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節
只要抬個頭,稍微觀察一些,基本都能在幾百米外發現他們的蹤跡。 可惜當時這個楚軍的騎兵哨打的太上頭,愣是靠近到差不多兩三百米的范圍才發現。 如果不是當機立斷跑得快,恐怕就要被圍剿了! 此事,也是讓朱興發有了警覺:齊良厚和他的第四騎兵旅,還真不是那么好用的。 這把劍鋒利是夠鋒利了,就是脆了點,容易折斷。 隨即,他直接把齊良厚和他的第四騎兵旅調往第一騎兵軍軍部,以擔任軍部護衛的名義,歸屬他直轄。 這把鋒利又易折的劍,還是得直接手里抓著用,這才能放心一些,不然他擔心齊良厚自己腦子一熱,就把自己送進東擄人的嘴邊去…… —— 當天夜里,結束了一天戰斗后,朱興發中將率軍在八里鋪以東數公里的一個小存在里休整,在他的前方不遠處,其實就已經廣寧中前所了。 夜色中,朱興發也是開始一邊口述,副官筆錄寫著戰斗報告,重點提及了第四騎兵旅和敵軍騎兵的幾場小規模交鋒。 而根據敵軍騎兵在今天傍晚時分后所表現出來的主動突襲,朱興發判定,中前所的敵軍極大可能性還沒有做好準備,要不然對方騎兵不可能冒著這么大的風險直接發動突擊的。 中前所的敵軍可能沒有做好萬全準備,這卻是一個極有價值的情報。 當然了,他只是報告實際情況以及他的推斷。 但這只是一種推斷而已,具體情況如何根本不知道,至于集團軍司令左英哲看到戰報后,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那就不是他所能夠干涉的了。 寫完戰報,朱興發中將并沒有閑著,而是趁著夜色去看望了今天作戰里受傷的數十名騎兵! 今天的幾次小規模作戰里,雖然規模都不大,但是卻是連續打了兩次騎兵之間的對沖作戰,而這種對沖作戰,哪怕是獲得了全勝,己方的傷亡都不會太小。 雙方數十乃至數百匹戰馬進行對沖,稍微被敵人的刀劍碰著那都是受傷的結果。 更何況對沖后往往還會有混戰,這種情況下傷亡自然也就免不了了。 因此一天打下來,他麾下的騎兵已經有近百人傷亡,其中陣亡有三十多,還有六十多人受傷。 雖然這點傷亡,對于很多部隊來說,那些師長軍長們連看都懶得看一眼,不過朱興發不一樣,他是比較重視戰后的傷員情況的。 所以戰斗結束,晚上忙完其他事后,他抽空去看望了傷員! 對于其中部分受了重傷,尤其是傷殘的騎兵而言,這一場戰爭剛開始了一天就已經結束了。 第527章 出人頭地:當兵 他們經過簡單救治后,這些上并后續會被送往后方的山海關里繼續救治。 等養好傷后,部分人因為傷殘的緣故也不適合繼續作戰,除非士兵主動要求繼續服役,如此可能會安排到后方一些非戰斗崗位。 不然的話,一般都會直接安排退役轉業,大多是安排到地方衙門里做事,比如當巡警或者其他職務,總之公家飯碗是少不了的,退役金也是少不了的,軍功田也是少不了的。 大楚帝國對于將士,一向來都是待遇豐厚。 服役的時候是這樣,退役的安排同樣也這樣! 要不然,你以為為什么大把的青壯少年排著隊也要來報名參軍,哪怕最近楚軍的參軍條件越來越高也無法阻擋青少年們的熱情…… 可不是因為羅志學多么偉大,也不是青壯少年們愛國之心多么的強烈,純粹就是在大楚帝國當兵待遇好…… 對于很多貧寒之家的子弟來說,從軍當兵,這可能是他改變人生軌跡,出人頭地的最好也是唯一的機會! 去當幾年兵,管飽的同時還能上掃盲班讀書認字,退役后就能安排到各地方的官方機構或工業部所屬企業里。 