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節
頭領,或者說酋長、族長,由他們領頭,帶人出來交易。 大家需要什么東西,先說好了,之后一同換。 其實沒有多少群體,無非撫順這里隨時交換,大明、高麗、女真的地方互市規定日期,冬天一般一個月一次。 選的日子是當月的十五,因為有月亮,晚上路還是能走的,下雪后更方便。 今天閏十一月初三,哪有月亮?交換完東西要在此地住,不住不行,根本回不去。 趕路過來的,當天到了當天換完東西走?有的用馬拉爬犁、有的鹿拉。 部落必須集中畜力,跟下丘村之前一樣,去宣城縣的縣城或當涂縣的縣城,有車。 人的耐力強,能夠承受,牲口不休息就累死在路上。 最近的地方,女真人幫忙挖煤、鑿冰,鑿冰過程中有魚,會有專門的人用抄網抄,抄上來凍住大家分,女真人有,大明人也有。 這叫利益結合,互市不是,互市屬于利益交換。 朱聞天的政策是努力用溫暖來融化對方的心,若將心比心都不行,那么就用火藥的熱來融化對方冰冷的心。 故此這些頭領會帶著人住下,泡個熱水澡,就是東北大池子的那種,然后他們自己互相搓背。 鹿和馬被牽去牲口棚子喂養,由大明提供精料。 池子分男女,主要是洗頭,不然有虱子、蟣子,有部落的人帶女子過來,夏天的時候還抱小孩兒呢! 這里的香皂免費用,不準拿走,要么你就拿東西換,可以帶回去。 今年夏天和秋天的時候,就有成親前的女真人男女過來,分開洗,洗完把來時穿的衣服包起來,穿拿出帶的衣服回去,這樣成親后行周公之禮就更愉悅了,干凈,香噴噴的。 遇到成親的情況,這邊的文吏會帶著大家一起祝賀,贈送一堆東西。 鍋碗瓢盆什么的,牙刷牙粉…… 小孩子出生了、百日了,部落的人過來說一聲,也安排人過去送禮,盡量融合。 《春秋左傳正義》有表: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換完東西的人立即去洗澡,在大池子里泡,不準在池子搓澡和打肥皂,不然那池子的水需要一會兒一換。 女子若是趕上月事,那就得用淋浴,嚴禁進池子。 女子過來洗澡,她們有硫磺皂用,免費的,要不就自己拿東西換,不過不能天天用。 一上午過去,所有的交換全部結束,包括午飯,正常女真人也是一天兩頓飯。 到這里一天三頓飯,通過勞動或拿東西可以換取,女真人愿意換。 比如他們用二斤野豬rou可以換一頓午飯,午飯會炒野豬rou、醬茄條、韭菜豆干、一塊腐乳,小白菜湯。 主食一般是饅頭,有時候人勤快了會包個餃子,為什么是面食?因為北方小麥多,尤其是山東。 換成長江以南,給你的就可能是米線、米粉、秈米飯、大米餅。 粳米好吃,關鍵這個作物是東北主要產物,而現在的女真人不怎么種??!粳稻一年一熟,最適合東北,當然東北也能種小麥,像產煤的撫順,高粱、糜子、小麥、粳稻、小米等等全能種。 關鍵你種??!女真人在這方面不行,放著最有名的大米產區,非要狩獵。 朱聞天最有發言權,八九十年代的東北大米好吃到什么程度?就跟山東那時的饅頭一樣。 不需要吃菜,只是吃米飯和饅頭就覺得香,能當零嘴兒。 后來品種變了,追求產量,然后還忽悠人說東北粳米。 于是東北大米越吃越難吃,再也找不到兒時的口感和味道了。 哪怕是東北人吃著都茫然了,蒸出來的米飯咋黏糊糊的?東北大米蒸出來不應該是一個粒是一個粒分明的那種嗎? 現在女真人守著好地方,整天捕獵,對,這邊的獵物多,憑女真人捕不完的。 女真人不知道歷史,也不需要理會,反正吃得香,二斤凍野豬rou就能換一頓這么豐盛的飯。 “劉朝官??!我有個事情想說?!必柖涑燥埖臅r候坐到今天收貨的文吏身邊。 “我不是朝官,好吧!什么事兒?”姓劉的文吏不想繼續澄清,累!心累! “我那邊的一個小海子里有條吃人的魚,黑魚精,看到人說它身長十丈,一張口就能吃掉一頭牛。 秋天的時候我也看到了,不知道長多大,反正一群野鴨子眨眼間就沒了。 我們都不敢去那里下水,怕被吃,魚大了咬人,有的魚吃rou,咬住你個胳膊你還能上來?” 兀爾朵覺得今天對方給得多了,便提供一個信息,他是沒辦法抓那條魚,相信大明朝廷想抓就能抓住。 “就算你說的是真的,那都凍上了,我能鑿個冰窟窿跳下去抓?我自己去喂魚?”姓劉的文吏苦惱又糾結。 他想弄一條大魚獻上去,可是能力有限,能長那么大黑魚的地方想掏干水都不行。 “你們不是有轟隆轟隆的火藥么,黑魚一般冬天都在底下睡覺,給它震醒,它就上來了。 你想??!那么大的黑魚,都成精了,你給捉到,然后獻給朝廷,朝廷不就把你給調回去了? 我知道你不愿意在這邊當官,因為咱們給不了你什么,所以……” “所以你想差了,我是主動要求過來的,大明從來沒指望過你們給大明什么,陛下只想讓你們生活好起來。 我到此當官不為錢財,陛下信任我才派我過來,我以前不說,是不愿意說,我父親乃兵部尚書諱仁。 