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節
海上運力有限,能節省一噸是一噸,而且大老遠從南洋等地方調運糧食運輸到印度去作戰,怎么看都是很扯淡的事。 因此西洋貿易公司需要先在印度半島地區收購囤積大量的糧食以及作為rou食的牲口,方便后續抵達的大軍所用。 而如此大規模的糧食采購,自然少不了要和當地的土著大勢力打交道,畢竟好幾萬人吃少則半年,多則一兩年的糧食呢,,再加上大楚帝國軍方一向來的豐厚伙食待遇,這匯總起來所需要的糧食可是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沒有得到當地土著官方勢力的支持,很難通過一些私底下的小渠道搞定的。 西洋貿易公司為了后續大軍的到來開始做各種準備工作的時候,荷蘭人也是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主要是過去兩三個月里的西洋貿易公司的舉動不太正常,頻繁的跑到其他歐洲殖民地里進行貿易說的過去,但是在附近進行各種水文測量就不正常了。 還有西洋貿易公司大規模的收購囤積糧食也不正常,這么多糧食已經遠遠超過了西洋貿易公司在印度半島上常規人員的需求,至于說運回南洋甚至本土去……這得多敗家才會搞這種事啊,不提糧食在海上運輸過程里所受到的受潮等各種風險,光是運輸成本就比糧食本身的價值多好幾倍了。 這也是大楚帝國之前只在南洋地區進口糧食,很少在印度進口糧食的緣故,運輸不方便,成本太高。 純風帆時代里,就不適合搞糧食遠洋運輸以及貿易。 都是搞一些高附加值的經濟農作物產品或其他特產等。 西洋貿易公司大量收購并囤積糧食的舉動,明顯不正常。 再加上大楚帝國備戰印度這事,其實也算不上什么絕密,在國內甚至都是公開進行的,而在印度這邊,西洋貿易公司也是知情者甚至是配合者。 如此多少會被荷蘭人得知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 最終,荷蘭人斷定,楚國人肯定是要在印度半島上干一票,只是他們暫時還搞不清楚楚國人的具體目標。 也許是針對那些土著,尤其是莫臥兒帝國。 也有可能是針對某一家歐洲殖民者,有可能是針對英格蘭人,也有可能是針對他們荷蘭人,還有那些丹麥人,葡萄牙人都有可能成為目標。 不過荷蘭人就算腦洞再大,也是沒有想到過大楚帝國這一次的目標是所有在印度半島有殖民地的歐洲殖民者。 不管是荷蘭人還是英格蘭人,又或者是葡萄牙,丹麥,只要是歐洲殖民者都屬于這一次印度戰略的進攻范圍之內。 全面驅逐歐洲殖民者,并占領歐洲人在印度半島地區的殖民地。 徹底控制并壟斷印度半島的對外貿易,同時避免后續殖民非洲的時候海上補給線遭到破壞。 這就是大楚帝國的目標,也是這一次印度戰略的目標。 荷蘭人顯然沒有預料到大楚帝國的胃口會這么大! 也是,小國寡民的他們很難去想象一個擁有三億多人口的龐大工業帝國的野心,更無法想象如此一個龐大帝國的戰爭機器開動起來有多么的恐怖! 而這,僅僅是大楚帝國的一次常規的對外征戰,大楚帝國甚至為沒有為此額外撥付軍費,更加沒有進行戰爭動員……就連那些兵工廠們的生產計劃都沒有進行調整,而是繼續維持著平常時候的生產節奏。 區區一個印度戰爭,區區些許歐洲殖民者,還不值得大楚帝國進行任何性質的動員! 荷蘭人也好,其他歐洲人或其他什么土著也好,耗盡他們的腦漿子都想象不出來一個擁有三億多人口,完成工業化的中央集權帝國的恐怖! 第722章 王圖升官 當大楚帝國的龐大艦隊正在海面上飄著,朝著印度半島而去,準備掀起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時候,大楚帝國國內卻是依舊平靜。 絕大部分普通人甚至不知道軍方又在外頭準備開戰了…… 就算是知道內情的帝國中高層人士,大多也不太關心這一場戰爭,他們反而更加關注中原鐵路即將全線通車的消息。 這將會是繼江南大鐵路后,第二條全線貫通的干線鐵路! 中原鐵路,全長一千公里出頭,北起天津,南至金陵江北,沿途經過諸多華北地區的城市后進入中原東部,然后進入江北徐州,鳳陽,滁州,最后在抵達應天府江浦縣,也就是金陵城江北。 這條鐵路的全線貫通,意味著大楚帝國的南北往來將會更加方便快捷。 乘坐火車從金陵城出發能夠迅速的抵達天津城這個大楚帝國在北方地區最重要的工業城市。 這對于加強南北聯系,發展沿途地方經濟具有巨大的戰略推動作用。 因此不僅僅是下頭的臣子們關注,羅志學也是非常關注中原鐵路的建設情況。 