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節
對于非洲地區的殖民行動,目前也只是進行前期探索以及建立必要的軍事基地,補給站上。 因此非洲這邊的大規模殖民行動,恐怕還得三四年以后。這期間,如果能夠避免和葡萄牙人直接爆發戰爭也是好事。 因此高英凡的說辭就是:己方艦隊正在探索前往歐洲進行貿易的航線,由此在東非地區建立補給站。 這個說法讓葡萄牙人的使者松了口氣……如果只是建立補給站的話,雖然也不好,但是總比楚國人準備大規模攻占葡屬東非強不是。 至于楚國人要開始親自涉足歐洲貿易航線,這種事是必然! 隨著歐洲各國殖民者全面退出印度半島,目前大楚帝國和歐洲地區的商貿往來除了只和西班牙人維持外,其他的都已經斷絕了。 大楚帝國失去了把商品出口到歐洲的機會,而歐洲各國也失去了從東方獲得大量商品的機會。 印度戰役結束后,包括葡萄牙人在內,其他歐洲各國殖民者已經和楚國人進行停戰談判,以便早日恢復商貿往來啊。 打仗歸打仗,但是打完生意還是要做啊。 不過談判中,大楚帝國方面要求歐洲各國,主要是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等國開放非洲東西兩海岸的航線,不得襲擊楚國人的商船,并開放必要的補給港口。 但是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沒答應而已……嗯,目前來說也就是這兩個國家控制的非洲殖民地比較多,從印度半島到歐洲去,就要繞道南非,因此非洲航線能不能打通,這兩個國家不答應的話,大楚帝國的商船也沒辦法一路不經停港口補給,直接從印度半島跑到歐洲去。 倒是法國人那邊態度比較寬松,他們在亞洲貿易的利很小的,并且也希望獲得來自東方的大量貨物,所以準備答應開放毛里求斯島上以及其他一些島嶼港口。 如此大背景下,大楚帝國派出探索艦隊探索非洲沿海航線也是很正常的事。 而這種事雖然也難以讓葡萄牙人接受,但是總比楚國人直接攻打葡屬東非強得多。 葡萄牙人的使者得到了答案后返回到莫桑比克島后,島嶼上的一票葡萄牙人殖民官員們也很糾結。 該如何應對目前的局勢? 坐視不理讓楚國人建立彭巴港?這將會極大的侵犯到葡萄牙人在東非的利益。 直接驅逐,這恐怕需要付出大量的代價,還不一定能夠打贏。 別看葡萄牙人在東非占領大量殖民地,但他們的總兵力其實不多的,真有這么多兵力,真有這么多兵力,之前早派兵增援果啊了。 這驅逐不是,不驅逐也不是……葡萄牙人為此傷透了腦漿,最后沒辦法,只能是把相關的情況報告給國內,同時己方積極備戰。 對于葡萄牙人的反應,高英凡并沒有太多的關注……反正葡萄牙人要是敢過來,他就敢讓葡萄牙人知道花兒為什么會這樣紅。 如果對方不打過來,那么自己也懶得多事,安安分分修筑彭巴港,為帝國在東非獲得一個真正的立足地,為后續的非洲東海岸戰略提供以個前進基地。 因此高英飯海軍準將應付完葡萄牙人后,繼續埋頭修筑港口,同時派遣了一艘補給艦直接橫跨印度洋返回印度報信,同時請求后續的各種支援。 不管是兵力還是武器彈藥,又或者是糧食都需要,此外還需要大量的鋼筋水泥等建材以及岸防火炮。 他這個探索艦隊上所攜帶的物資雖然多,但是更多的還是煤炭彈藥這些,而普通的物資則是沒有,同時也缺乏岸防火力。 畢竟他這個只是探索艦隊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殖民艦隊,因此還需要后方的大力支援。 一個多月后,錫蘭島科倫坡上的印度巡撫衙門以及印度洋艦隊司令部接到了相關消息后,組織了多艘戰艦護送了十多艘運輸艦前往彭巴,運輸了大量的各種物資,以及十二門的大口徑岸防炮以及一千多名的陸軍士兵。 大楚帝國這是準備在彭巴徹底站穩腳跟了。 而就當楚國人在非洲開辟彭巴港的時候,大楚帝國國內,大楚邸報也報道了長沙到衡陽段鐵路通車的消息,而該路段的通車,也意味著從東方沿海的寧波一路到衡陽的兩橫之一南方大鐵路全線通車。 該鐵路線從寧波開始,途徑蘇州、常州、鎮江、應天金陵、當涂、池州、九江、大冶、漢天武昌、岳陽、長沙、衡陽。 一路橫穿五省兩直轄府,全長一千七百多公里。 這是目前大楚帝國建成通車的最長的一條干線鐵路。 同時這條鐵路還會和鐵路干線粵贛鐵路、京杭鐵路等多條鐵路進行連接,。 