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節
當然……限制還是有的,比如連發步槍只能出口十一毫米口徑黑火藥的連發步槍,線膛火炮也只能出口早期性能落后的架退炮線膛火炮。 新型的八毫米無煙藥槍械以及速射火炮是不可能出口的……至少未來好多年里都不可能出口。 只不過軍方沒意見,不代表其他帝國高層有意見……甚至就連國防產業的人也沒啥興趣! 人家國防產業現在賣單發步槍以及滑膛炮也挺賺錢的,而且賺得不少……為了賺錢五大汽車公司都搞了不少的生產線。 雖然這些武器落后,但是可不意味著生產線里的設備也落后……國防產業可不會說為了造單發步槍,就特地去找三十年代技術水平的機械設備……而是繼續使用先進的機械設備,以提升產量,降低成本。 最后還有很關鍵的售價以及利潤。 向土著出口武器裝備,并不是說你的東西好就能賺更多錢……而是要看土著的口袋里有多少錢你才能賺多少錢。 你賣十一毫米黑火藥的單發步槍給他們,人家口袋就是那么點錢……價格隨便你自己定,最后利潤這么多。 如果你拿個無煙藥連發步槍給他們,人家土著口袋的錢又不會變多,哪怕你賣超高價,人家也買不了多少,最后利潤也不會變的多多少。 既然如此,國防產業這邊就表示,如今出口的武器裝備就挺好的……短時間內就不用大規模變化了。 甚至連早期的架退炮都不用現在出口……繼續賣滑膛炮就挺好的。 軍方手里至少好幾千門退役下來的早期架退炮在倉庫里,并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架退炮從楚軍退役下來被扔進倉庫封存,一旦放開架退炮出口限制,光是大幾千門的庫存老舊架退炮都能武裝整個歐洲的土著軍隊了。 換句話說……沒他們國防產業啥事,錢都讓軍方給賺走了。 還不如繼續賣滑膛炮呢……如今出口的滑膛炮可都是五大武器公司新生產的,出口價格也不低,利潤都讓五大武器公司給賺走了。 再者,滑膛炮生產簡單,但是線膛炮可就有點技術難度了,哪怕是早期的架退炮其實生產起來也有些難度。 但是五大武器公司早就沒有了架退炮的生產線,你現在要出口架退炮,人家五大國防公司還要新建造架退炮的生產線……建設火炮生產線可比建設步槍生產線貴多了。 所以說,在武器出口上,其實有時候國防產業比軍方還要更保守一些,他們是本著滑膛炮能賣多久是多久的想法賣火炮的。 但是……即便如此,大楚帝國對土著國家的武器裝備的出口限制,還是在逐步減弱的……主要能夠確保自家軍隊的武器代差,絕對的性能優勢領先,其實軍方不介意讓土著國家里的軍隊裝備更好的武器,用來打擊各地叛軍。 畢竟某種程度上來說,各土著國家里的官方正規軍,其實也是他們楚國人的代理人軍隊……從性質上來說,其實和外籍軍團都沒啥本質區別,都是給楚國人賣命的。 只不過外籍軍團是楚國人直接親自武裝和指揮,土著國家的軍隊是由楚國人扶持的代理人武裝指揮而已。 但是代理人都是楚國人的狗……這代理人的軍隊自然也是屬于楚國人的炮灰。 因此限定情況下提升些許代理人軍隊的戰斗力,軍方沒啥意見……主要的反對聲音來自于國防工業,還有部分比較極端,看啥異族都是潛在的叛亂分子的官員們也在反對。 而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反對聲音也是會逐漸弱化的……畢竟大楚帝國太強悍,并且還在越來越強悍。 連裝甲車甚至坦克這些東西都搞出來了……還擔心出口給土著的早期落后槍炮給自家造成威脅?那你還不如干脆把土著軍隊的熱武器全部收繳了,給他們配發個冷兵器打擊叛軍呢,只不過到時候這些代理人軍隊就會被各地的叛軍打成渣渣,代理人的位置都要坐不穩! 畢竟世界各地的土著叛軍可是能夠通過各種非法渠道,獲得部分單發線膛步槍,甚至還能弄來一些民用線膛火炮的。 代理人的軍隊手里沒點好家伙,那還真鎮不住場子…… 代理人鎮不住場子的話,那就只能讓楚國人親自下場了……而楚國人親自下場的成本太高了,哪怕是動用外籍軍團這成本也更高啊。 諸多情況下,武器裝備的出口限制,必然是會越來越寬松的,這些土著們獲得連發步槍乃至架退炮那是遲早的事。 連武器裝備的出口限制都在逐步寬松,而民用的工業消耗品類就更不用說了。 其中也包括汽車……甚至汽車這東西的出口限制所會遇到的阻力,甚至比蒸汽機還要更小一些。 因為蒸汽機這東西吧,好多土著也不陌生了,畢竟楚國人在各土著國家里也建設有礦場,農場,運營著鐵路,輪船等,很多土著其實都看過楚國人的蒸汽機車。 一些土著國家里的精英們,其實已經知道蒸汽機的原理,甚至都能偷偷摸摸的手工仿制……只不過他們仿制出來的蒸汽機性能太低劣,沒啥實際應用價值而已。 