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節
作為一個地方官,不是里長,知縣是基礎。 那么一個合格的地方官,在除了教百姓種植、養殖等方面的事情后,必須發展工業。 其中一個辦法為引進外來資金,找商人到縣里投資,商人憑啥去? 首先給商人畫餅,不,是描述美好未來,比如縣里有多少人口、自然資源是哪些、開采難度低、交通便利。 若說完商人還不答應,可以告訴商人免稅,從開始生產時算,免三年,之后再有三年減半,或者免五年也成。 投資商人的稅不重要,百姓多了工作,增加收入,百姓要消費,消費就能收到商稅。 商人被忽悠,不,被打動了,決定去投資建廠,人家知縣說了,廠區地面平整給做好,路看著哪不行,再修修。 而且旁邊有河,能夠架上水力紡車,縣里會劃出荒地專門種棉花。 商人過去把水車什么的都給建好了,準備收麻、收棉花紡線、織布的時候,主簿把知縣給告了。 主簿說知縣勾結jian商,坑害縣中百姓,明明要收稅的,結果知縣跟jian商一起合謀給弄掉。 而且由于水力紡織的出現,讓縣中依靠織布為生的百姓斷了活路。 如果再誅心一下,可以說有如自己家養牛的被知縣坑得去給別人放牛。 此題本傳到朱元璋面前,相信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面一問,是不是免稅了?是哈?是不是在家織布的百姓不得不去商人的工廠干活?是哈? 行了,抓起來。 縣里一時間沒有知縣,主簿升上去,其他的本地官員一起進步。 轉過頭,升上來的主簿告訴商人別怕,稅得交,三十分之一,但收的麻和棉花,可以便宜二十分之一。 那么多出來的六十分之一利潤可以官員分了,主簿斗爭成功。 再一種是知縣騙不到商人過來投資,打算采用集資的方式,縣里的一些百姓湊錢建廠子。 而且主簿也是上面派來的,兩個人能夠配合,不會出問題。 等廠子一建好,縣丞是本地的,聯合出資的人要求撤資,錢已經用了,知縣和主簿拿不出來。 百姓聯名上告,說知縣與主簿強迫百姓舉債行商,結果沒有人干活,百姓活不下去了。 上面問,是不是要求百姓出錢的?是哈?是不是沒有人去廠子干活?是哈?行了,收拾。 兩個官員被抓,縣丞帶著人上來,找本地的百姓干活,賺了錢就能貪墨了。集資運作被坑,再換個思路,由衙門出錢,屬于官營。 像制造水力紡織的東西,百姓不是每年有一個月的徭役嘛!就干這個,木頭去山上砍伐,鐵得買,先欠著鐵匠的錢。 等造好,衙門出錢收購棉花和麻,再招工。 此次知縣、主簿、縣丞、典史全是一伙的,從上面派的。 小吏和衙役都是本地人,他們干了很多年,看到有發財的機會,他們聯合。 他們告訴鄰里鄉親別賣麻和棉花,外面同樣的收購價高,衙門中的告示除了衙門口貼了,其他的地方全不貼。 只要堅持一個月,就可以上告,說衙門讓百姓服役是為官員行商撈好處,說招工給工錢也沒有。 上面調查就問,是不是借百姓服徭役的時候修了紡織的東西?是哈?是不是不招工,不給工錢?是哈?收拾。 四個人一走,把持著整個縣衙的那些底層吏員、衙役,就可以在等著新官上任之前開工了,百姓的棉花和麻錢、工錢先欠著,賣完了才有錢給。 看樣子這個官營也不行了,那么還有沒有辦法建這個水力紡織廠?有! 讓縣里做買賣的百姓,選頭腦靈活的,借錢給他,讓他或者幾個人來cao辦。 這個錢啊可以是官方出,也可以是官方擔保找人出,一個月利息不得超過三分。 照此cao作,有沒有危險?要看縣衙中的人是否團結,否則舉報某某官員私下聯絡商人牟利…… 故此,想當一個為民做事,發展地方經濟的好官,必須要先把自己衙門的內部處理穩妥,否則什么手段都沒用。 里長被嚇到了,太難了,怪不得憨憨當初讓使勁送禮,給所有官員,包括吏員、衙役送禮,寧國府其他五個縣也給。 一切為了讓村子正常發展、成長起來,利益全給到,別官員斗,斗勝利的再過來找下丘村麻煩。 “下丘村熬過來了,其他的地方是否需要經歷一番各種斗爭?” 里長又自語一番,來到村子制作玻璃的地方。 透明的玻璃工藝始終沒有交出去,就是氧化鉛的應用。 鏡子的制造技術同樣掌握在下丘村人手中,沒人管下丘村要,只要成品鏡子。 總吹玻璃,下丘村的人太累了,對身體不好。 之前收集的不好的銅錢,含錫多的,加上開采的錫礦、買來的錫。 數量夠用,技術開始升級,直接跨過把玻璃溶液澆到鐵板上的平板玻璃制造方法,采用錫溶液的浮法制造方式。 原理是液態錫的密度大于玻璃溶液的密度,玻璃溶液倒在液態錫上的時候,就想水倒在平面桌子上一樣,向周圍流動。 