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節
同時鐵路線的選擇上,也要避免和內河航運業的直接競爭。 要求對新鐵路線、航運線進行戰略規劃的時候,要做到及時通報消息,相互了解,避免潛在的競爭沖突。 如今帝國的整體國力有限,可不能瞎搞而浪費了。 ———— 隨著一系列的政策頒發,廣州造船廠那邊都笑開了花,他們可是全國范圍內,第一家把高壓蒸汽機給搬上船只,并試驗成功的人。 甚至在鄭和號試驗成功后,他們加班加點已經設計了多款蒸汽輪船的內河船型,有小型蒸汽輪船,擺渡蒸汽船只,還有長途客運船只、有普通的散裝貨運船只,還有專門的礦石運輸船只等,排水量從幾十噸到幾百噸不等。 并利用先機和柳河航運公司簽訂了第一批蒸汽輪船的訂單,柳家全在看過鄭和號的試航后,當天就把鄭和號輪船買走并進行改裝,主要是改善客運條件,準備用于在珠江流域上執行客貨兩用航班。 當然,更多的還是用來進行摸索試驗,以培養蒸汽輪船的船長,維護人員等等技術人才,同時也是為了積累運營蒸汽輪船的各種經驗。 除了鄭和號外,柳家全還和廣州造船廠簽了一批訂單,以訂購大小一共十五艘蒸汽輪船,總排水量達到了四千六百多噸,其中包括一艘排水量八百多噸的大型內河淺水輪船。 這僅僅是第一批訂單而已,同時他們還簽訂了第二批優先訂單,第二批意向訂單的數量達到了二十三艘,總排水量超過萬噸,其中包括多艘更大噸位的近海蒸汽輪船。 這些船只也不是統一的,各種船型都有,比較多的是那些客貨兩用,排水量在兩三百噸的淺水內河船只,大的也有上千噸的近海蒸汽輪船。 而這些船只的推進方式其實也不一樣……畢竟這幾十艘船只的建造時間跨度會非常大,早期的幾艘就會采取雙側明輪的方式,如果后續廣州造船廠幫海軍搞的螺旋槳推進方式不錯的話,那么就會改為螺旋槳推進方式。 但是,不管是明輪還是螺旋槳推進,依舊附帶風帆,至少前期建造的蒸汽輪船都會攜帶風帆。 這主要是為了給技術還不太算穩定的高壓蒸汽機一個保險……鬼知道蒸汽機什么時候就壞了,而進行海面航行或長途航行的時候,可不能因為蒸汽機壞了就失去動力當死魚??! 無動力船只可是非常容易出現各種事故的。 為了安全,必須要有兩套動力,因此采用的是清一色的機帆雙動力。 除了安全保障外,繼續采用風帆也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這年頭的煤炭還是挺貴的,柳河航運公司必須考慮到煤炭成本! 所以航行的時候,煤炭能省就要省。 再說了,順風順水的時候,風帆航行也不會比純蒸汽機動力航行慢多少,甚至很多時候還更快…… 此外采用風帆,壓縮蒸汽機的運行時間,除了降低煤炭使用成本外,也可以讓蒸汽機避免長時間的高壓運轉……這年頭的高壓蒸汽機質量還不是怎么靠譜,你持續運行個一天兩天沒啥事,但是持續運行五六天,出現故障的幾率就非常大了,持續運行十幾天?呵呵,分分鐘爆缸給你看! 總之廣州機械公司給的使用說明書上,他們的所有型號的高壓蒸汽機,都警告用戶不得連續不停機運行蒸汽機二十四小時以上,否則將會有極大的故障風險。 柳河航運公司,一共兩批訂單,訂購的船只噸位達到一萬五千噸,可見其龐大的野心! 柳家全野心很大,他想要打造一條帝國本土沿海的定期航線,采用上千噸的大型蒸汽客輪進行運營,從北方的遼河口到天津,再到上海,寧波、福州、廣州。 中途還會搭配一條從上海到漢天的長江航班。 一條沿海航線,一條長江航線搭配運營,可以讓沿途旅客擁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旅行體驗。 不用考慮什么季風不季風,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都可以出航! 柳家全是打定了注意,要吃下蒸汽輪船的第一口肥rou,為此不惜第一時間就耗費巨資購入蒸汽輪船,準備一口氣打造兩大干線航線,同時也準備深耕珠江流域內的各條短途航線。 后續如果在長江那邊發展的好了,他還要加大在長江航線上的投入,并深入到長江各支流,如湘江、贛江、漢江,未來甚至都要去闖一闖長江上游,也就是四川段的川江航線。 柳家全是有野心的,也是有魄力的,敢第一時間就拿出龐大的龐大的投資去壓住蒸汽輪船。 要知道這年頭的蒸汽輪船其實不便宜……畢竟高壓蒸汽機還挺貴的,光是這幾十艘的蒸汽輪船的采購成本就非常高。 更何況,航運這東西,不僅僅有船就行,還得有人……這開風帆船只和開輪船,可是截然不同的,光是人員培訓就是一大筆錢。 然后維護蒸汽輪船也是個麻煩事,蒸汽機那可是個嬌貴玩意,哪怕造船廠和廣州機械公司那邊都承諾會提供一定的保修以及免費培養技術人員,但是對于航運公司自身而言的人力培養成本也是巨大的。 