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節
不過很可惜的是,根據大楚帝國的相應出口管制條例,內燃機以及使用內燃機的各項機械設備,都是屬于禁制出口的序列。 這自然也就包括了汽車…… 別說內燃機相關的設備了,就算是蒸汽機相關設備也不允許出口了…… 大楚帝國的技術出口限制是非常嚴格的,幾乎所有能夠用來發展工業,尤其是發展國防工業的各項機械設備都是屬于絕對的限制出口產品。 所以哪怕是到今天,那些土著的藩屬國,也不能從楚國進口哪怕一件工業設備。 楚國人寧愿敞開了賣給土著線膛槍,也不愿意賣給土著最原始的蒸汽機…… 當然了,各土著國家里其實還是能夠看見各種楚國的先進機械設備,而且還不少……比如最容易看見,也是比較典型的火車,輪船……實際上已經在各土著國家里非常常見了。 此外各種礦山設備,農業設備,畜牧設備也比較常見! 然而,這些出現在土著國家里的各種設備,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都是屬于楚國人全資控股,由楚國人直接管理運營的楚國企業里所有。 比如歐洲地區里的所有火車,都隸嫡屬于歐洲鐵路公司所有,而歐洲鐵路公司是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的下屬全資子公司。 而到了汽車的話,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那就是土著無法直接購買……哪怕是土著里的權貴也不差那幾百塊楚元,是能夠買得起汽車的,然而還是無法購買。 于是乎就有聰明人想到了長期包出租車的方法來繞過了相關的限制……楚國人在租界開辦出租車企業,然后購入各種汽車進行商業運營,隨后土著的權貴們則是可以通過長期包車的方式,來獲得乘坐汽車的服務。 這種模式最先是在倫敦租界里出現,隨后很快延續到整個歐洲,隨后又在西亞以及印度地區里風行。 雖然繞了一大圈,但是各土著國家里的權貴富豪們,總算是能夠體驗上楚國的汽車了。 不過……雖然是能用了,然而實際限制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只能在租界里日常無限制的使用。 一旦租用的車輛要離開租界,因為車輛是屬于出口限制設備,因此就要進行非常復雜的申請手續,并獲得相應的批準,同時還需要提供定期檢查,由楚國出租車企業的員工進行駕駛以及修理維護。 長期包車的土著權貴,只能當一個乘客! 各種限制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各土著國家長期以來,都希望能夠帝國放開汽車的些許限制……其他的不敢奢求太多,但是至少國王以及各自土著王國里的實權權貴們的乘用車,不能是租用的吧? 針對這種情況,帝國各機構陸續進行了審核之后,確認了少量的汽車輸出不會帶來軍事以及工業上的威脅后。 特地批準了以外交渠道給各土著國家出口一批公務車輛,根據各土著國家的規模大小不等,各自批準數十輛到百余輛不等,以作為給土著藩屬國的王室用車,實權權貴座駕使用。 帝國官方只批準外交出口車輛的名額,并且只限定出口乘用車輛,至于這些土著國家的國王和權貴們采購什么品牌的乘用車可就不管了。 反正市面上的民用小轎車都可以……反正最后都需要經過審核的……此外哪怕是購買了后這些車輛也需要定期檢查,不得挪用于工業或軍事用途。 所有的車輛維護維修工作,都由楚國企業負責,土著不得私下拆卸車輛。 雖然限制還是有一些,但是至少日常使用的時候就不用受到那么大的限制了……而且在名義上也算是自己的車輛了。 要不然堂堂一個國王的出行車輛,竟然還是一輛出租車……多少有些滑稽不是。又不是買不起! 各土著藩屬國雖然在楚國人眼里都是窮光蛋,但是再窮也窮不了國王以及那些實權權貴啊……區區幾輛汽車可不算什么。 畢竟最高的民用豪華轎車,安系列的旗艦版也才兩千多楚元而已。 而英格蘭王國王室的財政收入也有好幾百萬楚元呢,雖然維持國家統治要花很多錢,但是再怎么樣也少不了幾輛豪華轎車的錢啊。 所以他們獲得了出口汽車的名額后,其中不少國家的外交官兼帶通商事務的人員就抵達了松江汽車展覽會,準備親眼觀看各種汽車,并選定汽車型號。 而一次汽車展覽砍下來,讓這些也來楚國有些年頭,自詡已經算是見多識廣的土著外交官都忍不住連連發出驚嘆。 