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節
松江府,這個大楚帝國里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哪怕是到了晚上的時候,很多地方也是燈火通明。 街道上會有明亮發出橘黃色光芒的煤氣燈,一盞又一盞的煤氣燈點亮了松江這個超級城市。 不過和街道上有著煤氣燈照明不同,路兩旁的普通民宅里卻是依舊昏暗。 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居住的一些街區里,一到晚上很多住宅都是昏暗一片。 因為鯨魚油雖然相對于蠟燭而言比較便宜,但是對于低收入群體而言依舊比較貴,很多低收入家庭雖然會有購置油燈,但是都舍不得用太多,一家人都是早早梳洗吃飯完畢然后上床睡覺。 實在睡不著就在黑暗里瞪著個眼睛,但是絕對不會點亮鯨魚油的。 只是,以往到了晚上就昏暗的這片社區里,最近幾天卻是陸續出現了光芒……一些住宅里的窗戶透出昏暗的燈光! 而這些燈,就是煤油燈。 兩大石油公司在完成了前期的石油開發,運輸,以及提煉煤油的生產線的研發以及建設后,也是在承順四十五年的春天里開始大規模向市場供應煤油。 這些煤油一出現在市場上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而受到歡迎的原因無他,只有兩個字:便宜。 盡管石油的開發以及運輸以及提煉都需要成本,甚至前期的諸多研發成本也需要算進去,但實際上不考慮稅收因素的話,其整體成本依舊非常低。 帝國帝國高層考慮到需要給國內規模不小的鯨魚產業鏈反應時間,免的直接大規模向市場供應煤油后,直接造成鯨魚產業斷崖式下跌,進而導致大量人員失業等情況。 同時也是為了對石油行業征收,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因此給石油行業制定的稅收是比較高的。 在石油的開采,運輸,提煉,銷售多個環節里都進行征收,而且稅率并不低。 這也導致了市場終端里的煤油,其售價里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各個環節里的稅收。 而在稅收的壓制下,煤油的終端市場價格,雖然還是比鯨魚油便宜,但是也沒有便宜到太夸張的地步。 暫時來說,煤油的價格是鯨魚油的百分之六十到八十之間,具體要看地方,運輸成本的不同而不同。 而這個價格在市場上已經有極大的吸引力了,盡管煤油作為照明燃料,在燃燒的時候會有一些味道,但是價格便宜了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間后,就使得了煤油具有了極大的市場潛力。 眾多中低收入家庭在購買照明用油的時候,經過對比往往會選擇使用煤油。 而鯨魚油一時半會的也不用擔心失去全部市場,因為鯨魚油的使用體驗比煤油更好,同時價格雖然比煤油貴一些,但是也沒有貴的太離譜,因此中高收入階層還是會選擇繼續使用鯨魚油。 而大楚帝國人口眾多,哪怕是中高端市場的部分市場份額,也足夠讓目前的鯨魚油產業繼續生存下去,不會遭到太大的影響。 同時鯨魚也不僅僅是作為照明使用,實際上鯨魚油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業用油脂,可用于皮革行業,也可以用于機械用潤滑油,乃至在煉鋼行業里使用。 按照帝國工商部門制定的計劃,后續將會逐步引導鯨魚產業轉向工業行業,給鯨魚產業一個比較長的緩沖時間。 不過到最后,鯨魚產業最終還是要完蛋的……這不是石油競爭的問題,純粹是鯨魚作為一種動物資源,隨著長時間的密集捕撈會數量急劇減少,等到未來鯨魚可不會這么容易捕撈了。 等到以后工業也不需要鯨魚的時候,帝國甚至會出臺法律限制捕撈鯨魚呢。 不過那是未來……至于現在,鯨魚產業依舊是一項關乎百萬人就業的大型產業,可不是隨便放棄就能放棄的,只能是通過各種政策來慢慢引導。 鯨魚產業的未來是黯淡無光的,但是作為新生的石油產業,卻是充滿了希望。 石油提煉出來的煤油,作為一種優秀的照明燃料已經得到了證明,并且價格低廉也被市場所接受。 等到未來帝國肯定還是會逐步加大石油的開采,同時石油行業的稅收也會接近正常水平,到時候大楚帝國的民眾們將會真正的享受到大量的廉價煤油,以滿足照明需求。 這個時間,按照工商部和工業部等多個部門制定的石油產業發展計劃,預計不會超過三年。 