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節
尤其是做到參務大臣這個層次的頂級高官,他們的待遇會好很多,基本上哪怕你不接受任何的貪腐,只靠退休后的待遇,皇家逢年過節的賞賜,都能維持榮華富貴的生活。 這些都是為了打消官員們到年紀致仕后的一些顧慮,免的他們臨近致仕的時候大撈特撈。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帝國里除了極少數最頂級的官員外,比如參務大臣,軍務委員。 其他的中高級官員,哪怕是協辦大臣們在致仕之前,都會安排幾年的閑職過渡。 徐龍澤如果這一次爬不上來,無法成為參務大臣的話,那么按照正常路子,他在擔任幾年左都御史后,就會被改任大督察院左監察御史,這也是個從二品的職務,但是并不加協辦大臣的頭銜,實權雖然還有,但是并不大,并且局限性比較大。 臨近到齡安排閑職,準備致仕,這也是帝國政壇數十年來所形成的慣例……這個時候對于臨近退休的官員而言,一般就算是安全退休了……你都離開位置了,政治對手都懶得搭理你! 當然了,如果之前收尾沒弄干凈,又遇上有人真心想要搞他,來個秋后算賬,那么很有可能就會被送進監獄。 每年看大楚帝國的朝報里報道的各種貪官落馬,相當多一部分都是這些退居二線的人沒安排好退路,被人秋后算賬……或者是退居二線了還把自己當大爺,胡亂伸手,然后就被當權的一線大佬們一巴掌扇過去了。 這都是幾十年來形成的慣例,不是一個人兩個人能夠改的,徐龍澤也不例外。 但是現在,徐龍澤卻是跳出了這個范圍……成為參務大臣后,他已經徹底不用擔心退路了。 作為大楚帝國政壇最頂級的九個人之一,為了保障施政效果,只要你不玩謀逆,不搞個太過分,那么羅志學基本不會卸磨殺驢。 更不用擔心致仕后遭到曾經的政治對手報復,因為羅志學不允許。 致仕后的參務大臣,該有的榮華富貴都會有。 純物資享受之類更不用說了,現職參務大臣能享受啥,你都能享受啥……還不用你自己掏一毛錢,帝國財政全額買單! 各種待遇也是直接拉滿,比如官方提供的近衛軍安保,御賜莊園,御廚等等各種待遇,只要你還活著那么都有。 這一系列的待遇,尤其是不用擔心被人秋收算賬,所以很多高級官員升任參務大臣后,做起事情來也不會有什么心理負擔。 徐龍澤也是如此……說實話在成為參務大臣之前,他還經常提心吊膽的,畢竟以前的確貪了不少,各種惡心事也做了不少,這留下的把柄雖然隱秘,但是肯定會有。 同時因為工作性質的官員,干掉的官員太多了,潛在敵人不少……他也擔心一旦退下來后遭到昔日對手的報復。 然而成為了參務大臣后,他瞬間就感覺人生的前路開闊了起來……昔日的諸多污點再也不用擔心被爆出來,那些政治對手們以后也不能拿他怎么樣了。 于是乎,退路有保障后,他做起事情來就沒有了顧忌……剛上任沒多久,就拿下了一個從二品的侍郎,作為自己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里的第一把火! 而這,還不夠! 他還想要更多! 很快,他一方面展開了京察,另外一方面向各省派出了巡察御史,開始全面整頓官場貪腐瀆職等犯罪行為。 而且他還對全國范圍內對監獄進行梳理,提前準備足夠多的監獄位置。 如今距離過年也沒幾個月里,他可是給羅志學立下的承諾的,春節之前,他得給羅志學獻上至少五百個人頭,再附帶一萬個監獄席位。 羅志學不管徐龍澤怎么搞,反正春節前他就要看到五百個貪官的人頭,再送一萬個貪官進監獄,讓民眾們過一個樂呵年! 而徐龍澤也不管手底下的御史們怎么搞,他只需要看到各路巡察御史的成績……甭管你怎么搞,但是高低你得給我殺幾個,再抓一批貪官進監獄。 數字不達標,你就是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到位,徐龍澤就要調整你…… 這也是大楚帝國吏治大整頓的特色,那就是‘定任務’…… 至于說定任務后會不會牽扯無辜,把好官也當成壞官也給殺了……這就開玩笑不是,大楚帝國的官,哪有好人??! 頂多就是一般壞、特別壞、罪大惡極的壞的區分! 第990章 巡察御史 大楚帝國再一次掀起吏治大整頓,這讓帝國官場也是迎來了急劇的動蕩,各官方報紙上也陸續報道一些貪官落馬的消息,以至于民眾們都察覺到了,這段時間的貪官落馬的數量比平常時候多了許多。 