流動的時候就慢慢平了,再加上工具,把這個平的玻璃給取出來。 現在還沒有具體完善,必須通過人工來cao作,看一看,等憨憨拿出來其他的技術。 如此除非制作工藝品,否則不用再吹,大家的健康得到了保證。 第677章 生活如舊養人手 村里人看到里長,點個頭就算打招呼,繼續忙著自己手上的活計。 村民沒有生存壓力,就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吃的東西大部分從村子里送來,由雇的人養。 只要輪換管理人員到那邊即可,村子里只有臨時養殖的地方,從那邊送來,到這里邊養邊吃。 豬養殖都是很干凈的,雞蛋則選擇那邊剛開襠的雞,然后使勁喂好東西,豆餅、高粱、魚粉、麥麩…… 如此喂有個情況會出現,產雙黃蛋的比例增加,雙黃蛋照一下光便看到了。 最好的用途自然是腌制咸雞蛋,鴨子的雙黃蛋就是咸鴨蛋。 市場上遇到雙黃蛋保證買,告訴賣蛋的人,有雙黃蛋給留著,加錢。 一般人養雞不會這么喂,太貴了,里面還要添加鈣和酸堿的東西,比如小蘇打。 成本增加,產蛋量高,村民每天要吃,加上宮里的人過來。 宮里到下丘村吃飯,一次飯錢都木有給過,倒是有宮里的女子欲送珠寶,村子的人不要。 村民喜歡戴琉璃制品,壞了不心疼,在別人眼中珍貴,自己人卻明白那玩意兒有多廉價。 …… 晚飯的時候,里長沒遇到特殊情況,大家正常聊天,他松口氣。 翌日大家又來,放假呢!大臣除了值班的,全在家休息。 接著生活恢復到正常,下丘村一條街人來人往,各個店全開,從樓上可以跨過街道到另一邊的店鋪二層。 相當與一個超級市場,一路得過街,二樓走天橋。 下丘村在考慮在店鋪的地方連起來,就是二樓天橋變成房子。 需要支撐,難度比較大,跨度大,不可能在街道中間撐柱子。 二樓過街天橋兩端有人守著,要走的人數量多,先阻攔,中間下面無支撐。 故此目前只有想法,什么時候技術夠用,再考慮增加店鋪面積。 目前有五個天橋暫時夠用,后面有的位置和圖書館連上。 如果圖書館與對面已經買了很多房子建成規模更大的福華樓二樓連上,那么這個街道就跟迷宮似的。 盒飯店始終經營著,學徒們手藝越來越好,新來的學徒需要推著餐車到外面固定的地點賣盒飯。 價錢依舊三文錢一份,五文和十文的全部取消,其實沒取消,只是老顧客不會點,新來的不知道。 老顧客有時下午休息,會在熟食店買熟食、啤酒店買啤酒,然后到盒飯點里面坐著吃。 他們工作經驗豐富,賺錢越來越多,外來務工人員沖擊不了他們。 他們有足夠的錢來吃十文的,甚至單點,卻始終只吃三文的。 反正在這一條街哪買東西都是下丘村的買賣,他們在追求懷舊感。 “里長,咱開始收小菜了?!焙酗埖昵懊娑?,朱樉跟里長說話。 他和弟弟朱棡一直在忙著管店,主要教弟弟。 今日霜降,霜降未必會降霜,不過前天下霜了,現在大家開始罷園。 去年和前年,南京此時沒下霜,都是過了快一個月才有的霜,今年提前下霜,明顯天氣不正常。之后即便回暖,被霜打了的蔬菜也不可能再生長,必須把秧子拔了,可以喂豬,上面的蔬菜摘下來賣。 不過大白菜與大蘿卜、胡蘿卜不受限制,還有大蔥。 圓蔥也種著呢!初秋天種的春末天收、初冬天種的夏天收,初春天種的秋天收,初夏天種的冬天收。 留著非要打種子的,就得更長時間,而且選好種植時間,它是兩年生的,跟大蔥、胡蘿卜、大蘿卜一樣。 留著打種時間就長,吃則時間短,看怎么選擇,現在圓蔥還處在培育階段,尋常百姓見不到。 這些東西是北方人最愿意種的,冬天能夠保存下來,不然沒菜吃。 “我管制作小菜的事情?!敝鞐灨f,他給自己攬了個活兒。 今年要大批量制作蝦油小菜,這個是朱聞天時候的錦州小菜,因為放了蝦油,味道獨特。 里面都是小螺絲菜、小黃瓜、小茄子、小豇豆、小辣椒、小云豆、芹菜段、杏仁和姜。 現在沒有辣椒云豆,其他的也可以,用藤條編制一個小壇子,一層層貼油紙,后來都變成塑料的了,越來越難吃。 因為原來是采用霜打后的罷園菜來做,需求量高,哪有那么多的罷園菜???就隨便弄。 罷園菜受霜打后甜,腌制出來的小菜就好吃,跟凍的葡萄釀的葡萄酒一樣,不凍的葡萄就沒那個風味。 山梨蛋子正常又酸又苦又澀,凍了之后,再放到冷水里,就甜了,很甜很甜的,這就是東北凍秋梨,那梨不凍,沒人吃。 低溫可以讓水果和蔬菜更甜,小菜也是一樣。 “晉王殿下愿意負責,就辛苦殿下,現在收集和制作,需要建個廠,裝小菜的藤條小罐得開始生產了,記得內部必須是油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