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節
于是乎,俄羅斯方面就開始扶持準格爾了,大量來自俄羅斯的槍炮進入準格爾的軍隊里,不僅僅是槍炮,俄羅斯人還給準格爾帶來了歐洲地區的一系列所謂新式戰術。 比如說騎兵們用遂發手槍取代弓箭,比如說步兵大量使用火槍,和長矛手一起列陣。 在俄羅斯的支持下,準格爾汗國野心暴漲,同樣也是為了自保,所以選擇了出兵葉爾羌汗國,最終引發了和大楚帝國的戰爭。 北方以及西北方向的一系列變化,其實很多都是大楚帝國自身的崛起而帶來的連鎖效應。 當大楚帝國強勢崛起后,就不可避免的會周邊國家出現利益沖突,然后在沒有核彈的十七世紀里,當有了利益沖突自然就會出現戰爭了。 打仗,對于這個時代而言是很正常的事。 對于準格爾人,對于丹巴他們而言,打仗就跟吃飯喝水一樣,是他們的生活日常,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但是……丹巴打了一輩子仗,見識過的敵人多了去,但是從來都沒有遇到過楚軍這樣的敵人。 丹巴不是單純覺得楚軍強悍,而是理解不了楚軍為什么會這么強悍。 這,更要命! 而更要命的是,明明丹巴已經提前退走,路上也沒有耽擱,但是依舊被楚蠻子的騎兵主力給追上了! 這些楚蠻子,都瘋了…… 竟然持續追擊了自己十多天,而且在北邊和東邊都出現了楚蠻子的大股騎兵,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楚蠻子的主力騎兵反應了過來,派出了主力騎兵對自己進行圍剿。 丹巴無奈之下,只能被迫率軍向西逃亡! 而越是往西逃亡,就越是荒涼。 這些荒涼的地帶,甚至讓馬匹都找不到青草可以啃食,找不到飲用水可以喝。 幾天前開始,丹巴麾下的大批騾馬羊就因為缺水缺糧而大量死亡!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楚蠻子竟然還敢追上來,追上來不說,而且在戈壁灘上似乎比自己還如魚得水,步步緊迫,連給自己喘口氣的時間都不給。 這要是在戈壁灘上混得不夠好,這些楚蠻子怎么可能在短短幾天內就追上來……前期不算,哪怕是在荒漠深處的無人區里,自己帶著他們彎彎繞繞,這都跑了至少幾百里路了。 但是,他們依舊緊追不舍! —— 娘希匹的,這一點也不像是中原王朝的軍隊! 說好是一群農耕民族的軍隊,但是這些楚蠻子表現的比自己還像游牧民族…… 丹巴看著身后一群比自己這些人還像是游牧民族軍隊的楚軍騎兵,心中既無語又無奈,然后還有一些怨恨。 漠南的那些王八蛋,還有和碩特部的那些沒卵蛋的,一個個都貪生怕死,身為黃金家族的后代子孫,竟然一個個不要臉的歸順了那些楚蠻子,為這些楚蠻子征戰。 而且一個個還不要臉的把姓都給改了。 如果不是這些沒卵蛋的家伙歸順了楚蠻子,楚蠻子哪能獲得這么多的戰馬和精銳騎兵啊。 現在好了,尼瑪對面這支穿著灰色軍服,清一色留著大光頭的楚賊騎兵,光看外貌興許還看不出來,但是看他們的行軍方式,那嫻熟的騎術,丹巴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些騎兵肯定都是草原漢子。 丹巴猜的沒錯,對面來的是大楚帝國陸軍第八十六騎兵團,該部兵員都來自于遼東省的遼河套地區。 如今遼河套地區生活的牧民,都是以往漠南蒙古里各中小部落的牧民,大楚帝國把這些部落打散,然后分別安置。部落的模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縣、鎮模式,他們的生活模式也從純游牧,變成了半定局半游牧。 第八十六騎兵團的騎兵們,就是出自這里,清一色的牧民子弟,馬術自然是沒的說的。 