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
“不可能!” 孫瑜披甲出門,連聲否決說道:“北固山烽火臺不可能被奪。我有布置哨卡于江面,臺上又居高臨下,可見敵寇。敵軍若是進犯,我軍怎么不會知道,除非他們能飛上天?!?/br> 遲疑少許,孫瑜心中又是泛起嘀咕聲,若沒有被奪,那烽火臺出了什么事。且牛渚至京口的一系列烽火臺,也都沒有反應。轉瞬,孫瑜又是憂慮城中的戰況,只得等候各城門校尉傳來的消息。 孫瑜性情穩重,知道京口城池得失的重要性。他命帳下四名心腹出任城門校尉,駐扎在城門周圍,負責城門的守衛。今突發敵襲,這些心腹將會率兵支援各門,且今空中四面響徹不斷的金鼓,便是城門遇襲的信號。 他的副將孫韶率本部精銳駐扎城中,作為京口城的機動兵力,非重要時刻不動。 就在孫瑜召集部曲之時,忽然象征西門遭襲的金鼓聲停了。 “怎么回事?” 孫瑜瞇著眼試圖了解西門的戰果,可惜夜幕中視線受阻,難以看見情況。 “莫非西城校尉擊退荊州賊寇?”侍從歡喜說道。 話音未落,孫韶帳下的士卒奔跑來報,說道:“啟稟將軍,西城校尉被荊州驍將甘寧斬殺,且西城城門被甘寧所奪,西門已落入荊州軍手中。今城門大開,荊州軍士涌入城中,我家將軍正率麾下將士支援西門?!?/br> “什么!” 孫瑜失聲說道:“任宗自詡驍勇,怎么就戰死了?!?/br> 任宗,早年隨孫策起兵,亦是功勛卓著,武力過人。孫瑜駐京口時,則以任宗為西門校尉,固守京口最重要的西門。 京口城依山而建,僅開西、南二門,北、東二門因臨近北固山就沒有城門。因而京口城最重要則是西、南二門,孫瑜委任任宗守西門,則是相當信任的存在,卻不料死在甘寧手上。 孫瑜知道西門重要,霍峻又豈能不知,他命甘寧攻西城便有此想法。拿下城門,引荊州大軍入城。 當然孫瑜的驚喜不僅是西門失守,在孫韶士卒來稟后,又一名士卒奔跑而來,拱手說道:“北門校尉告急,懇請將軍支援?!?/br> “好!” 孫瑜連忙招呼,說道:“蔡御,你率三百人支援北門;路繼,你率五百人支援南門……” 話音剛落,先是北門的鼓聲停下來,繼而東、南二門的鼓聲前后腳也停了下來。 “啟稟將軍,今二門失守,我等還救援嗎?” 蔡御、路繼二人面面相覷,卻是不知所措,拱手問道。 短時間內,四面城門前后失守讓孫瑜手足無措,恍惚說道:“四座城門都失守了嗎?” 實際上怪不得孫瑜手足無措,城門四校尉各統千人兵馬,今全部被擊破,也就意味著四千兵馬失去了建制。 京口城中新老兵馬合起來有七、八千人,四千人馬被擊潰,且是防守城池的中堅力量,剩下來的三、四千人還能干什么呢? 京口城門四校尉唯西、南二營老卒多,新卒少,且守備略為森嚴些。在甘寧奪下城門后,率精銳數百人直接襲擊了西城校尉營地,還在睡夢中的軍士倉促迎戰,完全抵擋不住甘寧的驍勇。 如任宗糾集百人核心精銳作戰,卻被甘寧所部撞上,幾個沖擊會合下來,任宗被甘寧斬殺,帳下百人部曲死傷大半,于夜色中四散而逃。缺少主將的指揮,西門營地直接被破。 