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節
果然,僅僅是半個月后,工商部輕工司司長以巨額貪腐被逮捕入獄,在可是實權正三品官員,如果不出事的話,不用多久就能夠升任從二品,擔任一省巡撫或一部侍郎。 而且這個正三品官員的被逮捕,還牽扯出來一大堆人的人,其中不乏從二品高官。 承順四十五年十月三日,前任松江府知府,江南省布政使,剛升任禮教部左侍郎的許宣被帶走調查,三天后被正式批準逮捕……逮捕后,查獲非法所得折算約兩百三十萬楚元。 大楚帝國以一個實權從二品高官的落馬,宣告了這一次吏治大整頓的開始! 而很多人都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 第989章 徐龍澤的進擊 承順四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帝國政治中心金陵城。 皇宮玄武別院內,羅志學正在看著手中的報告,這是一份翰林院內務科遞交上來的報告。 主要內容是近期帝國各高級官員的動向,而這些內容也不全都是重大事項,實際上很多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并且其中不少很有意思。 比如農林部左侍郎,前幾年死了老婆后,近期和一個二十出頭,年輕貌美還富有才華的女人搞到了一起,還生下了個私生子……甚至還有和這個女人結婚的想法。 這個六十多歲,還禿頭,大腹便便的老頭子自以為是煥發了第二春,遇上了真正的愛情,不過估計他并不知道,他自以為愛上的女人,拿著他的錢天天和他的隨從秘書膩歪在一起……那秘書和這年輕女人那才是真愛,而且還生下了愛情的結晶……嗯,侍郎大人還以為那是自己的私生子,正傾盡所有進行培養呢。 敢瞞著左侍郎大人,偷偷玩這種游戲,這不是真愛是什么的? 這種事一旦事情暴露,惱羞成怒的侍郎大人能讓他們兩個人,甚至連帶他們背后的家人都萬劫不復。 可千萬別小看一個實權從二品左侍郎的權力! 不需要他動手,甚至都不用他出口指示什么,至少稍微暗示那么幾句,自然有大把人搶著幫他把這兩人給滅門了。 不過這兩個真愛男女做事還算隱蔽,至少目前為止,除了無孔不入的翰林院內務科知道這事外,也沒其他人知道這些事。 這種八卦,說實話饒是羅志學這樣的人,有時候都會有興趣……還特地吩咐了內務科那邊,這事繼續暗中旁觀就行,不要插手,有什么進展隨時報告…… 羅志學可沒有幫手底下大臣抓jian的想法,他純粹就是追八卦…… 畢竟翰林院內務科報告的事情大部分還是比較平淡無味的,比如某某大臣私底下見了誰,偷偷摸摸的不知道要干啥之類的,難得一見有這種有趣的八卦,所以羅志學上心追更也是正常心態。 按照慣例看完八卦,羅志學又瞄了幾眼其他大臣們的一些動向,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比如有幾個大臣結伴一起,到秦淮河上一家很隱秘的高端青色小樓里飲酒作樂,期間發生了一連串無法描述的混亂事情。 大部分其實都是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很少出現說有什么真正的大事情。 而且就算有,翰林院內務科也不一定能夠知道……因為帝國高層們基本都知道他們身邊肯定是有著翰林院內務科的特工存在的,自然會有所防范,比如談什么隱秘事務的時候,直接選開闊沒人的地方進行密談,翰林院內務科的特工們就算再牛逼,那也沒辦法知道他們聊了啥……很多高級官員都喜歡在自家莊園里弄一個很開闊的花園或搞個湖心亭之類的。 我連墻都沒有,你怎么搞隔墻有耳? 不過最近這些年,針對臣子們的防備手段,內務科的監控手段也在繼續升級,比如專門研究唇語……望遠鏡配合唇語解讀,無遮攔的湖心亭密談這種小把戲,早就被內務科給破解了。 然后又搞出來一些監聽的特殊裝備,比如有的臣子喜歡搞密室談話,內務科就搞監聽裝置。 所以雙方的監視以及反監視其實一直都存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臣子三天兩頭都在搞這種密談,那么內務科就會迅速給你來一個升級套餐,把你列入謀逆潛在分子的名單。 所以很多時候,臣子們也不會什么事都搞密談……什么事什么時候密談,什么時候什么事選擇正常聊,其中尺度的把控也很考驗一個楚國高級官員的能力。 既要給自己留點秘密,又不能引起內務科的注意,更不能引起陛下的反感…… 因為誰都知道,是陛下派人來監視你的,你一個帝國高級官員,天天躲躲藏藏弄這么多秘密,到底想要干啥?謀反嗎? 陛下一旦心里頭有了懷疑,那么你距離被致仕甚至下獄也就不遠了。 