陛下命我來時,與我所言:莫落乃父之威,兵部,國之存亡,邊關重中之重。 我回陛下:父在兵部,兒去陷陣。沖鋒之勢,有進無退;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我不愿意在這?你要給我什么?你能給我什么? 哎!你說的黑魚我記下了,會趁著下次送回去冰的時候寫題本,看朝廷如何安排。 怎么說你都是為我著想,我多送你幾個雞蛋,你那里有人嗓子疼,用葷油煎了趁熱吞服,燙一燙就好了?!?/br> 姓劉的文吏激動了,覺得自己被侮辱了,最后又冷靜過來,跟兀爾朵說簡單的治療嗓子疼的辦法。 其實就是用高溫來殺菌,有利有弊,主要是燙那個‘小舌頭’,就是垂懸體。 第740章 為公無私貪墨事 午后,天氣晴朗,只是耀眼的太陽并未給人帶來幾許溫暖。 交換的地方有溫度計,此刻在沒被太陽直接照到的外面,顯示零下二十九度,有誤差,四個溫度計低的零下三十度,高的零下二十七度。 這等溫度適合干半天活兒,或者一直別停下工作,在外面站久了不動,抵御不住寒冷。 女真人今天要住下,下午不能只在房間里呆著,他們幫忙鑿冰,以換取晚飯和住宿。 路無須修,雪路適合行走,爐灰渣子有,卻會攢下,用來燒磚,女真人用東西換磚頭,拿回去盤火炕。 本地人始終在工作,他們冬天沒有事情做,正好干活,換東西。 一部分人從一百多年前就到了這邊,原來他們也是女真人,還有一部分元朝的蒙古人,加上始終在此繁衍的本地人與遷徙來的人。 比如高麗人,現在就有,數量很少,有被當努力抓來的,還有逃災到此的。 眼下沒有從河南、山東等地過來的闖關東人,因為沒有山海關,山海關的東邊是關東,也叫關外,西邊自然是關西、關里。 東北人一說地方就問你哪的?對方答,關里的。 歷史上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山海關所在修的關隘,與長城相連,后世說的‘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就這么來的。 不過那個京是指清朝時候的京,關外的叫勝京,沈陽有故宮,關里的北京。 朱聞天也不知道應不應該修山海關,大明不需要繼續修長城和關隘,大明的軍隊能夠輕易打敗任何敵人。 有修長城與關隘的人力、物力,不如拿來修路。 大明的規劃本地人不曉得,他們只懂得干活,今年按照官員指導種了水稻,收完后留下種子,其他的全送到南京去了。 水稻產量低,但好吃,用小麥跟他們換,比他們自己種小麥多出一倍,誰規定饅頭不能吃? 現在他們工作,換錢,給銅錢,他們再拿銅錢買東西,藥材不用他們買,此地有個惠民藥局,免費給,包括養濟院。 大明需要籠絡住當地人的民心,幫忙頂住海西女真。 他們能夠買到便宜的牡蠣干、海虹干,即淡菜,加上小螃蟹、海米、蝦皮子、蝦仁…… 小螃蟹海邊的那種幾厘米大的叫中華絨螯蟹,炸著吃,或者煮湯的時候放進去,沒有rou。 再給他們一家發一個銅火鍋,燒木炭,有小煙囪和蓋子的那種,就是東北火鍋。 這樣他們吃火鍋的時候放進去一把海干貨,包括紫菜,借個鮮味,就可以涮酸菜、凍豆腐。 rou的話,他們剛養的豬還未長大,明年等著繁殖小豬,然后才能挑著吃。 軍隊出去打獵,回來有rou,他們掏錢買,價錢不高。 “劉朝官,我瞧著大棚里有韭菜,能給包些韭菜餡的餃子嗎?我明天帶走,你要什么?” 兀爾朵派手下人去幫忙干活,他呆在劉文吏身邊,他出來的時候寨子中的人有想吃餃子的。 他們本身不會包餃子,自從這邊有了互市后,餃子、包子、盒子等食品便流傳過去。 一般人都不敢相信,女真人守著東北的黑土地,日常居然種青稞吃炒米、炒面。 或許他們打獵,總能弄到腥臊的獵物rou吃,于是他們更愛吃韭菜餡的餃子和包子。劉文吏看看兀爾朵帶來的人干活的樣子:“要多少?” “這么大的一百個,我帶了四只獾子,成不?” 兀爾朵比劃一下,作為一個頭領,他需要讓人覺得他可以被依靠,有人想吃韭菜餃子,他愿意付出代價。 他認為用四只獾子換一百個餃子屬于他占便宜,現在的季節除了大棚,哪里還有新鮮的韭菜? “我叫人給你包?!眲⑽睦酎c點頭。 他轉身去別處,找婦人,婦人幫忙侍弄大棚,大棚中有蜂箱。 “老五媳婦兒,一會兒借我塊肥,蒸包子用,他們打獵過來換東西,買點rou先用冷水泡上去去腥臊,跟酸菜一起包?!?/br> 劉文吏過來時聽到有人說話,借肥,即面肥,發面的時候沒有酵母,都是放很長時間才能發好面。 發好的面留下來一塊放著,本身帶酵母菌,等下次發面放進去,面發得便快。 自己家中若是一段時間沒吃面,酵母壞了,再吃就得管別人借,這個借其實不用還。 等別人家沒有的時候上門借,自己家正好有,就給對方一半,若自己不想最近再發面,就全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