直到作為機動部隊的孫韶率兵而來,方才抵擋住甘寧及帳下軍士的腳步,在街巷間搏殺起來。 西營尚且如此,臨山的京口北、東二門更是不堪,霍篤從奪取北固山的中峰,順著北固山與北城連接的閣樓,不使用飛鉤奪城,直接殺上城樓。 北固山方向來襲,北門士卒比西門將士還是惶恐,直接潰散而走。一口氣之下,霍篤率精銳千人直接奔襲北門校尉營地,新兵眾多的北城營地直接發生營嘯,在突襲與營嘯下,北門校尉死于亂軍之中。 霍篤從北固山烽火臺殺下來,突破北門,又破北門營地,直逼城中的孫瑜大本營。而孫瑜在惶恐片刻后,在手下將領的建議下,率兵向孫韶靠攏,試圖合軍奪回西門。 烽火臺上,霍峻見城中的火把動向,嘴角冷笑不已,看了眼即將天亮的天色,吩咐說道:“擂鼓鳴金,示意城中各部圍殺殘軍?!?/br> “諾!” “傳令士仁,讓他率騎卒游弋至西門,尋機追殺?!?/br> “諾!” 霍峻選擇四面圍攻,目的就是想打殲滅戰。若是孫瑜膽怯從薄弱的南門陳越處逃走,士仁率領著五百騎卒將會把這些潰軍撕裂,一點一點的吞下。若是想負隅頑抗,將在四面圍攻下陷入絕地。 至于城中殘兵能否突破甘寧所部,霍峻毫不擔心,因為在甘寧率先奪下西門后,他已命丁奉率千人從西門入城,幫助甘寧站穩腳跟。 京口作為軍事要塞不大,南北長三百四十余步,東西長二百一十余步(三百米),城西至城東奔走一會便至。之所以劃分四門校尉,僅是為了便于管轄。 當孫瑜聚集中軍的人向西門而動,霍峻又命突入城中的高翔、霍篤、陳越三部圍殺而去,加上甘寧、丁奉的二部,西城早已是人擠人,短兵相交,展開你死我活的白刃戰。 此時的天色漸漸明亮起來,不用憑借燈火也能隱約可見敵人旗幟。甘寧為占據地勢,命軍士退至城門五六十步列陣,正面與那些負隅頑抗的江東軍作戰,雙方搏殺,喊殺聲此起彼伏。 “放箭!” 丁奉率弓弩手布陣于城墻上,對著簇擁成一團的江東軍攢射而出,二百余支箭矢劃破長空,落入江東軍中,哀嚎聲響徹不絕。 幾波箭雨打擊下,那些倉促起身,缺少甲胄、盾牌的江東軍士卒根本無法抵御,只能連連后撤以來躲避箭雨,或是憑借周圍的工事遮擋箭雨。 見狀,甘寧抓住機會,率帳下精銳士卒破陣沖殺上去。 甘寧快步上前,砍死一名后撤的士卒,繼而又用盾牌擋住揮刀砍來的江東軍士卒。甘寧止步發力,單盾前壓,握緊環首刀從盾側捅進了敵人的側腹。發力用刀刃攪了攪敵人的腹腔,確保死透后,方才拔刀而出。 甘寧沖殺一陣后,卻也不貪戰,又后撤到西城前六十步,靜候江東軍士來攻。江東軍士畏懼弓弩,又哪里敢來進攻。且他們也感受到北、東、南三面的壓力,江東軍士已是無處可逃。 “繳械不殺,投降不殺?!?/br> 忽然間,荊州軍士齊聲吶喊道:“繳械不殺,投降不殺?!?/br> 江東軍中,孫瑜望著西城上樹立的‘霍’大纛,露出憤然之色,仰天長嘆,說道:“奪我孫氏之基,非是二劉,實乃霍峻也!” 作戰到現在的孫瑜雖不知霍峻用的是什么手段,但他卻是知道自己又是被他擊敗,而且是被他徹徹底底的擊敗。 他為了防備京口城,已經是絞盡腦汁,對于霍峻娶親,沉迷女色的套路,他也不曾上當,修筑烽火臺,勒令軍士嚴加守備。 