一旦放開蒸汽機的出口,讓土著們可以自由使用蒸汽機,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土著國家的工業發展,甚至一些土著國家甚至都能在后續逐漸仿制蒸汽機。 而這是大楚帝國所無法容忍的。 但是汽車這東西……一來是難以直接應用于工業上,二來的話,給這些土著國家幾十年時間估計都仿制不出來。 汽車的核心是內燃機……這東西的技術含量可比早期原始的蒸汽機高多了。 對材料以及加工工藝的要求都非常高。 如果是想要搞出來成熟可用的內燃機,那么難度是非常大的,別說這些土著國家了,就算是大楚帝國里的一些普通大型機械企業,哪怕是不考慮專利問題,不繼續外購設備,只依靠現有技術能力和設備的話,,他們也很難搞出來堪用的汽油機。 汽油機這東西,難度很高的。 對工業發展影響不大,同時又技術過于先進難以仿制……這就是汽車在出口時候的優勢。 說起來很奇怪,先進的東西還更容易準許出口……但事實就是如此。 當然……工業設備不在此列,任何工業設備楚國都不出口,能出口的只限于消費品,嗯,武器也是屬于消費品……只不過武器是軍隊消費品。 基于大楚帝國的獨有國情,五大汽車公司里的高層們,尤其是唐山汽車公司的管理人員判斷,帝國未來幾年還將會進一步放開汽車出口限制。 在歐洲,西亞以及印度地區的汽車市場將會進一步增加。 雖然目前總量不大,但還是要提前布局……預防當年美洲市場失利的前事。 早些年的時候,四大汽車公司都忙著布局東亞本土市場,沒能看上美洲市場,所以也就沒有進行專門的市場布局。 結果就冒出來一家北美汽車公司……這北美汽車公司一開始也是個三無企業,根本就沒有自身的核心技術,發動機和變速箱都需要采購,連底盤技術也非常原始。 但愣是靠著美洲市場迅速崛,靠著賣組裝車站穩了腳跟,尤其是他們的皮卡賣的非常好,迅速占領了美洲乃至東歐以及東北等擁有眾多中大型農場地區的市場,并借著海外地區市場的優勢迅速反攻東亞本土市場。 進而成為了皮卡分類的龍頭企業,繼而發展其他品類的汽車,相繼在三輪車以及轎車,還有卡車等領域里陸續發力,最終成為了第五大汽車公司。 如今更是獲得了相關的技術專利,乃至推出了自家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完成了從組裝廠到獨立自主汽車廠商的華麗轉變…… 如果說,當年李氏動力公司的崛起,讓前三大汽車公司開始極端重視專利,對技術授權嚴防死守;那么北美汽車公司的崛起,就讓四大汽車公司開始重視起來了潛力市場的前期布局。 也正是因為北美汽車公司的崛起,才促使了四大汽車公司從早期的專注于經濟發達地區的汽車市場,變成了全面布局……不管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落后地區,只要有一定潛力,哪怕是沒有什么潛力都會把自己的觸角滲透進去。 經濟發達,市場潛力大的就自己搞渠道,走自營模式。 經濟落后,市場潛力小一些的地區則是走代理商模式,讓代理商去折騰。 也正是基于這種理念,唐山汽車公司迅速設立了歐洲子公司,準備對歐洲市場進行前期的布局。 不求現在能賣出去多少車,但求未來歐洲地區的汽車市場起來后能有一些先發優勢。 無獨有偶,唐山汽車公司這么干了,其他四家汽車公司也這么做,各自陸續成立了歐洲地區,西亞,印度地區的子公司,進行前期的市場布局。 就算是長沙安隆汽車公司這家獨立廠商,也是因為這一次土著國家的組團官方采購中拿到了不小的訂單,為了后續的維護業務以及后續訂單,也設立了歐洲,西亞以及印度三家子公司。 這些汽車公司在海外地區的市場布局,看重的是海外土著地區的未來潛力……至于現在的話,倒是沒多少市場。 和其他一些消費品的海外市場沒有可比性,比如說布匹…… 別看布匹這東西不起眼,但是到目前為止依舊是大楚帝國里的一大工業消費品品類,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大楚帝國的紡織業規模是極其龐大的……這種龐大的規模要怎么來形容呢? 嗯,大楚帝國的紡織業,承擔了全球十多億人的幾乎絕大部分的紡織需求,這些紡織品包括衣服、鞋帽、被子乃至帳篷、防雨布等各種各樣的紡織品。 衣食住行這四大行業里,大楚帝國唯一真正意義上能全面掌控全球幾乎絕大部分人口需求的行業,只有‘衣’。 其他幾個行業多少都有所欠缺,哪怕是控制程度同樣非常強的‘食’,實際上也無法做到全面掌控,畢竟人家土著也是會種植糧食,自給一部分的。 