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節
只是這種事又牽扯到海軍內部權力調整,同時還涉及到巡警,稅務機構,交通部門航海管理等諸多部門,一時半會的想要搞也搞不了。 得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逐步進行人事調整,尤其是要先把海軍的以海制陸戰略給搞順了,然后再推動多部門的近海執法機構進行整合之后,最終再來個這個海岸警衛隊。 沒有人知道,羅志學在視察南洋艦隊,并觀看他們的小型船只進行演練的時候,腦子里已經開始琢磨著對地方艦隊進行改革了。 如果讓羅志學改革成功,那么這種地方艦隊模式的編制未來可能徹底的退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海岸警衛隊這種新機構。 新機構將會是一種具備海上救援,海上執法,邊境控制,戰爭期間的港口防衛,近海巡邏,反海上間諜等綜合任務的軍事化綜合執法機構。 這也是后世諸多國家通常采用的一種模式……能夠在軍事和執法之間有更好的彈性。 但是對于海軍而言……那就是甩包袱。 因為地方艦隊里名義上沒有,但實際上肩負了大量的海上執法工作,比如配合稅務以及巡警機關打擊走私,海上犯罪……而這些事務對于海軍而言都不算本質工作,干好了沒人夸獎,干壞了有人甩鍋挨批, 最惡心的是,花的還是海軍自己的錢…… 所以海軍高層就想著,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普通執法任務,海上搜集這些任務給扔出去給文官系統,讓他們自己去掏錢折騰, 而海軍則是把有限的經費以及武裝人員,集中在軍事任務當中,以更好的配合以海制陸戰略的推行。 第1032章 大楚帝國的霸道 羅志學簡單視察了南海艦隊后,羅志學接見了駐防南方各地的陸海軍將領,除了老生長談一些雞毛蒜皮的問題外,還重點提及了陸軍的新一輪軍事改革以及海軍的以海制陸問題。 針對陸軍的新一輪軍事改革問題,羅志學提出既要想方設法進一步降低不必要的軍費支出,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又要重視正規軍里的人員培養,不能因為有了外籍軍團,正規軍就馬放南山,導致未來出現依賴外籍軍團的情況,該打的仗還是要打。 并提出外籍軍團要搞,而且是大規模的搞,但是要明確外籍軍團的作用,既要用又要慎用。 正規軍的新一輪軍事改革,主要就是集中在正規軍縮減兵員,把軍費用于甲等戰備部隊上,同時擴充外籍軍團以維持龐大的軍隊規模,以執行低烈度或高傷亡作戰任務。 嗯,就和現在的非洲地區那邊的持續擴張作戰一樣,因為惡劣的自然環境,非作戰減員太多,因此非洲地區的主要的作戰任務都是外籍軍團承擔的。 但是大規模的擴充,密集的使用外籍軍團,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正規軍長期沒有作戰缺乏作戰經驗;外籍軍團的頻繁使用后,軍方可能會更加傾向使用外籍軍團并進一步武裝,這樣就會導致帝國對外籍軍團有依賴性。 而這些都是無法接受的! 因此羅志學才提出,外籍軍團要用,但是要慎用。 羅志學的觀點一直都非常明確,那就是大楚帝國的軍事威懾力量,只能建立在己方正規軍的強大之上,而不能建立在外籍軍團的強大之上! 否則的話,很容易出現各種麻煩…… 這些觀點,羅志學之前就在多個場合說過,現在只是再一次進行強調而已……主要是近期羅志學所看到的諸多作戰報告,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外籍軍團的作戰報告,正規軍的作戰報告極少,有也是不成氣候的小規模作戰。 再這么馬放南山幾年,估計正規軍里都找不出幾個有作戰經驗的士官以及基層軍官了…… 這種現象在羅志學看來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借著這一次會談再一次敲打陸軍這邊,免的他們被廉價好用的外籍軍團迷惑了雙眼。 那玩意就是個外族炮灰……誰他媽會把一個龐大帝國的安全基石,建立在外族炮灰軍團之上的! 