對方既然追了上來,而且看對面的樣子丹巴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擺脫他們了。 娘希匹的,這些人,帶的馬匹比自己還要多,丹巴發現,自家騎兵竟然還跑不過他們……繼續這么逃下去,不用兩天功夫就會被對方徹底追上。 第八十六騎兵團,雖然不是主力騎兵,但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控衛瓜州到哈密方向的后勤線,需要長期游走巡邏,并追擊敵軍。 因此第八十六騎兵團在騾馬配置上,雖然沒有頂級的中亞馬,甚至連蒙古馬里的上好戰馬都不多。 但是普通的蒙古馬卻是不缺的,千人的騎兵,竟然帶上了四千多匹馬。 為了保證在戈壁灘上的長時間巡邏和生存,第八十六騎兵團甚至帶上了不少母馬甚至羊群,而且還攜帶了大量的水以及上好的馬料等。 打仗的時候帶上一票牛馬羊,喝了喝馬奶羊奶,餓了吃奶酪,偶爾吃羊rou甚至馬rou……這那里是打仗啊,完全就是來游牧的! 這種情況出現在任何一個游牧民族身上都很正常,但是出現在楚蠻子身上,丹巴不管怎么看都覺得怎么違和! 怎么說呢,一點也不帝國! 更關鍵的是,丹巴一路逃亡,為了躲避楚軍,如今已經被迫深入到荒涼的無人區,這地方已經嚴重荒漠化,周邊連青草都沒多少。 他們的隨軍攜帶的補給耗盡后,大批騾馬羊開始死去,而等到大批牲口死亡后,他們別說繼續躲避楚軍的追擊了,恐怕連荒漠無人區都出不去。 繼續這么逃下去是不行的! 遲早是個死字,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快則兩三天,長則五六天。 接下來要怎么辦? 丹巴還能怎么辦,自然是干他,總不能坐著等死??! 而且直接上去干楚軍的話,還能夠搶一波楚軍攜帶的馬料和飲用水,有了這些也足以支撐他們穿過荒漠了。 再不濟,也能夠強行沖破這一股追得最緊的楚蠻子的攔截,然后掉頭往東邊而去,那里好歹有牧草可以讓牲口啃食,有水可以喝! 丹巴是個有決心,也足夠果斷的人,知道了戰斗不可避免后,他就開始尋思著該怎么打這一仗了。 當天傍晚時分,隨著夜色臨近后,這一追一逃的雙方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進行駐扎。 因為此時雙方的距離其實也就只有四五公里左右,這點距離如果是在山區里自然是難以跨越的,但是在地形平坦,一覽無遺的戈壁灘里,天氣良好的情況下,找個低矮的山頭都能看見對方…… 而對于雙方都擁有大量馬匹的騎兵而言,這點距離對于雙方而言都沒什么安全感。 因為真打起來了,不用多久就能夠跨越這一段距離,并且哪怕跨越了四五公里以上的距離,士兵和戰馬還能保持比較良好的體能。 因為前期騎兵可以先乘騎備用馬前進,多馬進行輪換,主戰馬則是空載隨行。 等到了距離千米左右乃至更進的距離后,騎兵再換乘主力戰馬進行沖鋒作戰。 這也是騎兵在戰場上的最大戰術作用:短距離機動能力! 這一點是步兵無法比擬的。 基于這一點,其實雙方在這個夜晚里都保持了極大的警惕性,士兵們哪怕在睡覺的時候都是刀槍不離身,而營地的周邊都有著嚴密的哨探,甚至還派出人手監視對方的營地。 一旦對方有什么異動,他們就能迅速做出反應。 但是正是因為雙方都非常的警惕,這一夜也保持了極大的平靜,雙方都沒有做出異動。 但是,這種平靜只保持了一晚上,等到第二天早上,按照常規來說,雙方應該都會開始做飯并收拾營地,然后繼續他們前幾天的追逃路程。 然而前方的丹巴卻是沒有下令部隊繼續逃亡,而是下令部隊簡單用過早餐后,直接就率領麾下九百多騎第一時間出發,直奔楚軍營地而來。 那個時候,太陽剛剛從天邊升起! 丹巴沒有搞什么夜襲,先不說夜襲的難度極大,光是楚軍方面的極大警惕性就足以讓丹巴找不到什么機會。 既然如此,還不如好好休息一晚上,然后睡好了直接在大清早發動襲擊呢。 