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節
哪怕是廣東這樣的經濟大省里,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屬于經濟發達的地區,實際上經濟發展好的只有珠三角一帶,而其他地方普遍都不咋地,甚至還特別窮。 粵北山區里的和平縣就是這么一個經濟落后的窮縣,年年都拿省財政扶持甚至拿中央財政扶持資金的縣。 就這,還是依靠了王圖這三年來的勵精圖治! 放三年前王圖上任和平縣令之前,這破地方的經濟連內陸諸多窮縣都比不過! 要人口沒人口,要資源沒資源,要交通沒交通,甭管怎么看都是怎么窮…… 王圖過去三年來,使出了渾身法術,僅有的那點人脈被他用到了極限,最終才拉倒了十來家企業落戶,最終讓這窮地方的經濟稍微的發展了起來。 盡管經濟總量依舊無法和那些經濟上好的縣相提并論,甚至連珠三角那邊的一個村子都不如……但這已經頗為不易,至少經濟增速的數據非常高,過去三年里每年都是翻倍增長。 靠著這一點,嗯,再加上他的億點點人脈關系,最終得以晉升,先是被調往廣州那邊進入省巡撫衙門當了個從五品的閑職過渡了幾個月,隨后被派往河源州擔任知州一職,正五品。 雖然官從正六品的縣令變成了正五品,不過王圖依舊不敢放松。 因為如果說和平是整個廣東里最窮的幾個縣之一,那么河源州就是整個廣東里最窮的州府,沒有之一! 順帶一提,承順二十五年的時候,原本嫡屬于惠州府所轄的河源州被改為省隸州,雖然行政級別還是正五品,不過依舊是廣東的十幾個州府之一。 最近這些年來,大楚帝國內部其實一直都在對各地的行政轄區進行調整,主要是根據區域,經濟等方面的因素。 由此出現了不少的新州府,有些是府隸州,而有些則是省隸州,還有的州被升級為府。 河源州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被設立,隨后又被改為省隸州的。 改為省隸州的原因也簡單,這破地方太窮,而直接嫡屬于惠州府的時候,惠州府的一票官員們主要是注重沿海地區以及東江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對粵北山區一片不太上心。 而惠州府本身的經濟其實也不咋地,無法和廣州府這種超級大府相提并論,因此也光靠自身也很難為窮鄉僻壤的河源州提供多少的支援。 為了發展落后地區的經濟,為了更好的支持扶持偏僻山區的發展,當然了也少不了布政使程永峰的推動。 程永峰通過增設州,并把部分府轄州改為省轄州,再推動部分知府的人員變動,最終掌控大局。 這往大了說,關乎到程永峰和巡撫唐天貴之間的權力競爭。 而這,也是王圖能夠晉升為河源州知州的緣故。 因為王圖是程永峰派系的人,而惠州府知府是唐天貴派系的核心干將,程永峰一手推動河源州改省轄,就是為了掌控更多的權限。 這一個州,一個府逐漸爭奪下來,程永峰在廣東的布政使生涯才算是慢慢展開,要不然說話都沒人聽。 對此,巡撫唐天貴也是從一開始的強勢,再到逐步退讓,最終把自己的角色從以往的布政使變成了真正的巡撫。 大楚帝國的巡撫,是掌管一方大權的封疆大史,負責的是整個省份的戰略發展,發展經濟民生只是地方諸多事務中的一部分而已,而以前剛上任巡撫的唐天貴顯然是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雖然當了巡撫,但是干的依舊是布政使的活。 結果頭一年里,不僅僅和布政使程永峰斗來斗去,其他諸多方便的事務也是落下了,為此挨了好幾次參務院大佬們的訓示。 去年年初進京述職的時候,羅志學對他也是沒有什么好臉色。 如此一來,唐天貴才是徹底醒悟過來,開始在經濟民生事務上讓步,讓程永峰自己頂上去,自己則是退居幕后掌控大局。 程永峰也是見好就收,畢竟他只是一個布政使而已,二把手哪怕是有上級的支持,也很難真正動搖一把手的地位……而且一旦搞的太過分,上頭大概率是會換一個布政使,而不是換一個從二品的巡撫。 尤其是廣東巡撫這種重要官員。 雖然雙方大佬各自退讓,動蕩了一年多的廣東巡撫風波,才算是逐漸平息了下來。 王圖也是趁著這一波良好的外部環境,加上程永峰的大力支持,這才得以晉升河源州知州。 如今,他面臨的是一個窮到不能再窮的河源州了。 沒辦法,只能是和以往一樣,不要臉到處找關系拉投資,不僅僅是找新投資,而且還他積極聯絡了老相識,之前就在和平投資腐竹加工以及茶葉加工的宋阿林。 