怎么說呢,在大楚帝國當兵的前途,比后世上211還要靠譜! 你上個211,可沒辦法給你一個鐵飯碗,但是在大楚帝國當兵可以! 可惜,大楚帝國現在軍隊規模已經很龐大了,不可能繼續大規模擴軍,每年招兵的數量也是有限的,而平攤到全國各地里,每個地方里招兵的數量其實很有限,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 對于普通士兵如此,而對于陣亡的將士們,那也是撫恤豐厚! 目前帝國的撫恤制度,會一次性發放三年薪餉,后續每月發放撫恤金若干。 安排陣亡將士的直系家屬一人(優先成年長子)進入官方衙門或官辦企業工作或免除農業稅十五年(土地限額),上述二選一! 未成年男丁,安排進入官辦初等學校免費入讀三年。 多個未成年子女的,額外再發放生活補貼若干,直到年滿十六歲。 基本上,大楚帝國軍方,確保陣亡士兵不會有什么后顧之憂! 之所以撫恤金這么高,純粹也是因為楚軍的陣亡人數很少的緣故……在大楚帝國里當兵打仗,你想要戰死還真不是那么容易! 楚軍一向來優勢比較大,打的是火力優勢戰爭,很少用士兵們的性命去搏殺的,因此戰斗傷亡一直都比較低。 同時楚軍里的戰場救治還不錯,還擁有完善的戰場救治體系,還用燒酒進行提純后做酒精消毒防感染,因此傷后死傷的情況也比較少。 不像是其他軍隊一樣,受傷后死亡率極大。 所以,在楚軍里打仗,受傷都少,想要在戰斗的時候陣亡,那是真都不容易! 至于非戰斗時間里的死亡……上頭可不會給你一個陣亡的名額! 陣亡代表的是軍費的額外支出,上頭又不傻,哪能順便給??! —— 看望了受傷士兵后,朱興發又召集了麾下的幾個將領,先是集中商討了今天的作戰情況。 齊良厚準將,就是沉著臉做了檢討! 今天他手底下的一個騎兵哨,在追擊敵人的時候飄了了,竟然差點被敵人明晃晃的包抄……當時就看著他腦袋瓜子都疼! 因為上頭肯定又會批他! 果然,這晚上的戰后會議里,他又是挨罵了,挨完罵還得進行檢討,說什么后已經充分認識到錯誤了,回去就立即改正,以后絕對不再犯之類的。 這可把他給憋屈的! 而看著齊良厚這樣,朱興發面帶微笑也沒說什么! 齊良厚這人,他看重,同時也認為能夠降住這員猛將,讓他按照自己的作戰意圖去作戰不亂來。 不為別的,就因為他朱興發是楚軍里資格最老的幾個騎兵將領之一,同時也是軍功最大的騎兵將領。 在資格上,除了王瞎子,騎兵將領里沒人能壓得住他了。 朱興發出身榆林邊軍,當年跟著李同林叛亂當流賊的那一百多榆林邊軍里,就有他。 后來跟著孫麻子跑到伏牛山。 等到羅志學上位后,當時的騎兵哨里,王瞎子是哨長,他朱興發就是騎兵哨里的隊長,后來升任騎兵哨副哨長,位居王瞎子之下。 后來騎兵總監設立,他當過副總監,有一段時間王瞎子跑下去部隊當騎兵旅旅長,他也當過幾個月的騎兵總監。 這資歷是足的很! 而軍功……江北戰役,北伐戰役里,可不是王瞎子在統帥騎兵,而是他朱興發在統帥騎兵! 天津戰役里,他帶著東拼西湊的大幾千楚軍騎兵,硬生生的干翻了祖大壽的騎兵,迫使祖大壽兜了一個大圈才逃回山海關。 所以和王瞎子是靠著水漲船高升上來的,趙紅樹純粹是靠著羅志學的私人信任,忠心升起來不一樣。 他朱興發是靠著實打實的戰功升上來的! 如今楚軍里三個主要騎兵將領,也就是王瞎子、趙紅樹、朱興發,三個人各有不同。 