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節
如果楚軍出擊兵力少,那么他們就打防守作戰! 三千騎兵下馬披甲作戰,那就是三千東擄人里最為精銳的披甲重步兵,擋住楚軍的中小規模進攻不成問題。 甚至還能夠反動反擊呢! 三千騎兵沖出去,對面楚軍如果沒有相應的騎兵進行掩護,恐怕是要吃個大虧! 如果楚軍大規模出擊,那么這三千騎兵就能干脆利索的放棄八里鋪,然后直接恢復騎兵作戰方式,通過機動側翼威脅楚軍兵力,壓縮楚軍前鋒的活動空間等等,為后方中前所的備戰爭取時間。 現在,這些東擄騎兵也是這么做的。 當他們發現前頭上萬楚軍騎兵出關,后頭還跟著大批步兵和炮兵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楚軍是要發動全面進攻了。 他們一邊緊急派人向后方傳信,一邊收拾家當牽著馬匹撤出八里鋪。 臨走前還不忘把整個八里鋪燒了個一干二凈,免的被楚軍所利用。 八里鋪的東擄守軍撤退的干凈利索,這固然給楚軍一個不設防的八里鋪,但實際上給楚軍造成的麻煩更大。 三千騎兵放棄了八里鋪后,人家可沒走遠,就在邊上待著呢。 對此,楚軍前鋒騎兵,也就是第一騎兵軍的軍長朱興發陸軍中將一直都是高度警惕著。 雖然他很有信心,自己手底下的這三個騎兵師足以掩護大軍的側翼,但是對面的東擄騎兵一看就知道是精銳。 而精銳這種東西,不能以常規目光去看,這萬一戰斗力爆發的話,自己說不得就要吃虧了。 一旦自己的騎兵吃虧了,那么后頭的步兵和炮兵乃至輜重等大批部隊,面對東擄大批騎兵的威脅下,將寸步難行,更別說強攻中前所了。 對此,朱興發陸軍中將非常的謹慎,直接抽調了麾下戰斗力最強悍的第二騎兵師上前,持續監視對面的東擄騎兵。 如果對方想要繞過來就第一時間攔住,如果對方不主動發起進攻,也不嘗試繞行到側后,則是不用管他們。 朱興發陸軍中將非常嚴肅的對第二騎兵師的幾個主要將領,包括第四騎兵旅旅長齊良厚準將進行了囑咐:“要牢記我們的任務,不是殺傷多少敵軍,不是創造多么偉大的勝利,而是要確保后方的主力步兵和炮兵以及輜重部隊順利進入戰場,并對敵軍城池發動進攻!” “這一場戰爭要想獲得勝利,把東擄人趕回深山老林去,就必須發揮我們的步兵和炮兵優勢?!?/br> “至于騎兵這方面,我們必須要有清晰的認知,我們在騎兵數量上也好,在騎兵經驗上以及戰馬數量和質量上,都不如對方!” “這一點,必須要有準確的可觀認知,絕對不允許盲目自大的情況!” “只要我們順順利利把步兵和炮兵還有輜重部隊掩護到前線,那么這一場戰爭我們必勝!” “所以,不管什么情況下,都要以確保完成戰略任務為唯一優先目標!” 說著,朱興發中將看向了第四騎兵旅旅長齊良厚準將:“老齊,這一次穩著點打,不要和以前一樣過于激進!” 齊良厚準將則是難得的露出了一副慎重表情點點頭:“軍長您放心,我懂得的!” 齊良厚陸軍準將,這人脾氣很火爆,遇上不服的事情連第三集團軍軍長左英哲上將都敢罵,而在作戰的時候也經常身先士卒,經常以身作則帶著騎兵發動沖鋒,以大無畏的氣勢直接沖垮敵人。 這樣的作戰風格,讓他在過去兩年里率軍和東擄騎兵的多次中小規模交鋒中獲勝,好幾次把東擄人控制的蒙古騎兵打的抱頭鼠竄。 但是這種打法,在中小規模的作戰還好,畢竟這種戰斗沒太大的戰略目標,雙方都是小規模兵力的情況下,狹路相逢勇者勝! 但是放到了這種周邊戰場幾十萬大軍的大規模會戰里,第四騎兵旅如果還和以往大膽作戰,甚至孤軍深入的話,很容易被敵軍引入陷進被伏擊,又或者是被敵軍故意牽制引走,進而導致己方的側翼防線暴露出來巨大的空擋。 繼而導致后方步炮以及輜重兵力遭到敵軍騎兵的直接威脅! 因此,朱興發是重點囑咐了齊良厚幾句! 他對這人其實感覺還是很不錯的,雖然脾氣臭了點,也不知變通,但是真的是敢打敢拼,作戰風格極其勇敢。 這樣的一個主將帶兵,連帶著他麾下的第四騎兵旅也是逐漸養成了這種勇敢作戰的風氣。 而如此的第四騎兵旅,也成為了第一騎兵軍里的一支核心主力騎兵部隊,關鍵時刻朱興發還指望著他們發揮關鍵作用呢。 