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節
所以在過去幾千年里一直到前明時期,能經常吃牛rou甚至都可以看成是社會地位以及金錢上的體現。 哪怕到了大楚帝國里,雖然隨著畜牧業的持續發展,耕牛的供應量大幅度增加、已經不再強制性的禁止私下殺牛的行為……不過牛rou的供應整體還是比較小的。 此外還有馬rou,雖然大楚帝國里的馬匹保有量咋一看幾千萬匹很大,但是和豬,雞鴨之類的牲口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 馬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貴的,在大楚帝國里的馬匹,主要是作為生產工具使用……用來馬耕種田或者是拉車用,如果養來吃的話,成本太高,料rou比太差,幾乎是豬牛羊馬雞鴨等牲口里,成本最高的一種牲口。 此外馬rou口感也不好,纖維粗大等。 總結起來就是料rou比差導致成本高昂,加上口感不好,所以沒有人專門養馬用來吃的,哪怕是草原民族人家養馬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吃…… 諸多綜合起來,也就導致了目前大楚帝國國內的關內十八省地區,尤其是江南這些經濟比較好,rou食消費比較多的地區里,rou食供應以雞鴨豬為主,羊rou為輔,至于牛rou則是更少一些,屬于有錢人專享。 馬rou偶爾其實也能見到,不過數量極少,并沒有穩定供應來源,屬于非常規供應。 以孫旭的收入,他們家里不說天天,但是基本上想要吃牛rou基本都能吃上! 一年接近三千楚元的年薪收入,孫旭的收入放在整個松江城里,也是屬于高收入群體,能夠比他收入更高的也就只有那些大老板或權貴階層了。 甚至可以說,孫旭的收入在普通人群體里,已經達到了頂級,再往上就不是普通人了,而是屬于富豪權貴階層了。 不過孫旭的家庭開支,相對于其收入而言還是比較低的,日常吃喝其實也就普通高收入的水準。 畢竟他們夫妻兩人都是普通中等家庭收入出身……說句不好聽的,這都還沒有適應富人階層的生活呢。在一些外表能夠看到的地方,比如住宿,穿著,日常社交等方面,為了和周邊的鄰居以及同等階層的社交人士保持一致,但是私底下的消費還是比較節約的。 這也是孫孟氏為什么聽聞市面上有冷凍牛rou上市后,會讓廚娘去購買一些試一試。 同樣也是孫旭得知后,雖然對這個冷凍牛rou的口感感覺不咋地,但是還是點頭表示了孫孟氏的持家。 北美冷凍牛rou的價格,只有本地產新鮮rou牛的七八成左右,這個價格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來自北美的冷凍牛rou,不僅僅上了孫旭家里餐桌,也陸續出現在了諸多中高收入家庭的餐桌上。 承順四十年的冬天,這對于冷凍rou食行業而言,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時期。 因為在這個時候開始,來自北美的冷凍牛rou,不僅僅供應各類食品加工廠,也開始進入零售市場,真正意義上出現在了居民的餐桌上。 并且因為冷凍rou食的價格比較便宜,同時來自北美rou牛的牛rou品級也很不錯,受到了居民們的極大歡迎。 大楚帝國畜牧總公司組織的一共三船,重達一萬三千多噸的北美冷凍牛rou,投放到了松江城以及周邊的蘇州,通州,鎮江,金陵城,杭州等經濟良好,交通完善,也有著冷凍設施的城市后,在零售市場里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饋。 下游的rou食批發渠道商們,不用多久就紛紛找到了畜牧總公司下單。 不僅僅是這些地方的渠道商踴躍下單,其他城市的rou食批發從業者聽聞消息后,也是想要試水冷凍rou食的零售市場。 原本還比較擔心市場接受力度的畜牧總公司,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后,也讓公司的高層松了好大一口氣。 作為大楚帝國里畜牧業的龍頭老大,該公司在數年前接到了內閣的重大任務,利用冷凍運輸業的技術突破,初步建立rou食供應保障! 這讓畜牧總公司的戰略任務又多了一個! 帝國設立該公司的早期目的,其實很簡單的,那就是保障全國各地耕牛、役用馬以及軍用馬匹的穩定供應。 再后來又加入了保障rou食供應這一戰略任務。 為此在過去的幾年里,畜牧總公司可以說大動作非常多,先后在北美地區設立了十多個大型rou牛養殖場,又在帝國的北方以及西部地區設立眾多養殖場,又和北方以及西部地區里的其他養殖場,或牧民們簽訂rou用羊、牛的采購協議等等。 