王瞎子,這個人哪怕是在伏牛山時期就已經是最重要的幾個將領了,早年甚至是有資格在孫麻子病死后和羅志學競爭大將軍之位的人,只不過有自知之明而主動退出了競爭,不但主動退出,還擁護羅志學上位。 從那個時候開始,王瞎子就一直作為楚軍里的騎兵首腦,早期是當騎兵哨哨長,設立騎兵總監后,先后三次擔任騎兵總監,前期還一度兼任楚軍里僅有的第一騎兵旅旅長的職務,直到北伐戰爭時期后,騎兵規模逐步擴張,王瞎子才逐步沒有繼續兼任騎兵旅旅長的職務。 而如今,王瞎子已經是陸軍上將,掛了個軍務院軍務大臣的名頭,同時他還是帝國里屈指可數的公爵。 只不過現在的王瞎子,對于大楚帝國而言,已經是象征性居多了,因為軍務院軍務大臣,每一個沒有實際職務的上將都有這么一個名頭! 這只是個名頭,羅志學不給他們安排實際差遣的話,實際上什么權利都沒有。 真正有實權的是各部部長,副部長,總監,副總監,而真正的軍方大佬,那是值班大臣和協辦大臣。 而王瞎子這樣的情況其實在早期的開國功臣里很常見,軍務院里掛著幾十個軍務大臣,軍務協辦大臣,軍務會辦大臣呢……全都是早期混起來的開國將軍。 這些早期的開國功臣功勞都挺大…… 但是隨著帝國的發展,局勢的變化,他們的能力和眼界已經跟不上帝國的發展了。 因此羅志學對安排也是比較謹慎:原則上給足榮華富貴,也給虛名體面,但是實際權力就不給了。 王瞎子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至于趙紅樹,他雖然是靠著抱羅志學大腿起家的,被軍中不少人都看不起,不過這也只是他的其中一面而已。 還有另外一面就是,趙紅樹很好學,也耐得住寂寞。 趙紅樹,乃羅志學親兵出身,早期其實混的不咋地,但是這人有些野心,也肯學,同時他也沒讓自己局限在騎兵上。 老早的時候,他和很多早期將領們一樣,被打發道了守備部隊里帶兵,說是去帶兵,但是誰都知道去了守備部隊,就別指望能夠回到野戰軍,更別指望爬上高位了。 但是趙紅樹不一樣啊,人家雖然去了守備部隊,但是不死心,臉皮也厚,沒事就給羅志學寫信刷存在感,還表現出一副虛心好學的態度,硬生生給自己蹭了好幾次進修班的學習機會。 他自己也是請了老師讀書認字,順帶學習各種兵書之類。 后來守備部隊被撤銷,很多當時的守備軍將領在那個時候被直接安排退役,但是他又給羅志學寫信啊,說是想要繼續從軍殺敵云云…… 于是乎,他被安排到了乙等師里任職,那個時候他的軍銜已經是變成了陸軍準將了。 這個時候,普通人基本也就不折騰了,熬兩年,向上頭暗示一下自己要退役了,那么上頭也就該給你安排一個陸軍少將的軍銜,今天晉升明天退役。 留個體面,也能確保更好的轉移安排待遇。 但是人家趙紅樹不一樣??! 他在乙等師里拼命的折騰,硬生生把一個乙等師里的騎兵營給練出來了,參加山西那邊的幾場戰斗表現不錯。這才重新進入了高層的視野! 當然了,誰都知道他是羅志學最早的四個親兵之一……多少有點舊情在。 陛下不說,不做,但是臣子得做好??! 于是乎,趙紅樹不久后調往山西戰役司令部麾下的一個騎兵旅旅長,依舊是陸軍準將軍銜。 山西戰役獲勝后,山西戰役司令部被撤銷,眾多部隊和將領被編入宣大邊防司令部,他也就順勢成為了宣大邊防司令部騎兵參謀長,同時晉升為陸軍少將。 主導了宣大邊防司令部所轄的眾多騎兵的整編事宜,先后整編了第四騎兵師、第五騎兵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