而這只是開始……大楚帝國的吏治大整頓,從來都不僅僅是單純的殺一批,抓一批貪官……對貪官的司法處理其實只是最表層的。 其實更多的還是針對整個官場風氣,尤其是貪腐風氣的整頓。 那些被司法處理的官員,更多的作用其實是被殺雞儆猴的那只雞……通過他們的人頭來進行威懾,讓廣大官員們別那么囂張,都老實點…… 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搞司法處理,那么作用也不是特別大,因為吏治整頓,整頓的是吏治,而不僅僅是官員貪腐。 因此伴隨司法行動一起展開的,還有吏務部主導的大整頓。 吏務部會對大量沒被司法處理,但是有劣跡的官員進行各種處理,包括調任閑職,降級,提前致仕,乃至開除所有公職等等。 而這些被吏務部內部處理的官員相對于被司法處理的官員而言,數量要龐大的多。 吏務部和督察院雙重行動,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地方的原本穩固的政治生態被打破,大量人離開權力中心,又有一批人走上了權力中心。 這里得說一說為什么羅志學間隔幾年就搞一次吏治大整頓,并沒有引起官員們的普遍反對和抵抗! 因為吏治大整頓,必然會處理一大批人,空出一大批位置……新的空位置意味著更多的晉升可能。 很多野心勃勃的官員就等著這種吏治大整頓時期,然后迅速出手打壓對手,甚至把敵對上級給拉下馬,進而自己上位。 你不把同僚,上級拉下馬,哪有空位置給你升官啊……一個蘿卜一個坑??! 所以大楚帝國的吏治大整頓,對于官員而言既是風險,也是機會! 對于很多帝國中高級官員而言,吏治大整頓就是一場戰爭,不是自己和督察院,吏務部之間的對抗戰爭,而是和政治對手之間的戰爭。 這一場戰爭里,要么把政治對手送進去,要么被政治對手送進去…… 至于誰勝誰負,這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反正督察院和上級吏務機構,人家不管那么多,他們都是帶著任務來的,必須湊夠人頭。 要么是你的人頭,要么是你對手的人頭,你們自己看著辦。 所以吏治大整頓,其實不存在什么好官、貪官之分,只有勝利者和失敗者之分! 這也是羅志學故意為之……尋常人搞吏治大整頓,那可能是皇帝和臣子們之間的戰斗,但是羅志學不是……羅志學搞的吏治大整頓,其實和他所有的施政手段都差不多,他永遠只當一個高高在上的仲裁者,從不親自上場打擂臺。 然后看著手底下的官員們相互爭斗,等臣子分出勝負后,給予勝利的臣子獎賞,比如升官發財,同時給予失敗者懲罰,免職下獄乃至被槍斃…… 至于誰勝誰負,其實羅志學不是很關心,他關心的是失敗者的數量必須足夠,同時份量也要足夠重,這樣外頭看戲的民眾才能樂呵! 吏治大整頓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民眾隔幾年樂呵一次,順帶警告一番那些官員都給朕收斂一點,聰明一點,貪就貪,但是別貪的那么傻…… 所以必須得殺一批官員,不然民眾都懶得看這一場大戲。 至于被殺的官員具體是誰,羅志學不做具體干涉,讓那些官員們自己斗去。 乃至到最后,哪怕是負責吏治整頓的那幾個高官,除了參務大臣這個級別外,其他人乃至協辦大臣序列的也不是不可以拉出來槍斃了,好讓民眾們會心一笑。 畢竟這一場吏治大整頓,也可以說是羅志學安排的一場角斗場,徐龍澤帶著一片人,和其他派系的高級官員們進行角斗。 甭管誰贏誰輸,羅志學都能得到他想要的:一批高官的人頭! 不管如何,羅志學永遠都是那個贏家! 這就是身為統治者的特殊優勢。 當你知道了羅志學搞吏治大整頓的深層次目的只是為了殺一批貪官,對其他官員形成威懾,同時讓民眾樂呵樂呵,釋放內部壓力后。 那么你對大楚帝國的一系列吏治行動就能夠非常好的了解了。 對督察院派出去的巡察御史的一系列看似很奇怪的舉動也就能夠理解了。 承順四十五年十月,大督察院派出的南洋巡察御史組乘坐輪船抵達馬六甲省府新加坡。 巡察御史的到來,讓當地的官員們一個個如臨大敵……沒辦法,混官場的,誰還沒幾個對手啊……萬一對手拿出證據舉報上去,那可就分分鐘完蛋了,這能不怕嘛! 所以,雖然來的巡察御史組,帶頭的組長也不過是個從三品的僉都御史,但是馬六甲省這邊卻是連巡撫大人都親自到碼頭迎接,給足了巡察御史組面子。 