承順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在這個初夏的時節里,金陵江浦火車站內,羅志學親自率領了一票軍政要員主持了全線通車儀式。 宣告了南北交通往來進入到了火車時代! 三天后,最新刊發的大楚邸報上重點報道了中原鐵路全線通車的相關情況,并引用了羅志學的講話,宣稱大楚帝國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鐵路時代。 未來大楚帝國還將會建設更多的鐵路線,力爭讓每一個省份都通火車。 未來的鐵路建設也不僅僅是口號,而是大楚帝國目前正在做的! 自從承順二十一年開始,大楚帝國掀起大規模鐵路建設后,每年都有大量的鐵路線被批準開工建設。 而兩縱兩橫四條鐵路干線,實際上已經全面動工,只不過目前全線貫通的只有江南大鐵路以及中原鐵路而已。 但是其他的鐵路線也已經或多或少進行建設,東西鐵路計劃里的海州到西安的鐵路段,已經完成了海州到徐州段,鄭州到洛陽段,目前正在多方向同時施工當中,預計兩年后就能夠完成整條鐵路線的建設,繼而讓這條東西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海西鐵路貫通。 不出意外的話,承順二十八年之后,就能夠進一步從西安出發,把鐵路線往西延伸,最終一路修到巴爾喀什湖去,也就是東西鐵路計劃里的西北鐵路。 不過西安往西走的話沿途的人口不多,經濟落后,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都不強,因此西北鐵路在大楚帝國的鐵路規劃里,是屬于戰備鐵路。 其政治以及軍事價值要超過經濟價值。 換句話說,這條西北鐵路在未來很多年里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更別說額外賺錢了。 但是西北鐵路對于大楚帝國統治西北地區,避免當地出現離心力,同時加強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極為重要,別說不賺錢了,就算是賠錢也得修。 修建戰備鐵路,這也是鐵路總公司的主要政治任務,如果不是為了修這些虧本的戰備鐵路,大楚帝國也不會搞鐵路專營了。 就是為了讓部分地區的鐵路運營利潤,來支撐經濟落后地區的鐵路建設。 東西大鐵路計劃預計會持續很多年,尤其是西北鐵路沿途多山會比較難修,因此估計到承順三十五年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夠把鐵路修到巴爾喀什湖去。 相對而言,另外幾條鐵路干線修起來就比較快速了。 二橫之一,也就是寧波到漢天的南方東西鐵路,其中的江南大鐵路已經建設完畢,目前正在建設九江到漢天的鐵路,這條鐵路網建設的比較快速,畢竟沿途經濟不錯,還途徑了帝國的工業重鎮大冶,又經過大楚帝國的陪都漢天,最重要的還是這一條鐵路沿途都是平坦地形,鐵路建設比較方便。 因此九漢鐵路段的建設比較快速,目前已經完成了多段,預計到今年冬天就能夠完工,到時候二橫之一的南方東西干線鐵路就能夠完工。 相對來說,兩縱之一的鄭株鐵路,即鄭州到漢天府漢口,漢天府武昌到長沙株洲的鐵路建設進度還要相對落后一些,不過沿途經過的也都是平坦地形,預計在承順二十八年也能夠完工。 而南北干線鐵路之一的粵贛鐵路則是建設難度要更大一些,預計通車時間也會更晚一些。 沒辦法,江西南部和廣東的北部地區都是山區……要在這些地方建設鐵路對于當代的施工能力而言難度是非常大的。 如果不是南邊有一個經濟發達的廣東,大楚帝國是不會在現在就啟動粵贛鐵路建設的,成本太大了…… 因為成本的問題,目前大楚帝國并沒有進川鐵路計劃,也沒有在貴州和云南、廣西、福建等地修建鐵路計劃。在這些多山,而且經濟也不怎么樣的地方建設鐵路,成本實在太大。 而廣東倒是例外!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國內第二大經濟省,其經濟總量也好,為帝國提供的財政也好,都是僅次于江南省。 而且這個排名第二和后面的排名第三的首都應天府、排名第四的河北、第五的浙江這幾個省差距很大。 討論gdp之類的不靠譜,因為大楚帝國目前也沒有太過健全的經濟數據統計,但是依舊可以從中央財政收入里看的出來各省的經濟強弱。 帝國里經濟最強悍,匯集了大量工廠,同時當地農業也非常不錯,傳統的魚米之鄉的江南省,在承順二十五年里為大楚帝國中央財政供應了七千多萬楚元,占全國中央財政四億五千多萬楚元的百分之十五。 