宋阿林最近兩三年生意越做越大,各種副食品加工廠都新建了六家之多,而且去年還在廣州東莞那邊投資建設了一個大規模的水果罐頭廠。 罐頭算是當代食品加工行業里一個龍頭產業了,產值極大。 各種各樣的罐頭不僅僅進入了軍功供應體系里,而且還廣泛進入了民間市場,rou罐頭以及水果罐頭還有其他各種亂七八糟的罐頭琳瑯滿目。 作為一個主打食品加工產業的商人,宋阿林自然也是早早涉足罐頭產業,主要搞各種各樣的水果罐頭。 同時其他食品加工產業也不少。 王圖找到宋阿林,就是想要搞一個真正的大規模茶葉產業基地。 第723章 比老子還不要臉 接到王圖的邀請后,宋阿林不管有沒有意愿加大在河源州的投資,都必須重視起來。 因為現在的王圖可不是什么沒根基的偏僻小縣的縣令,而是一個省隸州的知州,并且很多對官場比較熟悉的人都知道,王圖的背后還站著一個廣東布政使程永峰。 這樣的人不出意外的話,區區一個正五品知州絕對不會是他的仕途終點,甚至知府也不是,他的未來到底能夠走到多高沒人知道,但是宋阿林卻是知道現在的王圖已經不是他所能的得罪的。 不僅僅不能得罪,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加深雙方的聯系。 實際上……答應跑過來視察的商人也好,那些官辦企業的負責人也好,基本都抱著同樣的心態。 投資與否還得再看看,投資環境不錯,有利可圖的話也可以投資,如果環境不許可那么就不投資。 但是親自或者派出重量級負責人走一趟河源州視察卻是必須的。 前者是生意,后者是人情。 哪怕不拉近關系但是也不能得罪王圖這個官場新星啊,鬼知道過幾年他會不會省巡撫里的某一廳局的負責人,更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就調動自己企業所在的府當同知甚至知府了。 畢竟正五品的知州繼續往上晉升的話,可就是從四品的各府同知或巡撫衙門各廳里的副廳長什么的,而這種關系巨大的官場新星,擔任副職就是個過渡,要不了多久就能夠調轉擔任正職。 宋阿林和諸多和他有著同樣打算的投資人們一起再一次踏上了前往河源州的土地。 不過和其他人選擇直接乘坐火車前往河源不一樣,宋阿林選擇了乘坐船只前往河源州。 他個人本身就喜歡坐船出行,同時也是想要進一步親眼看看東江航道這幾年的變化,主要是看看那幾處淺水灘的通航能力有沒有改善。 畢竟要前往河源州投資的話,那么貨物的外運就必須考慮到的。 而河源州雖然通了火車,但是火車運費貴啊……他宋阿林做的也不是什么太高端的生意,就是一些尋常的食品加工生意而已,毛利本來就不算高,必須控制好每一個環節的成本。 因此走更廉價的水運是必須的。 而水運又依托航道的情況! 這就是宋阿林選擇乘坐船只北上,而不是直接乘坐更便捷的火車的原因之一…… 當然,更重要的是,相對于火車而言,他個人更喜歡坐船,畢竟打小就是在河邊上長大的人,對河流以及船只本身就有一種親切感甚至安全感。 因為就算船沉了也不怕,因為他打小游泳就好,跨個幾百米江面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不同于比上一次乘坐的柳河航運公司的慢速客貨兩用小火輪,在東江逆流走了好多天才抵達不一樣。 這一次宋阿林乘坐的乃是一艘快速客輪,嫡屬于珠江航運公司,預計很快就能抵達河源州城。 珠江航運公司也是個老資格的航運公司了,前身還是海軍的一部分運輸艦以及退役人員,再加上投降過來,但是不愿意參軍也不愿意繼續跑海闖蕩的歸順海盜里的水手。 由廣東巡撫衙門工業廳創辦并全資控股,早些年在純風帆時代的時候發展的還不錯,只不過在珠江流域里也沒有絕對的壟斷地位,那個時候珠江流域上的各種航運公司多了去,而且不少運輸量大的企業往往還會擁有自己的船隊。 等到進入蒸汽時代后,柳河航運公司憑借著事先投資鎖定廣州機械公司部分民用艦載蒸汽機產能的方式,壟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民用艦載蒸汽機的產能,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推出蒸汽機輪船運輸業務。 靠著這一手,柳河航運公司迅速成長為大楚帝國里排名前幾的大型航運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鋪開了業務,而在珠江流域里更是占據了蒸汽輪船運輸市場的龍頭位置。 