即便如這般嚴密,霍峻依然能夠找到空隙,猶如神兵天降般殺入京口城中。如此恐怖的敵人,孫瑜已經是喪失作戰的信心。 不僅是孫瑜,那些士氣不高的江東軍士見到‘霍’大纛,士氣瞬間低迷下來,配合那一聲聲的勸降聲,他們已無戰心。甚至一些步卒直接棄械,逃向荊州軍陣歸降。 蔡御苦笑一聲,說道:“將軍,不如投了吧!” “投了吧!” 陷入包圍的將校已無戰心,見到霍峻大纛,他們僅存的戰意也沒有了。 “公禮!” 孫瑜看向孫韶,試圖想了解他的想法,卻見孫韶一臉的垂頭喪氣。 孫韶年僅十八歲,他對自己的統兵之能頗是驕傲。若按照歷史路線,他會在對魏戰事中表現出色而被孫權授予重任,出任廣陵太守,鎮守東吳北境,在三國中亦能稱得上良將。 但他出道以來,與荊州軍兩次作戰,皆被霍峻用碾壓的手段擊敗。他心中那傲氣早已不在,反而見到霍峻心中便犯怵,真就被打怕了。 至于你問孫韶想不想投降,年輕人好顏面,怎又輕易言歸降之事。 西門城樓上,在丁奉與十幾名軍士用盾牌簇擁下,霍峻站在人群中,喊道:“孫賁、孫輔兄弟,家眷、錢財盡存,我軍不取絲毫,且還送二人北上許昌。孫君不見二人之事乎?” 見霍峻親自勸降,孫瑜長嘆口氣,說道:“投了吧!” “謝將軍!” 孫瑜率軍士歸降,霍峻盡取京口城。 第157章 收將取諸縣 北固山上,霍峻佇立于山峰,裝飾臂鎧的手搭在劍柄上,明亮的雙目注視著滔滔江水。江風撲面時,儒雅的繡袍獵獵作響,露出醞釀冷氣的甲胄,配上霍峻那英武的容貌,儒將之感油然而發。 可惜霍峻造型擺好了,但缺少攝影師拍攝下來,進而把霍都督送上頭條。像那五星上將麥天皇,仗打得不咋地,但就是會營銷,報紙期刊從來少不了麥天皇。 如今漢末亂世,霍都督想留名千古僅能寄托于歷代文人的吹捧了。 撫劍而立,霍峻見江水秀麗,心有豪情,吟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吟至江字,霍峻卻是忘記了后續的詩詞,不禁搖頭嘆息。先圣之詩,豪邁磅礴,即便是略懂詩詞的人,亦能讀出其心胸之遼闊。 蔣濟領著眾將,行至霍峻身后,贊揚說道:“都督所吟誦詩詞,雖不符律詩工整,詞語押韻。但其間詞語卻是氣勢磅礴,心含江河大地,令人心曠神怡??上吹萌娫~,實乃人間憾事?!?/br> 霍峻見眾人到此,嘆道:“此詩非峻所作,乃峻之師,毛公巡游江夏時所作。今見江水浩瀚,不禁吟誦,不料峻卻是有所遺忘?!?/br> 蔣濟心生敬佩,拱手稱道:“毛師之名,濟略有所聞,習傳《詩經》。今聞毛師大作,濟深感敬服。若得天下太平之時,以毛師之才當能進仕,著詩揚名于天下?!?/br> 霍峻卻是笑而不語,太平之時,階層固化,即便是大才之人,也難有出頭的機會。他自己就是例子,豪強出身,若是天下太平,最多官至郡吏,想成為太守、將軍,先看自己是否是豪門大族,或是有名師提攜。 “今京口城內如何?”霍峻問道:“戰事是否已經平息?” 高翔從人群中走出一步,說道:“啟稟都督,在孫瑜、孫韶二人率軍士歸降,又在蔡御、路續等江左諸將的配合下,翔奉都督之命肅清亂軍,今城中戰事已經平息?!?