說完了陸軍那邊,羅志學針對海軍問題,則是著重談及了海軍最近幾年推行的以海制陸戰略。 羅志學對一票海軍將領們說,以海制陸大戰略方向是沒有錯的,海軍在沒有了海上敵人的當下,有必要發揮自己的強大火力以及靈活沿海沿河機動優勢,為帝國的海外利益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這個前提下,海軍的步子可以再大一些,以海制陸也搞了五六年了,但是一直都停留在口號上。下一步海軍方面要深化改革,不僅僅要在戰艦設計,戰略戰術上作出變化,更好在制度上做出改變,比如地方艦隊是不是可以融入到以海制陸戰略里?又比如海軍里的江河艦隊要怎么改,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戰略變化? 羅志學強調,在搞以海制陸的同時,海軍不要忘記自己的老本行,搞了以海制陸就忘記了海軍的本職工作:爭奪制海權。 確保全球海域的制海權,依舊是海軍未來最為核心的任務,這一點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 以海制陸的前提,就是得先獲得制海權。 最后,羅志學再一次強調,雖然帝國的軍事力量已經稱霸全球,但是這只是現在,而未來可能出現很多變化,一旦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現帝國的挑戰者…… 因此軍方要高度重視全球各地的國防工業以及軍事發展,防范以及提前打擊任何可能出現的國防挑戰者。 要控制全球,殖民全球……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等敵人造出來一大票線膛槍炮乃至戰艦后,自己再弄一大堆的更先進的線膛槍炮乃至戰艦去擊敗它們……再來一句所謂的:爾等蠻夷不過爾爾…… 而是要在潛在的挑戰者萌發發展現代工業,搞蒸汽機,搞重工業,搞線膛槍炮以及戰艦的想法,并開始第一步的時候,就要立即行動起來,用最果斷,最強硬的軍事手段進行毀滅性打擊! 要確保帝國的全球安全,就要提前扼殺除了第二個帝國之外的工業國出現! 所以……軍方的情報司機構要高度重視相關問題,當發現有什么土著國家嘗試搞什么現代工業,制造蒸汽機的時候,不要猶豫,不要懷疑,立即上馬,然后直接派兵摧毀! 大楚帝國的技術封鎖,可不是單純的禁止先進技術以及設備的出口……大楚帝國還不準那些土著國家自己學習研究發展! 任何土著國家,老老實實給我種地挖礦就行了,頂多再搞個沒啥影響的輕工業,至于重工業……你敢搞我就敢直接派兵滅了你。 講究的就是一視同仁! 十七世紀末期的大楚帝國,為了自己的全球霸權,那可比原時空里的英美等日不落帝國霸道的多……當然這也是有前期的,那就是大楚帝國相對于其他土著國家的綜合實力也遠比原時空里的任何一個大國強,強得多…… 歷史上的英美雖然很不錯,但是也做不到單手指頭就能吊打全球的程度。 而大楚帝國可以! 當有了這種絕對的實力之后,大楚帝國做事自然不會考慮太多東西,而是一切都是以自身利益為導向。 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現一個挑戰者,大楚帝國將會從源頭上掐死任何一個挑戰者……一個土著國家如果想要搞重工業,就會直接招來帝國最強烈的軍事打擊。 這種強硬無比的打壓政策,也許持續不了多久,畢竟隨著技術的持續發展,同時技術的持續擴散,同時地球又那么大,大楚帝國的情報機構也不可能無死角的監控所有角落,必然會出現技術的持續泄露,設備乃至武器裝備的走私泄露,最終出現某個土著國家偷偷摸摸搞出來了兵工廠…… 當技術的持續擴散,也許幾十年后線膛武器就無法做到大規模的管控了……別說未來了,其實就算是現在大楚帝國里的很多線膛武器也通過各種非法渠道流入到了各土著國家手里。 當這種技術擴散,武器擴散到了一定程度后,那些土著國家可能就會有很多線膛武器……哪怕是只擁有一些單發線膛武器,但是在一些地形復雜的地區里依舊能夠給楚軍非常大的麻煩。 等到了那個時候,持續保持這種強硬的打壓政策,那么軍費的開支就會迅速上漲……等軍費上漲到一定程度后,也許未來的帝國高層就會考慮值不值得了。 