翰林院內務科這種對內情報機構又不是什么創新……說白了就是明朝錦衣衛的進階版而已。 更何況翰林院內務科比前明的錦衣衛或東西廠專業多了,安插特工都是比較隱秘,同時也不會打擾到臣子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實際上如果不是犯了天大的事,實際上這些臣子們都感受不到翰林院內務科的存在。 因為翰林院內務科在監視百官上,基本上只做監視,就算他們查探到這些官員們的一些違法犯罪行動,比如貪腐,只要不是太夸張的那種,內務科都不會有什么動作,而是會把相關的資料封存。 這日積月累下來,翰林院內務科其實掌握了幾乎所有高級官員的違法犯罪的證據……并形成了相關的檔案材料,但是除了獲得圣旨批準的話,翰林院內務科都不會公開這些資料,而是選擇封存。 翰林院內務科設立在玄武湖中心島嶼上的檔案倉庫,毫不夸張的說,封存了幾乎所有正三品以上高級官員,部分特殊位置上的中級官員的犯罪資料……哪怕是那些參務大臣們的黑材料也不例外。 但是,大楚帝國建國數十年,除了極少數影響到統治基礎,性質極為嚴重的案件外,羅志學極少主動的使用過這些資料去搞什么反腐之類的。 哪怕是吏治大整頓也不例外! 不是羅志學對手底下的人縱容……而是真心沒必要。 羅志學作為大楚帝國的皇帝,他說的話就是法律,想要辦誰根本不需要什么證據…… 所以翰林院內務科里封存的大量臣子的普通犯罪證據,其實都沒啥卵用……這么一看,似乎翰林院內務科做了無用功! 但是……調查官員的犯罪行為,本來就不是翰林院內務科的業務范圍,甚至他們都沒有朝著這個方向去部署工作,純粹就是監控百官過程里產生的附加產物。 翰林院內務科,從始至終,其核心職權都是監控百官,預防謀逆,防備動搖統治基礎。 這個機構,維護的是皇權,而不是法律! 打擊貪官污吏,那是督察院的業務。 所以楚國朝堂上的高級官員們基本上也都知道翰林院內務科在監控自己……甚至以此為榮,因為你不到一定級別,不擔任重要位置,人家翰林院內務科都懶得搭理你。 能夠獲得翰林院內務科長期監控的,那是帝國高級官員以及極少數特殊權重中低級官員的福利。 一般人想都別想! 畢竟人家翰林院內務科的經費也是有限的,編內以及編外的特工人員也是有限的,長期監視是需要經費的,不可能給每一個人都安排上長期的監控。 你覺得高級官員的被監控,可能會覺得很憋屈,渾身上下沒有了秘密,充滿了不安全感…… 但是人家高級官員覺得這是升官發財的標志。 當然了,除了極少數心存不軌,想要玩謀逆,或者是真干了天怒人怨,動搖統治基礎的極少數官員例外。 這些人被翰林院內務科給抓住尾巴后,下場往往都很慘…… 基于翰林院內務科的特殊性,其實羅志學對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官員們,嗯,主要是高級官員們的貪腐情況比較了解的。 不就說知道全部,但是大概情況基本都知道。 比如他新提拔起來,主持這一次吏治大整頓行動的大督察院大都御史徐龍澤,他是官場殺手,干掉了無數貪官污吏是沒錯……但實際上他的仕途生涯前中期自己也沒少干這些事,只不過是專業反腐出身,這些事情做的非常隱秘,甚至在法律上找不到什么漏洞。 當然,等他走到了從二品的右都御史位置后,就開始了和以前的這些行為進行了切割,并且開始收尾……倒不是他良心發現,而是到了這地步后真心沒必要搞什么貪腐了。 這錢,前半生他也弄了不少了,足夠讓家人們天天花天酒地揮霍一百年都揮霍不完。 而他自己……說實話他對這些物質享受沒什么興趣,或者說已經過了那個階段。 仕途生涯的后半段里,其實徐龍澤就一門心思奔著升官去,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勢,獲得更大的心理滿足。 比如干掉一個參務大臣? 作為一個御史,這輩子如果能夠干掉幾個參務大臣,那真是此生無憾了。 這種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所獲得的享受,尋常凡夫俗子是無法理解的。 因為凡夫俗子們,都還停留在追求物資享受上……不是他們覺悟低,而是他們真的窮! 但是徐龍澤享受過了,這錢也貪的夠多了,同時手里的權力也越來越大,權勢所帶來的滿足感,遠遠超過區區金錢…… 在大楚帝國這種官本位帝制國家,錢對于這些高級官員而言,其實那就是個數字而已,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這個階段的他們想要什么東西而得不到的話,有什么東西無法享受的話,絕對不會是因為錢不夠的緣故! 