然后還投入巨資先后建造了十多艘遠洋冷凍運輸船,四五十艘小型內河冷凍運輸船,和鐵路總公司那邊聯合投資建造了大量的火車冷凍車廂。 還在各地投資建設冷凍倉庫! 可以說,大楚帝國的早期冷凍運輸,冷凍儲存就是由畜牧總公司一力發展起來的。 為此投入的資金數以百萬計! 而隨著諸多冷凍運輸船,冷凍車廂,冷凍倉庫陸續建成,同時海外的養殖場陸續開始產出rou牛,合作的養殖公司也陸續產出rou牛,rou羊等。 畜牧總公司先是把冷凍rou食供應該食品加工行業,大型餐飲企業! 而到了現在,隨著冷凍rou食的供應量進一步提升,則是開始向零售市場直接供應。 而零售市場的積極反饋,也是讓畜牧總公司的高層大大松了口氣……這零售市場打開后,這后頭囤積的大量產品也就能夠順勢對規模供應市場了,也不用擔心違約了。 要知道畜牧總公司不僅僅自身在北美以及本土地區新建設了不少的大型養殖場,也和其他養殖企業或種植園之類乃至牧民們簽訂了采購協議的……總不能協議簽了,人家rou牛也養出來了,你這邊就不要了,這違約起來不僅僅要自己賠錢,而且對整個畜牧市場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在把冷凍rou食產品投放到江南零售市場之前,北美那邊已經有大量的rou牛等著出欄呢,冷凍倉庫都快用滿了! 因此在市場反饋良好后,畜牧總公司當即向各分公司下達了相關的指示,進一步展開冷凍rou食的供應。 而對冷凍倉庫,冷凍運輸船等基礎設施的投資也可以繼續了。 這個消息,隨著快速通訊艦發往北美金山港后,畜牧總公司的北美分公司,當即開始裝運冷凍牛rou運往本土。 同時屠宰工廠里繼續開工,并向各大合作的專業養殖場,商業或私人農場下發繼續收購rou牛,rou羊的訂單。 不出意外的話,后續畜牧總公司持有,租給幾家航運公司進行具體運營的遠洋冷凍運輸船將會開啟它們的連軸轉運營狀態,持續不斷的從北美運輸冷凍rou食回國……直到有更多的冷凍運輸船建成并投入運營,以減輕運營壓力。 畜牧總公司向內閣做年底報告的時候,給出了明年的目標。 明年,也就是承順四十一年里,該公司至少能夠從美洲,印度,歐洲,西亞等諸多地方里,往本土輸入三十萬噸的冷凍rou食。 這個供應量,雖然說遠遠談不上充足供應本土rou食消耗……大楚帝國如今有六億人口呢,雖然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但是地大物博,分布在廣闊的關內十八省,南洋,東北,西部,西伯利亞,漠南漠北等地方……這都還不算海外地區。 因此大楚帝國的民眾生活水平其實還湊合,人均糧食三百八十多公斤呢,這rou食供應其實也不少,人均大概能夠有十來公斤,加起來得接近千萬噸。 三十萬噸的海外rou食供應本土地區,對于總供應量而言其實變化不大……也就是個個零頭而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國的rou食個供應是不均衡的。 在地廣人稀的地方,rou食其實很普遍,比如中亞,西伯利亞,漠南漠北,乃至東北地區,因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是畜牧產區,rou食出產很多。 但是在關內十八省地區,尤其是人口比較密集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rou食供應看似量大,但是平均到個人頭上就比較少了。 這是當地人均產量比較少,而rou食遠距離運輸又局限性比較大的緣故。 如今冷凍運輸出來后,可以直接把大量海外直轄領地,殖民地里的rou食冷凍運輸到本土的沿海,沿江地區,這將會一定程度上平衡整個國內的rou食供應市場,并一定程度上降低部分地區的rou食價格。 比如松江,這地方看似經濟發達,但是rou食價格長期以來都是比較高昂。 原因無他,本地產量少,外部輸入運輸高……同時當地人口還非常密集,消費能力也強,綜合方面就導致了松江地區里的rou食價格比較貴。 尤其是牛rou! 讓更多的人能吃得起rou,這是畜牧總公司的最近幾年的新增戰略任務,也是大楚帝國糧食生產扶持計劃里的重要一環。 吃得飽,吃得好,吃的便宜,這是大楚帝國最近這些年的核心施政目標。 冷凍運輸rou食只是這個龐大施政目標里小小的一部分! 但僅僅是這么一小部分,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對普通人的影響依舊是巨大的。 沒有冷凍運輸產業鏈的過去,國人哪能吃得起來自海外地區的牛rou啊……直接活體海上運輸的話那成本可海了去! 家大業大的陸軍現在進行大規模海外部署的時候,都盡可能的在當地尋找騾馬進行代替,而不是非要從本土拉著軍馬過去。 