這不給不行啊……別看帶隊的只是個從三品的僉都御史,但是這些巡察御史組的組長可都掛著一個很特殊的名頭,那就是:奉旨巡察某某省吏治事。 用直白一點的話來說就是,這是欽差…… 他們有權限對巡察省份里的正三品以下的所有文官進行調查,指示巡警執法機構進行逮捕,然后提起公訴。 換而言之,除了巡撫和布政使不能處理,其他所有官員他們都能直接處理,而這也不意味著巡撫和布政使就能高枕無憂……因為貪腐這種事情,往往抓一個就能帶出一大串,這巡撫和布政使手底下也會有心腹嫡系啊,這心腹嫡系如果被逮了,他這個巡撫或布政使差不多也就當到頭了。 其實大楚帝國里的御史們,哪怕不是欽差,普通御史的權限也非常大,尤其是針對官員上。 地方上,哪怕是一個普通御史,他都有獨立的權限對該轄區內的所有文官,甚至是高出他好幾個品級的官員進行調查。 而地方上的官員往往無法抵抗……這是因為大楚帝國里的督察院體系,是和地方行政體系完全分開的,其人事,經費等全都是獨立于地方行政結構。 換句話說,御史們不歸地方官員們管理……只接受上級督察院的管理。 和司法單位里的巡警,接受地方和單位上級雙重管理是不一樣的。 大楚帝國的地方行政機構里,是有多套相互獨立,互不統屬的機構,分別是巡撫衙門,知府衙門,知縣衙門這些地方行政機構。 但是除了這套傳統意義上的地方行政機構外,還有三套獨立,互不統屬的機構。 那就是稅務機構、督查機構以及審判機構。 稅收的事,全部歸屬稅務機構管理,地方行政機構是沒有任何插手的余地的……包括稅務執法權。 而監獄,司法管理,公訴,監察百官則是督察院的業務范圍。 審判機構更單純,只是對案件進行審判,并對模糊不清的法律作出解釋。地方行政和這三套機構,是相互獨立的,誰也管不了誰。 這也造就了稅務和督查、審判三大機構的高度獨立性,甚至可以說,哪怕是地方上的巡撫,也沒有權限對一個剛入職的從九品督察院科員發布任何命令……督察院人事就不歸地方行政機構管。 同時理論上一個剛通過考核的最低等的御史,即從七品御史,也能獨立的對轄區內的任何一個官員進行調查。 順帶一提,也別以為從七品的御史很渣…… 你要知道,督察院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查案,批準執法機構申請的逮捕令,對公訴案件提起公訴……得正式御史才行。 而地方督察院里,其實大部分還是普通的工作人員,包括大量八九品的科員或其他高級行政人員。 御史在督察院體系內,其實也是屬于很特殊的存在。 比如一個法律系,并考取了律師資格證的學子,報考了督察院的職務,順利入職后只是從九品的普通科員,一般分配某個御史下屬當然低級助手,這和普通科員其實差不多。 然后看你自己的能力或運氣,人脈背景……一路順利升到從七品后,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前去參加大督察院舉辦的御史資格考核,御史資格考核是全國范圍統一考試,每年一次,考核內容相當之苛刻。 通過御史考核之后,才會被授予正式的‘御史’頭銜,你才能夠具備獨立查案、批準司法機關提交的逮捕申請,對公訴案件提起公訴等一系列御史的特殊權限。 而這種御史,其實也才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御史,并不是督察院里的任何一個官員都是御史。 如果沒能通過考核,那么就只能干其他行政工作了……督察院里也不全是御史,還有很多中等級別的行政官員,搞搞后勤什么的。 但是御史,毫無疑問才是督察院體系里的核心,幾乎所有督察院體系里的高級官員,清一色都是御史出身。 督察院體系里的普通官員,如果無法通過御史資格考試,那么升遷就會非常的困難……哪怕是專門走后勤,行政的路子,但是四品基本就到頭了,雖然沒有任何明令限制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員不得跨過四品這個門檻,但實際上帝國四十幾年來,沒有任何一個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員跨過這個門檻。 實際上,絕大部分非御史出身的督察院官員,距離四品這個門檻都很遠,幾乎都在五六品以下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