后來珠江航運公司經過一年多的突破,才獲得了民用艦載蒸汽機的產能,并和李氏造船廠達成合作開始大規模建造蒸汽機客輪并投入運營。 并利用后發優勢,他們所獲得的蒸汽機性能更加先進的緣故,設計并建造運營了一批快速內河客輪。 以快速客運為突破點,主打中高端客運市場。 同時又推出了專門的近海運煤船,并和廣州鋼鐵公司以及廣東內的多架煤炭銷售企業達成了合作,為他們運輸廣寧出產的優質無煙煤炭。 靠著這兩手,這才讓珠江航運公司里抓住了蒸汽時代的尾巴,在珠江以及廣東一帶的近海航運市場里生存了下來。 宋阿林乘坐的就是這種快速客運船只,一艘珠江航運公司去年才投入運營的快速蒸汽客輪珠江二十六號。 珠江二十六號蒸汽客運船,全艦排水量達到了一百五十多噸,乃是標準的淺水內河客運船只,擁有相對寬大的船體,但是吃水深度很淺,上層建筑比較高大,采用技術更先進的螺旋槳推進,純蒸汽機航速可以達到六節。 這船只其實不大,不過在東江上航行卻是剛好適合,畢竟東江下游還好,但是中上游的通航能力并不強,即便是一百多噸的淺水蒸汽客輪在很多航道航行的時候也要很小心,此外還有部分淺水灘在秋冬枯水期的時候還不能通航這種上百噸的淺水內河輪船呢。 一般來說,東江中上游的航道主要航行的都是幾十噸的小船為主,此外最近幾年也流行駁船。 也就是采用一艘大馬力吃水很淺的拖輪,后面牽引多艘小噸位,吃水淺的駁船航行。 如此可以比較好的解決淺水河道的通航能力比較差的麻煩。 不僅僅在一些小江河上出現有,就連昔日的南北大動脈京杭大運河上,目前也出現了不少的駁船。 反倒是長江中下游這種大型內河航道,用不著這些玩意,因為長江航道的通航能力非常良好,從漢天府到吳淞口這一段中下游干流航道上,可以貫通吃水四米五的船只。 至于揚子江流域,即金陵城到吳淞口這一段那更條件優良了。 優良的長江航道條件,再加上造船技術的持續進步,鐵肋木殼船讓大噸位的船只建造起來成本持續降低,而且蒸汽機技術持續發展,艦載蒸汽機的動力,那是一年一個臺階。 三大蒸汽機為了競爭,在高壓蒸汽機領域里的研發投入可是不惜血本的,如此也就不斷的推高了蒸汽機的性能。 承順二十一年的時候,蒸汽機的最大實際使用蒸汽壓力不過零點二五兆帕,但是現在已經的一些特制蒸汽機,已經能夠做到零點四甚至零點四五兆帕了,蒸汽壓力的提升直接推高了蒸汽機動力的增加。 同時三大蒸汽機廠商還有各自的優勢技術,比如天津機械公司的多脹式蒸汽機,廣州機械公司的新式火管鍋爐等等。 三大蒸汽機公司之間的激烈競爭,讓大楚帝國的高壓蒸汽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蒸汽機的迅速發展又反饋到了火車以及輪船行業上來。 火車頭的馬力越來越大,能夠拉動的貨物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 而船只也能夠造的越來越大,并越來越快。 如今長江航道上,已經有不少上千噸的蒸汽輪船在運營了,其中當屬柳河航運公司的順江號,在一大票航運公司的船只上普遍采用公司名加數字編號為艦名不一樣,這艘內河輪船能夠被賦予單獨的艦名,就意味著這船不一樣。 其排水量達到了一千二百多噸,采用蒸汽機以及風帆混合動力,蒸汽機動力由明輪驅動,純蒸汽機動力下最大航速達到了七節,屬于客貨兩用的大型內河船只,定期往來漢天-松江航線。 滿載時,其最大載客數可以達到一千人。 如此優越的性能也讓這艘船只的造價達到了十八萬楚元,這可是金本位下的楚元,可不是十八萬兩……真要按照十幾年前的白銀計價的話,按照現在的金銀比例,那么就是接近三十萬兩了。 如此大的投入,也是讓這艘客輪成為了柳河航運公司正在運營的最大一艘江輪,也是目前大楚帝國里各大航運公司的第一大民用江輪。 嗯,那些軍用船只不算……近衛軍下屬的艦隊去年才服役了一艘排水量兩千多噸的近海淺水戰列艦……比順江號大多了,嗯,你沒聽錯,近衛軍也是有艦隊的,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戰斗艦隊,配屬有一大堆戰艦的那種,不是陸軍那種所謂的運輸艦隊。 不僅僅是海軍,近衛軍連空軍都有呢,大楚帝國唯一的一支熱氣球飛行隊,就嫡屬于近衛軍。 順江號也好,其他航運公司也好,他們打造的那些數百噸乃至上千噸的中大型江輪,基本都只能航行在長江中下游或者是其他的通航條件不錯的河道上。 而在東江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