不對,也不算是襲擊,而是正面交戰。 雙方的距離,足夠讓楚軍騎兵擁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列陣迎戰。 丹巴也沒指望過能夠搞什么出其不意的襲擊,那純粹是白日做夢。 既然要打,那就正面打! 并且自己選擇時間和戰場! 接下來也的確和丹巴預料的那樣,他們剛一行動呢,外頭就有十多名楚軍騎兵從外圍的隱秘角落出現,然后策馬狂奔,顯然是去通風報信去了。 丹巴也不著急,甚至都沒有派兵去攔截…… 反正也追不上攔不住。 他只是讓麾下將士們保持節奏,全體乘坐備用馬,牽著主力戰馬以小跑的方式前進! 雖然只是小跑,但是因為騎兵太多,攜帶的戰馬更多,馬蹄鐵踐踏在地面上所發出來的聲音連接成片,依舊聲勢極大。 哪怕是在很遠的地方如果貼著地面仔細聽,都能聽見隆隆的馬蹄聲,有經驗的老兵第一時間就能夠判斷出來有大股騎兵來襲。 而另外一邊的楚軍第八十六騎兵團,也是第一時間就發現了對面準格爾人的異樣。 很快,楚軍的騎兵們也放棄了其他事情,甚至連埋鍋造飯都來不及,士兵們空著肚子就開始披甲列陣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人家丹巴是早有預謀,昨天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讓將士們只吃點簡單的干糧就出發。 而楚軍這邊可沒打算大清早跑去襲擊,還是按照正常的步驟來進行早餐的。 但是不吃早飯影響也不是很大! 因為士兵們一邊準備戰斗的時候,趁著空閑的時候也就地食用干糧。 倒是場面有些混亂,畢竟過于急迫,而上千騎兵在匆忙之中想要組織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軍官們到處奔波,又需要高級士官,比如上士,軍士長這些擔任伍長級別的老資格士官配合軍官進行集結兵力。 隨著太陽逐漸升起,楚軍已經在臨時營地外列陣完畢,上千人的騎兵部隊按照騎兵哨為標準,分成了四個騎兵方陣。 方陣之間,還有四門六十五毫米火炮,這玩意是大楚帝國陸軍的傳家寶火炮了,從伏牛山時期開始使用,十多年后的今天,依舊是楚軍不可或缺的主力火炮。 每一個團級部隊,或多或少都會配屬這種口徑的火炮,騎兵配屬輕量化挽馬型的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平原地形的步兵以及輜重等部隊,則是使用標準挽馬型六十五毫米野戰炮,而在青康,云貴等高原地區以及其他山地地形駐防的部隊,則是使用可以分拆馱運的輕量化六十五毫米野戰炮。 第八十六騎兵團,自然也配屬了這種騎兵炮,不多,標準的四門,平日里用來轟擊敵軍的密集列隊使用的。 而今天,這些火炮的作用應該不會很大,因為敵軍是來襲洶洶,機動速度極快的準格爾騎兵。 而純騎兵交戰里,其實射速有限,機動比較麻煩的火炮的作用會被極大的削弱。 畢竟六十五毫米野戰炮,其有效射程只有三百五十米,而這個距離上,雙方騎兵往往已經進入了對沖階段。 不是對方沖過來,而是對沖! 因為楚軍第八十六騎兵團,不可能傻乎乎的在原地列陣,然后看著對方沖過來的,那樣和找死沒什么區別。 當敵軍進入一定距離后,楚軍第八十六騎兵團也會向對方沖過去,以確保沖擊力度。 這種面對面的騎兵交戰,考驗的就是雙方的勇氣以及陣型,如果你不沖出去,而是留在原地那么就是等死。 而轉身撤退也是找死! 面對速度已經沖起來的敵軍騎兵,己方騎兵最好的辦法是同樣把速度提起來,然后牙一咬,直接沖上去干它! 任何的躲避和退讓都是取死之道! 當然,只局限于騎兵,并且有沖鋒作戰能力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