楚國人的糧食掌控,更多的是掌控糧食的國際貿易,地區的糧食價格,并不是說生產了所有糧食并向全人類供應。 而‘行’以及‘住’就更不用說了,這兩者楚國人談不上對全球所有土著的掌控,畢竟人家土著兩條腿走路,你也沒辦法掌控不是,總不能把土著的腿都給打折了,讓土著都去坐楚國人的汽車或馬車啊。 倒是未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進一步提升,土著國家的經濟也隨著同步有所增長,汽車銷量增長后,楚國人才能一定程度上的掌控各國土著的‘行’,但是想要距離完全掌控也是不可能的事……汽車也很貴的,能有多少土著買得起用得起??? 別說當代了哪怕是原時空二十一世紀里很多窮國也消化不了多少汽車啊。 至于火車和輪船……這兩玩意倒是徹底掌控了,但是市場規模太小……別說土著國家的火車和輪船市場了,就算是加上帝國 住方面也是如此,人家土著隨便住個茅草房,木房就行了,用不著采購你楚國人的水泥鋼筋住樓房??! 衣食住行,到目前為止,乃至未來幾十年內,楚國人唯一能夠掌控的只有‘衣’。 這就是當代大楚帝國紡織業的規模和意義! 第1153章 攝影機 隨著日子過去,熱熱鬧鬧的松江汽車展覽會也落下了帷幕,這一次的汽車展覽會里,成交量非常驚人,根據主辦方宣布的數據。 在這一場為期十五天的汽車展覽會里,各汽車廠商一共獲得了各類汽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貨運車輛,特種車輛等各種車輛的訂單六萬八千輛之多。 當然,其中相當多一部分其實都是一些汽車的代理商或者是企業用戶,如出租車公司,公共汽車公司,貨運公司等企業的批量訂單,這些訂單在這之前就已經談的差不多了,只是汽車公司為了宣傳和影響力放在展覽會上進行公布而已。 真正個人用戶直接下的訂單其實沒那么多,加起來大概也就一萬多輛。 但是這一萬多輛也是非常驚人的數據了。 也就只有在松江城這種地方舉辦,影響力能夠覆蓋到松江城以及周邊城鎮地區,同時在展覽會上有著不小幅度的價格優惠才能夠達到。 龐大的汽車成交量是一方面,此外還有和汽車相關聯的其他業務也獲得了不小的成交量。 松江汽車展覽會,可不僅僅是成品車的汽車展覽會,同時也是汽車配件展覽會,來參加展會的除了整車廠商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比如各大汽車輪胎廠商,汽車玻璃廠商等也都參加了這一次的展會。 這些汽車零配件廠商的參展目的,一方面是進行宣傳打廣告,需求和各大汽車廠商的合作機會,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開拓第三方維修市場里的零配件業務。 比如焦天成這樣的修車店,就是這些汽車零配件供應企業的客戶了,想要通過焦天成這樣的修車店來銷售各種汽車零配件。 這也是松江汽車展覽會影響力如此龐大的原因之一。 嚴格來講,這其實是汽車行業展覽會,而不僅僅是汽車展覽會。 汽車展覽會結束之后,對松江城這樣的熱鬧大城市而言并沒有冷寂下來,因為還會有其他大型活動緊接著跟上來。 等到十月份的時候就有一場電氣行業里的博覽會舉行,也就是松江電氣博覽會。 在電氣博覽會上也能夠看見很多新鮮的高科技產品,甚至從趣味性以及技術含量程度而言,電氣博覽會比單純的汽車博覽會還要更高一些。 畢竟電氣產品在當代還是屬于比較新鮮,甚至算得上是比較科幻的工業產品類別。 此外電氣博覽會上經常會出現一些雖然沒辦法量產,沒有辦法普及,但是技術卻極為先進,甚至算得上是未來概念產物的東西出現。 比如收音機……國內的幾個電氣公司在獲得了收音機的相關專利授權后,已經陸續開發出來了各自的收音機,準備在這一次電氣展覽會上進行展出。 同時國內的制冷龍頭企業貝爾制冷公司,也將會在這一次的博覽會上,展出他們的最新產品:商用制冷系統。 一種體積和重量以及成本都大幅度下降,可以用在高端商用場所,比如高端豪華酒店,購物商場等地方的制冷系統。 當然,這個所謂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也只是相對,其售價依舊非常昂貴,只能勉強作為極少數高端商業場所里使用。 同時展覽會里還出現了一家新公司研發的一種攝影機。 攝影機這東西,如果是原始的活動攝像機的話,其實十幾年前就有了,不過并不成熟也沒有什么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