這三年里,大楚帝國需要以兩大石油公司為龍頭,完善石油產業鏈……包括勘測更多的油田,建設運輸石油的油輪,同時做好陸地運輸的準備,比如建設大量運輸石油的火車車廂,還要坐做好原油提煉工廠,最后還有煤油的銷售渠道鋪設。 當這些都做好之后,才能夠談得上真正的向市場大規模供應,并讓民眾使用上廉價的煤油。 在松江府里,就有這么一個大型的煉油廠正在建設當中。 這家工廠由皇家工業公司投資建設,其投資金額非常的巨大,這主要是因為石油行業是屬于典型的新型產業……很多相關的機械設備都是需要新設計,新研制的,這也導致了煉油設備的價格比較高昂。 其實之前也有石油煉油業務,但是之前的石油開采以及應用規模都非常小,主要是從石油里提煉石蠟,潤滑油等一些工業產品。 因為規模小,產量小,相應的產品也是屬于典型的小眾產品,整體市場很小。 其煉油往往也是需要最基本的原始作業,根本就沒有大規模的流水線式煉油工廠。 這也導致了大楚帝國想要開啟石油工業的時候,需要做的不僅僅是找出油田然后挖出石油來,實際上還要完善一系列的石油工業環節。 從開采到運輸再到煉油都是如此。 皇家石油公司的松江煉油廠,就是這么一個典型的產物,作為國內第一家大型煉油廠,設計年產能達到了十五萬噸。 龐大的設計需要,對生產線的設計以及設備的制造能力其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不過皇家石油公司舍得花錢,同時也有錢……雖然成立到現在,他們一直都是處于花錢,但是沒有進賬的狀態,但是作為皇室資產科下屬的企業,皇室資產科調集了大量的資金用于該公司的業務開發。 所以該公司是不差錢的。 同樣還有工業石油公司,他們也不差錢,甚至資金更加充沛……畢竟工業部管理的官方資產可比皇室資產多得多,兩者甚至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龐大的資金投入,也讓國內的眾多機械廠家們對這兩家石油公司的一些專門定制的設備訂單非常的歡迎。 松江煉油廠的一系列生產線所需要的設備,就有上百個廠家參與,他們將會提供大量的設備,其中包括一些專門定制的設備用于該工廠生產線的建設。 耗資大,同時建設時間也不短,預計要經過兩年的施工才能具備基本的生產能力。 而在這之前,皇家石油公司的原油提煉,只能在一些小規模煉油廠里進行,相對來說,小型煉油廠搞起來就比較容易了,年產量幾千萬把噸的煉油廠技術要求并不算太高,建設周期也不長。 幾個月時間就能弄出一大堆來。 如今市場上銷售的少量煤油,就是從這些小型煉油廠里弄出來的。 承順四十五年,是大楚帝國開啟石油工業的元年。同樣的,這一年也是大楚帝國開啟新一輪大規模反腐行動的一年。 大楚帝國里的吏治整頓,那是年年都有,時時都在進行。 而這些常態化的反腐你要說效果沒有,那肯定是不對的。 但是你要說效果有多好,那也是扯淡。 只能說這種事如果不做,那么情況就會更壞,但是做了也不見得就會把貪官污吏們都清理掉。 只能說把腐敗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時不時的處理一些貪官而已。 而除了這種常態化的反腐外,羅志學還有個習慣,那就是間隔三五年就來一次吏治大整頓。 通過這種大規模的吏治整頓,集中處理一批貪官污吏,整頓官場風氣。 這種吏治大整頓,其實就跟普通人家間隔一段時間就對屋子來一次大掃除一樣,性質上沒什么本質的區別。 畢竟貪官這種東西,你不可能真正的禁制杜絕的。 是個人都有貪欲,而帝國里的官員們也不例外,同時這些官員們還具備了能夠變現的權力,并隨著權力的提升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外界力量的腐蝕。 這個過程里,其實很難有官員能夠抵擋得住……多少都會被拉下水,區別只在乎嚴重程度而已。 有些人搞的太過,同時做事又不隱秘,暴露出來了馬腳之后,就可能被御史盯上,進而成為御史升官發財的墊腳石。 有一些隱藏的深一些,那么就有可能安然度過。 當然,這些只局限普通常規的貪腐,影響不太惡劣,不會影響到帝國的統治穩定……如果其貪腐行為影響到了帝國統治的話,那么就會被翰林院內務科盯上了。 總之啥樣的人都有……所以羅志學從來都沒有想著能夠杜絕貪腐行為,這都和帝國是否有完善的制度之類的沒啥關系,這涉及到了人類最基本的貪欲問題。 說的不好聽,是個人都貪,你說你不貪,那是因為你貪不了…… 再者,大楚帝國從本質上來說,依舊是一個傳統的中央集權帝制國家,整個社會走的是傳統的官本位那一套東西,官員的權力非常大,而權力大了自然也就受到更多的腐蝕。 