一旦認為繼續保持這種強硬打壓不劃算,那么稍微放開口子后,那么一段時間后就有可能出現第二個工業國家……這種事來多幾次,那么帝國的挑戰者可能就會出現了。 這種事從歷史慣性而言,其實是無法避免的……只要不把這些土著都殺光,人家遲早是要站起來反抗的……原時空里作為奴隸的黑人,進入二十世紀末期后,還不是把南非的白人干掉,然后奪取了白人建立的這個國家,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它們又染黑了巴黎……而且它們還是法國人主動請過來的……這就很搞笑。此外世界上的最后一個大規模奴隸制國家美國,廢除奴隸制不過一百多年,而取消一些隔離政策也不過幾十年而已,現在就已經天天玩零元購了,按照這么個局勢再發展幾十年,恐怕美國就要變成黑國。 土著……只要你不全部殺掉,來一個斬草除根,比如美國滅絕印第安人那樣……遲早都是會被反噬的,哪怕你們把它們都變成奴隸也不行。 這幾乎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縱觀古今幾乎沒有例外! 而大楚帝國也不可能會是例外……帝國留下了數以億計的各國土著,想要享受數億土著供養的好處,那么未來就要承受好被這些土著反噬的后果! 對此,其實羅志學也很清楚……只是那些上百年后的事了,總不能為了一百多年后可能存在的威脅就殺光數億土著,然后讓楚國人自己苦逼的到全球挖礦種田不是。 不過羅志學也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目的不是杜絕威脅的出現,而是推遲威脅出現的時間。 并利用這段時間,讓帝國盡可能的發展,并獲得更大的全方位優勢。 如果五十年后,一些土著國家不可避免的擁有了大量的線膛武器,那么大楚帝國卻是已經進入了摩托化甚至機械化時代乃至信息化時代,打起來依舊吊打的話,依舊能夠讓帝國擁有漫長的優勢期,享受幾百年的地球霸主的待遇。 至于幾百年后……鬼知道幾百年后帝國乃至人類會變成什么樣……說不準那個時候都有外星小癟三無聊路過太陽系,看地球人不順眼,隨手來了一發殲星炮,把整個太陽系都炸飛了呢…… 太久遠的未來,羅志學想象不到,也cao不了那么多心,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盡可能的給帝國打下更好的根基,讓后人擁有更多的底牌,應對起來更從容一些。 在軍事上,羅志學主要還是敲打為主,免的陸海軍飄了了,然后做出一些暈頭的事來,但是具體的發展上,其實羅志學并沒有給什么目標和指示。 甚至羅志學都不插手海軍里的一些新戰艦的發展,不會給那些海軍將領們說什么什么戰艦才好用。 要不然的話,海軍也不至于搞出來一大堆攻高防低,速度也不咋地的護衛艦以及巡洋艦來啊……這些戰艦要是放在原時空十九世紀后期里,那妥妥就是被嘲笑的命……比如三十年代末期建造的懷慶級巡洋艦以及安東級護衛艦,這兩款戰艦就是當年搞出來的低成本戰艦,兩者的航速都只有十五節……跑的還沒大部分客輪快,也沒有上一代的巡洋艦或護衛艦快。 要知道更上一代,三十年代初期建造服役的大同級巡洋艦,航速都已經有了十八節了;三十年代初建造服役的慶陽級護衛艦也有十七節了。 但是比他們更后建造服役的戰艦,卻是只有十五節…… 偏偏這兩款戰艦建造的數量還不少,滿載三千噸的懷慶級巡洋艦先后建造了二十六艘,滿載一千五百噸的安東級護衛艦,更是建造了五十多艘! 這就很離譜! 而大楚帝國海軍當初為什么搞這么多低速戰艦?理由很簡單,當時的三脹式蒸汽機價格還比較貴,動力系統也貴,海軍舍不得用……同時海上也沒啥對手,土著國家都用風帆戰艦呢,也用不著多快的航速! 最后海軍那邊一拍腦袋,覺得十五節就夠用了。 最后搞出來了兩款所謂的低成本慢速戰艦出來,而這兩款戰艦,到目前為止依舊是大楚帝國海軍里在海外部署的主力戰艦,最關鍵的是,這兩款戰艦看似不咋地,但實際上還挺好用的……海軍官兵們對這兩款戰艦都感覺比較滿意,因為這兩款戰艦的生活居住條件都很不錯,比后來的一些所謂的先進戰艦都要更好。 至于作戰性能差一點根本無所謂……再差也能吊打那些土著不是! 