所以大楚帝國里的官場生態里,高級官員和中低級官員,其實是兩個物種……其想法和做法完全不一樣,雖然前者都是后者進化來的……用句文藝青年的話來說就是: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追求。 當然,上述只局限于官員本人,不包括官員的家眷們……實際上大楚帝國里大部分高級官員的倒臺,都是因為家屬或嫡系下屬出問題,然后被政治對手順藤摸瓜,最終被送進去天牢的。 徐龍澤,就是一個典型的從中低級官員進化而來的高級官員……當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他的仕途正常來說一個協辦大臣就到頭了,而這還是他在晉升三品以后進行收手,并和過往進行切割之后的情況。 如果晉升三品后還瞎搞,都不用羅志學這個皇帝動手,他的政治對手就能把他壓的死死甚至搞下去。但是他還真就遇上了特殊情況,羅志學覺得如今的帝國官場要進行整頓,準備來一場大掃除,自然是需要得力的人手去執行的。 這翻了一圈后,在司法系統里也就找到徐龍澤這把刀還算鋒利,于是乎他就更進一步成為了參務大臣,成為了帝國政壇上最頂級的幾個人之一。 當然,他雖然能爬到頂,但是羅志學也不會讓他干得太長……大概四五年就會安排致仕了。 這一點,羅志學雖然沒說過,但是徐龍澤自己都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參務大臣,就是陛下想要一把鋒利的刀子。 而刀子嘛,用完之后自然就扔掉,總不能一直拿在手上,不然的話吏治大整頓過后帝國上下這么多官員還怎么工作? 天天提心吊膽的哪能好好工作啊,畢竟一個個屁股都不干凈! 徐龍澤身為帝國高官,本身也參與過好幾次吏治大整頓的人,自然很清楚帝國的這種自然生態。 但是有幾年時間也夠了! 帝國數億人,官員也多的很,但是有幾個能夠做到參務大臣這個級別的? 這幾年時間里足夠讓他做出來一些成績,比如殺一大批人,在帝國歷史上留下自己濃厚的一筆。 至于以后致仕后會不會遭到報復,比如和前明張居正一樣被人挖墳鞭尸,這一點在大楚帝國里不用擔心。 羅志學對正常致仕的官員們,待遇還算是不錯的,官員群體也是目前帝國里僅有的一個能夠獲得養老金的群體。 企業,哪怕是工業部直屬企業里的普通職工退休后,那也是正常退休了,可沒有什么養老金的說法。 這個官員的覆蓋范圍也不是只局限于高級官員,而是正式官員都可以,哪怕只是個從九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國里官辦醫院里的醫生、護士,官辦學校里的老師也享受官員待遇,所以這兩個群體也有養老金。 除了這些官員或享受官員待遇的人外,其他人群都是沒養老金這么個說法的,頂多就是有一些大型企業他們自己內部會搞一些養老基金,但是數量很少,也不規范,比如李氏制鐵就自己內部搞了個養老基金計劃,以員工自愿參與,基金采取穩健模式進行運營,比如購買國債,大型官辦企業債券,銀行之間的資金拆解,小比例參與風險投資等等 整體上,其實和商業保險的運營模式區別不大,只不過李氏制鐵會給予額外的補貼,員工自愿參與養老基金的話,會給予一定的補貼而已。 也就是員工自己出一部分錢,企業也出一部分錢,用于參加養老基金…… 然而能夠做到和李氏制鐵這樣的企業其實很少,大部分企業才不會給你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自己想要養老金,自己制定理財計劃搞投資去,實在不行,市面上也有一些保險公司會接受一些個人的長期保險,這玩意其實也就是個人商業養老金。 不過可不便宜。 所以當代的官員擁有養老金,還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 此外官員們的養老金,其實也不是財政出錢……最早的時候是財政直接出錢,后來覺得這樣太虧,搞不下去……所以就開始搞養老基金模式,趁著某一年本該漲工資的時候,直接不漲工資,而是把漲工資的部分變成了養老基金購買份額,財政再補貼一部分…… 說是補貼,但實際上那本來就是打算漲上去的工資。 說白了就是,帝國把原本打算漲上去的工資,這一部分轉變為個人繳納的養老基金部分以及財政補貼部分! 錢還是那個錢,只是名義不一樣了而已。 然后這個養老基金由財務部直接進行管理運營,官員們的養老金就是從這個養老基金里發放。 所以各省的養老基金都挺有錢的,經常參與一些穩健大規模的投資項目。 官員們退休后的待遇,中低級普通官員們就是個養老金了,但是對于高級官員而言又不一樣,高級官員退休后的待遇除了養老金外,一般還會有其他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