這是必然的,無法避免的。 羅志學很清楚這些,所以他也針鋒相對的采取了定期大掃除的方式…… 你貪你的,我殺我的……大家各自安好! 上一次的吏治大整頓是在承順四十年,距今已經有五年過去了,而根據多個部門的明察暗訪,各種貪腐案件又多了起來,同時社會里又冒出來了一些不良風氣,還冒出來了一些新型的權力尋租的方法方式。 同時最近幾年帝國的發展非常迅速,過去五年的發展比整個三十年代都更快,經濟總量提升很多,民眾收入提升的也高,一切表面向好的同時也暴露出來了諸多問題。 如此羅志學也就覺得有必要再來一次大掃除了……清理掉一批貪官污吏,凈化官場風氣,穩固統治基礎。 怎么說呢,五年過去了,就算沒啥大貪官,也得殺一批官員讓民眾們看看熱鬧,樂呵樂呵啊,這樣才好釋放內部壓力! 對這一套東西,羅志學一向來玩的很熟練,過去四十幾年里干過很多次,每一次效果都特別好。 至少民眾們對他這個皇帝還是很敬重的。 因此在承順四十五年春,羅志學完成了新一輪的參務大臣以及軍務大臣的調整后,也就開始了吏治大整頓。 其中最為明顯的信號就是稅務巡警出身,但是卻中途轉道進入督察院部門,長期在反腐第一線工作,擔任過大督察院反貪司司長,依靠干掉無數大貪官一路爬上來的大督察院右都御史徐龍鐸,升任左都御史,并成為了協辦大臣。 大督察院這個機構,非常的特殊,雖然整頓吏治,反腐也是其主要職權,但并不是說只有這么一項業務,實際上大督察院的業務范圍還挺多的,包括刑事訴訟,監獄管理等諸多司法都屬于他們的職權。 所以,并不是每一個督察院的高官都是反腐出身,有一些甚至都不是專業的御史出身,而是傳統行政官員呢。 如今專門干反腐工作的徐龍澤越過其他競爭對手,順利升任左都御史,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政治信號。 那就是陛下要重視反腐工作了。 果然,在半個月后,吏務部尚書致仕,新上任的吏務部尚書乃是干吏治工作出身,并在擔任江南省巡撫期間,掀起了大規模吏治風暴的安博表。 安博彪擔任吏務部尚書后沒幾天,得旨入御書房參贊軍機要務,即成為了參務大臣。 承順四十五年六月,原大都御史,參務大臣沈力學因病長期臥床致仕,升任左都御史不過數月的徐龍澤奉旨擔任大都御史,入值御書房,成為了參務大臣。 如此一來,大楚帝國的最高權力結構參務院里,就有一個反腐出身的參務大臣以及一個吏治工作出身的參務大臣。 這兩個參務大臣光是站在哪里,稍微有點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自家陛下要干什么了。 就算沒政治敏感性,但是只要查閱一番過去的好幾次吏治大整頓之前的高層人事變動,基本也都能夠看的出來……因為之前幾次羅志學也是最先從最高層的參務大臣里著手,提拔一或兩個干吏治,反腐的官員成為參務大臣。 當最高層的人事變動搞定之后,羅志學又對協辦大臣級別的高級官員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主要是調整人員方便自己提拔起來的兩個官場屠夫大展身手! 如此參務院層次的調整基本就算是結束了,接下來的事情已經不需要羅志學cao心了,自然會有兩個吏治、反腐的參務大臣帶著手底下的一群人開始掀起吏治大整頓的風暴。 羅志學需要做什么事,從來不需要親自自己做,甚至連吏治大整頓行動的提出,都不需要他來cao心。 他要做的就是把適合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進而實現自己的意圖……這是身為上位者的基本素養。 吏治大整頓也同樣如此,承順四十五年八月初,徐龍澤先是在單獨面圣的時候,匯報了若干省份吏治問題突出,請求對這幾個省份的司法系統進行調整。 羅志學準奏之。 數天后,吏務部尚書安博表在參務會議上,建議對部分機構以及省份的主要官員進行定期調整,以更符合帝國的發展需要,參務大臣們進行了簡單討論后,羅志學批準之,并責令參務會議上拿出相應的處理方案。 承順四十五年八月十六日,帝國對八名從二品官員,十四名正三品官員,四十多名從三品官員進行了集輪換調整,包括了三名侍郎,五個巡撫。 再加上分管司法的徐龍澤也在陸續調整各省司法機構的主要負責人,這一下子就讓很多聰明人,地位也足夠高的人嗅到了暴風雨來臨前的恐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