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節
“嗖!”“嗖!”“嗖!” 三角紅旗揮動,早已準備好的漢軍弓弩手,將箭矢傾瀉而出,密集的箭雨如蝗蟲般砸向魏軍。然魏卒早有準備,巨盾、盾車好似為墻,將大量箭雨阻擋住。 臨陣幾波箭矢下去,魏軍雖能憑巨盾、盾車擋住部分箭矢,但依有部分箭矢以拋射形式,射中魏陣中不少魏卒。魏卒吃痛之聲,則被激昂的鼓聲所覆蓋。 很快,魏軍便利用弓弩反擊,不過伴隨著兩軍陣容不斷逼近。弓弩手則順著兩翼撤去。 “上狼筅!” 短兵相接時,廖化令南軍中成制的狼筅率先露面,而后長矛在狼筅密集的枝干伸出。從外圍望去,好似竹林般,不過鋒芒尖銳的矛尖卻在無形中透露出它的嗜血。 “殺!” 隨著兩軍逼近,在熱烈的鼓聲中,勇武士卒開始大聲地吶喊,以來忘卻心中的恐懼,繼而帶動大量士卒上前。腳步加快,兩軍士卒正面撞擊在一起。 因狼筅太過好用,司馬懿駐守荊州期間,已令部下制作數千根狼筅,以為與漢軍廝殺之用。 狼筅、長矛、大盾,兩軍以相近裝備交手,最終所能取勝者,無非是憑借自身的眼疾手快,當然還有該死的運氣! 潦水畔,兩軍因爭奪浮橋而展開戰爭。蓋因兩軍實力差距不大,遂陷入僵持階段,傷亡的人數不斷地在上升,本就泥濘的地面,充斥著血水,逐漸變得腥臭起來。 望著焦灼鏖戰的步卒,費耀神情凝重,為了擊破漢軍,吩咐說道:“命牛將軍率騎卒出動,以潰水賊方陣?!?/br> “諾!”騎兵自誕生之初,便被軍隊所器重,且隨著各項工具的出現,騎兵更是成為軍中必不可少的部隊。有時善用騎兵的將領可扭轉戰場局勢,以敗為勝擊潰強敵。 以南伐北,欲有所得非有一支強勁的騎卒不可。東吳與曹魏屢次作戰兵敗,除了北伐意志不堅定外,則與江東缺騎有非常大關系。 東漢時因常年與羌人作戰,漢軍逐漸形成了步騎協同作戰。即以騎卒在側翼,步卒在中央。當步卒難分勝負時,騎卒會出擊,擊潰敵軍騎卒,側擊或包抄背部,從后擊敗對手,即令人所熟知的砧錘戰術。 費耀為魏軍宿將,得見步卒陷入鏖戰,自然會祭出砧錘戰術,以曹魏所擅長的騎卒去擊潰漢騎兵。 牛金得到軍令,根據游騎的匯報,十分狡詐的派出魏軍輕騎去沖擊漢軍騎卒,而他率重騎隱在輕騎之后。 “殺!” 八百魏輕騎與漢騎沖殺在一起,統領漢騎將領者為張梁,他雖與黃巾賊首同名,但卻非是同一人,更非與黃巾賊有關。其與歷史上東吳中后期將領張梁為同人,見識不凡,深得孫權、陸遜器重。 此位面當中,其為荊州南陽人,早年流亡江東,成為黃祖帳下騎督,之后被劉琦編入劉磐治下。劉磐免官歸隱后,張梁成為黃忠帳下將領,而后一路從軍作戰,屢建戰功。 張梁作戰驍勇,縱馬沖鋒間,挺槊前刺。丈八長的馬槊猛地貫入一名魏軍騎手胸前,槊尖穿出后背,鮮血guntang飛濺,場面甚是血腥。 因馬槊被魏騎尸體所卡,張梁反手抽出環首刀左右劈砍魏騎,或是格擋魏騎手中刀矛。 很快,魏輕騎與漢騎纏斗在一起,不過張梁為了保持機動性,率騎卒一直與漢騎行‘八’字繞走法,試圖占據右手位以便讓漢騎擊敗魏騎。 惜張梁雖是南漢國內善用騎兵者,但與牛金相比弱了些。牛金見張梁與輕騎糾纏,遂趨勢陷騎攔腰截殺漢騎。 牛金率陷騎以不擋之勢,強行截斷漢騎長龍。戰馬嘶鳴間,不少漢騎落地間,魏騎追逐搏殺,槊刺刀砍。 頃刻間,漢騎被牛金分割成出十余小團伙孤立而無援,不知如何是好,有欲向后逃竄,或是奮然搏殺者,漢騎陷入混亂當中。 