最后還得考慮沿途的煤炭淡水補給問題,可不是每個地方的碼頭都有充沛的煤炭可供補給的,柳河航運公司想要搞大規模的蒸汽航運,這沿途的煤炭補給就不能指望著當地有煤炭…… 最好是自己在預定城池碼頭里修好煤炭倉庫,儲備好足夠的煤炭,免的船開過去了,然后因為找不到煤炭就回不來了。 這一系列的投資,對于柳河航運公司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而柳河航運公司的巨大信任以及龐大的訂單,也是讓廣州造船廠那邊笑得合不攏嘴! 之前自行投錢研發鄭和號蒸汽輪船的舉動,讓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們廣州造船廠,要吃下國內蒸汽輪船的第一口肥rou了! 而且最美妙的是,他們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都會壟斷蒸汽輪船這種新艦種。 因為他們和廣州機械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投資合作研發,提前給定金的方式進行預訂等。 他們獲得了廣州機械公司總計一百多臺艦用高壓蒸汽機的預先采購計劃以及后續的三年優先采購權…… 通過這一系列的合作協議,只要他們愿意,他們廣州造船廠都能把廣州機械公司未來三年內的民用艦用高壓蒸汽機給包圓了! 三年,足夠讓他們把第一口最鮮美的肥rou給吞下去了,并且積累起來足夠的客戶以及市場口碑,建立足夠多的蒸汽輪船的建造經驗等等,在三年后當其他造船廠也獲得了高壓蒸汽機,并開始建造蒸汽輪船的時候,他們廣州造船廠已經從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方面都占據了絕對優勢了。 這一協議,讓其他造船廠眼都紅了,如今國內對蒸汽輪船的需求是如此的龐大,市場是如此的火熱……但是蒸汽輪船的核心零部件艦用高壓蒸汽機,竟然只有廣州機械公司才能生產,而且其未來三年的產能基本都被廣州造船廠給包圓了! 這三年內如果無法涉足蒸汽輪船市場的話,等三年之后黃花菜都涼了。 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反正廣州機械公司那邊是沒辦法的,他們之前和廣州造船廠簽訂的可是合作研發協議……這艦用蒸汽機的研發,人家廣州造船廠也是出了錢的,而且出了不少錢。 這玩意,他們廣州機械公司也沒辦法繞過廣州造船廠,短時間內向其他廠家供貨。 畢竟產能就這么點,產能都被包圓了,還能有什么辦法。 至于擴大產能這些,他們也正在做,不過這需要時間,而且即便是擴大產能后的產量……其實大概率還是會被廣州造船廠用優先采購權給買走。 對此,廣州機械公司也是有些無奈,早知道當初就不玩借雞生蛋這么一招了……因為他們發現,一開始他們認為廣州造船廠提供的研發資金是雞…… 但是現在,實際上他們的高壓蒸汽機原型機的一系列技術才是雞…… 在廣州機械公司這邊無法獲得突破后,其他造船廠們就會坐以待斃了嗎? 開什么蠻夷玩笑,國內的這些大型造船又不是吃素的,你說沒高壓蒸汽機用就不沒得用了? 以前都沒研發出來,大家都沒得用,現在既然已經研發出來了,那么廣州造船廠用上了他們也要用。 既然直接找廣州機械公司采購高壓蒸汽機不行,那么我們就換個辦法嘛……比如說找廣州機械公司合作辦廠,我們出錢出人出場地,出所有的一切,人家廣州機械公司出個技術授權什么的,然后在新公司里生產艦用高壓蒸汽機。 這樣不就可以繞過廣州造船廠的那份優先采購權了嘛。 你說什么廣州機械公司對專利看的很重,不輕易采用技術授權,這有什么難的,直接來個數量限制不就完事了。 只要熬過這三四年,熬過廣州造船廠那份不要臉的預定采購權合同,那么一切就開明了。 人家廣州機械公司一看,這也的確是個辦法,反正自己賺的錢肯定是更多了,也不會違背自己和廣州造船廠的合同。 最關鍵的是,能夠讓自己迅速的搶占艦用高壓蒸汽機的市場,盡可能的堵死后來者的路。 如今距離二十一型高壓蒸汽機研發成功也有半年多了,這段時間里廣州機械公司的競爭對手們可沒閑著。 天津機械公司去年年底的時候,喊出來了不搞出來高壓蒸汽決不罷休! 當涂機械公司雖然沒喊什么口號,但是他們行動更為果斷,更為堅決,直接變賣了眾多的非核心資產,又從銀行里貸款了好幾萬楚元,利用這筆錢一口氣招募了數百位工程師,又挖了一大批頂級工程師,采購了大批的試驗設備等。 不為別的,就為了短時間內攻克高壓蒸汽機的一系列技術難關,同時還得繞過廣州機械公司已經建立的專利壁壘。 