大規模的牲口海上運輸,成本太高,而且一不小心就會導致牲口大規模死亡。 陸軍那邊就試過,從本土通過船運,調一個騎兵團去印度……結果這個騎兵團到了印度之后,直接變成了步兵團! 因為船運的戰馬在運輸過程里,船隊遭到了惡劣天氣襲擊,人沒事,但是戰馬死的差不多了。 簡直就是一悲??! 所以這也使得了楚軍在很多海外殖民地里,都喜歡就地開辟軍馬場大規模養馬的緣故,海上大規模運輸軍馬實在太貴,陸軍表示運不起。 這楚軍的軍用馬場,在美洲有,在印度有,非洲也有,甚至現在在歐洲那邊都有好幾個……歐洲遠征軍直接在西班牙弄了七八個超大型的軍用馬場,大量繁殖各種軍用馬匹。 所以海外的楚軍,其實用的軍用馬匹都是亂七八糟的,基本在當地有啥用啥…… 比如在歐洲的地區里作戰的楚軍,如今就開始大規模使用歐洲當地的一些馬匹,比如安達盧西亞馬就被楚軍大規模使用。 同時也會用攜帶的本土馬種,比如役用豐州馬,乘騎遼西馬和歐洲當地的馬種進行雜交培育。 從這就可以看的出來,哪怕是進入蒸汽時代了,但是海上大規模運輸馬匹依舊比較困難,或者說成本高昂……同樣的情況也是用于牛,羊等牲口。 但是先在產地里進行屠宰,然后用船只冷凍運輸rou就簡單方便多了,成本也更低廉。 此外不僅僅是海上運輸,陸地運輸以及內河運輸也同樣適用于這種情況 這也是冷凍運輸得以出現并大規模應用的前提! 而很快,其他行業的人也發現了冷凍運輸的好處……他們就是漁業以及水果行業的商人們。 第940章 任重而道遠 生鮮的長途運輸以及儲存,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麻煩的事,別說在十七世紀的大楚帝國了,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紀里縱然有著諸多技術手段,但是生鮮的長途運輸和儲存依舊需要比較高的成本。 在當代的大楚帝國里同樣也有著龐大的生鮮長途運輸以及儲存需求。 比如漁業產品,在沒有冷凍技術的之前,內陸地區想要吃到新鮮的海產品不說不可能,但也是非常麻煩的事,價格極其昂貴。 通常的做法,是把海產品做成各類干貨或者是罐頭,比如咸魚干,魚罐頭這兩樣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而新鮮海產品的話,要么花費大價錢用冰塊冷藏運輸,要么干脆直接用海水罐子養著海魚,輔以通氣加氧等技術采用鐵路運輸……而這成本更貴。 因此在當代里想要在內陸地區里吃到新鮮的海產品,普通人家,哪怕是中上之家都別指望了,吃不起的……也只有真正的權貴之家才能夠花費大價錢吃上這些大費周章才運輸過來的新鮮海產品。 在制冷技術出現并逐步成熟,被海軍大規模應用,又被畜牧總公司采用并大規模推廣后,在漁業里也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 漁業,尤其是從事海產品為主的幾家漁業大型企業最近一段時間里密切關注了制冷技術,并有先行者開始了實際行動。 東海漁業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東海漁業公司,早年乃是山東巡撫衙門財政廳所屬的官辦企業,不過后來經營不善導致破產。 破產后,多家債券人進行了協商,又引入了戰略投資者,最后讓這家規模龐大,但是經營不善,資不抵觸的漁業公司進行了重組,演變為一家股份企業。 承順三十五年東海漁業公司重組后,放棄了諸多非主營業務回籠資金,重點經營漁業捕撈以及海產品加工這兩大核心業務,最終扭虧為盈。 如今主要從事近海以及遠洋捕撈作業,海產品加工,產品主要供應于北方的幾個沿海省份。 不過東海漁業公司其實一直都想要把新鮮的海產品銷售到內陸地區去,以賺取更多的利潤,打開更多的市場。 畢竟沿海地區的海產品市場競爭非常大,海產品也賣不起什么價錢。 同樣的海產品加工競爭也挺大的! 帝國萬里海疆,幾乎每一個沿海的地方都會或多或少的發展漁業,這近海海域里各種漁船多的不了,這么多海產品捕撈上來后,也就導致了沿海地區的海產品價格始終上不了。 所以很多漁業公司都想要打開更多的內陸地區的市場……之前普遍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海產品加工為魚罐頭,咸魚干這些產品銷往內陸。 但是新鮮海產品的銷售依舊沒能打開……沒辦法,新鮮海產品的長途運輸太難,用冰塊冰鎮運輸太過昂貴,而直接活魚運輸更貴,如此昂貴的產品注定只能是少數人的享受,可沒辦法形成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