而這些海軍戰艦的發展規劃,其實羅志學并沒有進行太多的插手,哪怕他也覺得這些戰艦很奇葩…… 只要不是徹底放飛自我,羅志學一般不太管這些軍事發展的細節問題的。 不過在內政上,羅志學就要關注的更多,插手的也更深入一些。 羅志學在接見了陸海軍將領后,又接見了趕來覲見的一些地方文官,主要有廣東以及廣西還有江西,升龍部分南方省份的巡撫以及代表性官員以及周邊地區的武將。 因為人數比較多,時間也比較緊香港海軍基地里的司令部大樓會議室里,簡單開了個御前會議。 在會議上,羅志學針對南方諸省的一些情況,重點提及了部分問題,如廣東地區的工業發展布局,廣西,升龍等省的農業開發情況。 在會議的最后又強調了民生的重要性,要求各省各衙門要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進一步發展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更多的民眾收入,尤其是要注重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問題。 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民生經濟,促進民眾增收。 會議結束后,羅志學單獨召見了各省巡撫,期間半年前調任廣東擔任巡撫的王圖針對經濟發展問題,向羅志學做了詳細報告,在報告中羅志學看到了王圖的具體施政方向。 其中的一大重點就是進一步強化交通設施,王圖準備打造珠三角鐵路網計劃……這個鐵路網,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城際鐵路線,也不是松江府那邊搞的城區內地鐵網絡。 而是一個覆蓋珠三角的快速客運鐵路網絡,用以緩解擁堵的公共交通,方便人們的日常出行,尤其是人口聚集地的郊區和城區之間的交通往來。 這是一個a城區-郊區-b城區的公共交通網絡……之所以這個鐵路網絡里有個郊區這么個關鍵詞,那是因為當代的楚國城市人口,尤其大量中等收入人群都喜歡住在郊區…… 對于各城市的公共交通而言,不僅僅有城區內部的交通壓力,還有城區和郊外各社區之間的交通壓力。 對此,羅志學還是挺有興趣的,和王圖就這個鐵路網絡交流了不少時間,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比如可以在部分路段,尤其是城區路段可以嘗試性的使用一些電動機驅動的有軌電車。 第1033章 官本位的帝國 對王圖提出來的珠三角鐵路網計劃,羅志學個人比較有興趣,也比較支持,雖然這個計劃有著耗資重大的缺陷,但是就和很多貴的東西一樣,這個東西除了貴它就沒啥缺點了。 而王圖主政的廣東也不差錢,作為一個沿海省份,早年開始廣東就受到了對外貿易的刺激工商業經濟發展的相當快。 而這地方在大楚帝國的工業建設定位里,是屬于四大的工業基地之一,不僅僅是注重于輕工業,實際上重工業也非常發達。 廣東地區的工業布局,主要是以瓊州府的鐵礦開采,廣寧的煤炭開采,以及這兩項資源開采延伸而來的鋼鐵冶煉產業……和后世可能不太一樣,大楚帝國里的廣東實際上是大楚帝國里的主要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雖然不如漢天、應天以及河北以及遼東,不過也不錯了。 其他重工業布局上,還有廣州機械公司,兩廣兵工廠下屬幾個國防工業,珠江重型機械等為代表的機械類產業,此外珠三角還屬于大楚帝國的第二大造船基地,擁有廣州造船廠,李氏造船廠,黃埔造船廠,黃沙造船廠等多個大型造船廠。 其中的廣州造船廠更是大楚帝國里僅有的兩個能夠建造萬噸級戰列艦,三萬噸級別民用船只的超大型造船廠,其技術能力以及產能僅次于松江海軍造船廠。 而李氏造船廠,旗下的多種民用商船,如油輪,散裝貨輪,快速客輪方面的優勢也非常大。 在重工業領域的布局,廣東地區是比較完善的,而資源供應方面也不用擔心,廣東自身就有著規模龐大,并且非常優質的無煙煤礦區,即廣寧煤礦……廣寧煤也是大楚帝國海軍的主要用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