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了就是一柄利劍,但是用不好就會把這柄利劍給折了。 如今齊良厚準將的表態,也是朱興發稍微放心。 這個齊良厚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總體上還是顧大局的,這一點很好。 囑咐完了這幾個人,朱興發就讓第二騎兵師上去了。 第二騎兵師不會過于靠近敵軍騎兵,而是就在側后方的位置待著,以第一時間防備敵軍騎兵可能存在的繞后襲擊。 而他自己,則是帶著第一騎兵師和第三騎兵師在后方跟進。 果然,對面的東擄騎兵主動放棄八里鋪后,果然是有著繞后襲擊的想法。 好幾次嘗試了快速機動,想要繞過第一騎兵軍繞到后方去,不過朱興發沉著冷靜應對。 敵軍騎兵稍有異動,第二騎兵師就會直接上去封堵敵人的路線,同時后方的兩個騎兵師也是時刻關注,隨時都準備著上去增援。 如此情況下,敵軍三千騎兵雖然精銳,但是想要繞過來也是不太可能的事。 至于說他們強行突破,那么就會第一時間和第二騎兵師交戰,然后不用多久就會陷入第一騎兵軍三個騎兵師的包抄夾擊的圍毆之中。 對面的東擄騎兵又不傻,他們的將領頭腦非常的清醒,根本就沒有魯莽強行突破的打算,而是不斷的游走嘗試尋找機會。 而楚軍騎兵則是不斷的機動攔截! 這個過程里,雙方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的騎兵交戰,但是小規模的騎兵交戰卻是打了好幾場。 其中三場都是第二騎兵師打的,準確的是第四騎兵旅下屬的騎兵哨打的。 而第四騎兵旅的騎兵們,受到齊良厚準將的個人風格所影響,在這種小規模交戰里往往是打的非常勇猛! 雖然騎術和經驗上乃至個人作戰技巧上,第四騎兵旅里的騎兵,比對面那些久經戰場,經驗豐富無比的東擄騎兵差一些。 然而這種小規模的作戰里,勇氣其實更加重要。 再者大楚帝國優良的國防工業實力,也是給予了楚軍的騎兵們更加優良的騎兵裝備。 第四騎兵旅作為一線里的主力傳統騎射騎兵! 他們的裝備自然也是最為優良的,騎兵們配屬的馬刀都是最好的精鋼馬刀,騎弓和步弓也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弓箭,就連弓箭所使用的箭頭,那也是精鋼打造的,其中的重箭頭穿甲能力相當優秀。最后,他們身上的盔甲也相當優秀。 這是大楚帝國工業部下屬兵工廠里的最新型的板甲類型的盔甲,雖然只是輕型半身甲,對于子彈基本沒有防護能力,但是防住弓箭以及銳兵器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同時在保持同等防護能力的情況下,這種盔甲還比以往的布面鐵甲重量更輕,這讓這些騎兵們也擁有了更好的機動能力。 不僅僅如此,這些騎兵們還是帶著兩斤半騎兵炮上戰場的! 這些兩斤半騎兵炮,給予里第四騎兵旅的騎兵們極其有利的火力支援,好幾次都是敵軍騎兵在沖過來的路上,就是被兩斤半騎兵炮給打的死傷不小。 有時候東擄人會直接撤退,有時候東擄人騎兵會硬著頭皮,在更遠的距離上就提高速度,甚至是在三四百米的距離上就開始疾跑。 而過早的疾跑沖鋒,會極大的消耗戰馬的體能,如此一來在接下來和楚軍騎兵的交鋒中自然也就落入了下風。 大楚帝國的三年式兩斤半騎兵炮,是從普通的兩斤半野戰炮里發展而言,整體結構差不多,但是炮管更短一些,炮架也采用了輕量化設計,如此也就導致了重量進一步降低。 當然,,威力以及中等距離下的射擊精度也小幅度下降,但是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這種三年式兩斤半騎兵炮,短途機動下,一匹馬就能拉著飛奔,長途機動的情況下,也只需要兩匹馬而已。 而且炮架和前導車的設計還經過了專門的優化,使得能夠更加快速便捷的展開,以確保騎兵在機動到位后,能夠在最短時間里展開騎兵炮并開火。 