如杭州到金陵城的京杭線,這條鐵路線其實也已經通車了,畢竟這地方是經濟發達地區,而且地形又平坦,鐵路建設比較快速。 而粵贛鐵路更是重要的干線鐵路,目前該鐵路已經完成了湖口到南昌再到贛州段的建設工作,而廣東那邊也已經完成了廣州到河源段的建設工作,目前正在集中人力物力,對粵贛鐵路里地形最復雜,技術挑戰最高,耗時也最久的河源到贛州之間的山區鐵路進行施工。 這一段不過直線距離兩三百公里的鐵路,卻是因為要穿越南嶺山脈而導致施工難度極大,并且鐵路線為了繞過那些無法穿越的高山峻嶺,不得不修的彎彎繞繞,這年頭的攻城技術可遠不如后世,根本不可能一路打隧道加高橋過去的,技術難度太高,成本也絕對無法接受。 這段鐵路線前后施工已經好幾年了,但是預計還需要兩年時間,也就是到承順二十九年的時候才能夠做到通車。 施工難度極大,成本極高,耗時極長,這就是這年頭在山區修鐵路所面臨的現實。 如果不是南邊有一個廣東,準確的說有一個經濟發達的珠三角支撐的,帝國高層吃飽撐了才會在這年頭跑到山區去修好幾百公里長的鐵路,純粹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這也是除了粵贛鐵路外,大楚帝國沒有在其他山區里修這種干線鐵路的緣故。 但是偏偏廣東就是有一個珠三角經濟帶啊……人家廣東那邊不單單想要搞粵贛鐵路,還想要搞粵楚鐵路呢。 也就是修一條鐵路,把廣州和衡陽連接起來,使得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工商業能夠通過這條鐵路輻射道楚南,甚至漢天府以及楚北。 對此鐵路總公司那邊很猶豫……猶豫的自然是投資太大,困難重重……但是吧,你架不住人家廣東有錢??! 人家說了,只要你鐵路總公司來修鐵路,我這邊給你補貼,免稅,免息貸款各種資金支持。 簡單來說,人家廣東巡撫衙門那邊為了這條鐵路,打算出錢了,你鐵路總公司干不干? 鐵路總公司那邊一盤算,如果有了廣東那邊的資金扶持補貼,那么修這一條粵楚鐵路的成本雖然還是高了一點,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因此最近雙方正在談著這事,但是不出意外的話,粵楚鐵路估計在明年就能夠徹底動工了……畢竟這都已經開始路線勘測,計算施工成本之類的。 而大楚帝國的鐵路網持續建設完善,這給大楚帝國的工商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助力。 這從大楚帝國承順二十七年的中央財政收入預算里就可以看的出來。 今年的財政收入預算,將會達到六個億,環比去年的五億兩千萬增加了百分之十六。 在自從高壓蒸汽機大規模應用后,在鐵路以及輪船兩大行業的大力推動下,大楚帝國的經濟增速保持了超高水平,超高水平的發展最終反饋到中央財政收入里,也是讓大楚帝國國庫擁有數量充足的中央財政收入。 而有了更多的錢,能辦的事可就更多了! 第745章 鐵路和擴張 承順二十七年秋,兩縱兩橫鐵路之一的北方東西大鐵路,長安到寶雞段鐵路建成通車。 到目前,東西大鐵路重要計劃中的隴海鐵路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路段建設,可以從東邊的沿海城市海州,一路乘坐火車,途徑徐州、洛陽、長安最終抵達寶雞。 隴海鐵路段已經只剩下最后的硬骨頭路段,即寶雞到蘭州段。 然而要從寶雞修建鐵路到蘭州,那可不容易。 因為這一段直線距離雖然不過三百多公里,但是中間卻是隔著綿綿大山,沿途地形非常的惡劣。 以大楚帝國目前的技術工程建設能力而言,想要在惡劣地形里修筑鐵路難度非常大,目前正在修建的粵贛鐵路南嶺山脈段,正在謀劃建設的粵楚鐵路南嶺山脈段就是明證,修起來難度極大,成本極高。 然而大楚帝國之所以還是在南嶺山脈修鐵路,那是因為有著珠三角經濟帶兜底……人家廣東巡撫衙門有錢,你鐵路公司修不起,人家就直接給你各種補貼,說白了就是地方出錢幫鐵路公司修鐵路。 然而在西北地區的經濟條件可是不咋地,尤其是隴海鐵路西邊的甘肅省,經濟本身就非常差,想要讓他們掏錢出來扶持鐵路建設,那基本是別指望了,人家本身就年年從中央所要各種資金扶持呢,哪有錢給你鐵路公司啊。 