人家廣州機械公司可是已經為他們自己研發出來的一系列高壓蒸汽機的技術申請了專利的,而帝國方面對專利制度還是比較重視的。 貿然侵犯別人的專利,哪怕大家都是官辦企業也會吃不了兜著走。 因此,天津機械公司也好,當涂機械公司也好,他們想要搞出來自己的高壓蒸汽機,就不能直接沿用廣州機械公司的獨有專利,得另外想辦法繞過專利才行。 帝國三大蒸汽機廠商,因為同時獲得低壓蒸汽機的通用授權而崛起,并迅速成長為帝國的三大蒸汽機廠商,后來雖然有陸續數十家廠商也獲得了蒸汽機通用專利并進入該行業,但是都沒能跟上這三大廠商的步伐。 如今廣州機械公司先搞出來的高壓蒸汽機,由此給天津機械公司以及當涂機械公司帶來的龐大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如今這兩家企業,都在砸鍋賣鐵奮力一搏,以求突破高壓蒸汽機的技術呢。 而這兩家蒸汽廠商的技術研發,也是獲得了國內不少航運公司,乃至兩大武裝貿易公司以及海軍的扶持。 雖然其他的航運公司,也能夠通過和廣州機械公司合作辦廠,獲得限定數量技術授權的方式來獲得高壓蒸汽機,而兩大武裝貿易公司以及海軍嘛,他們用的是軍用艦載蒸汽機,本身就不在受限之內。 所以他們都能從廣州機械公司獲得高壓蒸汽機。 但有道是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了,他們可不希望看見國內只有一家廠商能夠生產高壓蒸汽機,而且還把技術完整授權看的死死的,根本不對外進行完整的技術授權。 所以,他們想要扶持其他高壓蒸汽機廠商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此,天津以及當涂這兩家機械公司,也都陸續獲得了這些公司或機構的支持。 如今正在埋頭研發高壓蒸汽機,但是具體要什么時候才能搞出來,那也是個未知數,運氣好可能就那么幾個月,運氣不好估計得好幾年呢。 但是總歸是能夠搞出來的,畢竟廣州機械公司已經在前面把技術路線都給他們摸出來了,他們如今要做的并不是從頭開始搞,而是想辦法如何繞過廣州機械公司的一系列獨家專利而已。 如果不考慮專利的話,其實他們現在就能夠大規模量產高壓蒸汽機……畢竟這玩意的生產可不是廣州機械公司自己的功勞……而是建立在大楚帝國的整體基礎技術上的。 廣州機械公司能造出來,其實也意味著其他公司也能復制他們的技術路線把高壓蒸汽機搞出來。 畢竟很多設備以及材料都是其他公司的,比如漢天機械公司的大型先進高精度鏜床以及其他一系列高進度機床,幾家冶煉企業的先進材料,一些特殊企業生產制造的精密零配件等。 天津以及當涂這兩家機械公司只要把設備買到手,把零部件采購過來,其實也能直接生產。 問題是侵權??! 就當國內工業界里,因為蒸汽輪船而掀起了一番動蕩,伴隨著劇烈競爭的時候,松江鐵路也是如約正式通車了。 承順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經過一年半以上的施工后,松江鐵路正式完工并通車。 通車當天,一輛二十一型火車頭所拉動的十多節客運車廂,搭載了七百多名嘗鮮的旅客,從上??h北站一路往東行駛,框框當當的火車,噴著白煙以二十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前進著。 不僅僅車里的旅客驚嘆不斷,沿途看熱鬧的人們更是驚呼不已! 松江鐵路的全線通車,意味著大楚帝國也正是進入到了火車時代,哪怕眼前只有三十多公里的火車鐵路,但是在上海北站的另外一段,眾多工人們卻已經開始對蘇松鐵路進行密集施工。 在蘇州那邊,也有大量的工人進行施工,采用雙頭并進的方式進行施工的蘇松鐵路,預計明年下半年就能完成基本工程通車。 于此同時,江南大鐵路的其他幾個環節,比如金陵城到鎮江的鐵路、金陵城到當涂工業區的鐵路,也已經開始施工了。 一切順利的話,明年開始鎮江到蘇州的這一段鐵路也會開始分段施工。 江南大鐵路,有望在三四年內全線通車。 松江鐵路在六月二十八日通車后,改裝后的鄭和號也在七月十九日正式在珠江投入商業運營。 大楚帝國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了! 第681章 不講武德的楚軍騎兵 松江鐵路全線通車以及鄭和號正式投入商業運行的消息,極大的刺激了大楚帝國內的各行各業。 因為這種高壓蒸汽機所帶來的是更加便捷的交通,而便捷的交通又能夠極大的降低商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