其次就是廣東了,去年向中央財政上繳了六千多萬楚元,占據百分之之十三。 光是這兩個省,就占據了大楚帝國中央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 這可是相當夸張的數據,而能夠有如此夸張的數據,那是因為江南省依靠著長江流域以及在本土沿海居中點的地理優勢以及交通優勢,匯集了長江流域以及沿海各地的工業原料以及資金,同時還能夠把工業產品賣到上述各地去。 其工商業經濟可是非常的繁榮。 同樣的,廣東也是依靠著珠江流域以及沿海優勢,大力發展工商業經濟。 和江南省能夠把經濟影響輻射圈擴展到本土沿海各地,比如北方沿海各省,東北,乃至扶桑不同。 廣東的經濟對外輻射主要是依靠南洋以及印度等對外貿易,而且對外貿易的占比比較大。 說白了,廣東的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就是靠著東南亞以及印度半島地區的龐大土著市場。 大楚帝國的西洋貿易公司,為了節省運輸成本等,他們的銷往印度乃至非洲、歐洲地區的貨物,都是在廣東的珠三角經濟圈里采購的。 這兩個省份在發展工商業經濟上,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是其他省份學不來的。 而其他省份的話,經濟比較好的就是浙江、河北、遼東以及兩個直轄府,即首都應天府以及陪都漢天府。 首都應天府的經濟總量,一部分是靠著首都地位的加成所匯集起來的金融以及其他服務行業,即第三產業,這一部分占比比較大。 而另外一部分嘛,則是依靠當涂工業區。 這地方乃是大楚帝國的數大重工業區之一,有著一系列的工業部直屬的大型企業,如三大蒸汽機廠商當涂機械公司、目前國內排名第五的當涂鋼鐵公司,七大武器公司之一的江南武器公司的總部以及其主要子公司:當涂兵工廠、當涂火炮廠、當涂彈藥廠等企業。 一個當涂工業區以及第三產業,這才支撐起來了應天府的經濟,要不然的話光靠什么傳統魚米之鄉,文化中心之類的,早就在工業時代里淪落了。 就和江西一樣,江西在傳統農業時代里其實也是很不錯的,贛北以及贛中地區不少地方都是魚米之鄉呢,但是進入到了工業時代后發展就有些跟不上了,究其根由還是因為地理位置不行,又面臨這東邊的當涂工業區以及西北大冶工業區的雙重競爭,工業發展始終起不來。 隔壁的大冶工業區,則是屬于陪都漢天府,靠著這么一個大楚帝國的數大重型工業區之一,在加上在漢口發展的相當不錯的輕工業,漢天府的經濟也算不錯。 目前來說,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就是上述五省以及兩個直轄府了,其他的基本都不咋地。 要么交通不便利、氣候極端,要么沒啥資源,想要搞也搞不起來。比如遼北以及黑水這兩個東北省份以及漠南、漠北這兩個草原省份,他們其實都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但是交通實在不便利,有了寶貴的各種礦產乃至畜牧業資源,也很難大規模對外輸送、 同時氣候太冷,很難無法吸引大量人口涌入。 連人口都沒多少,談啥發展工業啊。 哪怕是山西這個已經勘測出來了大量煤炭的省份,如今的經濟也是不咋地……沒辦法,山西多山,想要把煤炭運出來賣掉賺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也是山西那邊這幾年一直謀劃著修建鐵路的緣故,甚至在草原鐵路,即天津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開工之前,他們自己就已經籌資資金在大同當地建設礦區鐵路了……說是礦區鐵路,但是這條礦區鐵路除了連接各個煤礦區外,還往張家口方向延伸上百公里呢。 如今就等著天津到張家口的鐵路先通車,然后就能夠連接上大同的礦區鐵路線,最終實現煤炭的大量外輸。 他們盼著這一條鐵路都望眼欲穿了。 其他省份也是有著各自的麻煩,要么交通不方便,要么沒啥特殊資源,要么氣候不行。 而這年頭想要發展大工業也是局限性比較大的,尤其是鐵路網建設還不夠完善,內河運輸也有所局限的時候。 最終導致工商業經濟發展不起來,只能是依舊傳統的農業以及少量的工廠之類的維持著經濟數據。 這樣的經濟數據自然好看不到那里去。 ———— 這一點,不僅僅是對于很多內陸省份如此,實際上對于沿海省份的諸多府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