畢竟騎兵的機動速度太快,對面如果也是騎兵的話,沖上來的速度也會非???,可不會給騎炮兵多少的展開時間。 而這些三年式兩斤半騎兵炮,在這種中小規模的戰斗力,能夠給己方騎兵極為有力的火力支援。 敵軍的騎兵還在大幾百米外,用著步行的速度緩慢上前的時候,這些騎兵炮就開始進行遠距離的覆蓋炮擊了。 等到對方進入三四百米,開始進入小跑階段的時候,兩斤半騎兵炮就會發揮其定裝彈藥的射速優勢,熟練炮手每分鐘能夠打出三發炮彈,射速堪比熟練射手使用的二年式燧發槍。 當敵軍進入一兩百米,即將發動疾跑沖鋒的時候,兩斤半騎兵炮就會發射霰彈,這種炮彈打出去后,每一個炮彈會散發出眾多的小鐵球,形成了一個覆蓋面大量殺傷敵軍有生力量。 而且因為距離近,命中率還非常高! 所以,當敵軍進入兩百米的時候,兩斤半火炮往往就會換用霰彈了。 而五斤或九斤野戰炮,甚至會在敵軍進入三百米距離后,就直接換用霰彈殺傷對手。 在這種中近距離上,霰彈可比實心彈,更比什么榴彈好用。 而現在,前頭的東擄人騎兵,就是飽受兩斤半野戰炮所發射的霰彈的威脅! 一支大約一百多人規模的東擄騎兵,在六百多米外開始進入戰場,試圖突擊第四騎兵旅麾下的一支騎兵哨的時候。 楚軍的騎兵哨一邊列陣準備對沖作戰,同時騎炮兵部隊的兩門騎兵炮直接原地展開展開炮擊, 遭到炮擊后,原本只是小跑進入戰場的東擄騎兵不得不加大速度,試圖快速通過這一段距離,避免被楚軍騎炮兵挨個點名,單方面被動挨打。 于是乎……他們在四百多米外就開始了沖鋒! 只是這樣,也遭到了楚軍騎兵炮的霰彈打擊! 同時以為他們太早發起沖鋒,當楚軍的騎兵反沖鋒上去,雙方接觸的那一瞬間里,對方的戰馬體能已經是差不多耗盡了。 接下來里,雙方騎兵大量死傷,然而楚軍的騎兵傷亡只有對方的半數左右!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當雙方的騎兵一掠而過對沖結束后,楚軍的騎兵直接保持速度,畫了一個小半圓后掉頭又揮刀沖上來的時候,這些東擄騎兵的戰馬已經跑不動了! 他們無法反過來進行沖鋒,甚至連策馬而逃都不行! 于是乎,這支東擄騎兵竟然是在主動進攻當中,和兵力相當的楚軍騎兵進行交戰的時候,竟然以失敗為告終! 當場折損過半,只剩下半數騎兵狼狽而逃,還遭到了楚軍騎兵的持續追殺,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友軍騎兵接應。 如果沒有友軍接應的話,這支一百多騎的騎兵,恐怕是要全軍覆沒。 話說,第四騎兵旅的這支騎兵哨在追擊敵軍殘兵的時候,還差一點跑進了敵騎兵的伏擊圈里,那個時候,左右兩側已經各有百余東擄騎兵繞行,試圖包抄他們。 還好發現的早,看見勢頭不對立馬就轉身跑了,要不然這支楚軍騎兵恐怕就得來一場大勝大敗…… —— 這一場騎兵之間的哨級規模戰斗,也是宣告著雙方已經進入了激烈交鋒的階段。 東擄人不再是遠遠的看著,也沒有單純的進行機動嘗試尋找機會,而是直接硬碰硬直接沖了過來。 東擄騎兵們,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楚軍一直順利殺入道中前所,他們必須做些什么,拖延楚軍的進攻步伐,給后方的防御準備以及增援提供時間。 于是乎,這才有了小規模騎兵嘗試著主動突擊的舉動。 一方面是試探楚軍前鋒騎兵的虛實,如果是個軟柿子,那么就直接捏爆它,如果是個硬茬,那么就另外想辦法。 很明顯,他們這一次遇上的是硬茬子! 齊良厚準將,固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打仗那是真的猛,而他帶的兵也是受到了他的個人風格的極大影響,打起仗也是相當的生猛。 就是打著打著容易頭腦發熱……追個小規模的殘敵,竟然差點都追進敵人的伏擊圈里。 要知道,人家東擄人騎兵的行動,其實也沒多隱秘,畢竟這片地形平坦的很,頂多就是有一些起伏,對面東擄派出三支騎兵接應,一支正面接應,兩支側翼繞行包抄。