相比起來,汾水南好,然后就是汾水東。 “洗個澡,吃飯,早早睡,明天早起,繼續跑?!?/br> 朱棡是最不怕吃苦的,他著急,他想快點到封地。 大家也不多說話,各自進帳篷洗澡,先到的人喂牲口,半夜還得加料。 如是,眾人強行軍跑了四天,成功抵達太原府的陽曲縣,正如朱聞天說料,麥子還未收呢! “還是住營帳,咱那宮殿早著呢!不急,先把工匠用在有用的方面,修路修橋什么的?!?/br> 朱棡沒帶著大家去他的晉王府,那里工地停工了,他給叫停的。 正常歷史上,后面他的晉王府便能修好,他嫌勞民傷財,反正又不立即就藩,等著有錢了再修。 修晉王府的工匠和百姓,就被安排著修橋補路,先把基建搞好,等著經濟起來了,他再修他的宮殿。 不止是他,朱樉的秦王府與朱棣的燕王府,皆慢慢修,有時間修一下。 他們發現了,基建太重要了,鳳陽府都停了,只修南京的皇城,大量工匠在工業區生產制造。 馬鞍山的鋼鐵廠同樣晝夜不休,各地方的煤和焦炭源源不斷運過來,鐵礦里一天四班倒,就為了有力氣多采礦。 只有吳王朱橚啥都不想,他一直打算把自己的封地換了,不然鳳陽宮修完誰去???當自己的吳王府? 到了地方,拒絕了太原府的官員過來,明天再說,今天累,沒精神頭,喝個羊湯就睡覺,要睡到明天晌午。 太原府的羊多,或者說山西、陜西的羊都多,土地越是貧瘠的地方越愛養山羊,越養山羊越貧瘠。 百姓沒辦法,山羊這種刨草根吃的都養不活的話,養別的更得餓死。 羊下了崽有羊奶喝,養羊在很多時候是為了娶媳婦兒,生孩子,孩子可以活下來。 太原府相對來說還好一些,能夠建府的位置,通常都有水,水資源豐富,種地容易,就怕沒水的地方,全是黃土的塬,偶爾長點野草,也是枯黃的,要么就是沙棘。 本地人吃羊雜割,現在就有了,只有羊雜,沒有羊rou。 元朝之前是草原的游牧民族,他們殺羊不吃羊內臟,而且有特殊的手法可以殺羊不見血。 在附近沒有河流的情況下,這種殺羊方法就免去了清洗的麻煩,內臟不清洗,當然無法吃。 羊皮剝了,羊rou不管是烤還是煮俱適合,羊雜刨坑埋了,不能直接扔野外,會遭狼。 如果養狗的話給狗吃。 元朝打敗了北宋,就在這邊住下,同時放牧與漢人接觸。 蒙古人自然高人一等,統治者嘛! 他們習慣了吃羊不吃羊雜,漢人一看他們扔羊雜,這不扯淡呢么,于是撿起來自己做著吃,不缺水。 故此真正的羊雜割是沒有羊rou的,只有羊下水,羊骨頭也沒有。別看扔羊下水,但羊骨頭會吃骨髓,然后養狗的話,把吃完骨髓的骨頭給狗。 羊雜割跟羊雜湯等同,不是羊湯,羊湯里面要放rou,有的地方一說羊湯,里面全是羊rou,不存在羊雜。 “一切皆來得及,殿下可以安心?!?/br> 里長同樣累,強行軍,路上根本沒心情說話,此刻放松下來,感覺渾身酸疼。 朱聞天什么事情都木有,在那里烤著羊rou串,小伙伴們炒了幾個羊rou的菜,大家一起喝藥酒。 “越北的地方麥子收得越晚,下丘村的麥田種的大豆和高粱已經長很高了吧?” 朱棣想起下丘村的那么多地,那邊的麥種往北邊送,再從北邊挑好的麥子送到村子當種子。 同時送的還有土壤,需要經過對比,在某個地方的麥子是否不適合其他地方。 下丘村干的活兒屬于司農寺,負責選拔好的種子,培育新的種子,順便幫別人分析土壤結構。 朱棡伸手:“憨憨那幾串兒好了,我吃一串兒。咱村子的技術別人學不來的,太難?!?/br> “好,熟,吃,給!嗯!嘿嘿嘿嘿……” 朱聞天這幾天倒是多說話了,看到什么景色都嘿一下。 “扒羊臉也好啦!