這大楚帝國實在是太發達了……光是在展覽會上出現的各種新發布的新車,至少都有幾十款。 在聽聞各大汽車公司那驚人的研發費用,還有更加驚人的營收之后,一個個都沉默了。 英格蘭王國的代表很郁悶的發現,他們一整個國家的王室財政收入,竟然還沒人家一家汽車公司的研發經費支出多……而且這家汽車公司還是五大汽車公司里末流的北美汽車公司。 這對比的還是研發經費……他甚至都沒敢拿著北美汽車公司的營收去對比。 人家北美汽車公司在承順五十二年里,營收就已經突破了五千萬楚元,而今年得到了爆發式增長后,營收有望達到八千萬楚元。 說真的,把他們整個英格蘭王國賣了都值不了八千萬……至少楚國人肯定是不會花八千萬購買他們的國家。 光是看這個北美汽車公司的驚人實力,就能夠大概的猜測大楚帝國到底有多么的強大! 北美汽車公司,那只是五大汽車公司里的倒數第一……而大楚帝國的大企業也不止五大汽車公司,還有諸多其他行業里的巨無霸企業呢,比如李氏制鐵……這個更恐怖! 看過汽車展覽會里那琳瑯滿目的各種汽車,然后出門看看松江城里的高樓大廈,還有街道上的車水馬龍,各種汽車,馬車中間還夾雜著軌道式電車;一轉身,又能看見不遠處附近封閉式鐵路里呼嘯而過的城區火車。 這一切景象,最終落在了這些藩屬國的外交官眼里,最終都化為了震驚以及無奈…… 大楚帝國的強大,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震驚和無奈過后,各番薯國家的代表團們也陸續向藩務總局遞交了各自的汽車采購文書。 因為他們都有著采購數量的限制,少的只有幾十輛的份額,多的也不過一百多輛,再加上采購的這些汽車都是作為王室以及實權權貴用車的。 因此他們采購的車輛也是以高端乃至豪華轎車為主。 畢竟一個藩屬國國王再窮,也不會缺購買豪車的千把塊……甚至很多藩屬國里的外交車輛采購所需要的資金,都是國王以及權貴們自掏腰包的,根本就不用從國庫里出錢。 因此買起來也是比較大方! 然后,長沙安隆汽車公司就發現,自己又莫名其妙多了一大筆訂單……由各藩屬國委托,禮教部代為采購的大量外交車輛。 其中光是旗艦版的訂單就有上百輛……而這些旗艦版的汽車訂單大部分都是各藩屬國的國王訂購,少部分則是藩屬國里的實權大貴族。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長沙安隆汽車公司只接受了美宋王國,西非王國等若干楚裔建立的藩屬國的旗艦版訂單,其他藩屬國訂購的旗艦版訂單則是給拒絕了…… 這把人家禮教部的人都給搞迷糊了……好好的生意你不要了? 但是長沙安隆汽車公司的人態度很堅決,表示自家的旗艦版車產量極為有限,恕不能供應給各土著藩屬國的國王使用! 而私底下里,長安安隆汽車公司的人很不屑:一群沒開化的蠻夷,竟然也想要購買我們的旗艦版,真當我們的購車資格審核是假的啊…… 嫌錢多?那肯定不是??! 而是長沙安隆汽車公司自己宣傳了好幾年所謂的逼格,哪怕是國內身為地位稍微差一些的權貴富豪人家都不賣……你一土著里就想要購買我們的旗艦版,做夢呢。 再說以國人對土著的態度,他們長沙安隆汽車公司前腳接受訂單,后腳就會有一大堆的權貴富豪來退單! 你們長沙安隆汽車公司天天說逼格,說購車資格……結果就這?弄一群土著來比肩帝國最頂級的權貴富豪? 禮教部的人得知了事情原委后,也是表示無語……不過他們也不會干涉什么,他們只是來轉交訂單而已,企業接不接受關他們屁事。 最后又經過幾輪商談后,各藩屬國i不得不下單了期待,不購買旗艦版了,而是轉而購買一千多塊的豪華版,不過也提出了額外的定制要求,增加一些選配之類的。 不少土著國家里的國王和大貴族,還希望把自家的家族徽章給弄上去。 最后,長安安隆汽車公司一方面是為了賺錢,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潛在的負面影響,所以在豪華版里頭又搞出來了一個所謂的子品牌‘王國’牌轎車,并接受各土著國家的定制采購。 當然這個價格也是不低,均價都得超過兩千楚元。 最后弄來弄去,他們竟然是把這個王國牌的豪華轎車賣出去了上千輛,其中上百輛還是深度定制車輛,所有用戶都是藩屬國里的國王以及實權大貴族。 安隆汽車公司的豪華轎車,從今往后恐怕是真的要成為全球高端人群的指定座駕了…… 安隆汽車公司拿到了一筆訂單,其他五大汽車公司也或多或少拿到了一筆訂單。 畢竟大楚帝國有一百多個藩屬國呢,各藩屬國里少則數十輛,多則一兩百輛的出口名額,這全部加起來也有好接近上萬輛的訂單,并且基本上都是高端以上車型的訂單。 