張梁見形勢混亂,欲召集留守漢騎反沖魏騎,嘗試能否奪回主動權,不料卻見廖化所統步卒竟被魏卒擊潰,其帳下將士向后潰逃,而魏卒們銜尾追擊。 兩軍旗幟一進一退,在混亂的戰場中顯得格外分明! 似乎步卒的潰敗引起了漢騎的退散,不少漢騎跟隨步卒撤退。他們所撤退的方向,是為潦水上游。其上游地形平坦,因處南陽之地,河道兩岸有大量蘆葦。 “我軍敗了!” 幾名騎卒惶恐逃竄,四處呼喊:“快逃??!” 當張梁聽到兵敗之語,熱血從腦中褪去,當即大喊說道:“敵騎驍勇,聚攏騎卒,且戰且退?!?/br> “諾!” 張梁率騎撤退后,大量漢騎跟隨其牙旗而撤。 今下之時,漢軍淯水畔發生潰敗,因營壘受魏軍圍擊,廖化、張梁、馮習三將擔心引起北營的潰敗,當即率步騎向上游逃去。 得見漢軍敗退,牛金興奮不已,笑道:“賊騎不堪一擊,今連步卒一并潰敗而走。諸葛村夫果是無能之輩,都督竟畏村夫如霍虎,實屬令人相笑!” 牛金持槊前指,高聲喊道:“今時斬獲不足以封侯加爵,兒郎們隨我追殺敵卒!” “諾!” 牛金率魏騎沖鋒而出,緊追漢軍步騎。 魏騎貪戀軍功,魏卒豈會不動心? 早在擊敗廖化后,賈嗣率步卒長驅而入,非要大敗漢軍不可。 牛金、賈嗣二人追擊急切,身為主將的費耀不敢落后,率步騎緊隨其后,以為策應牛、賈二人。 不過費耀尚記著司馬懿,在追擊時,便派斥候前去通報司馬懿。 指揮帳下將士牽制諸葛亮的司馬懿,得聞費耀取勝戰績,又驚又喜。其驚即馬懿為諸葛亮用兵之菜而驚,其喜為擊敗漢軍而喜。 為了穩妥起見,司馬懿叮囑說道:“讓費將軍小心行事,不可追擊太深?!?/br> “諾!” 與此同時,南岸的張郃從斥候口中得知費耀取勝的戰績,不禁恨得牙癢癢。 張郃謂左右部曲,說道:“諸葛村夫無大將之才,今日取勝不足為奇。僅可惜破敵之計為我所出,司馬懿以主將壓我,先奪我破敵之功,后令我擊文聘,實屬可恨!” 第676章 悔之已晚 當下張郃嫉妒司馬懿搶他功勞,然過不了多久,張郃或許將會改變他的主意。 混亂的戰場上,被魏軍所敗的漢軍,在馮習、廖化的率領下,軍士丟盔棄甲,旗手棄旗伏幟,亂哄哄地向上游而逃竄。 追擊的魏卒在牛金、賈嗣率帶領下,仿佛鬣狗嗅到rou味,不斷追殺敗逃漢卒。魏騎速度甚快,追上漢軍潰卒的他們,用手中的槍矛捅刺潰兵,或是用弓箭騎射。 步卒們見魏軍追得緊,根本不敢跑慢,為了能逃離魏軍的追擊,他們身上凡能舍棄之物盡數舍棄。有些漢卒驚慌失措,仗著自己會水,跳入淯水以求避開魏軍的追殺。 追擊的道路上盡數是漢軍敗退所遺棄的旌旗、甲胄、兵器,已無之前出營作戰之氣勢。甚至牛金、賈嗣可以斷定,漢軍非詐敗而是實打實的兵??! 牛金挽著韁繩,大笑說道:“漢軍縱勇,但潰逃之軍,已無膽略。今當率騎突進,追殺馮習、廖化等將,以建大功!” 說著,牛金策馬而走,率騎卒加快速度突進。 得見牛金加快馬速,賈嗣擔心他搶了自己功勞,吩咐說道:“諸軍速進,追擊賊軍?!?/br> 偏將擔心說道:“當下速進,恐會讓部隊離散。如遇見賊軍伏兵~” 賈嗣氣著用環首刀身拍了下偏將的腦袋,罵罵咧咧說道:“牛金那廝已率騎卒先進,我軍如若緩慢行軍,軍功豈不讓牛金盡數取得?!?/br> 說著,賈嗣指著混亂的戰場,說道:“賊軍甲胄盡棄,旌旗伏倒,安有詐乎!” “殺!” 有了賈嗣言語吩咐,魏軍不再以整齊的軍陣追擊,而是竭力奔跑追擊,體力充沛善跑者在前,體力不佳不善奔跑者在后,萬余人亂哄哄而進,已無用兵結陣時整齊。 