這個菜時間最久?!?/br> 小丫頭把扒羊臉擺上,羊臉最好這么做。 其他的方式做,已經有別的菜了,比如蔥爆羊rou、水爆肚、醬羊肝、涼拌羊蹄筋。 輪到羊臉的時候就剩個扒,所以就扒了。 朱棡擼一口rou串:“這里的羊多,將來靠養羊能否富裕?” “不止是羊,此地也是牲畜中轉飼養場,種小雜糧,加上專門種的青貯,可以大力發展養殖業。 明天我們休息一天,然后在這周圍轉轉,到晉祠看看當地的育秧怎樣了,那里過些日子要種大米。 那里的大米宣傳宣傳,能賣上好價錢,比如變成貢品。 整個這一片地方都是小麥、高粱及其他小雜糧,只有那里種水稻。 羊呢,從草原送來的,咱們就養,尤其是綿羊,慢慢養著調整,看能不能養出來新的品種?!?/br> 里長說完端起酒盅干一盅,兩錢的盅,確實是一口一個,兩口也行。 太原府別的地方一律種小麥,只晉祠鎮種水稻,很多年前就種,天知道他們為什么要種這個。 然后在當地銷量比較好,別處的大米過來太遠了,就本地這一個地方有,百姓買來吃。 之前朝代治理這里的官員更吃,尤其是從別處調來,南方的,就指望著當地的大米活著呢!總吃面受不了的。 朱棡吃串上最后一口rou的動作停?。骸鞍汛竺姿偷侥暇┙o咱父皇?這里的大米天下最好?” “殿下說它是天下第一,它便是天下第一,不過定遼都衛那邊的大米其實……” 里長沒把話說完,意思是,有更好的,都吃過了,專門從那邊運到南京的,蒸米飯才香呢,不用吃菜,只吃飯就行。 第905章 掐絲工藝少年容 “換一下口感也行嘛!貢米,咱收一些,給父皇和母后送過去?!?/br> 朱棡才不管定遼都衛那邊的大米好不好呢!反正自己的地方必須好,本地百姓可以不吃大米,只要大米能賣上高價便成。 “等到了北平行省,我看看我那里有什么東西能當貢品?!?/br> 朱棣也打算弄點值錢的東西,說著看向里長,意思是你說北平哪個可以。 里長:“……” “到地方或許有所發現?!崩镩L只好如此回應,如果有的話,上次就說了。 北平行省沒有特產,現在那里有的東西,其他的地方全有,甚至比它還好。 朱聞天在那里邊烤串兒邊吃串,他想哈哈大笑,北平的一些小吃,全被他給弄到南京了,不止是北平的,其他地方的也如此。 生活需求,像烤鴨、驢打滾、果脯、各種點心…… 跟晉祠大米不一樣,這是人家單獨種的,別處拿不出來同樣的東西,雖說東北大米更勝一籌,卻難以運到太原。 北平的板栗也不出名,炒的話不好剝,柿子也不是它這里最好,還有葡萄什么的。 唯一沒專門弄的是景泰藍,不過這個工藝已經有了,是歷史上之后的景泰年間達到巔峰,這個是外來的。 如果讓北平的好工匠專門攻這個技術,也不錯,回頭跟里長說說,別讓人家燕王朱棣難過。 “好的!麻煩里長了!” 朱棣暗自嘆口氣,顯然認為沒辦法了,好在自己那里位置好,資源多,夠用。 “殿下,晚上我回去想想,或許明天就行?!?/br> 里長看到憨憨手上的小動作,高興了,果然憨憨夠厲害! “太好啦!”朱棣明白,這是找高人去問,高人是誰已經不重要,隱形就隱形,鬼魂都能接受。 連著自己的父皇和后宮的人,加上文武百官,已經默認了,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高人……隱形。 …… 大家吃完飯,困不行了,紛紛休息,里長也困,卻忍著疲倦找到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