訂單總量雖然少,不過也算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這也是讓大楚帝國的汽車行業的從業人員看到了藩屬國市場的潛力……沒有想到窮的叮當響的這些藩屬國,竟然還有這么大的購買力,高端車型以及豪華車型一買就是接近萬輛。 這要是后續好好的開發開發,豈不是又能弄出來一個汽車大市場? 五大汽車公司方面反應最為迅速,唐山汽車公司那邊沒多久,就成為了他們的第一家海外子公司:歐洲唐山汽車銷售公司,準備開發歐洲地區的汽車市場。 第1152章 出口限制和土著市場 一百多個土著藩屬國所爆發出來的汽車消費能力,讓五大汽車公司開始注意起來了這些土著藩屬國的潛在汽車市場。 在這之前,實際上各汽車公司都沒有打算過在藩屬國里擴展汽車銷售渠道。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汽車屬于出口限制設備……別說單單一個汽車,就算是汽車里頭的汽油發動機都是屬于限制出口設備。 如此情況下,汽車公司是不能往這些土著藩屬國里銷售汽車的……唯一的例外就是地位等同于大楚帝國行政領地的若干楚裔藩屬國。 如西非王國,美宋王國。 這些楚裔藩屬國都擁有比土著藩屬國更高的地位,能夠有限度的購入一些工業設備用于發展自身的工業,同時一些民用消費品,包括汽車也不在限制之內,不過一些重要的工業設備,尤其是和國防工業相關的設備就無法進口了。 整體上來說,這些楚裔藩屬國在大楚帝國里的普通行政領地差不多,是屬于有限度的技術限制,但是除非是比較敏感,重要的東西,其他的一般也不會進行太大的限制。 但是土著藩屬國就不一樣了,出口限制是非常嚴厲的,至今為止連蒸汽機都不會對土著藩屬國出口。 而汽車也不例外……雖然汽車只是工業消費品,但是因為內燃機的緣故也被限制出口。 如今才算是小小的打開了一個口子,準許土著藩屬國以官方采購的名義,采購少量乘用轎車,用于藩屬國里權貴們的座駕。 這也就等于汽車限制出口打開了一個口子,既然口子已經存在了那么后續肯定還會進一步放寬。 比如說準許各藩屬國增加汽車進口的數量份額。 現在一個普通的藩屬國能進口數十輛到一百多輛不等,那么后續說不準就能準許進口數百輛甚至上千輛。 這一個藩屬國雖然沒多少,但是大楚帝國的藩屬國多啊……加起來一百多個藩屬國呢。 一個藩屬國準許進口一千輛,那么全部加起來也有個十幾萬輛呢。 而且汽車雖然是大件物品,使用壽命比較長久,但是依舊是屬于消耗品,現在購買了汽車后,后續還會需要維修保養,這里頭又會產能一部分營收;等到汽車的使用壽命到期后又需要購買新汽車進行替換。 這意味著源源不斷的訂單! 盡管暫時各土著藩屬國的汽車市場還非常微小……全部加起來甚至都還不如楚國東亞本土沿海地區里一個經濟發達的府級城市的銷量。 但是從長遠來看,市場潛力還是可以的……畢竟土著的總人口也不少,這么多土著國家的人口加起來也有好幾億人口呢。 并且這些土著國家的人口還在持續增加當中,未來的人口肯定更多。 數億人口之下,再加上這些土著國家基本都融入到了大楚帝國的全球經濟體系之中,哪怕是楚國人掠奪了他們的大部分勞動價值,但是自身還是能夠剩下來一些的,這意味著這些土著人口里還是會產生一些有錢人,有足夠的實力購買汽車。 哪怕這個基數非常小,但是放在數億人口的規模里,再小的比例都能演變為一個大數字。 更何況,大楚帝國的出口限制條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除了對工業生產設備嚴防死守外,對一些消費品,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的消費品的限制,實際上都是在逐步放開的。 這從武器出口限制就能看的出來……最早的時候楚國人只肯出售火繩槍,燧發槍給土著,后來進入三十年代末期后,則是敞開了出售火帽燧發槍,等到了進入五十年代,大楚帝國則是放開了單發線膛步槍的出口。 按照這么個步驟下去,再多些年估計都能放開連發步槍的出口限制了,甚至連早期的架退線膛炮的出口限制也會放開。 至少軍方那些將領們表示,只要能高價處理掉他們庫存的大量退役庫存老舊武器,軍方并不介意讓這些土著國家擁有早期的連發步槍以及線膛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