牛金順著漢軍腳步印追擊,不知追了多深,已至淯水河畔蘆葦蕩段。 “將軍,馮習在那!” 侍從眼尖瞄見‘馮’牙旗,喊道。 “上!” 牛金精神大為振奮,說道:“馮習為賊大將,如能將其擒殺,是役戰功之首非我莫屬!” “馮習休走!” 逃竄的馮習似乎也發現了追擊的牛金,加快馬速撤退。 在牛金策馬追擊之時,不知從何地傳來激昂的鼓聲,這讓策馬追擊的牛金心里一驚,觀望四周地形。 卻見在自己身側,即淯水畔有大片蘆葦蕩。而蘆葦蕩不知為何劇烈搖晃起來,似乎有大批野獸沖突而出。 牛金猛地反應過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大聲喊道:“撤軍!” 然不待他說話,一面‘趙‘旗從蘆葦蕩里豎起,漢軍步騎更是從中沖出,向追擊的魏軍殺去。 “常山趙子龍在此!” 領者一將正為趙云,其身披甲胄,一馬當先,盡管年歲雖大,但手中長槊揮舞未見遲緩。與魏騎交面間,趙云長槊點刺飛挑,便有兩名魏騎被殺,余者魏騎膽戰心驚,不敢追擊,惶恐而逃。 當下不僅是魏騎想逃,連追擊太深的牛金亦想逃竄。他見趙云率騎殺出,將他所部魏騎截斷圍殺,便知漢軍在此設下埋伏。 牛金不敢久留,邊躲著從蘆葦蕩中射出的箭雨,邊帶從騎朝另外一側逃去,希望從別道繞回大營。畢竟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走到半途,廖化率部曲劫道殺出,喊道:“襄陽廖元儉在此,牛金還不授首!” 廖化被魏軍殺得狼狽至極,早已是盯上追擊在前頭的牛金。今牛金欲逃,廖化自當要率騎圍殺,以報兵敗之仇! “突圍!” 牛金因追擊太深,加上趙云突然從蘆葦蕩里殺出,魏騎離散而奔走,他身側僅寥寥百余騎。而他所面對的廖化所部卻有七百步騎,唯有奮力搏殺才有取勝機會。 牛金驍勇不減多少,其一馬當先連殺二人,高呼向前。從騎被他所激勵,緊隨其后沖擊。 “上強弩!” 廖化冷笑一下,在他招呼聲下陣中忽然冒出數十名弩手。他們手中所持的不是尋常弓弩,而是可以破甲的腰引弩。 數十名弩手扣動弩機,弓弦前后彈動空氣,發出令人不適的沉悶響聲。下個瞬間,被腰引弩所射出的重型弩矢猛地貫入魏軍騎卒隊列。 當頭十余騎躲閃不及,被腰引弩射個正著。 這種距離,重型弩矢的威力極其驚人,別說尋常重甲無法阻擋,連戰馬的都被弩矢洞穿。牛金運氣好,前方有部曲在他前面,替他擋了一擊。鋒利的弩矢貫穿胸腔,箭簇帶出血rou、筋塊,令人不寒而栗。 這波強弩齊射,殺傷人數或許不多,但卻直接把牛金及其所屬從騎的氣勢掐滅! 廖化抓住機會,持馬槊而進,率步騎軍士圍殺牛金。牛金欲借馬速出走,卻被夾擊手持而來的數十名漢卒方陣所堵住,錯失了逃亡的機會。 “鏘!” 牛金持槊擋住了廖化的拍擊,而后又旋槊回刺,廖化勉勉強強躲過。 廖化雖以文轉武,但因天下亂世,以及從軍多年,他早有習得武藝在手,僅是武藝不強而已。 “上!” 為了能擒殺牛金,廖化招呼步騎部曲一并齊上。 廖化帳下兵多,步騎皆有,且配合精湛。在騎卒的纏斗下,步卒的圍擊中,大量魏騎被刺下馬。 雙拳難敵四手下,牛金腿部被步卒用長矛所刺,不待他吃痛疼叫,又一根長矛從他肋骨下刺入,讓他發出更重的慘叫聲。 牛金蓋知自己殺不出去,下手愈發狠辣,欲帶走更多的人為他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