/br> 昨夜襲擊京口城,不僅是兩軍發生作戰,江東軍營內也發生營嘯。兩者影響下,京口城中亂糟糟,居住在城中的軍士家眷受到侵擾。在高翔所部的彈壓下,京口城方才恢復治安。 “凡逃竄出城的少數潰兵,也已被我軍騎卒所擒獲,不曾流落鄉間,以禍亂百姓?!笔咳使笆终f道。 尋了石頭,霍峻坐到石面上,問道:“今可有數清俘虜多少士卒?” 蔣濟從袖口中掏出一條竹簡遞上去,說道:“濟粗略統計人口,其余甲胄、輜重、弓弩等軍械輜重還在整理中?!?/br> “斬首二千余人,俘獲兵丁六千五百余人?!被艟艘幻?,又見那條竹簡上寫著“擒獲兵丁家眷三千六百余戶”。 蔣濟解釋說道:“啟稟都督,京口城小,孫瑜僅將老卒家眷安置在城中,以安老卒人心?!?/br> 霍峻將竹簡交還到蔣濟手中,問道:“子通以為今下京口城中的被俘兵卒應當如何處置?” 降兵六千余人,歸降人數眾多看似好事,但其中亦是弊端。除了消耗人口外,看守降兵也需要人手。今霍峻在京口城中兵馬有七千之數,從人數上來看,與此戰中歸降的江東軍人數相差不大。因而對于接下來還有戰斗的荊州軍而言,六千余人的降兵,處理起來也是一個麻煩事。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啟稟都督,濟以為新卒皆丹陽郡諸縣人士,今從軍習戎,乃是被孫瑜強征入軍。以濟之見,都督不如施以恩義,將新卒盡數放回鄉里,又賞以錢糧,以揚都督恩德之名?!?/br> “屆時諸縣聞都督兵威,又曉都督仁義。都督命人傳檄縣鄉,則江南諸縣必會望風歸降,以迎我荊州兵馬?!?/br> 霍峻拿下京口,打通丹徒水道,不代表可以直接進入太湖。畢竟京口與太湖還隔著數百里,其間存在大量縣城。如石城、蕪湖、丹陽、湖熟、句容、江乘等十余縣。 若霍峻輕易深入,有忠于孫氏之人反叛,截斷丹徒水道,水師后路斷絕,將陷入進退不得的處境,非常危險。 因而首要之務如蔣濟所言,需招降納叛,讓諸縣歸降。且江北還有臧霸大軍,虎視眈眈。不解決后顧之憂,霍峻怎么敢深入吳郡太湖! 霍峻微微頷首,說道:“子通所言甚合兵家之理,被俘新卒可從子通之言,分發錢糧,讓他們歸鄉安居?!?/br> 頓了頓,霍峻問道:“江東老卒善于水戰,今有家眷在手,可勉強用之。諸位可有江東良將舉薦,峻欲讓其統率舊部,為我軍征戰沙場?!?/br> 簡單來說,霍峻帳下人手不足,以萬人大軍根本做不到既要把守廬江、保護長江,又要南下吳郡出兵作戰。 甘寧沉吟少許,拱手說道:“啟稟都督,寧與江左將校多有交手,竊以為孫韶可以用之?!?/br> “嗯?” “孫韶,本姓俞,因伯父孫河之故,從列孫氏宗族。孫河,孫堅、孫策舊部,舊為廬江太守,因媯覽、戴員二人之事,亡命丹陽。孫韶收孫河余部,繕治京口,以御外敵。今京口城中布置,多cao于孫韶之手。都督欲用江東老卒,孫韶或是勝任?!?/br> 踱步少許,霍峻問道:“今孫瑜、孫韶二人何在?” “今在山下?!笔Y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