地方財政沒錢,而且地方經濟也不咋地,修了鐵路后想要依靠商業運營回收成本乃至盈利,那也是天方夜譚…… 所以單純從商業來說,寶蘭鐵路是修不起來的…… 但是,大楚帝國出于邊防,也是為了避免地方分裂主義等情況,更是為了繼續在中亞地區開疆擴土,又迫切的需要一條鐵路連接西北地區。 這就是為什么大楚帝國堅持要把鐵路官方壟斷運營的緣故。 單純依靠商業角度既然修不起來,那么就直接使用官方行政力量去修。 而這種程度,在大楚帝國內也被稱之為戰略鐵路。 西北鐵路以及草原鐵路乃至還在規劃中的長昆鐵路(長沙-貴陽-昆明)、衡河鐵路(衡陽-南寧-河內)、河昆鐵路(河內-昆明)等西南方向的鐵路,都是屬于非常典型的戰略鐵路。 對于這些地方,大楚帝國需要建設鐵路,即是為了確保邊防安全,同時也是為了加強這些邊疆省份和帝國腹地的人員以及工商往來聯系,避免地方離心主義。 但是在這些地方建設鐵路難度大,成本高,而且還收不回成本! 這種鐵路在大楚帝國國內,也就被稱之為戰略鐵路,屬于哪怕是賠錢也要修的那種。 這就是為什么要搞鐵路官方壟斷運營了,因為只有官方才會去干這種賠錢的事,民間資本是不可能干這種事的,這就需要官方投資鐵路了。 而為了確保有資金干這種賠錢貨,就需要從其他有利可圖的鐵路運營里抽取利潤,這就需要壟斷。 這結合到一起,就是官方壟斷鐵路運營的重要理由。 西南方向的戰略鐵路雖然也要搞,但是也不算太急迫,畢竟早些年大楚帝國在西南地區的各種彈壓清洗是非常狠厲的,困擾了中央王朝幾千年的大量西南土司被直接一掃而空。 隨后大楚帝國又往這些地方大量移民,填充土司被清掃后所遺留出來的空缺。 因此這些地方的土司叛亂風險也已經下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而邊患早些年還有,然而現在也沒什么危險了,畢竟臨近的緬甸,南掌兩國,都已經變成了大楚帝國名副其實的傀儡國……至于原來的安南,更是早就歸順大楚帝國,成為了大楚帝國的一部分。 而且最近幾年,南掌王國上下也是在謀求加入大楚帝國呢。 隨著大楚帝國對南掌王國諸多勢力的進一步拉攏分化,南掌王國國王索林那旺薩更是長期以朝貢的名義,被軟禁在金陵城里生活居住,而大楚帝國又在南掌王國里派遣了一名欽差協助當地王公處理事務,名為協辦,但實際上就是督辦……這名大楚帝國的欽差,就是名副其實的南掌總督。 此時的南掌王國已經談不上是一個正常個國家了,從軍事到財政乃至到內政,都被大楚帝國所牢牢把控。 南掌王國里的諸多貴族們一開始也是各種反抗的……但是反抗不了后就覺得如其被壓榨,還不如干脆被吞并呢。 當個小地方的鄉下貴族,而且還被楚國官員們天天欺壓,不如干脆直接當大楚帝國里的體面士紳甚至成為大楚帝國的官員呢…… 正所謂是打不過就加入! 目前不少南掌王國的貴族們可是極力推動效仿安南加入大楚帝國呢。 只是大楚帝國一直拖著他們沒答應! 沒錯,現在的情況是南掌王國想要加入大楚帝國,但是大楚帝國卻是對此非常的謹慎。 為什么? 因為一旦南掌王國上下都加入了大楚帝國后,大楚帝國也就不能把這地方當場工業商品傾銷地,也不能各種撈好處了,反而還要在當地興建學校,修建水利等各種基礎設施! 簡單來說,這吞并進來不能賺錢了不說,還得倒貼…… 就和后世現代的美國人,也不愿意墨西哥人加入進來一樣。 帝國高層都還好,畢竟開疆擴土,還能徹底解決一部分西南地區的潛在威脅,但是帝國中下層,尤其是云南那邊的民眾意見極大…… 當地的工商界認為,都把南掌人都變成自己人了,老子他媽壓榨誰去??? 當地底層民眾認為,把南掌王國吞并進來了,南掌王國的人都跑到昆明等城市來找工作的話,當地民眾的工作機會可不就被奪走了嗎。 所以這事談了幾年,然而因為帝國西南地區的中低層群體抵制比較大,直到現在也還沒談攏。 要想把南掌王國也吞并進來,恐怕還得安撫西南地區,要不然當地民眾不答應。 緬甸那邊倒是暫時還沒有主動加入大楚帝國的打算,人家還是有著獨立自主的野心的,這種獨立自主倒也不是說和大楚帝國作對干架,而是想要當大楚帝國的小弟。 為此這些年,緬甸人不惜多次派兵為大楚帝國沖鋒陷陣,表現的非常賣力……其實就是想要給大楚帝國的高層們看:我們是個合格的小弟,老大你別打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